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中国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2课程代码Q0501Z44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1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开课学院人文社科执笔人审定人制定时间2019年3月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在中 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占有重要位置。学好中国古代文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我国古 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光辉成就,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分析评论能力,全面 提高文学素养,另外一方面,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文学史跨度从隋代至五代末,学习内容包括隋唐以及五代文学部分,主要分文 学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兼顾,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 应达到以下的目标:1 .能够熟读并记诵一定数量的作品,了解并掌握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性作品;2 .比较系统地掌握此期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变化和联系;3 .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独立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能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 及艺术特征。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外自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课堂教学以文学史为纲要,穿插作家作品的讲解,全部为理论课时,课外自学作家的选 集,全集等具体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与理解的深度。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课程目标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有利于学生掌握扎 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非常有利于学生文学 鉴赏能力的提升课程目标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较有利于学生掌握扎非常有利于学生文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鉴赏能力的提升课程目标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 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有利于学生掌握扎 _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非常有利于学生文学 鉴赏能力的提升注:1.支撑强度分别填写H、M或L (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 .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了解本段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大致情况。2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了解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及几位代表性作家,梳理初唐诗坛的几种风格流派并阐释初唐 诗坛产生新变的各种文化社会背景:王绩、上官体、四杰、沈宋体及陈子昂,使学生掌握初 唐诗坛的大致风貌。熟练掌握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 理解作品:滕王阁诗、在狱咏蝉、感遇(兰若生春夏)3 .盛唐诗坛了解盛唐诗坛的大致情况,并掌握山水田园诗派及边塞诗派及其代表作家王维、孟浩然, 高适、岑参等。熟练掌握作品:过故人庄、山居秋暝、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 夫出征、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出塞(其一) 理解作品:使至塞上、鹿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春晓、王翰凉州词(其一)、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黄 鹤楼4 .李白的魅力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掌握其乐府歌行、绝句的创作,理解其艺术成就及深远影 响。熟练掌握作品:行路难(其一)、蜀道难、古风(其十九)、梦游天姥吟留别 理 解作品:将进酒、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丁都护歌5 .诗圣杜甫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杜甫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解析帮助 学生掌握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和律诗渐至巅峰的伟大成就,借此来展示杜甫在诗歌史中的集 大成地位及其对后市的深远影响。熟练掌握作品:登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新 安吏、秋兴(其一) 理解作品:春望、望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6 .气骨顿衰的大历诗坛了解此际文学创作的风格梗概,尤其是韦应物、刘长卿以及大历十才子的创作风格取 向,可与此前的诗歌创作作比较,帮助学生掌握此期诗歌的意象类型。7 .诗到中唐体变新掌握中唐诗坛的两大主流:写实尚俗的元、白诗派与尚怪奇重主观的韩、孟诗派,还有 游离于这两者之外的刘禹锡、柳宗元的作品,帮助学生掌握各自的风格及创作情况。熟练掌 握作品: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西塞山怀古、金 铜仙人辞汉歌、杜陵叟、长恨歌 理解作品:渔翁、滁州西涧、游子吟、雁 门太守行、野老歌、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连昌宫词、离思五首(其四)、钱 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轻肥、卖炭翁8 .李商隐与晚唐诗歌了解此际文学的特点、创作情况。掌握李商隐诗、杜牧诗歌风格,理解贾岛、姚合、皮 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人的创作。熟练掌握作品:过华清宫、无题(相见时难)、夜 雨寄北、咏田家 掌握作品:赤壁、泊秦淮、锦瑟、贾生、山中寡妇9 .唐代散文的发展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掌握韩愈、柳宗元散文的杰出成就以及晚唐的讽刺小品文。 掌握作品:赤壁赋、滕王阁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钻斛潭西小丘记10 .唐传奇与变文、俗讲了解唐代传奇小说、敦煌变文与俗讲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形成原因,并选择代表性作 品进行赏析。掌握作品:李娃传了解作品:柳毅传、霍小玉传11 .唐五代词的演变了解中国古代词的起源,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的创作情况。掌握以温庭筠、韦庄为代 表的花间词以及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派。重点掌握作品: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 浪淘沙今 掌握作品:李白忆秦娥、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温庭 筠梦江南12 .二水分流的文学理论批评了解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流变,理论批评的主要形式,掌握此际文学批 评的几个主要理论观点。五、课程学时安排章节号教学内容学时数学生任务对应课程目标第一章第二章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41 .完成小组发言选题作业2 .课前预习或课后自学作 品选相关作家作品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山水田园诗派 边塞诗派 李白的魅力 诗圣杜甫121 .完成作品鉴赏作业2 .课前预习或课后自学作 品选相关作家作品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第六章 第七章气骨顿衰的大历诗坛 诗到中唐体变新61 .完成读书报告作业2 .课前预习或课后自学作 品选相关作家作品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第八章 第九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唐代散文的发展101 .完成背诵及善写相关作 业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唐五代词的演变二水分流的文学理论批评2 .课前预习或课后自学作 品选相关作家作品课程目标3六、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序 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基本要求学生任务实验 性质实验 类别1 注:L实验性质指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2.实验类别指必做、选做等。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定标准(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过程考核含到课率、课堂讨论发言、平时 作业等出勤率高,积极发言,平 时作业认真及时完成30期末考核闭卷参考答案70考核类别考试成绩登记方式百分制八、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二)主要参考书:1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册),罗宗强,南开大学出版社,最新版2 .中国文学史新编(中卷),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3,中国历代诗歌选.唐五代卷,林庚,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