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与整定】开题报告.docx
开题报告学习中心名称姓名学指导教师选题时 间20 年 月日答 辩 时 间20年 月论文题目HO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与整定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拟达到的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依据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基本要求刃。在一个整 体的电力系统中,由于其电力设备和系统组成电路的复杂多变,运行过程中可能 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的运行状态。这些问题在发生的短时间内,若不能得到及 时地处理和排除,就可能会给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留下隐患,严重时还会发 生事故,不仅会对系统设备和线路造成损坏,还有可能引发大范围的停电,影响 人民的正常生活,给社会经济的持续运行造成巨大的损失。(二)选题意义变电站在输电和配电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而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最 重要的手段就是继电保护。当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发挥消 除故障,迅速且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的作用,从而使设备免于继续遭受破坏,减 少故障造成的停电范围,避免整个电力运行系统的瘫痪。选择性、速动性、灵敏 性和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三)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中围绕该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部分、母线部分及线路部分可能出现的故障 类型进行了描述,针对这些故障类型对各部分均开展了继电保护的配套配置,并根据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对这些设计内容一一进行了整定计算和校验工作。(四)拟达到的目的寻找一个llOkV典型变电站系统模型,确定了本次题目中所需的主接线图 及各种主要设备参数。随后是针对该变电站模型中的变压器、母线及线路部分分 别进行继电保护配置的设计。(五)国内外研究现状2004年,上海率先采用西门子科技建设了第一座全新的变电站;2005年,云 南公司、内蒙古公司各一座变电站以及其他各省公司正在规划的数字化变电站项 目纷纷上马;2006年,国内各省电力系统陆续计划筹建智能化变电站试点工程建 设。我国的目标是为构建数字电网,在2015年前完成智能化变电站的新建。2009 年5月,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在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Q/GDW383-2009智能 变电站技术导则也在同年12月颁布。该导则提出,“智能变电站采用技术领 先、安全稳定、性能优化、绿色智能的装置,基本的规定是数字化的站内通信、 网络化的联系平台、标准化的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测控、保护、计量、通信联络 和实时监控等基本功能,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支持电网的自我诊断、在线决断等技 术”。智能变电站运用的是IEC61850规约,将站内电气设备按效能分为过程层、 间隔层和站控层,而“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是继 电保护装置逐步升级的五个阶段。目前,微机继电保护是我国大多数变电站采用 的类型。在国外,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要更加先进,1995年,德国首先提出了 IEC61850 通信规约,由此便开始了立足于此通信规约的变电站建设研究。2003年,一座 依据IEC61850规约的示范性智能变电站Gernika首先在西班牙Bizkaia省建成, 并于2004年4月开始运行。2004年5月,IEC61850标准正式颁布。2004年11 月,瑞典采用西门子公司技术投入建设了立足于此规约的集成智能化变电站。随 后在2012年,美国被称为“TresAmigas”的超级变电站开工建设。现代智能变电站己经实现了数字化的过程层,由电子式互感器采集设备的 U,I数据,采样的数据通过合并单元进行传输,并且添置了数字化的设备终端来 实现跳闸的功能。当下,国内很多例如南瑞科技、四方科技等公司己经开始对电 子式互感器进行研究生产,并且将其出色的运用在变电站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国内的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己获得了稳定的提升,因而,总结成功的经验,并 指明以后的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构建相应的策略,是现在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二、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所需条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文献研究方面,研究思维不局限于本国发展与结论,结合国外先进思想与 理论,对UO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与整定相关理论进行探究分析。(2)调查分析法:为了掌握该变电站基础设施基本情况,了解变电站保护 配置设计和保护整定与校验要求为本次研究提供辅证。(-)研究步骤总体方案的确定变电站保护配置设计主变压器保护设计母线保护设计与整定线路保护设计与整定(三)所需条件通过上网和在图书馆阅读等方式,大量搜集国内外有关UOkV变电站继电 保护设计与整定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为论文写作 提供理论基础。三、工作进展、研究工作进展计划:2021年12月 与指导教师见面商讨论文选题,撰写选题审批表、开题报告;2022年1月市场调研并进行数据分析2022年2月 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资料、论文初稿;2022年3月初 论文二稿2022年3月中下旬论文定稿并查重、整理、打印、装订、交稿;2022年3月底 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稿和PPT,准备答辩2022年4月初 完成答辩四、参考文献1翁双安.供电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能源部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6.尹义武曾春花.浅析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JL科技传播,2010, (18): 45-53.3柯志敏,索娜.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席建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6): 24.5吉龙军. UO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研究与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7.6 SUM R B. An Expert System for Setting Calculation of Relaying Protection in HOkV Power Networks J. Electric GuangXi, 2002, 25(02): 5-7.7周颖奕.论继电保护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 (06): 159-160.8都洪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福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9李火元.电力系统保护及自动装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0Dumitrescu, M. Fuzzy critical- analysis comform an electric generator protection systemM. New york, 2003.H唐玲宏. HOkV电网距离保护整定方案设计J.电气开关,2012, 50(04): 49-52.13谢永胜,孙伟,方伟华等. HOkV主变压器间隙保护的整定及运行研究J.电 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 37(01): 96-97+100.14黄丽华.论述继电保护在供电系统中的问题及措施J.广东科技,2009, (22): 148-149.15贾昌奇.继电保护中电流互感器的选择计算和研究J.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 字出版平台,2010, 7(24): 15-17.五、仪器设备指导教师意见20 年 月 日20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