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笔记-学习笔记.docx
超声5MRI临床超声肾结核继发性多见。单侧多见。临床:膀胱刺激 症状、脓尿血尿及全身中毒症状平片:钙化(云絮状、环形、花瓣状)、全 肾钙化(肾自截)IVP表现:1 .肾小盏边缘虫蚀状破坏;2. 乳头、皮质空洞破入肾盏,显示空洞腔, 肾盏变形;3.肾盏、肾盂广泛破坏、积脓, IVP不显影,逆行造影肾盂、肾盏扩大共 同形成一不规则腔CT :早期:1.单个或多个肾盏变形,肾实质 内囊状低密度影2肾内多个囊状低密度 影,围绕肾盏排列进展期:3.整个肾脏扩张、积水或积脓,表 现为肾盂、肾盏扩张呈囊状低密度影;4.肾 盂、输尿管壁增厚5肾内多发不规则点状 或蛋壳状钙化;6.肾弥漫性钙化(肾自截)e猫爪征 MRI表现类似CT ,肾实质的 脓肿及扩张的肾盏、肾盂均呈长TL长 T2信号。MRU更直观显示病变及肾盏、 肾盂形态肾细胞癌RCC肾囊肿与多囊肾1)单纯肾囊肿:平片无异常,偶见钙化。尿路造 影表现为肾盂、肾盏弧形受压、伸长、移位、变形、 边缘锐利2)成人型多囊肾: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双侧发病多见,平片表现为肾影增大、边缘波 浪状。IVP见肾盂及众多肾盏受压、移位,拉长、 变形和分离,呈蜘蛛足样改变,肾盏、肾盂无 破坏肾囊肿:肾实质内轮廓清晰,包膜光整,壁完整的圆 形或类圆形液性暗区。可多发,其间可见正常肾实 质多囊肾:发生于双侧肾脏,实质内多个大小不等、形 态各异的无回声区。无正常肾实质显示,集合系统 缩小甚至不能显示1)单纯肾囊肿:CT:肾内单发或多发圆形、类 圆形占位多为水样密度,密度均匀,如合并出血 则密度增高边缘光滑、清楚增强扫描无强化 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无破坏2 )成人型多囊肾:CT/MR :全肾布满大小不等, 分界不清水样密度(信号)灶,肾实质受压变薄, 呈纸样,肾体积明显增大,边缘呈分叶状。囊内可 见出血密度或信号。与多发性肾囊肿鉴别,后者, 多发,数目能数,肾体积不大,无家族史。前者, 数目多,数不清,有家族史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为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恶性瘤的80- 90% ,多发生于40-60岁,男性居多,男女之比 约3-5:1。透明细胞型多见,乳头状细胞型、嫌色细 胞型次之,其他亚型少见。多发肾上、下极,圆形 或椭圆形,可呈分叶状;瘤内常有坏死、囊变及钙 化。临床:血尿:为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 尿肋腹部疼痛,常在较晚期出现肋腹部肿块1.肾实质内占位性病灶。回声不均匀。2,内部坏死, 液化时,出现不规则回声.3 .肾脏结构紊乱,集合系统 受压移位。4.肾脏形态失常1.平片:价值有限,肿瘤大时可见肾轮廓改变:增 大、分叶、凹凸不平、钙化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 肿瘤占位效应:肾盏、肾盂受压狭窄、变形、移 位(抱球状);输尿管受压、移位肿瘤侵蚀:肾常称错构瘤,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一般无症状,肿块较大者易自发破裂出 皿,甚至休克,结节性硬化常发生双肾 AML边界锐利的高回声团块,大者出血时回声 不均,呈高低交错的洋葱皮样表现小者无改变,大者肾盏肾盂受压、变形和 移位CTMRI盏破坏,充盈缺损肾功能受损:不显影3.选择性 肾动脉造影:动脉期:肾动脉增粗,血管受压、 移位,形成抱球征;可见粗细不均、迂曲,排 列紊乱的肿瘤新生血管,可见血池及粗大肿瘤静脉 早显实质期:肿瘤染色,排空延迟静脉期:肾 静脉早显及肾静脉内充盈缺损1 平扫:肾实质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大者突出 肾轮廓之外;小肿瘤呈等、略低或高密度,大肿瘤 不规则低密度,少数肿瘤见钙化斑2,增强扫描:大 多数(透明细胞型)早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强化低 于正常肾脏,呈不均匀相对低密度,快进快出 表现,相对乏血性肿瘤(其他类型RCC )各期均为 轻度强化3 .其它表现:肾周脂肪密度增高,肾筋膜 增厚,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假 包膜,Gd-DTPA增强同CT ,对肿瘤的定位及观察 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优于CT边缘清楚混杂密度肿块,内含脂肪及软组 织成分肿块,并出血时,见出血各期密度, 急性期高密度,慢性期低密度;增强扫描 脂肪成分无强化,血管平滑肌成分明显强 化,软组织密度肿块筛网状强化呈混杂信号,内含脂肪信号,水-脂肪信号 分离技术(IP OP )可以检测到瘤内脂肪 信号,并出血时,信号强度与出血时期相 关肾盂癌多为移行细胞癌,常呈乳头状生长,又称乳头 状癌。