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地基根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2-2002?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9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本工程施工图纸和投标文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公司管理手册及文件相关要求一、工程概况1 .本工程工程为广西交通投资王灵服务区工程,建设单位为广西 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位于宾阳县和吉镇辖区内,距离南宁 90公里。工程总占地面积为254. 64亩。2 .境内受海洋暖气流调节,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28. 8,日照1566. 6小时,雨量1589. 2毫米,蒸发量1569毫米,相 对湿度81%,空气相对较湿。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又属于中亚热带气候 性。二、施工准备部署一施工现场准备1、根据提供的建筑红线控制桩和水准点,进展场地控制网测设自燃地面标高的测量,并做好初测记录。建筑物稍远的地方设置水准点并妥加保护。挖土过程中要定期进展复 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和水准点标高。2 .对土方开挖的控制控制内容主要为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土方开挖一般应按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展,随时做成一定的坡 势。如用机械挖土,深5m以内的浅基坑可一次开挖。在接近设计坑底 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200300nlm厚的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整,边 挖边修坡,以保证不扰动土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遇标高超深时,不得 用松土回填,应用砂、碎石或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压夯实到设计标 高;当地基局部存在软弱土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与勘察、设计、 建设部门共同提出方案进展处理。挖土必须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地面截水和地下降水,地下水位应 保持低于开挖面500mm以下。3 .基坑槽验收基坑开挖完毕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质 量监视部门等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进展检查、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 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 原状上构造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一般用外表检查验槽法,必要时采 用钎探检查、或洛阳铲探检查,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槽验收、隐蔽工 程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4 .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表6-46o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做地路面 的基层。2、对照施工总平面图和地形图,了解具体的土方工程量,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施工的有得因素和形状地形有够继续利用等多 方面的情况。3、做好现场施工用水、用电准备。4 .查勘施工现场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 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根基、管 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 水、供电、通讯2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 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5 .平整施工场地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土方弃到规定弃土区; 凡在施工区域内,影响工程质量的软弱土层、淤泥、腐殖土、大卵石、 孤石、垃圾、树根、草皮以及不宜作填土和回填土料的稻田湿土,应分 别情况采取全部挖除或设排水沟疏干、抛填块石、砂砾等方法进展妥善 处理,以免影响地基承载力。6 .去除现场障碍物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地上和地下 管道、电缆、坟墓、树木、沟渠以及旧有房屋、根基等进展撤除或进展 搬迁、改建、改线;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地防护 加固措施,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7 .作好排水降水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 洼处,再设水泵排走;或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 不小于2%。,使场地不积水;山坡地区,在离边坡上沿56m处,设置截 水沟、排洪沟,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或在需要的地段修 筑挡水堤坝阻水。地下水位高的基坑,在开挖前一周将水位降低到要求 的深度。8 .准备机具、物资及人员作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展维修检 查,试运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准备好施工用料及工程用料,按施 工平面图要求堆放。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 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 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设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对拟采用的土方工程新机具、新工艺、新技术,组织力量进展研制和试 验。二施工技术准备1、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便指导施工。土方开挖绘制土方 开挖图详见附图一,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 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绘制土方开挖 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2、组织施工人员进展专业技术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场作业,各特殊工种需持证上岗。3、对所有进场施工人员进展技术安全交底,使其了解施工场地的情况和施工技术要求,熟悉定点放线桩位和标高等。4、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做好计量检测,取得检测合格证,并保 证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5、进场后进展定位放线,做好轴线控制桩和基准点,并进展妥善 保护,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时验线。三设备的准备三、工序流程1 .场地开挖根据本工程现场特点,本工程的填方主要位于旧服务区场地内,但 新建工程施工不能影响旧服务区日常经营状况,因此我公司决定先开挖新 建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土方,且全部外运。因大面积根基群基坑底标高不一,机 械开挖次序采取先整片开挖至设计标高,然后再挖建筑物根基较深部位。当一 次开挖深度超过挖土机最大挖高度5 m以上时,宜分二一三层开挖,并修坡道,以便挖土及运输车辆进出。2 .边坡开挖1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 展,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展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 进深不少于30m,以防塌方。