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动力系统电子产品产业市场前瞻分析.docx
新能源和动力系统电子产品产业市场前瞻分析一、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操作思路(1)以整合为中心。着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把企业所有资源综合 利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营销。(2)强调协调、统一,系统化管理。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 仅强调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强调企业与外部环 境协调一致,整体配置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目标。(二)影响整合营销传播执行的技能1、营销贯彻技能为使营销传播计划贯彻执行快捷有效,必须运用分配、监控、组 织和配合等技能。分配技能指营销各层面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使其在营销活动中优化配置的能力。监控技能指在各职能、规划和政 策层面建立系统的营销计划结果的反馈系统并形成控制机制。组织技 能指开发和利用可以依赖的有效的工作组织。配合技能指营销活动中 各部门及成员要善于借助其他部门以至企业外部的力量有效实施预期 的战略。2、营销诊断技能出高脂肪、多盐的食品。在目标市场上,不仅要考虑公司的利 益,还要考虑目标顾客的利益,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内容推销, 往往可以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更多地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例 如,高露洁公司的儿童高露洁牙膏的广告使得孩子们刷牙的时 间更长和更经常,这在获得家长认可和青昧的同时也达到了稳 定客户群体的作用。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概况(一)汽车电子渗透率与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体量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 型升级期。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 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行业整体呈高速增 长态势。伴随汽车电子单车成本的增加,其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以乘用车为例,根据赛迪智库数据,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 中占比由上世纪70年代的3%已增至2015年的40%左右,预计2025年 有望达到60%。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单车汽车电子成本的 提升,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迅速攀升。预计到2021年,全球汽车电子市 场规模将达到20, 189亿元,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8, 894亿yc o(二)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加速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博世、大陆、日本电装、德 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 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前六家国外汽车电子一级供应 商占据全球汽车电子市场52. 1%的份额。随着本土汽车电子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国家政策导向引领下, 一批具备头部汽车品牌配套能力的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突破 国际汽车电子厂商的技术壁垒,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主机生产企业的 供应链体系。一方面,整车厂商降本增效的需求倒逼其选择优质的本 士汽车电子供应商企业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基于供应链安全、自主 可控程度等考量因素,整车厂也逐渐加强本土汽车电子供应体系建设, 推动供应链安全管理的进程。此外,汽车电子呈现持续向中低端车型 渗透的行业特点,传统高端车型配备的电子设备逐步向中低端车型普 及,对加速汽车电子产品进口替代进程起到促进作用。(三)汽车电子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技术服务需求增加技术升级推动汽车行业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整车性能 的提升依赖于不断革新的汽车电子技术。近年来汽车电子技术快速发 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种类的逐渐增多和复杂度的不断提升,汽车电子系统化及模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与消费电子相比,汽车电子关系 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同时面临更加严苛的使用环境,对产品质量的要 求更为严格。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汽车电子产品也面临 着更高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在汽车电子产品种类增多、复杂度提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质量 要求趋严的综合背景下,从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汽车电子产品 的系统集成,到汽车电子系统的检测与验证,全流程的汽车电子技术 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四)国家支持引导自动驾驶产业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支撑技术 不断提升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5G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驱动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发展方向转 型升级。由于发展自动驾驶对我国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社会经济价 值,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单位密集颁布了交通强国建设 纲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等政策、战略规 划,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构建标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 管服务、打造产业生态、探索法规修订等一系列举措,助力自动驾驶 产业发展。自动驾驶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等领域技术快速发展为产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首先,随着车载传感器生产技术的进步,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 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价格逐渐下探,加快扩散其在自动驾驶汽车中 的应用,使得感知层能够更加敏锐、精准地对车辆所处环境进行实时 感知,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及轮廓信息,从而实现避障、自主导 航等功能。其次,随着汽车自动驾驶程度的提高,汽车自身所产生的数据日 益庞大,数据快速、稳定和准确处理的需求,以及决策判断、输出信 号的需要,对汽车决策层的算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决策 层通过高精度的自动驾驶算法和车载计算平台完成信息融合、环境感 知、路径规划,从而输出控制决策,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在应急处 理、快速响应等方面的能力,丰富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再次,执行层在系统做出决策后,替代人类对车辆进行控制,反 馈到底层模块执行任务,包括线控转向、制动等系统,其技术提升实 现车辆横向、纵向的精准控制。