肿瘤可向下种植至输尿管和膀胱壁上。临床 临床:好发40岁以上男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腹部肿块膀胱癌CTCT是膀胱肿瘤中最常见类型,主要为移行细胞 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可单发或多发,恶性 肿瘤可在膀胱壁内造成广泛浸润。临床以血 尿为主,可伴有尿痛、尿急及膀胱区疼痛,肿 瘤靠近膀胱颈部可引起排尿困难超声高回声的肾窦发生变形,内有低密度团块X线平片:无异常发现,或肾影增大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内固定不变充盈缺损, 形态不规则肾盂、肾盏可有不同程度扩张 肾盏移位、变形尿路造影:结节状、菜花状或不规则的充盈缺 损,局部膀胱壁僵硬肾盂或肾盏内软组织肿块或结节,中等密度; 增强扫描肿块轻中度强化、延迟强化;肾实质 可受累及;肾盏受压移位;肾盂、肾盏积水多发生于侧壁或三角区,膀胱壁增厚,壁内分 叶或菜花状结节或肿块,突向腔内外,中等强 化、延迟强化,可侵犯前列腺、子宫或直肠尿液MR!类似b肿块在T1WI高于尿液,T2WI低于类似于CT T1WI等信号, T2WI高于膀胱壁信号,中度强化卵巢囊肿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有多种类型,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和黄素囊临床肿,特殊:巧克力囊肿超声 边缘光滑、壁薄且均一的圆形病变,呈液性无回声 分隔,多房CT :附件及子宫直肠窝区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 浆液性囊腺瘤:较粘液性囊腺瘤小,壁CT、缘光滑,壁薄薄而均一,肿块可呈单纯囊性或囊实性,MRI密度均匀,CT值近似水,巧克力囊肿CT值可 囊腔内有乳头样突起,容易恶变,25%偏高;增强壁有强化粘液性囊腺瘤:直径常 10cm ,常为多房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性,可有间隔或钙化。破裂后仍保留分泌巧克力囊肿:T1WI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 功能,产生大量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 或高信号瘤囊性畸胎瘤囊性畸胎瘤浆液性及黏液性囊腺癌卵巢转移瘤临床CT.MRI混杂密度或信号 肿块,内有脂肪 性密度或信号强 度灶,CT可发现 其内有钙化、牙 或骨组织,易于诊断子宫肌瘤最常见的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盆腔肿块,常为囊、实性肿块,边 缘不光滑,呈结节、分叶状囊壁不 规则,可见乳头状突起和不规则增厚 间隔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规则明 显强化腹水,大网膜转移(网膜 饼征)可来源于体内任何部位的恶性肿 瘤,来自消化道印戒细胞的肿瘤称 库肯勃(Krukenberg )瘤。卵巢双侧或单侧肿块,不均匀强 化,常并胸腹水。宫体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临床临床由漩涡状排列平滑肌细胞和纤 维结缔组织分隔所构成,多见 于3050岁女性。临床:主要 是月经改变:月经过多,时间 长,压迫症状或急性腹痛,不 孕或腹部包块等子宫癌为最常见恶性肿瘤,分宫体 癌及宫颈癌;后者多见。临床:子 宫癌多见于中老年,表现为阴道出 血,血性和脓性分泌物,晚期发生 疼痛。宫颈癌:多为鳞状上皮癌; 宫体癌:多为腺癌突破子宫肌层,白带增 多,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 要症状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肌瘤 不均质回声肿块,内有出血坏死形 宫颈增大,甚至形成不规则肿块,呈不均质低回声则肿块,呈不均质低回声超声 结节呈圆形低回声,可发生内 成的不规则低回声区膜移位CT子宫增大一般密度均匀, 等或稍低密度;肿瘤大时, 发生坏死、液化则密度不均, 可伴有点、条纹状钙化;增 强与正常子宫肌层明显强化, 不易区分,液化坏死部分不强 化子宫增大,宫腔不规则密度肿 块,界限不清,强化不明显侵犯 宫颈,造成宫腔内积液晚期癌肿 侵犯到宫旁及盆腔侧壁,盆腔脂肪 间隙消失,形成冰冻盆腔盆 腔器内、外、闭孔淋巴结及腹膜后 淋巴结肿大宫颈扩大(直径大于3.5cm ),变形肿块呈软组织肿块影,50%密度不均匀周围侵犯及转移MRIMRI敏感,定位及定性准确。