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本科).docx
软件测试技术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Software Test Technology课程代码03M0207学分3总学时48理论学时24实验/实践学时24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任选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开课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执笔人审定人专业评 价小组制定时间2020年11月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地位软件故障带来的高代价让人重视测试,软件测试现在已成为通信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个异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元素,它可以帮助揭示软件错误、证 实了软件依据规约所具有的功能及其性能需求、并通过数据收集提供了软件可靠性以及软件整体 质量的信息。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软件测试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多种软件的测试方 法、相关技术和系统地软件测试过程;会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并熟悉几种 自动化测试工具,从而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在此基础 上,通过学习项目管理和软件测试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软件质量管理理论。(二)课程目标该课程应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ILO, 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如下所示:1、ILO1 .软件测试的研究:理解现代软件质量问题的缘由,理解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的目的与 意义,对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的工作范畴有全局性的掌握。2、ILO2测试技能:掌握软件测试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单元测试的意义、范畴以及各种黑盒、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以达到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在测试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复杂软件系统集 成过程,熟悉软件集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根据这些易发问题设计合适的集成测试策略, 为国家的软件测试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3、ILO-3.文档撰写:能够编写测试计划,熟练掌握若干自动化软件测试工具、框架,将前面所 学的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期末测试、作业和实验等途径和方法来达成。具体每个课程目 标的达成途径与方法见下表所示。课程目标达成途径ILO-1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期末测试ILO-2实验指导、验收、实验报告,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利期末测试ILO-3测试计划的撰写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H、M、L)毕业要求指标点44毕业要求指标点5-3毕业要求指标点10-1ILO-1M(0.2)ILO-2H (0.7)ILO-3L (0.1)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1、绪论了解软件测试的发展历史;理解软件测试技术的分类、软件测试的定义和原则、软件测试和 软件开发之间的关系模型;掌握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了解测试人员的能力要求和职业前景等。 通过本部分学习,让学生理解软件测试与质量管理的意义,明确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角色,辅 助学生选择未来的职业生涯。2、软件测试理论基础掌握软件测试相关的一些数学知识,包括集合、函数、图论基础和概率论等(可选);掌握 测试用例及测试用例的设计;理解软件测试的方法;了解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的关系;了解 大型软件的测试策略。本部分学习旨在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3、黑盒测试方法了解测试用例的概念,掌握边界测试、等价类测试、决策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针对典型的 软件测试例子,能够在测试用例的质量、数量以及测试性能方面选择合适的用例设计方法,以进 行有效的测试。本部分主要关注基本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这些内容也是软件测试最基础、最重 要的技能。掌握了这些技能,学生就具备了基本的软件测试能力。4、白盒测试方法了解测试覆盖率指标,在第二章图论基础上,掌握DD路径测试、McCabe基路径测试方法。 本部分内容重点实现代码的结构测试与覆盖测试,以应对关键代码的可靠性保证问题。通过本部 分学习,让学生理解代码结构分析的价值,掌握进阶版的高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5、测试计划与测试过程理解测试计划文档的作用、内容、要点;掌握测试计划制订的具体过程。掌握单元测试、集 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的定义、设计、过程以及结果分析。了解软件测试管理的特点;掌 握软件测试管理的内容(软件测试的组织管理、过程管理、资源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质 量管理和配置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在ZentaoPMS项目管理系统中进行实际测试过程的部署与 实施。本部分让学生学习整个软件测试过程管理方法,能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实现测试的实施。6、软件测试自动化了解自动化测试和手工测试中涉及的问题以及二者的优缺点,理解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分类和 选择方法,掌握自动化测试过程。学习HP Unified Functional Testing, Rational Robot等自动化测 试工具的使用方法,以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要求。五、课程学时安排章节 号教学内容学时数学生任务对应课程目标1测试概述2完成作业1题ILO-12举例、测试人员的离散数学 与图论4完成作业2题ILO-23黑盒测试方法6+8完成作业3题,实验2 个ILO-24白盒测试方法4+4完成作业1题,实验一 个IL0-25集成测试方法4+6完成作业2题,实验1 个ILO-26测试计划及自动化测试软件 使用4+6完成作业2题,实验1 个IL0-3六、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注:1.实验性质指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2,实验类别指必做、选做等。序 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基本要求学生任务实验性质实验 类别1三角形判断程序的边界测试 方法4编写三角形判断函数,并构 造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给出 测试结果汇总完成实验及测 试报告设计性必做2NextDate程序的决策表测试 方法4编写NextDate函数,并构 造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给出 测试结果汇总完成实验及测 试报告设计性3三角形判断程序的DD路径测试4画出三角形判断程序的 DD路径图,给出DD路径 并设计测试用例覆盖所有正确设计测试 用例并给出测 试覆盖率分析设计性4SATM系统的集成测试6设计SATM系统的各组成 模块,集成后进行测试完成系统集成 任务,完成基于 路径集成的测 试设计性5测试计划撰写及自动测试工 具使用6使用ZentaoPMS进行测试 计划制定,使用Java/Cpp Unit进行自动测试。基本掌握工具 的使用,并能将 之前的测试实 验自动化。验证性七、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定标准(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考核与课程目 标对应关系过程考核含到课率、课堂测试、 平时作业等点名记录 课堂测试成绩 作业批改成绩25%ILO-1 ILO-3实验考核操作及实验报告操作成绩报告批改成绩25%ILO-2期末考核闭卷卷面成绩50%ILO-1 ILO-2考核类别考查成绩登记方百分制八、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课程目标权重成绩评定ILO-1过程考核0.3课堂测试和作业平均分Aio期末测试0.7相应期末考试平均分BioILO-1 达成度=0.3*庆1()+0.7*810ILO-2过程考核0.25课堂测试和作业平均分A20实验考核0.25验收*0.5+报告*0.5的所有实验平均分b20期末测试0.5相应期末考试平均分C20ILO-2 达成度=O.25*A2o+O.25*B2o+O.5* C20ILO-3过程考核1测试计划作业平均分A30ILO-3 达成度= 1*A3o九、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1、软件测试(原书第2版),美PaulC.Jorgensen,韩柯,杜旭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7月。(二)主要参考书:1、软件测试(原书第2版),美Ron Patton,张小松,王锌,曹跃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