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 第4篇河中石兽.docx
-
资源ID:86500903
资源大小:23.3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 第4篇河中石兽.docx
第4篇河中石兽(统编教材七下第25课)'第一层级,练基础-夯实基础一、精练课下注释1 .河干:河岸.圮:倒塌2 .求:寻找.竟:终了,最后(课后习题)3 .棹数小舟 棹:划(船)译句: 划着几只小船。4 .曳铁杷 曳:拖 *译句:拖着铁把。5 .设帐:设馆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 尔辈: 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译句: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6 .是非木柿 是: 这 木柿: 削下来的木片译句: 这不是木片。7 .湮: 埋没.颠:颠倒,错乱8 .众服为确论译句: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9 .河中失石: 落入河中的石头.反激之力: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10 .啮: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课后习题). 不已: 不停止11 .遂: 于是.溯流:逆流12 .据理臆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译句: 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二、课后积累拓展(统编教材七下P156)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 的成语。例: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湮没无闻).尔辈不能究物理。寻根究底,学究天人,研精究微。1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不宁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2 . 一老河兵闻之 闻风丧胆,闻鸡起舞,闻过则喜,闻所未闻。三、重点句子翻译.棹数小舟,曳铁杷,寻十余里无迹。【答案】(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把,(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1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答案】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2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答案】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3 .求之下流,固颠。【答案】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第二层级练课内举一反三1 .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答案】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 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2 .本文讽喻了什么现象?【答案】 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致“主观臆断”的现象。3 .(张家界中考)谈谈学习本文后的启示。【答案】 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讲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实际经脸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我们要多向富有生活 经验的人学习),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三层级练中考能力提升一、庭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3分)(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4巴,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 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 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的河中石兽)(二)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日:“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或对日:“在官 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日:“何不食肉糜? ”其蒙蔽皆此类 也。(节选自晋书惠帝纪)注:帝:指晋惠帝司马衷。虾蟆:蛤蟆。肉糜:肉粥。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分)其反激之力曳铁钿A 反 B 电 . I然后能自反也. I负箧曳屣 (在私地为私 C.私彳L、 r,rr-* 臣N妻私臣*其蒙蔽皆此类也D.蔽隐天蔽日.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答案】(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意思对即 可。2分).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寺僧、讲学家“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 体内容。(4分)【答案】 寺僧:“其一”指水流的推力,“其二”指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讲学家: “其一”指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其二”指水流的运动规律。(每点2分,共4分).语段(一)中的“讲学家”和语段(二)中的“帝”都犯了什么错误?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 析。(5分)【答案】 讲学家和晋惠帝犯的是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1分)语段(一)中讲学家 自恃博学,只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便认为应在河中沙石下寻找石兽;(2分) 语段(二)中晋 惠帝不关心国事,没有亲身经历过饥荒,就妄加评论,让连饭都吃不上的百姓吃肉粥。(2 分)(共5分)二、倒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2分)(一)河中石兽全文(二)洛阳有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土百方禁之,终不能 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日:“明日可设盛 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锂,锂磬 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磬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 亦愈。(节选自王圻稗史汇编) 注:磬: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术士:有法术的人。斋钟:寺庙里报斋时 的大钟。律合:指频率相同。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B.出怀中锂铿:铿刀。C.湮于沙上湮:填塞。D.冀其有效冀:希望。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飞(2分)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答案】 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意思对即可。2分).语段(一)善于在叙事中制造情节波澜,平而不板。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述文章是如何制造 波澜的。(4分)【答案】 以打捞石兽为线索,设计四次打捞石兽,三次未果,情节一波三折。寻找石 兽的地点反复变化,从原地、下游,到深埋沙里,最终在意料之外的上游,捞出石兽,悬念 迭起,情节波澜起伏。(每点2分,共4分).语段(一)中的老河兵和语段(二)中的曹绍夔都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请结合具体内 容简要分析。(4分)【答案】老河兵的智慧体现在没有主观臆断,而是根据实践经验做出全面判断分析,利 用石性的坚重、沙性的松浮、水流受阻产生反冲力的原理帮寺僧推断出石兽在水的上游; 曹绍夔的智慧体现在学识渊博、善于观察思考,发现僧人屋里的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 产生共鸣,便利用锂刀把磬锂了几下使两者不再共鸣,治好了僧人的病。(每点2分,共4 分)三、倒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4分)(一)河中石兽全文(二)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 之阔,可翩然越也。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日:“能 越此乎? “ 一士应声耸身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将圮,近水陡 立处开裂有纹。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 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节选自纪的阅微草堂笔记) 注:矫捷:勇武敏捷。技击:指搏击敌人的武艺。超距:超高越远。翩然:轻快的 样子。肆:店。酣:饮酒尽量,畅快。甫:才,方。虞:料想。圮:坍塌。患: 忧患。险:冒险。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 经过,经历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 律(每小题1分,共2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答案】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 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意思对即可。2分).语段(一)中描写了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可以读 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 讲学家的“笑”应用嘲笑、轻视的语气来读,因为他自以为用石头坚硬沉重, 沙松软浮动的理论就可以推断石兽就埋在原地,越沉越深的道理,嘲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 知识。老河兵的“笑”应用自信、平和的语气来读,因为他是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出的 准确判断,相信一定可以在上游找到石兽。(每点2分,共4分).分析语段(二)中丁一士落水而死的原因都有哪些?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 (6 分)【答案】 原因:丁一士跳河时没有注意观察河岸有裂纹,故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水里; (2分)落水后,丁一士倚仗自己有力气、会轻功的本领想自救,但他只会直上直下的窜动, 最终因力气用尽被水淹死。(2分)道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有所倚恃的人,常常敢于去冒险,但最终都会因恃强逞能而败 落。(2分)(共6分)参考答案一、LB(A.形容词,颠倒的,方向相背的/动词,反省;B.动词,拖,拖着;C形容词, 个人的/动词,偏爱;D.动词,蒙蔽/动词,遮蔽)【语段(二)参考译文】 司马衷曾经在华林园里游玩,听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声,就对 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 ”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 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竟然问:“他 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他的昏庸不明都是这种样子的。二、1.C(湮:埋没。)【语段(二)参考译文】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 声音。和尚以为声响为妖怪。时间一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找来有法术的人用许多方法禁 止它鸣响,最终也不能使它停止。曹绍夔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僧人把情况全都告诉 了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响了。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 喝酒吃饭,我帮你捉妖。”和尚虽然不相信他,仍希望他或许有效,于是准备了丰盛的酒菜。 曹绍夔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锂刀,锂了几下,磬果然不再响了。和尚一再追问 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和尚非常高兴,他的病 也好了。三、【语段(二)参考译文】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强壮敏捷很有力气,兼会格斗、 轻功的武艺。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后来,他 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朋友 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 ” 丁一士应声一耸身就跃过去了。朋友招呼他回来,他又应 声跳过来。可是,脚刚刚到岸边,不料河岸已经快崩塌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撕开了一条裂 纹。丁一士没有看到,不小心踏在它上面,河岸崩裂了二尺多,于是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河 里,顺流冲走了。他素来不熟悉水性,只能从波涛中间蹿起几尺高,只会直上直下蹿动而不 能游向岸边,仍旧掉到河中。如此跳跃多次,气力用完了。终于淹死在河里。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更大的。这是因为一旦有所凭仗,就会敢于涉险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