转向、油门、制动、照明等执行部件 与系统布局的参与者主要由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发展而来,其通过 研发实现产品的换代升级与智能化转型。5G网络、高精度地图、车路协同等新基建技术日趋成熟,使自动 驾驶更为安全、顺畅和高效。以5G为基础的无线通信网络,在大带宽和低延时赋能的背景下,将实现车辆编队、半自动驾驶、远程驾驶等 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功能,为自动驾驶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四、汽车电子产业链上下游情况汽车电子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上游行业主要为电子元器 件、结构件和印制电路板等行业,下游行业是整车制造业,最终在出 行和运输服务等行业实现产品应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汽车电子元器件、结构件和印制线路板的供 应商等,以电子元器件供应为主。汽车电子元器件主要包括电阻、电 感、电容、IC、晶振、磁材料等;结构件主要包括压铸件、注塑件、 接插件、密封件等。半导体是电子元器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 其产业发展受到多方关注。国际市场呈现半导体产业加速内部整合, 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态势;而从国内市场来看,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逐渐提升,头部国内企业逐渐缩小同国际领先 企业的差距。产业链中游为汽车电子行业,主要针对上游的元器件进行整合,并进行模块化功能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针对某一功能或某一模块提供解决方案。汽车电子行业的下游主要为整车制造业。由于汽车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经过大量试验,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因此汽车电子 企业与整车制造企业通常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客户粘性较高。汽车产品及汽车电子功能配置最终在出行服务和运输服务等场景 应用。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趋势的发展,汽车的定位逐 渐向智能移动生活空间转变,依托汽车所衍生的服务业态有望丰富、 需求有望增加。五、影响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前期研发投入大,行业创新成本较高电子系统开发要求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周期长且存在 一定风险。近年来,汽车电子产品呈现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 带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推广。为了能够配合主机厂提供质量、技 术可靠且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品和服务,要求电子系统供应商投入 大量研发资源进行技术积累与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前期研发投 入大,行业创新成本较高。(二)行业集中度高,后发企业面临发展劣势目前,汽车电子产品厂商主要以部分国外厂商为主,该等企业与 大型整车厂的合作历史较长,技术积累雄厚,市场规模较大,行业整 体呈现集中度较高的态势。国产汽车电子产品厂商由于起步较晚,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国产厂商的后发技术与市场劣 势使得其需要以价格换市场,较低的利润会挤占研发投入,降低产品 附加值和技术创新程度,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六、影响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一)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 支撑,是国家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近年来,车联网(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目录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国家层面的产业政策密集落地, 为中国的汽车电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5G车路协同等移动互联技术为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提供技术 支撑汽车电子是汽车实现与外界联通的重要载体,在车内建立网络并 接入移动网络,使汽车成为万物互联中的一个节点。5G、V2X等通信技 术的发展,达到低时延、高可靠的技术特点,使得汽车电子产品的众 多设计功能得以实现,汽车进入智能网联时代,为汽车电子产品的规 模化应用带来了广阔的机遇。(三)智能网联功能已成为汽车消费者核心需求,汽车电子行业 有望井喷式发展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 展的战略方向。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 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 端的新一代汽车。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其实现的功能将 更加丰富、提供的服务将更加便捷,进一步扩大汽车电子的应用场景, 促进汽车电子渗透率与产品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汽车电子行业的持续 发展。(四)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有望加速受到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影响,汽车产业作为离散型制造行业, 其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特别在消费电子产能的挤压下,汽 车电子供应链中断风险尤为突出。新形势下,供应链有望加速。一方面,相较于国外企业,国内供 应商价格更低、技术支持更到位、交付周期更可控。另一方面,国内 整车企业通过组建联盟,与ICT企业深入合作,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开展前瞻研究布局,以期增强话语权。汽车电子供应链加速为本土汽 车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可观的市场空间。七、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一)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引领汽车电子发展浪潮2020年11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强调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引领汽车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电子底层硬件从 提供简单的逻辑计算,向提供更为强大的算力支持转变;汽车软件也 从基于某一固定硬件实现单次开发,向具备可移植性、可迭代性和可 拓展性转变。汽车电子化的程度正逐渐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 重要标准,汽车电子化已经成为在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趋势下开 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推动汽车由单纯的交通运 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兼有移动办公、移动家居、娱乐休 闲、数字消费、公共服务等功能。根据佐思汽研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乘用车新车前视系统装 配量为498. 6万辆,同比增长62. 1%,前视系统装配量装配率为 26. 4%,较2019年全年上升10. 9个百分点。随着前视系统算力提高 以及功能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乘用车前视系统装配量将 达到1, 630. 5万辆,装配率将达到65. 