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变化的魅力》教案教学提纲.doc
-
资源ID:86472176
资源大小:13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变化的魅力》教案教学提纲.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变化的魅力教案-课题:变化的魅力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教学年级:四年级下册课时:第1课时(活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形表现手法。2、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3、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设计说明:本教案选择教学活动一进行单课教学,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关注事物的变形。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特点与规律。在人物变形画的过程中,认识美术创造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领悟其独特性及变化有趣的艺术魅力。另外,描述目标时候用了“变形”一词,虽然因其有贬义,现在也常用“形变”的术语来代替,但为了通俗起见,在本教学设计中还是称为“变形”。重点:发现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规律与特点。难点:抓住对事物的外形变化的特点,创造独特的新形象。教具:课件、不锈钢器皿、玻璃器皿、放大镜、图片、彩色卡纸、笔。学具:彩色卡纸、记号笔。教学过程: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标现象激趣发现变形1、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变化现象。2、 出示生活中变化现象的图片。1、分组观察物体在不同物体媒介下发生的变化现象,并用语言表述出来。2、欣赏生活中其他的变化现象。3、小结:外形(瘦长、宽扁、大小、膨胀、扭曲、水波等。)视点、外力等。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直观的让学生发现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知变形现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关注生活的习惯和态度,认知物体变形的特点。方法指导尝试训练1、出示图片,教师示范。2、指导学生画出变形的现象。分组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运用不同的变形方法来表现所见物象的变化现象。通过小训练尝试表现物象变形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归纳解决。欣赏感受分析探讨出示绘画作品。欣赏分析感受不同形式的绘画变形作品。引导学生赏析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进一步认知变形的方法。选择物象创造表现1、示范绘画变形的方法。2、巡回指导学生。分组用不同工具材料及表现形式再现物体,创造出新的形象。在第一次训练的基础上做变形再创造,再次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表现。培养其发散思维。作品展示反馈评价师评。展示作品,自评、互评相结合。通过反馈评价,回顾知识、小结提升。拓展延伸出示现代雕塑、设计作品。学生欣赏,课后进行联想创意。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反思(自评):1、基于湘版教材特色,在“小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夸张的再创作,在第一次试教时,学生的小训练是用铅笔,因此在再次夸张时出现了用记号笔在原稿上描红的误区,因此把小训练的工具也改为记号笔及其他工具。2、本课强调“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对“景”写生,能直观感受的部分就尽量避免用课件,把变形的生活体验在现场进行最大化的经验积累,并逐步用发散思维打开思路,以新的视觉读写能力为导向,以过程和方法目标为评价重点,而非变形人物的作业效果,即不把技能表现作为唯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