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论文:对当前劳技教育改革中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探索与思考复习课程.doc
-
资源ID:86474279
资源大小:12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劳动论文:对当前劳技教育改革中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探索与思考复习课程.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劳动论文:对当前劳技教育改革中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探索与思考-对当前劳技教育改革中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探索与思考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劳动与技术教育一线的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实践着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程倡导的理念。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面对新的劳技课程标准,新的课程定位、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特别是在劳技教育教学中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劳技教师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劳技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当前,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的现状。对于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进一步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促进劳技教育改革发展,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一、劳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建设一支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制约我们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绝大多数一线的教师仍然是兼课教师。如专业上接近的生物、物理或美术教师,以及本身对手工、工艺或技术活动有较大兴趣的教师。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思想,也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无疑是对劳技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技教学项目多,任课教师仅有一门专业知识难以胜任,这就要求劳技教师必须具备相对全面的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作为一名劳技教师不但要掌握教材的知识,还要学习教材外的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运用到劳技教学中去。比如,教师在教学生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的制作和雕刻工艺时,教师自己必须先学一些航模和雕刻技艺的一些知识,要辅导学生搞风筝制作、搞小发明。小创作时,教师就要先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劳技与其他学科的不同,还在于师生动手操作多。教师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教师示范在先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劳技教师动手能力要强,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劳技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才能使新课程改革中的劳技课更具有特色。其次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业务培训是迅速提高劳技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有效方法。劳技教师要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同时,通过教研活动中教师们教学经验的交流,可以开阔视野,取人之长补人之短,从而尽快提高劳技课的教学水平。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活起来深化劳技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从落实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的需要来看,还是从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看,都离不开劳动技术教育。因此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劳技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这一任务和目标,对于劳技教师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变换传统的角色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面向未来,富有想象力,见多识广和具有创造力,才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让课堂活起来,是一个劳技教师迫切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笔者就试着上过七年级这样一堂课:题目是:美丽的纸花制作,这节课笔者没有要求要制作什么花,也没有讲解花儿的制作步骤方法,而是让学生在校园的花坛里观察各种花的结构、特点,让学生先了解花的各部分名称:花蕊、花辨、花萼、花枝、花叶等,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决定做什么花,自己去设计,探索花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笔者向全体或个别作必要的示范和讲解,有时对个别组作手把手的指导。完全开放让他们自己做,做好后点评,先由学生互评,评花的结构、花的外观形状、各部分总体质量,大家各抒己见,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缺点,一朵朵,一束束美丽纸花,真是五彩缤纷。打破了过去千遍一律,大家都一个样的局面。最后由教师点评。教师评的时候,并不去否定哪一组那一个学生做得不好,只是针对每一组的不同情况,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并作一些必要的示范,让学生在下一次实际操作中再去实践。一堂课下来,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设计、自主探索、实践、小组合作,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不过起了一个组织协调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了,师生所扮演的角色都起了变化,而课堂却更加活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教师的束缚,而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证明,这样的课是受学生欢迎的。三、在动手过程中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劳技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谋介和良好的载体。然而,劳技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宜用“跟我做、模仿做”的教学方式。因为这样的“动手”是全班学生跟着老师不假思索、同步进行的“动手”,而且要求“动手做”的时间、方法、过程和结果,都是一个标准和模式。这样的“动手”,虽然易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因其中缺乏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动脑过程,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将会束缚其创造性,使其头脑中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势及依懒他人,盲目从众的心理。特别是易于导致教学中“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与能力培养的不良倾向。另外这种教学也易于导致学生缺乏信心、勇气和毅力,惧怕困难和挫折,缺乏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那么,在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中,怎样在动手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笔者以为,首先劳技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对劳技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等进行系列的改革。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适当引进“技术与设计”的学习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劳技课教学走出“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主线”的误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适度的操作技能训练,在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和技术学习中,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解决问题和创新都必须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其次,我们应明确: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或者掌握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不是劳技教育最终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提倡“动脑做”并不是不要“动手做”。我们应提倡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动手,不盲目动手,促使学生手脑互动,鼓励学生用于探究、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例如笔者上七年级的一节工艺课,内容是编折一个篮子,篮子折好后是否标志着这堂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呢?笔者觉得不然。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给篮子装饰一下,这下他们可活跃了:有的给篮子装上柄,有的把四个角用铅笔往外卷,看上去像百合花,有的往里卷,看上去像菊花,有的给篮子画上不同的图案,还有的总之,虽然是同一种折法,但同学们手中的篮子却各不相同,当然给篮子取的名字也就不同了,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不一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介绍自己别出心裁的构思,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四、要注意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不是孤立的一门科,它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劳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它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因此,我们劳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劳动与技术课孤立起来,而应该和其他学科融合统一起来,这方面笔者也作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上,我们和德育工作、团支部工作进行联系,开展一些活动,做一些宣传;再如,雕刻、纸工、中国结等劳技课上学的东西和美术相结合,而一些小制作可以和科技课相联系这样,我们的课程会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而且又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课要寻求发展,只有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我们劳技教师千万不能闭门自守,“埋头苦干”。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劳技教育的课程形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法,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也给我们一线的劳技教师带来问题和困惑。笔者通过教学实践,针对劳技教育改革及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思考。目的是抛砖引玉,期望我们一线的劳技教师们的关注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