0%o汽车正从单纯的出行工具逐渐向智能移动生活空间转变,消费者 对汽车产品智能化的需求显著增加,包括提供车辆稳定性控制、防撞 警示、自适应巡航控制等系统功能,以及对车辆运行状态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控,使车辆自动调整到最佳车速、安全车距,达到稳定行驶、 灵活操控、行驶安全的目的。因此,顺应消费者诉求的发展趋势,进 一步提升汽车性能、丰富汽车功能、便捷汽车使用,已成为汽车产业 发展重要的潮流和趋势,包括传感器、算法软件、控制平台等在内的 汽车电子相关产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随着车载信息系统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智能交通 需求的增加,车载信息应用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基于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等应用的车联网预计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网 联化将向全面车联网方向发展,从提供车内互联网络连接,逐步向实 现车与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车联网系 统(V2X)转变。从为用户提供网络连接便利的智能网联系统,到为用 户提供集驾驶服务、娱乐服务、社交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联网系统, 汽车的全面车联网发展趋势在为用户提供便捷享受的同时,将通过信 息、数据的通讯及共享,进一步提升汽车驾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 全面实现自动驾驶提供支持与保证。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 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017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整体呈现 下降趋势,但纯电动汽车销量保持整体增长,且渗透率不断提升。根营销传播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1)问题评估技能。营销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于营销决策, 即营销政策的规定;可能产生于营销规划,即营销功能与资源的组合; 也可能产生于行使营销功能方面,如广告代理、经销商。问题发现后, 应评定问题所处的层面及解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评价执行结果技能。将营销活动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 和各部门的目标,并对各分目标完成结果和进度及时进行评价,这是 对营销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调整的前提。(三)整合营销传播执行过程在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中,涉及资源、人员、组织与管理等方面。(1)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再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既要利用内部 资源运用主体的竞争,力求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又要利用最高 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2)人员的选择、激励。人是实现整合营销目标的最能动、最活 跃的因素,要组成有较高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非正式团队小组, 保证圆满完成目标;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人员信心,调动积极性, 促使创造性变革的产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07. 28万辆,渗透率从2017年的2. 24%提升至2020年的4. 24%o近年来,中国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密集投放电动汽车车型,夯 实未来中国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的基础;国际市场方面,欧 洲电动汽车市场在补贴、税收优惠、碳排惩罚和补贴等综合调节手段 影响下有望保持增长;美国市场在新能源SUV和皮卡的产品周期推动 下有望开启景气周期。根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25年全球 以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 786. 65万辆,2019年至2025 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 17%o(二)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过渡,车载智能计算平台 成发展关键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的发展使汽车功能和属性正在发生深刻改 变,导致其电子电气架构也随之改变。现有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以分布 式为主,每台汽车承载数十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执行决策功能。数 量众多的ECU导致线束布置复杂、车重增加,整车成本较高,同时软 硬件耦合度较深,不利于软件集成开发或自行功能定义。因此,汽车 电子电气架构将向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转变,域控制器(DCU)通过集 成多个ECU,减少车辆线束,有利于降低整车成本和软件开发难度,缩 短整车集成验证周期。但由于不同车型平台对模块空间布置有物理限 制,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易受车型约束,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未来,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向车辆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转变,围绕更大区域内 的计算平台来进行搭建,以一个或若干个核心计算平台作为基础,构 建完整的软件系统。受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演变的影响,通过域控制 器集成多个不同功能的ECU产品,单车装载ECU产品的数量将有所减 少。拥有平台化产品供应能力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凭借丰富的ECU产品 矩阵,在集成域控制器设计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先发优势与技术积累, 预计将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式的发展趋势中受益。(三)SOA带来软件新机遇,软件定义汽车成发展趋势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架构类型或指导思想, 从信号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实现端到端的架构(E2EArchitecture)。 SOA架构用抽象层分离软件和硬件,用一套基础的软件平台承载独立的 功能,可以实现多功能、多终端的无缝连接。车企可以使用基础软件 平台串联传统ECU功能、独立的智能网联服务、云端服务、智慧交通 体系内服务以及其他终端设备,提高功能之间的沟通效率并降低成本。 随着SOA架构的成熟,传统汽车软件与硬件高度耦合的问题得以解决。 软件架构分层解耦使软件层和组件不受硬件影响,实现软硬件设计分离,软件开发易于管理,软件系统易移植、裁剪和维护,可提升软件 通用性和复用率。软件定义汽车预计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随着AI、人机及语音 交互、V2X车联网等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汽车功能持续丰富,有望成 为继PC、手机后下一个互联网入口,软件不再是基于某一固定硬件开 发,而具备了可移植、可迭代和可拓展的特性。随着软硬件接口协议 逐渐统一,在高算力通用主控芯片的基础上,外围硬件和功能软件可 实现充分解耦,软件应用开发多样性和灵活性提升,可提供包括车内 娱乐、车外应用等服务,全新定义汽车功能。此外,利用空中下载技 术,软件可以持续迭代,持续优化车辆性能、提升驾驶体验、提高客 户粘性。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原有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 与价值分配也正逐渐变化,产业核心价值链处在重构的过程中。