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指向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合作小组带学”模式初探知识分享.doc
-
资源ID:86473632
资源大小:184.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论文:指向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合作小组带学”模式初探知识分享.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语文论文:指向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合作小组带学”模式初探-指向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合作小组带学”模式初探何超燕【内容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出了学校教育的症结所在。原因在哪?原因在于我们教育的“短板”不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本论文旨在通过“自主学习”“带学研讨”“全班共学”“多重反思”等环节的设置实现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学会质疑、争辩、反思。【关键词】“自主学习”“带学研讨”“全班共学”“多重反思”;质疑、争辩、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出了学校教育的症结所在。原因在哪?原因在于我们教育的“短板”不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世界在不停地变化,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前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行为。我们要通过“概括”“发散”等基础思维模式的强化,提升“质疑”“争辩”“反思”等策略来开展学习,这些都是“审辩式思维”的基本技能。审辩式思维能力的提升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思考,孩子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享受到学习是一个探索未知、享受快乐的过程。基于建构主义的现代合作学习对课堂上培养学生申辩式思维有重大意义,但这种合作学习并非目前普遍所呈现的小组讨论,后者只是将合作学习简单形式化,并没有在根本意义上从知识建构、思维发展的角度去考量。笔者所在研究的“合作小组带学”模式旨在从小学便开始培养孩子的“审辩式”思维,主要通过以下教学环节的设置来实现:一、 “自主学习”:分层建构“基础”思维模式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体制更侧重于现有知识的传授与测评,但教授一门课程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而“自主学习”能实现思维技能的发展。(一)梳理主干,促思维缜密(1)以“六何”为主要素概括主要内容六何: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从这六个方面入手进行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孩子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思维模式。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一课,孩子根据六何要素,能很快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个寒冷的冬天,沃尔逊小镇上,难逃的人得到救助后狼吞虎咽,而其中一个年轻人一定要为镇长杰克逊大叔做事以后才肯吃东西,后来,这个有尊严的年轻人后来获得了成功,成了石油大亨。(2)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以一个一个点为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多重关系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各种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像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这一课,孩子就以“秦兵马俑”为中心点,以“类型众多”和“规模宏大”为第二中心点继续分散,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图,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孩子还能用不同的颜色来标注各层中心点,不仅有会思考的头脑,还有缜密的思维。(二)问题引领,让思维发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思维是很重要的。我们一直践行“问导教学”,其核心理念是“以问导学,以学定教”,问是核心,导是关键,学生要会问善问,教师要指导引导,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品质。课堂改革中,我们发现开放的学习理念虽已入师生心头,可是真正的学习难觅踪迹,并未在孩子身上发生。而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能拓展孩子学习的新空间,让孩子的探索发现、实践创新欲望得以满足,让学习无时无地发生。1.老师提供主问,做好示范,授之以渔。怎么样的问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看清问题的本质,感受思考的真谛?有以下两个标准:(1)问题要一针见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万年牢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很长,只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问题,整篇文章的学习便一脉贯通,诸多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个直达重心的问题是:“万年牢”何意?具体表现在课文哪些地方?(2)问题要有多种可能问题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就像课本上的练习,提出的问题很明确,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填写,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第二种问题可能会有很多种答案。我们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而要多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中彩那天讲述的是一位父亲诚信的故事,可是生活中关于彩票的纷争时有听到,于是这课我提供给孩子们的问题是:查找关于彩票的纷争故事,梳理自己的看法。除了从课文中感受到的人性的美好,孩子们还感受到了人性自私、贪婪的一面,并能提出如何预防做好约定,避免纷争产生。老师提供的主问也是对孩子自主提问的一种很好的示范。大家都这么认为:进入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才从原来的“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而我想说的是,在孩子有了入学以后,就该教给“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因为在小学阶段,是人的思维最活跃的时代,如果这时候这种兴趣被成千上万的“鱼”撑得失去味觉之后再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无从教起了。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而是教给思考的方法,增加思考的兴趣。2.学生自提问题,质疑文本,提出疑惑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在学习中,除了解决老师提出的主问题,孩子可能还会有很多的疑惑,面对一篇课文,孩子的问题可能有成千上万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如对题目质疑、对内容进行质疑,也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提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围绕“发现”,孩子就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从人的角度、从事情本身的角度都进行了质疑,孩子的思维在充分展开。