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复康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6例疗效总结教学教材.doc
-
资源ID:86481881
资源大小:218.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强直复康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6例疗效总结教学教材.doc
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强直复康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6例疗效总结-陕西中医2011年1月第25卷第1期-文章编号:1007-3213(2011)01-0040-04强直复康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6例疗效总结李引刚,张根印,袁普卫(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强直复康贴外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均给予柳氮磺吡啶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强直复康贴(乌梢蛇,马前子,全蝎,苏木,辽哥王,秦艽,骨碎朴,细辛等二十余味中草药制成膏药)敷贴双侧华佗夹脊穴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健康综合评分(BAS-G)、疾病活动指数(BA出AI)、功能指数(BASFI)、全身痛和脊柱痛L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医生总体评价等7项主要疗效指标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diobei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等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iC4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31例,显效24例,有效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临床缓解11例,显效27例,有效4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61%,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7项主要疗效指标评分等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评分等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的E$、CRP、C3、C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ESR、CRP、C3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组有4例出现局部皮疹、瘙痒,2例出现局部瘙痒,对照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强直复康贴外贴治疗A3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关键词:强直复康贴,脊柱炎,强直性穴位疗法;穴,夹脊;外治法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识码:A1.2一般资料全部观察病例均来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11月陕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共选择病例206例,治疗组102例,男90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29.65士10.78)岁;病程3个月45年,平均为(9.51士10.78)年。对照组104例,男93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25.47+9.38)岁;病程3.5个月42年,平均为(11.04±8.3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外贴治疗。方药组成:乌梢蛇,马前子,全蝎,苏木,辽哥王,秦艽,骨碎朴,细辛等二十余味中草药。(膏药由陕西省易齐堂中医馆加工)。敷贴于患者双侧华佗夹脊穴,每3天更换1次,每次34对穴位。治疗组均以十贴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外治法。1.4观察指标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西医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慢作用药治疗,严重功能障碍者则予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强直复康贴外贴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与排除标准选择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1,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对本药不耐受,出现过敏症状者;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晚期严重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的患者;有其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或合并有其他风湿病的患者。1.4.1临床症状积分患者健康综合评分(BAS-G)、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全身痛LiWt四级评分、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医生总体评价。1.4.2体征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1.4.3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及C4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1.5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疗效判定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h2中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标准,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3,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制定疗效判定方法。主要疗效指标:BAtG评分、BASDAI指数、BASFI指数、全身痛和脊柱痛L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医生总体评价四级评分。次要疗效指标: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ESR、CRP、C3C4,根据上述方法拟定标准。临床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各项观察指标恢复正常,放射学表现改善或稳定。显效:7项主要疗效指标中有4项改善超过50%,ESR、CRP恢复正常,放射学表现无明显变化。有效:7项主要疗效指标中有4项及ESR、CRP改善超过20%,放射学表现无明显变化。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加重者。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价情况比较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7项主要疗效指标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中药外贴法对AS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2.2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变化情况比较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AS患者的枕墙距、颌柄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说明中药外贴法对患者的活动功能有比较好的改善作用。2.3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AS患者的ESR、CRP、C3、C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ESR、CRP、C3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说明中药外治法可以改善AS患者的病情活动。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5不良反应及药物安全性情况治疗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过敏现象,表现为局部红色皮疹、瘙痒,去除膏药后,2d之内上述过敏症状均消失,2例患者出现局部轻度瘙痒,未停治疗。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3讨论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为主的炎性关节炎。此外,AS可以与膝、髋和肩的外周关节炎以及关节外表现包括眼睛、心脏和肺有关联。AS在中医学属“痹证”、“腰痛”范畴,(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邪以风、寒、湿、热为多见。外邪侵入机体,痹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出现症状。外邪多是在正气亏虚的情况下诱发本病,肾元亏虚,不能鼓舞卫气抗邪,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为本病。目前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药(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等),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但临临效果不确定,且长期应用可出现肝肾功能、造血系统损害及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直接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疗。中药外治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不经过胃肠道给药,无毒副作用。AS以背部疼痛畸形为主要表现,背部为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华佗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的背腰部,传统的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脊柱正中线旁开0.5寸(同身寸)处,左右共34穴。近来又有人加上颈部夹脊穴,左右各7个,又称颈夹脊。华佗夹脊穴内夹督脉,外邻膀胱经,具有沟通两经的作用,不仅具有经络的循环往复,而且借助于气街路径与上下、左右、前后经脉之气沟通,因此夹脊穴成为督脉和足太阳经脉气的转输点。督脉与肾、脑、心及胞中有密切联系4。故夹脊穴可调节经络,促进背部气血的运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夹脊穴局部都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刺激此穴位可调节神经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病灶炎症的消退及正常组织的再生。中医认为,经络痹阻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故应以舒筋活络为治疗原则。本观察应用外贴强直复康贴膏药的方法刺激华佗夹脊穴,除了少数患者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外,未出现其他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综上所述,AS患者应用膏药强直复康贴外贴法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丨1丨蒋明,UAVJDYL,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19丨2丨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丨3丨王建明,阎小萍,王昊,等.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9例临床研究丨J|.中医杂志,200647(6):433.丨4丨谭奇纹.论华佗夹脊穴与经络脏腑的联系|丨.中医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