T1WI稍低或等信号;T2WI低信 号,不均匀轻度强化病灶T1WI与正常内膜呈等信宫颈增大,其正常解剖号,宫腔增宽,不规则、轻中度强 化T2WI不均匀高信号肿块,子 宫内膜高信号连续带中断,可累及层次模糊、中断肿块信 号:T1WI稍低或等信号, T2WI高信号低信号的联合带外侵犯征象同CT增强扫描,肿瘤呈不规 则强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睾丸肿瘤70%起源于周围区,95%为腺癌,少见,几乎均为恶性,20-临床临床有排尿障碍症状,50%病例初40岁青壮年常见。原发性次就诊时已有转移。多见,主要为生殖细胞肿瘤,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 移,常见于肾门的腹膜后淋 巴结。实验室:部分肿瘤 AFP及HCG增高超声均匀对称性增大,形态类球 形,包膜连续性完整。凸向膀 胱前列腺增大,突入膀胱,呈双叶形。前列腺径线大。丁 于5cm ,耻骨联合上方1cm 以上MRI1、多发生于移行区和中央 区;2、呈混杂长T1、长T2 信号,可见假包膜形成;3、 增强扫描,增生结节强化取 决于前列腺基质和腺体的比 例;4、突入膀胱颈部,压迫 膀胱,推压精囊,MRS及 DWI无异常内部边界不整齐的低回声区,多位 于外腺;前列腺形态不对称;包膜 不平或中断早期前列腺密度可正常,局部密 度可减低局限性向外隆起,前列 腺增大突破包膜时,侵犯邻近脏 器,精囊角消失盆腔淋巴结转 移,大于1.5cm远处转移,骨骼 最常见癌结节多位于边缘区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 带消失,DWI呈高信号,轻中度强 化T2WI是MRI检出前列腺癌的 主要序列CT/MRI :睾丸肿块,软组 织密度/长T1、长T2信号, 出血坏死及钙化密度/信号 不均,轻中度强化,肾门淋 巴结转移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脂肪瘤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是45岁左右和60岁以上 临床回声均匀,边界清楚、光滑,肿块形态不规则,纵径通常大于横径,肿块超严 横径通常大于纵径内部多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低密度,境界清楚,铝靶主要征象:境界清晰,周边脂肪间隙透 边界光滑,临近腺 L肿块或结节:等或高密度(与正常腺体亮体受压比较)铝靶2、局限性浸润:不同位置对照,双侧对照3、钙化* (独立恶性征象)4、毛刺(蟹足)铝靶次要征象:厚皮征;彗星尾征;漏斗征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属于功能亢进病变。大多数无症状,由CT检查时发现。有症状的多表现为(皮质醇增 临床多)Cushing综合征,少数为(原发醛固酮增多症)Conn综合征肾上腺增大,回声均匀超声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糖尿病、高血压及恶性肿 瘤患者发病率高。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 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肿瘤可有出血、坏死 及囊变单侧肾上腺类圆形均匀低或弱回声肿块,边界高 回声且清晰光整CT肾上腺弥漫性增生,边缘还可见小结节影。巨结节样增生(双侧肾上腺体积增大,伴5 40mm巨大结节)单侧肾上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大多 因富含脂质而密度较低,多<10 HUO动态增强 扫描,肿块强化较明显且廓清迅速。库欣腺瘤直 径常2-3cm ,有同侧残部和对侧萎缩;Conn腺 瘤多<2cm,非功能性腺瘤常为3-5 cm,甚至更大临床CT、MRI嗜错细胞瘤肾上腺转移瘤亦称为副神经节瘤。大多数起源于肾上腺髓 质,约1015%起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铭组织 (交感神经节等)。2040岁多发。呈圆形、 椭圆形或分叶状,有完整包膜,较大时内部 易出血、坏死和囊变。90%患者因释放而继 发性出现高血压,阵发性或持续性,尿检: 儿茶酚胺升高。三联征:头痛、心悸、多汗 L大小差异很大,多数为3 5cm ; 2.直径 <3cm者,多呈实性,密度(信号)均匀; > 3cm者,多出血坏死、出血和囊变,典型 者表现为中心囊变区;3.少数可钙化;4,增 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中等至显著持续性强 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快进慢出,明显强 化MRI :T1WI上与肌肉信号相仿,T2WI上呈 显著高信号,具特征性。出现转移是恶性嗜 铭细胞瘤的可靠征象CT增强扫描可诱发高血压危象,慎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儿童或青少年 好发,多见于近能软骨的松质骨部分, 与血供有关24小时后可有软组织改变:a.肌间隙 模糊或消失;b.