33、11:魏格纳发现了什么?41:为什么是魏格纳发现了而其他地质学家发现不了呢?19:为什么以前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而魏格纳却可以呢?35: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31:为什么其他地理学家没有发现呢?36:为什么魏格纳能发现大陆漂移的假说?44:为什么魏格纳会有这样的发现?说明:数字为学号。()知识不能代替思考,孩子们能自主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问题不一定能解决,但思考肯定在进行。每个人的问题也会不尽相同,这便是真正的分层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完成自主建构。既能训练孩子一针见血的抓住事物本质,又能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二、 带学研讨:启迪中形成“争辩”互学常态我们目前的操作模式是按照小组轮流,一课由一个小组负责带领其他小组一起学习。轮到带学的这一小组势必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此时的合作虽然是小范围的,可是有了带学的任务驱动,孩子们会特别认真对待,此时孩子们主动思考、互相质疑激发,这是最有效的主动+合作学习。全班的合作研讨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各个小组都在自主先学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研讨,而老师重点关注的是要带学的第二层面的带学小组的合作研讨。带学小组合作研讨分两种形式:约定时间进行网络合作学习(每一小组都建有网络学习小组群);利用在校时课余进行研讨。按照轮流,尊严由第七小组带学,第一天六人做好分工;随后大家各自准备:小组中的1号找到了作者和文章主人公哈默的资料;2号发现了一些细节上的动作描写;3号觉得“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一句很重要的句子;4号提供了字词;5号在整理课文教学内容的时候她发现:逃难的人都接受了沃尔逊镇人的施舍狼吞虎咽,而有一位年轻人却不肯吃。6号找到了有关尊严的名人故事。第二天在网络学习微信合作群中讨论,他们先出示自已的先学收获,再获得同伴的回应:中肯地提出建议,补充各自的想法,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演练整改,多方争辩,争取带学的内容达到最优。如哪些词语需要教学,哪些需要积累,都一一讨论得出。5号的发现获得了组内同学的最大支持,并把这个发现作为一个教学点引起全班同学思考:对比课文1、2自然段,发现了什么?6号补充的资料作为课文的延伸,为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他们也碰到了较为棘手的问题,做PPT可是一个大工程,除了请教班上的高手,还求助百度解决。在带学之前,总算是完成了PPT的制作。这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它不仅充分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不再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师生双边互动的认知水平上,学习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多个学生之间的有效多边互动,其质疑、反思、补充等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合作、表达、交流等与人交往的技巧也得以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步增强。此时,老师也不能袖手旁观,作为一个教学的引导者,要能确保孩子带学的内容有两个特质:正确的内容和错的很有价值的内容。所以老师参与其中,进一步带领孩子相互发现、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这样的互动帮助每个孩子实现思维的开阔、知识建构的完整性和认知的全面化。三、全班共学:互动中开启“质疑”思维磁场以往,由于依赖老师的正确答案或期待反应快的同学的回答,不少学生在课堂中形成了“惰性思维”,成了课堂的局外人。“合作小组带学”模式能摒弃这一弊端。台上,6人合作小组带领全班同学学习。和老师上课一样,他们会设置一个合作小组学习的任务组织大家分组学习,而同学们在紧张地分组学习时,小老师们都不闲着,他们每个人管一组同学,下到小组中,和该组的组长一起组织组员进行讨论,有了小老师的加入,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启发、引导、质疑、解决问题等不会离题,实现了高效。合作带学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剩下的时间交由其他同学补充。如第七小组5号在教学尊严一课时,她引导全班同学进行一二自然段的对比:逃难的人都接受了沃尔逊镇人的施舍狼吞虎咽,而有一位年轻人却不肯吃,为“尊严”埋下伏笔。教学完了以后,第4组组长马上有质疑:“从插图中也可以看出逃难的人和年轻人的不同之处,图中的主要部分显示年轻人在谢绝杰克逊大叔的食物,而作为背景的其他人却在狼吞虎咽。”多么有价值的发现,这样一启发,孩子们的关注点马上就广了起来,有一个孩子补充道:“课文的插图也是帮助我们理解的,我们以后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不要放过插图上的细节。”前面一个同学能发现图中的奥秘,已经很不错,后面这一同学马上就能在同学的启发下思考出同一物类的对待方式,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归纳思维。坐井观天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篇文章,大家都认为青蛙鼠目寸光,视线太多短且狭窄。一年级时,合作小组学习模式虽起步不久,但也能见到旖旎的风光。一个小组在听到大家批评青蛙时派代表提出质疑:“没见过大世面,这并不是青蛙想这样的,它可能出生就在井里,它多么可怜啊?”马上就有人响应:“那它吃什么啊?”“吃井里的小虫子。”“它的父母呢?难道它是被遗弃的孤儿”“它太可怜了,现在,小鸟出现了,它可以请求小鸟带它去看世界。小鸟也可以主动帮助它。”一对好朋友就此开始了世界之旅。这才是真正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被激发了,各种可能都产生了:孩子们觉得自以为是肯定不对,可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也是一种好的表现;对青蛙也多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为这是一只会改变现状改变自身不足的青蛙;对小鸟的认识也更丰富了,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比别人视野更开阔的时候要心怀善意,多帮助别人此时,全班就是一个庞大的合作小组,每个人都是小组的一份子,都要积极地开动脑子,积极地对别人说的话进行回应质疑,积极地参与到这个巨大的思维磁场中,而不被边缘化,这个思维磁场也正是因为有了充满活力的思维在跃动而对更多的孩子产生磁力,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发现新事物,产生新思维。四、多重“反思”:自我觉醒形成思维方式新突破在作业整理课的时候,其他小组会派代表给带学小组进行评价,指出好的地方及有待完善的地方。好的地方全班同学可以学习,不好的地方每个人都需要注意。而自我反思,则是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吸收来自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这份反思应该是带学活动带来的最深的收获。在“关于合作小组带学,家长和孩子怎么看”这一问卷中,有一个孩子回应到:“我印象最深的是同学们鼓掌的时候,那时候让我感觉再多努力都值得了。我不仅享受到了成功,更学会了怎么解决问题。”看到这样的话语,让我更加坚信教育就是要教思维。在“概括”“发散”等思维基础之上,“质疑”“争辩”“反思”等审辩式思维虽然看上去高深,可是,从小学就起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出现才变得更加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