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二 (原卷版).docx
-
资源ID:86512372
资源大小:24.1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二 (原卷版).docx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第二模拟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启迪思想、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在多重文化意义之下重叠的生活世界里架起不同解释之间共同认识的桥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融通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文化与 民族、国家、世界关系的真理性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打造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屋顶”, 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建设更具包容性、普惠性的国际秩序;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 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具有天下 意义的共同发展平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对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哲学的贡献是以文明对话论突 破和超越文明等级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方法论互学作用。只有当哲学社会科学拥有有效接受对象、 其价值得以传递时,才意味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论需要把“什么是”和“怎么样”结 合起来,构建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在“时间同质化、空间一体化”的互联网时 代,中国社会哲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在文化各个层面展现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存智慧、精神特质、文化血 脉;另一方面要融入并丰富世界价值共识,及时地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从而有利于推动营造中国当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关于文明本质,中国哲学社 会科学提出“多彩、平等、包容”的中国思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概念范畴;关于文明关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 “交流、互鉴、共存”的中国主张,为跨文化交流丰富了内容范畴;关于文明发 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方案,为跨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性目标。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叙事模式互鉴作用。叙事是实践诠释学的基石,它可以更 加直接地呈现和把握实践的个别性和异质性。比如恩格斯在考察18世纪的英国状况时提出,德国人继承 的是基督教唯灵论的传统,法国人继承的是古典唯物主义的传统,英国人则是这两种不同传统的混合。可 见,任何一种哲学叙事模式与其要发挥的社会作用和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任何一种哲学的民族特点 也都与社会作用、与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叙事模式,首先,要关照当代中国面 临的突出文化问题,比如历史虚无主义等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影响;其次,要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 进行系统的概括梳理,这主要集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进行规律性探索;再次,要 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宣传好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国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 有当代价值。(摘编自尹红英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文明对话论是对文明等级论的一种突破与超越,是对世界哲学的贡献。B.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现以哲学社会科学拥有有效接受对象和其价值得以传递为基础。C.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交流、互鉴共存”的主张,是对文明本质的一种界定。D.历史虚无主义缺乏文化自信,对当代青年产生负面影响,这不利于讲好中国故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价值融通、方法论互学和叙事模式互鉴这三个视角,论述哲学社会科学在创新理论方面的 作用。B.文章第二段具体地、井井有条地阐释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理性原则,层次十分清楚。C.文章以恩格斯指出的英国混合了德国基督教唯灵论和法国古典唯物主义传统为例,论证了文化融 通的观点。D.文章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语言既讲究学术性,又不失生动通 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主张国家之间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屋顶”,俄乌冲突有 悖于这一原则。B.面对全球气候危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 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民族宗教文化诉求不一,因此,新时代应建立包容的 丝路文化。D.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的生动展示和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浪漫演绎,是“讲好中国 故事”的生动体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材料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彩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进人 民家国情怀。全国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认定国家级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全国公布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 化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1065片历史文化街区,确定5. 41万处历史建筑。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 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 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一个个数据、一个个项目,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 成果。2017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颁布,注重在记忆、传承、创新、传播四个方面 着力。与此同时,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汲取养分,一批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节目栏目推出,一 批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意文化产品涌现,一批深入研究阐释传统文化精华、普及文化经典的图书佳作出 版。2022中国诗词大会再次挑起观看热潮。开播7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推动诗词文化进入寻常百 姓家,助力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导演吕逸涛说:“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 国家宝藏等为代表的总台文化节目,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 追求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染观众,寻求观众内心需求的契合点。”