2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边坡下部设有 护脚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展护脚矮墙和排水 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积 水,否那么应采取临时性排水措施。3边坡开挖对软土土坡或易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在开挖后应对 坡面、坡脚采取喷浆、抹面、嵌补、护砌等保护措施,并作好坡顶、坡 脚排水,防止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3、基坑、槽和管沟开挖(1).基坑槽,下同开挖,应先进展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 开挖长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 四侧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基坑长度应稍大于根基长度。如超过 表6-42规定的深度,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展放坡,以保证不 坍方。其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可按表6-43采用。放坡后基坑上口宽度 由基坑底面宽度及边坡坡度来决定,坑底宽度每边应比根基宽出30cm, 以便施工操作。基坑槽和管沟不加支撑时的容许深度 表6-42临时性挖方边坡值表6-43注:.有成熟施工经历,可不受本表限制。设计有要求时,应符 合设计标准。 .如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也不受本表限制。 .开挖深度对软土不超过4m,对硬土不超过8m。(2) .当开挖基坑槽的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或 受到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 临时性支撑加固,基坑、槽每边的宽度应比根基宽1520cm,以便于设 置支撑加固构造。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挡 土板要紧贴土面,并用小木桩或横撑木顶住挡板。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 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 时,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 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土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3) .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T排降水修 坡T整平T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 进展的施工程第7 / 11页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展,每层0.3m左右,边挖边 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3nl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 标高,再统一进展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 超过2. 0cmo(4) .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 好后不能立即进展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场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防止破坏基底土,应 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由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 存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5) .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 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 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6) .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 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7) .基坑挖完后应进展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她质勘 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四、质量标准(8) 控工程基坑、基槽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机械 和人工清槽时,放线工要配合钉桩等。(9) 般工程五、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本卷须知1 .大型挖土及降低地下水位时,应经常注意观察附近已有建筑或 构筑物、道路、管线,有无下沉和变形。如有下沉和变形,应与设计和 建设单位研究采取防护措施。2 . 土方开挖中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立即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 地有关部门来现场处理,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3 .挖掘发现地下管线管道、电缆、通讯等应及时通知有关部 门来处理,如发现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观测孔 等亦应加以保护。如施工必须毁坏时,亦应事先取得原设置或保管单位 的书面同意。4 .基坑槽、管沟支撑宜选用质地坚实、无枯节、透节、穿心裂折 的松木或杉木,不宜使用杂木。5 .支撑应挖一层支撑好一层,并严密顶紧,支撑结实,严禁一次 将土挖好后再支撑。6 .挡土板或板桩与坑壁间的填土要分层回填夯实,使之严密接触。7 .埋深的拉锚需用挖沟方式埋设,沟槽尽可能小,不得采取将士 方全部挖开,埋设拉锚后再回填的方式,这样会使土体固结状态遭受破 坏。拉锚安装后要预拉紧,预紧力不小于设计计算值的每根拉 锚松紧程度应一致。8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支撑和观测邻近建筑物的情况,如发现支撑 有松动、变形、位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或更换。加固方法可打紧受力 较小局部的木楔或增加立柱及横撑等。如换支撑时,应先加新支撑后拆 旧支撑。9.支撑的撤除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展。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 撤除,撤除一层,经回填夯实后,再拆上层。撤除支撑时,应注意防止 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下沉和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六、成品保护措施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2、开挖时不能勾断或挖破预制桩。3、基坑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 浸泡基坑和场地。4、基坑边坡的支护构造,在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 撤除或损坏。5、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 地有关部门处理前方可继续施工。6、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7、在完成土方开挖和承台垫层经后,应及时进展桩检测并组织相 关单位进展桩基验收。第9 / 11页七、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控制内容主要为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根据规划红线或建筑物方格网,按设计总平面图复核建筑物的定位 桩。可采用经纬仪及标准钢卷尺进展检查校对。按设计根基平面图对基 坑、槽的灰线进展轴线和几何尺寸的复核,并检查方向是否符合图纸的 朝向。工程轴线控制桩设置离建筑物的距离一般应大于两倍的挖土深 度;水准点标高可引测在已建成的沉降已稳定的建构筑物上,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