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docx
-
资源ID:86505476
资源大小:14.9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docx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一一即景(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 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2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教学重难点】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明确习作要求,拟定习作题目。1 .结合景物观察记录单,初步完成习作。【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1 .课件播放大自然中日出、日落和湖、海、山、川的视频。2 .引导交流:同学们,看到这个视频,你能描绘一下看到的景色 吗?3 .导入:大自然中处处是景,处处是画。日出带给我们喷薄的激 情,日落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大海让我们感受到气势的磅礴,山顶使我们体会到景色的壮丽。在我们的身边,你一定也欣赏过美景,让 我们一起来描绘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吧!【设计意图】借助视频,使学生初步感受身边的美景,唤起学生 对习作的兴趣。同时,适时地让学生描绘所看到的景色,为后续的交 流作好铺垫。二、互动交流,理解题意1 .引导交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很多大自然的美景, 你还记得课文中描写的景色的特点吗?你能就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物描 绘一下吗?2 .指名交流。预设:(1)我欣赏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所描绘的景色。走进山林,看 到明亮的月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射向林间小路,一股清澈的泉水潺潺地 流淌在石头之上,听到远处传来洗衣归来的女子的欢笑声,更为此情 此景增添了些许诗意与灵动。(2)月迹这一课让我们跟随月亮进行了一次旅行,从穿衣镜 里到院子里,再到满世界去寻找月亮的踪迹,最后月亮出来了,它在 每个人的眼睛里。课文写出了月亮升起的变化,让我们着实追了一把 月亮。3 .拓展交流:是的,本单元我们初步了解了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 态描写,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试着去描写景物的变化吧!4 .板书“即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即景”的意思、。(1)即:当时,当下。即景:眼前的或当下看到的景物,是较短 时间内所见,并有一定变化的景物。(2)四季之美写的是春夏秋冬的景色,不是即景。但是其中 写的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秋天黄昏归鸦回窠的情景,是即景。5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街道的早晨即景、校园的秋天即景、 公园里的黄昏即景只要留心观察,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美景。【设计意图】借助刚刚学过的本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 解“即景”的意思,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美景。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作 文选材打开了思路。三、明确要求,指导方法.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读懂要求。课件出示: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 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 “日落即景” “田野即景”“窗夕卜即景”。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如,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 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日落即景, 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1 .集体交流:通过朗读习作要求,你读懂了什么?预设:(1)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处景物。可以是某个地方的一个时间段内 的景色,也可以写一种自然现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变化。(2)以写景为主,注意观察景物的变化,突出景色的动态美,要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写。(3)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可以以某个特定的地方为题目,例如 “校园即景”“公园即景”等;也可以以一个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景色为题目,例如“日出即景” “晚霞即景”等。2 .合作交流: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描写景物的句子, 读来令人陶醉,本次习作我们应该注意的重点是什么?预设: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3 .出示课文片段:课件出示: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 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 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 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 便满盈了。点拨:(1)观察景物时,除了可以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还可以按 由远及近的顺序。空间顺序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中 间到两边等。(2)观察景物时还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剖析习作要求,并借助课文精彩片段予以 示范,使学生清清楚楚地掌握习作要领,感悟按照顺序写出景物的动 态变化的方法,降低习作难度。四、拟定题目,完成习作1.让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单,构思文章,开始习作。课件出示:观察记录单课件出示: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观察顺序景物的 变化2.思考:(1)在你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中,哪些景物是有动态变化 的?你会抓住它的哪些方面来描述?(2)你想拟什么题目?3 .教师明确习作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观察记录单,拟定作文题目, 构思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注意写出所观察的景物的动态变化应是文章 的主要内容。4 .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设计意图】先从写作注意事项中提炼关键词,然后完成观察记 录单,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最后确定习作题目,独立完成习作。【板书设计】习作:即景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教学反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该怎样写”,教师只 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拟题 时,要根据教材所列举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指导;布置观察任务时可以 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观察”单元中学习到的观察方法,提醒学生可 以按照空间顺序观察或者时间顺序观察。1 .以读促写,化解习作难题。当学生在理解或者表达上遇到实际问题时,注重经典片段的运用, 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本节课,在处理“写 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这一表达难点时,我结合课文四季之美和月 迹的相关片段指导写作。引导学生发现描写动态变化时,可以恰当 使用动词,从景物的形态、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来写,还可以用上“先 再渐渐地”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2 .例文引路,自主修改习作。品读例文,学习写法,根据评价标准和例文思路再读自己的习作,对 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修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增强学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