皮下组织与肌肉分界变 模糊;c.脂肪层条纹影2周内X线照片可无骨质改变2周后X线照片可见骨骼改变:a.骨质 破坏:自干髓端至骨干可达2/3以上- -融合;b.骨膜增生:单层状,与病变 范围一致;c.死骨形成:长方形、高密 度;d.软组织窦道特点:骨破坏为主,破坏与增生同在 (MRI对骨髓及软组织炎症反映灵敏,肾上腺是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部位;大多数来 源于肺;常为双侧转移,也可单侧;常伴有肿瘤 内的出血、坏死。双侧肾上腺肿块,偶为单侧;呈圆形、椭圆形或 分叶状,大小不等;肿块密度或信号可均一或不 均;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骨脓肿多发于长骨 干髓部松质 骨中骨破坏周围增生硬 化,密度明显身高;骨 内外膜增生、骨增粗 变形、髓腔变窄、消 失;死骨;软组织窦 道、萎缩圆形骨质破 坏区,边缘较 整齐,周围骨 硬化带无死骨、骨膜 反应软组织正常硬化型骨髓炎Garre' s骨髓炎骨皮质增厚、骨 髓腔变窄、骨干 增粗、边缘不整为早期病变首选)化脓性关节炎骨结核关节结核脊椎、骰、膝好发,多为单 发,儿童、青年多见。基本 病变: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滑膜或骨髓进 入关节,好发于承重关节(或关 节、膝关节),儿童较成人多见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常单发,好侵 犯施关节和膝关节。病程缓慢关节肿胀、积液1.长骨结核:骨髓、干部骨型关节结核:骨髓和干部端结部好发局限性类圆形, 边缘清楚的破坏区无骨 质增生无骨膜反应或很轻可有泥沙样死骨骨质疏松向关节侵犯,及破坏骨皮质、骨膜、软组织关节间隙增宽(早期)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软骨破坏-骨质破坏以承重 部位出现早及明显-关节间隙 变窄,可骨性强直或肌肉萎缩 特点:发展快,承重部位明显,无核的基础+关节肿胀、间隙不对称 性狭窄、骨质破坏滑膜型关节结核:关节肿胀、密 度增高-非承重关节面破坏;慢 性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特点:慢性发展、边缘部开始、非明显骨质疏松承重部破坏,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形成屡管2、短骨骨干结核:多10 岁,多为双侧多骨发病。骨 质疏松,骨皮质变薄,骨囊 样结核和骨气瞄r ,广泛 分层的骨膜增生、纺锤状 3.脊柱结核:腰椎最常见。 好发于邻近两个椎体,附 件少受累椎体骨质破坏、变形: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 旁冷脓肿形成;椎体病 理性骨折,脊柱侧弯、后突 畸形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以多发性、非特异性慢性关节炎症 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对称性 侵犯手足小关节为特征。主要病理 变化为关节滑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 症。多见于中年妇女。血清类风湿因 子常呈阳性手足小关节多发对称性梭形软组 织肿胀关节间隙可由宽变窄关 节面边缘性骨质侵蚀骨性关节面 模糊中断、软骨下小囊变邻近处 骨质疏松可有骨膜增生可有滑 膜囊肿晚期:关节半脱位、纤维性 强直原发:多见于40岁以上成 人,以承重大关节易受累; 继发:炎症或外伤后,任何 关节、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临 临床:局部疼痛、运动受限、 床关节变形、与病变程度不平行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边角 m,骨赘形成,关节面下 透亮区;关节软骨下骨质致 x 密,后期关节半脱位,关节 心内游离体 线以中轴关节慢性关节炎症为 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病变为 关节滑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 症,与RA比,渗出轻而纤维 增殖重,易骨化和钙化。多见 于男性青壮年。血清类风湿因 子常呈阴性。脊柱活动受限, 晨僵;半数以上可有骨以肩关 节受累;少数可侵犯眼、心血 管和肺、肾。舐器关节为最早受累,且几 乎100%累及,双侧对称性发 病为特征;方形椎;竹节状 脊椎,炎症引致纤维环及前纵 韧带深层的骨化形成平行脊 柱的韧带骨赘。晚期,骨突关 节囊、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 带均可骨化。骰关节为最常 受累的周围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