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六三制)四上科学第17课《水蒸气的凝结》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484193
资源大小:17.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青岛版(六三制)四上科学第17课《水蒸气的凝结》教学设计.docx
水蒸气的凝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水蒸气的凝结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 第三课时。本节课以小水珠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猜测小水珠形成的条件,并进行 探究,观察、讨论,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凝结成小水珠。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观察生活中小水珠形成的现象,引导学生猜测 小水珠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探索,通过小水珠形成的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小水珠形成的基础上,让学生解释生活中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并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小水珠形成的原因,从而解释生活中的小水珠形 成的现象,在体验中感受,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 的意识。【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所了 解,并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常见凝结现象,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深入 的思考、研究过小水珠的成因,对于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比较陌生。学生对对比实验有一 定的了解,但是学生思维缺乏严谨性,知识的迁移水品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设计对比实验, 尤其是实验的细节还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科学探究目标:L能通过对周围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2.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情感态度价值观:L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L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重 难 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器材准备】学生准备:镜子教师准备:课件、火柴,酒精灯,烧杯,玻璃片,试管夹、水、冰块【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引出课题(-)观察小水珠的形成。1 .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请注意观察,这杯热水正在发生什么现象呢?2 .什么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水蒸发形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杯子里的水正在蒸发,无数的水蒸气像调皮的小精灵,飞到空气中,让我们看不见、摸 不着。那大家有什么办法捉住这些水蒸气吗?3 .一个学生用玻璃片盖住杯口,观察现象。(二)猜测小水珠形成的原因。1 . PPT 3出示调皮的水蒸气被我们捉住了,玻璃片表面出现了许多小水珠,生活中你 还见过这样的现象吗?2 .物体表面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关于小水珠,大家有什么想研究的 吗?3 .聚焦话题:请大家联系自己前面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物体表面 的小水珠的确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那水蒸气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小水珠?根据是什 么?二、探索活动(一)制定方案,进行实验1 .让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准备怎么做这个实验?准备用两杯热水,上面分别放上冷的玻璃片和热的玻璃片,看看哪个玻璃片上出现了小 水珠。2 . PPT 4出示用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是可行的。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 依据老师给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大家刚才的讨论,大胆设想,看看能设计出几种实验方案,并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3 .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仔细对比一下你们 的实验方案。学生交流实验方案。4 . PPT 5出示同学们想得非常细致,在实验前,老师还想送给大家几点温馨提示,请 看大屏幕(1.进行对比实验时,相同条件要保持一致;2.加热材料时,要用试管夹夹取,先 预热,再均匀加热,安放时注意安全;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填 写实验报告单及结论,实验现象不明显时可以多做几次。4.玻璃片容易破碎,使用时要轻拿 轻放;倒取热水时要小心;5.酒精灯使用要规范,用完后马上盖好灯帽。)(-)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 . PPT6出示看得出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实验了,老师帮大家准备了很多实验材 料,放在实验桌上,请小组长根据需要上前领取。现在就请小组为单位,按照我们的实验方 案进行实验吧!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实验进行的最顺利!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巡视2 .经过大家的合作,现在各个小组的实验已经完成,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实验现象和实 验结论。生交流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3 .在科学上,我们把小水珠叫做液态的水,把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的这一现象就做 凝结。(三)解释生活中的凝结现象1. PPT 7出示刚上课时,老师做实验的玻璃片上出现的小水珠和大家谈到的生活中许 多物体表面的小水珠,现在你能用这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解释一下吗?做饭时,锅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就会凝结成小水珠;洗澡时,热水形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壁和天花板会凝结成小水珠;屋子里水蒸气遇到更冷的眼镜片会凝结成小水珠;屋子里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物体会凝结成小水珠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外面到暖和的屋里,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会形成小水珠。三、拓展活动1.今天我们学习了水蒸气的凝结,说一说你收获了什么?2. PPT 8出示冬天时,汽车车窗内常会出现一层白雾,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你能用 本节课的知识帮到他们,让这些白雾不出现吗?3. PPT 9出示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发现了小水珠形成的秘密。那么, 水蒸气不管在多冷的环境中都会变成小水珠吗?夏季我们从冰箱里拿冰棍,你观察过冰棍包面有什么变化吗?(有一层冰霜)这层冰霜的形成属于凝结现象吗?