谷歌、 高通、英伟达、华为、阿里、百度等巨头通过合作、授权或供应商等 身份嵌入汽车产业细分领域,未来产业的核心价值可能向车载操作系 统、应用软件和数据等方向转移,软件能力更强的参与者有望分享更 大的产业价值。(四)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在特定领域有望实现提速目前,国内外企业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 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在特定领域有望加速。当前,主流乘用车 的自动驾驶级别多数处于驾驶辅助阶段,部分先进车型具备有条件自 动驾驶功能。Waymo. Zoox、百度等企业已经基于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开展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服务。安全是自动驾驶发展与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前提之一,从应用和安 全性验证出发,遵循先封闭后开放、先载货后载人的原则,政策将推 动特定场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率先落地。干线物流、矿区、港 口等特定场景的货物运输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发生安全事故的风 险较高;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货车司机缺口 逐渐拉大,将制约运量提升。因此,该类特定场景对高级别自动驾驶 落地应用提出明确需求。高级别自动驾驶在该等特定场景的应用通过替代人力及规范驾驶 策略,有望提升道路安全、缓解人力短缺,释放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 值。目前,我国特定场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普遍处于验证与试运营阶 段,商业化进程刚刚起步。以港口智能集卡为例,目前港口集装箱运营存在集卡司机成本高 昂、用工短缺的行业痛点,自动驾驶可赋能港口运营,解决前述问题。目前港口智能集卡主要针对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场景,基于传统集装 箱卡车(集卡),加装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利用 自动驾驶技术,对港口运营实现无人化改造。港口智能集卡的实验和 试运营普遍采用高级别自动驾驶,即集卡无需驾驶员接管和干预,可 以自动对行车环境进行感知,并在危险情况下主动制动或切换线路, 能够针对性解决港口运营的痛点问题。根据交通部数据,2020年全国 集装箱吞吐量约26, 430万TEU,全国货物吞吐量1, 454, 991万吨。 根据集装箱运输与货物运输的单价20元/TEU和2元/吨来测算,我国 港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规模约52. 86亿元,港口货物运输市场规模约 291. 00 亿元。2019年11月13日,交通部联合国家多部委印发了关于建设世 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19) 141号),明确指出加快智 慧港口建设,提出了建设智能化港口系统等重点任务。2020年12月 30日,交通部出台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 指导意见,支持开展自动驾驶载货运输服务,鼓励在港口、机场、 物流场站、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工地等环境相对封闭的区域及邮政 快递末端配送等场景,结合生产作业需求,开展自动驾驶载货示范应 用。在明确的政策推动下,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推广有望率先服 务于终端无人配送、港口、机场等封闭园区物流场景。八、市场与消费者市场1、市场市场是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在市场营销学中,市场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有购买愿望的购买者群体。这个 定义指明了市场必须具备一个要素:一是购买者群体,二是有购买愿 望,三是有货币支付能力,可用公式表示为:市场二人口 +购买力+购买 愿望。市场规模取决于有购买力、有购买愿望的人数多少。2、消费者市场消费者市场是个人或家庭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产品和服务所形成 的市场。生活消费是产品和服务流通的终点,因而消费者市场也称为 最终产品市场。消费者市场是相对于组织市场而言的。组织市场指以 某种组织为购买单位的购买者所形成的市场,购买目的是为了生产、 销售或履行组织职能。九、市场定位的步骤市场定位通过识别潜在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和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三个步骤实现。(一)识别潜在竞争优势识别潜在竞争优势是市场定位的基础。通常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 在两方面: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能够以比竞 争者低廉的价格销售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的价格水平销售更高 一级质量水平的产品。产品差别化优势是指产品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利 益与顾客需求相适应的优势,即企业能向市场提供在质量、功能、品 种、规格、外观等方面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为实现此目标,首先必 须进行规范的市场研究,切实了解,目标市场需求特点以及这些需求 被满足的程度,这是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实现产品差别化的关键。其 次要研究主要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可从三个方面评估竞争者:一是 竞争者的业务经营情况,如近三年的销售额、利润率、市场份额、投 资收益率等;二是竞争者核心营销能力,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 量的水平等;三是竞争者的财务能力,包括获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 偿还债务能力等。(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核心竞争优势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在产品开发、服务质 量、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所具有的可获取明显差别利益的优 势。应把企业的全部营销活动加以分类,并将主要环节与竞争者相应 环节进行比较分析,以识别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三)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不会自动地在市场 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必须制定明确的市场战略来加以体现。比如通过广告传导核心优势战略定位,逐渐形成一种鲜明的市场概念,这种市场概念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与顾客的需求和追求的利益相吻合。十、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 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 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 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 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 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 足。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 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 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 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 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 然使企业陷入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 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 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 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 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 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人。