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申报指南.docx
-
资源ID:86487463
资源大小:17.1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申报指南.docx
2020年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紧扣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的目标定位,聚焦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千亿级特色产业发展, 加大林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力度,着力推进全省林业科技进 步。深入推进国土绿化,以强化资源培育和生态保护修复,提 高资源质量和灾害防控水平,增强林业生态效能,大力发展林 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为目标;以整合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资源, 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项目实施 成效,促进林业增产增效为原则;着力提高林业科技支撑能力, 全面提升新时代江苏林业建设水平。二、申报主体 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面向全省具有承担项目实施综合能力的林业推广、科研、教学、国有林场(圃),林(农)业 龙头企业,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开展申报。其中,重大集成示 范项目仅限省直以上林业(涉林)科研、教学单位,省级以上 (含省级)林(农)业龙头企业、国有林场申报;省级林业长 期科研基地项目仅限省直以上林业、涉林科研和教学等单位申 报,且各有关单位限报1个,鼓励产学研等单位联合开展项目 申报。对于联合申报的项目,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与合作单位细化 落实项目考核指标、各自承担的实施内容和经费支出预算,其 中项目承担单位的支出预算不得少于总预算的50%o重大集成 示范项目的合作单位不得超过2家,其它项目的合作单位不得 超过1家。三、申报组织及限额(一)市县项目申报。各设区市、县(市)林业部门分别联 合本级财政部门组织开展本辖区项目申报和材料审核报送工 作。其中,每个设区市(含区)本级申报项目原则上不超过4 项,每个县(市)本级申报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项。市县林业 主管部门联合本级财政部门根据江苏省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与 推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财规201711号)等有关规定和 要求,依据省下达的资金计划和支持重点,确定立项实施的项 目,落实签订项目合同后报省备案。市县林业部门应根据省委省政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决策 部署,结合本地年度目标任务,优先支持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 林和林茶、林油套种模式的林下经济类项目申报立项,积极引 导有关单位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推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建 设和提档升级。(二)省直单位项目申报。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省直单 位)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竞争立项。省直单位科技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负责本单位项目申报和材料审核报送工作。其中, 每个省直综合性林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省林业科学研究 院、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申报项目不超过4项,其它每个省直涉林单位申报项目不超过2 项。省级林业长期科研基地项目申报不计入单位申报限项总数。项目类型及重点支持方向2020年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包括重大集成示范项目、一般示范推广项目、创新成果试验熟化项目和省级长期科 研基地项目4类。(-)重大集成示范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围绕当前我省林业建设重大和关键性林业科技问题等开展重大 林业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集成与示范推广,并依托项目建立 区域性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绿色江苏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提供科技样板和典型示范。每个项目省补助80-150万元左右。重点支持方向:1 .江河湖海等重要水体沿岸景观造林与生态保护修复技术;2 .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林丰产抚育改造与深加工技术;.宝华玉兰等本土珍稀濒危树种繁育利用及栽培技术;3 .困难立地造林树种培育及防护林营建技术;.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监测、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4 .杨树、泡桐、中山杉等优良速生树种培育及高效栽培技术。(二)一般示范推广项目。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和产业,支 持单项林业新优良种、技术、模式的专项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 (含重要的技术标准、乡土种质资源示范推广b每个项目省补 助60万元左右。重点支持方向:1 .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与保护;.林木采伐、森林抚育等枝Y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2 .薄壳山核桃果材两用林和毛竹等笋材两用竹高效丰 产栽培及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珍贵用材和优良景观树种高效繁育与栽培技术;3 .优良乡土树种培育技术;.林下经济(林茶、林油种植类复合经营)适用技术及产 品开发利用;4 .木竹等林产品开发、加工技术提档升级;.银杏等特色经济林果综合利用及产业化开发技术;5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0.10.林产品(含森林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及推广应用。(三)创新成果试验熟化项目。开展现代林业建设领域应 用型技术创新成果在面上推广、产业化前的区域性试验或中试熟化,为将来面上推广和工业化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每个项目 省补助40万元左右。重点支持方向:1 .珍贵、彩色等特殊用途树种种质资源引进、选育与栽培;.健康养生林营建与示范;2 .村庄绿化美化技术及模式;.柳树新优品种选育与应用;3 .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及发展模式;.森林可持续经营及森林生态环境服务等认证示范;4 .林业资源监测与管理技术;.林业灾害防控减灾技术;5 .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与修复技术;.木竹及林化产品开发加工技术;6 .现代化林业机械设备研发熟化。(四)省级林业长期科研基地项目。为全省林业科技工作提供长期、稳定、持续的研究试验平台,实现林业科研成果的 创新研发、长期保存、深化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林业和民 生林业建设。省级长期科研基地:分为专题类和综合类两类。专题类指 单一的科研领域,包括育种类、培育类、保护类、生态类等, 综合类指两种以上的类别。每个项目省补助100万元左右,分5 年补助。要求具备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与技术优势,并已开展相关研究工作5年以上,具有可发展利用的土地空间,满足长期科研基地要求。优先建在国家或省级科研单位、高校所 属的科研基地、实验中心、教学林场等。其中,生态类长期科 研基地优先建在具有国家级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区域。重点支持方向:1 .林草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遗传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 监测保护与育种利用;.生态防护林营造;2 .森林培育与经营(含林下经济);.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3 .自然保护地和物种保护;.森林灾害防控;4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林产工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五、项目依托成果及权属要求申报重大集成示范项目、一般示范推广项目依托的必须是 先进、成熟、实用的科技成果,如经过鉴(认)定、评价的科 技成果,验收项目,审(认)定的林木良种、授权的专利,珍 稀濒危种质资源,发布的重要技术标准等;申报创新成果试验 熟化项目依托的应是授权(申请)的植物新品种、专利,发表 的研究论文等创新成果,珍稀乡土种质资源等;申报省级林业 长期科研基地项目必须依托上述现有成熟成果、创新成果等。项目依托成果在权属方面必须清晰无异议,为申报单位、合作单位自有,或与成果权属单位、个人签订推广使用协议等, 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六、项目首席/执行专家重大集成示范项目应设首席专家1名,要求具有正高以上 (或副高满6年)相关职称;其它项目设执行专家1名,要求 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或从事林业技术相关工作中级职 称满6年的人员担任。项目首席专家、执行专家须为在职的非 行政(含参公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在项目执行期内未退休。七、项目执行期限及实施基地(-)执行期限。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执行期限原 则为2-3年。为保障长期、稳定、持续的研究试验,省级林业长 期科研基地项目执行期限为5年,验收考核合格视情予以滚动 支持。(二)实施基地。项目实施(示范推广、试验熟化、研究试验)基地总数不得超过2个,要求为项目申报单位或合作单 位自主拥有政府划拨或长期租赁使用的基地,并需综合考虑示 范推广和组织管理等因素合理布局。其中,重大集成示范项目 基地面积合计不低于200亩,一般示范推广项目基地面积合计 不低于50亩,创新成果试验熟化项目基地面积合计不低于30 亩,省级长期科研基地面积合计不低于50亩。八、有关申报要求.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办2019 39号)精神,项目申报单位、项目首席/执行专家在申报省林业 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时,均须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明确各自 承诺事项和相关责任;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依法依 规追责。1 .严禁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同一项目或与其它主要实施内容相同的项目只能选择申报1项2020年度江苏省省级同类科技 计划;已获立项支持的未结题项目,不得以相同实施内容在原 实施地块进行重复申报。省级管理部门已建立项目比对机制, 对于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一经发现,即取消立项资格, 并暂停项目单位和申请人下一年度项目申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