每逢节日,高跷表演成为浙江 噪州市金庭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源于古代百戏中一种技艺性表演的金庭高跷,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目录。近年来,当地推动高跷进入课堂,在学校进行技艺展示、教学训练等。延续文化基因,展现精神 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 传承传统文化。(摘编自王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材料二: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是坚 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与气节。“先天下之 忧而此,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回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 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契合于时代的要求。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 代价值,汲取其中适应时代发展的道德精髓,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强 大助力。(摘编自张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命力)材料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传统手艺人通过短视领和直播等形式与公众“云见面”。90后苗族 女银匠潘雪,生长于四代银匠世家。以前缺乏销售渠道,银饰基本只在本地人中买卖,年轻人并不乐于传 承这门不赚钱的手艺。大四那年,潘雪发现很多同龄人都很喜欢银饰,她于是回到家乡,以“短视频+直 播”的形式介绍手工银饰打造技艺。“我拍摄的视频既包含古法银饰制作,也包括将银饰与玦琅、花丝等 工艺结合的创新,同时借助剧情、挑战等形式,让传统技艺更加通俗化、年轻化、时尚化。”潘雪说。非遗触网,为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力打开了一扇大门。对于非遗而言,可利用互联网传播载体进一步激 发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传承人而言,也能够借此得到更多认同。(摘编自郑海鸥非遗触网活力增)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组组数据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建设和保护方面已取得巨大的成 绩。B.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相关工程、重点项目的扎实推进和国家规划、制度保 障。C.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 例。D.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报国情怀、献身精神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些年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B.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3068名,古籍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次,说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后继 有人。C.金庭镇高跷表演在使当地传统技艺性表演复活的同时,又走进课堂,极大地促进文化的延续和传 播。D. 90后女银匠潘雪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她能敏锐地发现商机,观察到很多同龄人都喜欢银 饰。6 .三则材料都写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问题,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请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你是谁程多宝1934年的秋冬,蒋介石企图利用湘江天险和40万大军,把离开中央苏区的8万多红军消灭在湘江一 带。面对上级下达的“阻击追敌,掩护红八军团顺利渡过苏江、泡江”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你丝毫没有退缩:人在阵地在!坚决完成任务!时间如此紧迫,军情十万火急,你早已做好思想准备:为了革命事业慷慨赴死,在所不惜你醒了,如此艰难,如此疼痛。艰难地睁开眼睛,朦胧问你看到的是,那一丛丛干枯的树梢在弥漫的枪声中渐渐地往后躲闪。如果没 了剥削与压迫,这世上该是多么美好!可是你的身子几乎不能动弹,搭在几名国民党士兵肩膀上的那 副担架,如一条破船般颠簸前行,时不时地给你来一个超趣似的摇晃。你猛地想起来了,这天是1934年12月18日。就在几天前,你率领的一支所剩无几的队伍好不容易 突破重围,又一次遭到国民党地方部队的暗算。精疲力竭的你组织队伍绝地反击,却因被罪恶的子弹击中 腹部而昏迷。醒来后,你知道自己不幸成了俘虏。堂堂红三十四师师长,怎能成为敌人的阶下囚?你想挣扎,你想反抗,你想与敌人同归于尽,你却一 样也做不到。遍体鳞伤的你动弹不得,腹部的致命重伤让你只能任人摆布,好在“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 后一滴血”的誓言犹在耳畔。一阵阵疼痛袭来,你又一次昏死过去。这一路走来,29岁的你正青春蓬勃啊!自从信仰共产主义之后,你的人生如凤凰涅槃般灿烂辉煌:20 岁入党,22岁参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来又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从一个为队伍送 菜的菜农,成长为“一心为穷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红三十四师师长。历史不会忘记,1934年11月26日拂晓,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打响了。突破敌人在湖南、 广西交界处的湘江沿岸精心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成为中国革命必须闯过的危急存亡关头。11月27日, 你率领红三十四师在广西灌阳的水车至文市一线布置防御工事,阻击尾追之敌,保证全军西渡湘江。鉴于 任务之艰巨、责任之光荣,组织最终选择了你率部担任全军后卫:“若是不幸被敌人截断,可返回湘江, 在当地发展游击战斗。”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你深知,阻击敌军就是为中国革命争取时间。轰炸机如蝗 虫飞舞,阵地被炮群一寸寸炸毁,衣服与肉体被弹片撕裂,连续几场白刃格斗不分昼夜你的红三十四 师处在湘军、桂军、中央军三路包围之下,尽管6000多人经过一次次恶战只剩下几百名将士,却像钉子 般用血肉筑成钢铁阵地,整整阻击敌人四个昼夜。11月30日清晨,你接到红军主力已顺利渡过湘江的消息,决定率部撤退之时,却发现已深陷敌人的 包围圈西渡之路何其艰难,好不容易突出重围,你却因为腹部中弹,一大堆肠子溢出腹腔那种疼痛,刻骨铭心!要么疼得昏死过去,要么痛得撕裂醒来。伴随那种没完没了的颠簸,以及刀割锯截般的疼痛,你的身体仿佛被拦腰截成两段。你咬紧牙关,硬 是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你勉强睁开眼睛,看到树梢间几只惊恐的鸟儿没命地躲闪;耳中听到敌人一路放肆 的狂笑,他们要押着你去领赏钱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威逼利诱倒不可怕,不能成为敌人反动宣传的筹码,更不能给党组织以后的 营救增添困难眼下,只有趁敌人松懈之时自我了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除了意识上是清醒的,你已经没有一点气力以身许国。连日的饥饿早已让你疲惫不堪,身负重 伤特别是腹部中弹之后,因为流血与感染,流出体外的肠子一时难以复位电光石火般的一个闪念,你想到了疼痛的核心所在这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肠子。人之发肤, 受之父母。虽然父母的养育之情恩重如山,但是想到一代代劳苦大众只能在“三座大山”面前受剥削、受 压迫,想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四万万中国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一瞬间,你决定了一生的去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你把双手伸进腹部的伤口深处,一下,又一下你仿佛成了一 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使尽全身残存的气力,终于生生地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当场壮烈牺牲。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牙齿早已咬破了嘴唇。