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2年新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docx
小学2022年新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我校一直坚持走“多元整合、 交流分享、合作探究、自主发展”的师训之路,努力培养一 支觉悟高、业务精、爱心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2022年9月, 三位新教师加入了三小这个大家庭,他们的到来给这所百年 老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我校将根据各级关于新任教师 试用期培训的文件精神和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 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专题研修、线上研修、常规研修、 读写提升工程等几方面进行重点培训,采取自主、探究、合 作的学习之路。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的课程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培 训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 作的时间,抓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契机,以促进学生健康发 展,建设学习型教师群体,构建和谐书香校园为宗旨,着眼 于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让每一位教师在不同层次、 不同形式的培训中快速成长起来。二、培训目标1 .通过培训,使新任教师了解我校教学理念和愿景,明 确我校红色教育文化课程,把“梦想教育”落到实处。通过 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素质,树立“为 人师表,以身立教”的 道德风范,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从 教,教书育人。2 .通过培训,使我校新任教师熟悉相应学段教学常规、 班级管理常规,明确单位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流程、规范、 要求和教师的基本职责,规范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3 .通过培训,使我校新任教师了解新课程理念,初步掌 握所任教学科教学教研和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实现课堂教 学基本达标,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4 .通过培训,掌握教育教学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了解教育科研知识与方法,树立成长意识,成为懂教育、善 管理、有专业发展意识的合格教育工作者。三、培训对象2022年8月招考录用的新任教师:*;近三年新入职我 校的教师。四、培训内容及方式(一)积极配合区培训,督促我校新任教师参加区级通 识和学科培训,积极督促新教师线上研修,高质量完成42+18 学时培训任务。1 .通识培训(30学时),严格按照里统一要求去做。2 .学科培训(12学时)。由我校学科教研员负责组织实 施。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的学习、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 教学方法的传授、教学常规的优化、学生发展规律的学习等。主要采用观摩课例、经验分享、案例剖析、专题培训、论坛 交流等形式开展。按照学习内容撰写“学思用”写实表。3.线上研修(18学时)。学校将根据区统一规定的线上 研修内容,购买线上服务账号,组织新教师统一学习、集中 学习,并及时对研修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校本培训(60学时)校本培训方式1、专家、名师引领聘请专家为导师,名师引领新教师成长。2、专题讲座请专家或我校名师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把新课改推向 深入。3、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根据不同学科,分成6个教研组,在教研组内通过互相 听课、评课、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这 也是我校全员培训的重要阵地。4、分散自学教师根据个人情况读书、研修、网上学习等。校本培训专题内容按照学校教育理念与愿景、职业理想与师德、学生研究 与教育、班级管理与技巧、学科理解与教学、专业发展与成 长五个模块设计培训课程,加强新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与读写 素养培育。本学年学校将针对新教师组织不少于60学时的 专题培训,形成新教师培训特色课程。每次集中培训,严格考勤,考勤成绩纳入我校教研考评。常规研修工程根据我校常规推进的教师培训项目,扎实开展以下“四 大工程”;(1)扎实推进“青蓝工程”。10月12日举行“师徒结 对”仪式,“三名”工程的八位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严格落 实“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新任教师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 课1节,每学期累计不少于20节,全年不少于40节,使用 独立的听课记录本,做好听课笔记;指导教师听评新任教师 的课全年不少于20节,使用独立听课本,做好记录和评价。(2)积极落实“两笔一画”工程。根据我校“每周一 版粉笔字” “每周一次简笔画,,“每天一张钢笔字”基本功 训练要求进行日展示、月培训、学期达标、年度竞赛活动, 年度竞赛成绩纳入新教师考核。(3)定期开展“墨缘读写社”活动。并进行展示。新 任教师必须确保每月阅读一本书(完成“读思用”写实表)、 撰写一篇教育文章(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论文等), 培养个人反思习惯与研究能力。需提供12篇“读思用”写 实表、12篇教育文章。(4)积极参加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活动。为了充 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教学提供直 观、丰富的教学资源,我校把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能力和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列入本学期的计划, 把教师按不同年龄段分成学习小组,分批进行培训,学校期 末进行考核。备注:学校校本培训的部分课程,可融入以上四项工程 的培训之中,合理安排相关内容,互相融合促进,杜绝重复 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