产品观 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 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 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 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 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 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 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 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 销导向企业。其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 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盛行,因此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市场供过 于求,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 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 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 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在推销观念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 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他们致力于产品的推广和广 告活动,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以求说服甚至强制消费 者购买。与前两种观念一样,推销观念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 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十一、营销信息系统的内涵与作用每个公司都必须为营销经理组织和输送持续的信息流。营销信息 系统(MIS)由人员、设备和程序构成。营销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 分类、分析、评估和分发,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及时和精确的信息。(3)学习型组织。整合营销团队具有动态性特点,而组织又要求 具有稳定性。要建立组织中人们的共同愿景,保持个人与团队目标和 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并强化团队学习,创造出比个人能力总和更高 的团队,形成开放思维,实现自我超越。(4)监督管理机制。高层管理力求使各种监管目标内在化,通过 共同愿景培养各成员、各团队自觉服务精神,通过激励、培养塑造企 业文化,通过团队中人员、职能设置强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自 身也承担了原有监管应承担的大量工作,在最高层的终端控制下,自 觉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努力协调工作。二、目标市场战略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种 需求的顾客群体,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企业面对许多不同的子市场, 就要进行恰当的评价,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战 略(一)目标市场战略的类型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 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实行此战略的企业基于两种不 同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出发,强调需求的共性,漠营销信息系统是从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接受顾客订货开始,直到 产品交付顾客使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 程中有关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过程。企业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管 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搜集顾客对产品质 量、性能方面的要求,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地、准确 地提供信息,用于企业营销决策。这些信息应能满足以下要求。(1)目的性。在营销活动产出大于投入的前提下,为营销决策及 时提供相关联的必要的信息,尽量减少杂乱无关的信息。(2)及时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信息传递的速度越快就越有价值。 频率也要适宜,低频率的报告会使管理者难以应付急剧变化的环境, 而频率过高又会使管理者面临着处理数不清的大量数据。(3)准确性。要求信息来源可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科学,信 息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4)系统性。营销信息系统是若干具有特定内容的同质信息在一 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有序集合。在时间上具有纵向的连续性, 是一种连续作业的系统;在空间上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内容全面、完 整。(5)广泛性。营销信息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市场活动,是营销活 动中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社会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由地方市场 扩展为全国性、国际性市场,信息的搜集更是空前广泛。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营销决策和编制计划的基础,也是监督、 调控企业营销活动的依据。一个四通八达的营销信息网络,可把各地 区、各行业的营销组织连接成多结构、多层次的统一的大市场。因此, 营销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营销的顺利开展乃至有效的社会营销系统的 形成。一个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以下问题:(1)它能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一切信息。(2)它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以便使各级管理人员获得与他们能 够且必须采取的行为有关的信息。(3)它提供信息的时间限于管理人员能够且应当采取行动的时间。(4)它提供所要求的任何形式的分析、数据与信息。(5)它所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最新的并且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都 是有关管理人员最易了解和消化的。十二、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一)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市场营销调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 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获得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营销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 机会与问题,从而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菲利普科特勒 认为:营销调研是通过信息将消费者、顾客和大众与营销人员相互连 接的过程。