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或是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探究。【板书设计】水蒸气的凝结凝结水蒸气> 小水珠【记录表】水蒸气的凝结第 组水的三种状态教学设计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玻璃片、冷水、热水、冰块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教材分析】水的三种状态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的 第四课时。本节课从学生制作冰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到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并 能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通过观察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 质。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生活中是否制作过冰糕引入,思考怎么样 制作冰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任务卡指导学生课前制作冰,为课堂上的研究打下基础;用 材料包提示学生准备小铁桶、冰块、塑料杯、食盐等,为课堂上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 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制作冰,观察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 时有什么变化?使学生观察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并观察到水结 冰时体积会膨胀。第二活动是通过观察水、冰、水蒸气,了解三者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 知道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同时也认识到虽然它们状态不同,但都是同 一种物质,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第三个活动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 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意识到水的三态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有对人类 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找一找自然状态下有哪些固态的 水,引领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不仅冰是固态的水,还有雪、霜、冰雹等也是固态的水,开拓 学生的视野。本课的一些现象学生很常见,只是没有认真观察过,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道理。因 此可以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制作冰的过程时间比较长,所以可以让学生 课前在家里制作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亲自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的现象。【学生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水沸腾、水凝结现象的基础上,对水的三种状态及三种状 态之间的变化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能够被 认识的。同时利用这些规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 关系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2 .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 °C时,水会结冰。3 .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科学探究目标:L指导学生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L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2.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2 .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水的三态变化服务生活的。【重 难点】指导学生做好水结冰的实验,亲自测得水结冰时的温度,观察到水结冰时体积 膨胀的现象。【器材准备】学生准备:1.上课的前一天在家里制作冰,方法是:准备一杯水,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放入冰箱冷 冻,过一段时间取出来观察。2,准备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小铁桶、冰块、塑料杯、食盐等;教师准备:课件,实验记录表。温度计、铁架台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 PPT2出示出示冰山、水、下雨、下雪等场景图,提问: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现象? 观察到了哪些变化?2 .教师总结,导入课题。二、活动过程(一)探究水在什么条件下结冰,水结冰时有什么变化。1 . PPT 3出示出示放置冰箱前和放置冰箱后的杯子图片,提问:水放入冰箱之前和 放入冰箱之后有什么区别?初步认识水和冰的区别。通过水结冰之后变得更多了,认识到体 积发生了变化。2 .猜想:先来猜一猜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充分猜想并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让学生学会合理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1)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2 2) PPT 4出示出示方法指导,完善实验方案。3 3) PPT 5出示出示温馨小提示指导实验。4 .方案实施。PPT 6出示出示实验记录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5 .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小结:PPT7出示出示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 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 积会膨胀。(-)探究水在自然界中有几种状态,它们的形状和体积有什么区别。1. PPT 8出示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一说水在自然界中有儿种状态,它们的形状和体 积有什么区别。(可以用课件出示图片也可以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PPT 9出示根据观察记录表讨论交流水、冰、水蒸气的形状、体积有什么区别。2.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PPT 10出示出示冰、水、水蒸气三者变化示意图。(三)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1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中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做的事以及自然界中水的三态 变化现象,交流这些变化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 . PPT 11出示出示晒衣服、鱼冷冻保鲜、制取蒸储水、水缸冻裂的图片等资料,分 析、归纳,交流水的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意识到水的三态变化对人类既 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三、课后拓展PPT 12出示出示活动指向: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雪是水的哪种状态呢?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