(二)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市场营销调研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其作用十分重要。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营销规划。营销调研可以帮助营销者评估市场潜力和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 求及其变化、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消费者意见与购买行为以及营销 环境的基本特征,从而科学地制定和调整企业营销规划。2、有利于优化营销组合企业根据营销调研的结果,度量定价、产品、分销和促销行为的 效果,分析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生命周期各 阶段的营销策略组合。如根据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对 产品及包装的偏好,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用途,研究新产品的创意、 开发和设计;测量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分析竞争者的价格 策略,确定合适的定价;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强促销活动、广 告宣传和售后服务,增进产品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尽量减少不必要 的中间环节,节约储运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竞争力。3、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测量市场上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可据以确定和调整发展方向。视需求的差异,因此企业为整体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并实行无差异 的市场营销战略。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福特公司仅靠着T型车款车 型和一种颜色(黑色)占领了美国市场,至1914年时,福特汽车已经 占有了美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和较大的海外市场在大量生产,大量销售 的产品导向时代,企业多数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经营,实行无差异 战略的另一种思想是企业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某些特定产品的需求大 致相同或较少差异,比如食盐,因此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市场营销策 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符合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大批量的生 产、销售,必然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无差异的广告宣传可以减少促销 费用;不进行市场细分,相应减少了市场调研、产品研制与开发以及 制定多种市场营销战略、战术方案等带来的成本开支。但是,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对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是不适宜的,因 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具有极其复杂的层次,某种产品或品牌受到市场 普遍欢迎的情况很少,即便一时能赢得某一市场,如果竞争企业都如 此仿照,就会造成市场上某个局部竞争非常激烈,而其他部分的需求 却未得到满足,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大汽车公司都坚信 美国人喜欢大型豪华的轿车,共同追求这一大的目标市场,采用无差 异性市场营销战略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之后,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 者越来越喜欢小型、轻便、省油的小型轿车,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 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更没有适当地调整营销战略,致使大轿车市场 竞争“白热化”,而小型轿车市场却被忽略,日本汽车公司在这种情 况下乘虚而入。2、差异性营销战略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 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 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或者说,企业多个营销组合共同发展,不 同的营销组合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具有不 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洁公司为例,作为世界 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在中国市场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及诉求推出 了相应品牌。但是,这种战略也会由于产品品种、销售渠道、广告宣 传的扩大化与多样化,致使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所以无差异性 营销战略的优势,基本上也是差异性市场战略的劣势,只有能在总量 上扩大销售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时需要“反细分” 或“扩大顾客的基数”,作为对差异性营销战略的补充和完善。3、集中性市场战略集中性市场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 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开发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实行 集中营销。其指导思想是把人、财、物集中于某一个细分市场,或几 个性质相似的小型市场归并的细分市场。不求在较多的细分市场组成 的目标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要在少数或较小的目标市场上得到 较大的市场份额。集中性市场战略也称“弥隙”战略,即弥补市场空隙的意思。它 适合资源较少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与大企业硬性抗衡,往往弊多于 利,因而必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微观生存环境。借用“生态学”的理 论解释,生物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其他生物不会占领、不会与之竞争, 而自己却有适应本能的微观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小企业能避开 大企业竞争激烈的市场,选择一两个能够发挥自己技术、资源优势的 小市场,往往容易成功。由于目标集中,可以大大节省营销费用和增 加盈利;又由于生产、销售渠道和促销的专业化,也能更好地满足这 部分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易于取得优越的市场地位。这一战略的不足是经营者承担风险较大。如果目标市场的需求突 然发生变化,目标消费者的兴趣突然转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时髦商 品),或是市场上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二)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1、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力量 的总和。如果企业力量雄厚,且市场营销管理能力较强,即可选择差 异性营销战略或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如果企业能力有限,则宜选择集 中性营销战略。2、产品同质性同质性产品主要表现在一些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上,如水力、电 力、石油等,虽然产品在品质上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