在你灵魂飞天之后,那些抬着你领赏的愿望落空的敌人,一个个惊慌失措,有人对着你冷却的躯体肃 然起敬:中国工农红军,这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有人说,牺牲之后的你,化作了一只稣朋吼 一路追寻着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 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你当时可能还不知道,你们这支队伍这么一走啊, 有个外国记者还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地球上的红飘带。又有人说,早些时候,你的名字叫陈树春,因为有了革命理想,最后改名为陈树湘。长征路上,不知出现过多少个你。你究竟是谁?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最后引用歌词呼应了标题“你是谁”之问,拓展小说的意蕴,给读者以回味想象的空间,可 谓一石三鸟。8 .小说在按时间顺序叙述“你”的故事的过程中,穿插叙述“你”的“过往”,使小说曲折有致, 又头绪清楚。C.小说中画横线的部分将笔触指向“你”的内心世界,表现了 “你”面对伤痛、亲情、信念、生死 时的毅然抉择。D.小说语言古朴典雅,多处引用增加了小说的底蕴;牺牲之后,你化作了一只鲸鹏的传说,平添小 说传奇色彩。9 .这篇小说以第二人称作为叙述角度。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10 小说标题“你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回答“你是谁? ”这个问题,并简要说明“你”的形象 特征。(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郭解,软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 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 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 眦如故云。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 姊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日:“公杀之固当,吾儿 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日:“居邑屋至不见敬,是 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乃阴属尉史日:“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弟 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 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 ”乃 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 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注】阴贼:内心残忍。借交:帮助朋友。嚼:把酒喝尽。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B.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C.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D.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1L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天幸”意思是上天保佑,“幸”与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的“幸”字含义不同。B. “报怨”指回报怨恨自己的人,“报”与过秦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报”字含义相同。C. “微知”意思是暗中了解,“微”与陈情表“听臣微志”的“微”字含义不同。D. “曲听”意思是委屈心意而听从,“曲”与廉颇蔺相如列传“曲在赵”的“曲”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解少时凶狠,常作奸犯科,却不顾性命替朋友报仇。成年后他改变操行,以德报怨,不再睚眦 必报。B.郭解的侄子依仗势力,强行灌他人酒并被人刺死,贼人逃跑。其母将尸体丢弃在路中,以此羞辱 郭解。C.有人对郭解轻慢,郭解不但不生气,反而暗中嘱咐官吏免去其徭役,那人知道实情后,诚心悔过 谢罪。D.郭解去洛阳调解一对仇家,出于对他的尊重,仇家准备和好,但郭解却希望他们听从洛阳豪杰的 调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2)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怔。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峻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吹断檐间积雨声” 一句,领起下文对春晴之日山村景致、山民生活的描写,为全诗写景 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B.颔联中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披聚帽”与“挂 铜征”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C.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与尾联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 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 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15 .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写到很多承担重任的名人都曾经历过磨难,如“" 写傅说,“”写管仲。(2)古典诗词常写到杜鹃鸟鸣声悲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李白蜀道难 中“" 一句。(3)苏轼赤壁赋中,作者认为,从事物易变的角度去观察,得到的结果是“” ;从 事物不变的角度去观察,得到的结果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从只会墙上挂相框,到学着“实景布置”;从支起几张空桌子就开张,到如今张罗起多媒体影音手段; 从讲述村子的历史,到发扬村风村德的教化之用分布在中国乡村的大小村史馆,照见着一代代农民的 喜怒哀乐,也记录着的岁稔年丰。忆乡愁,看变迁。逛村史馆已经成为一些乡村的新年俗。走进村史馆,村史馆馆长李洪浩追忆起当年 的,他的爷爷李义丰带领村民修建了最早的石泉湖水库,后来总共修了四座水 库,使80%的土地变成了水浇田,石泉湖村获得连年大丰收,成为沂蒙老区农业战线的典型。而“落难沟” 村改名为“落满沟”村的趣闻更是折射出这个小村庄的百年变迁史。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村干部、扶贫 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全村迅速变化,泥路变硬化路,窑洞变砖瓦房,接着又通了自来水,有了宽带网, 村容。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乡村日渐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村史馆 逐渐成为村民们寄托乡愁,留住历史的“纽带乡愁,不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烟火百态的 民风民俗里。修村史、扬村风,久久为功,方能将乡村精神文明传承保护下去。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运动为什么让人觉得很爽?多巴胺能让人更快乐吗?戒烟为什么这么难?这些问题,但实际上都与同一种物质相关我们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简单 来说,神经递质就像是大脑的信使大脑里的细胞用它与其他细胞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换。常见的神经递 质,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等,每一种神经递质都充满个性。许多人一知半解地将多巴胺视为“快乐物质”,但实际上,多巴胺,而是通 过“奖励预测误差”而参与了愉悦感产生的过程。抽烟会令人上瘾,就是与此有关。吸入一口烟后,尼古 丁会快速进入大脑,间接地刺激负责管理奖励系统的神经细胞,让它们分泌多巴胺,进而产生愉悦感。但 是,大脑会逐渐适应这样的信号,当停止吸烟后,相关区域的神经细胞会难以适应这种低水平的激活状态, 人会出现种种戒断带来的不适,这也O相比多巴胺,内啡肽更接近真正的快乐物质。它是一种“大脑自产自销的止疼药“,能够抑制疼痛信 号在大脑中的传递。运动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内啡肽的产生,是因为高运动量会被你身体的肌肉里的糖原 耗尽,这会使你感触到肌肉疼痛。为了让你的身体能够继续运动下去,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进入身体,给身 体止疼。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分)20 .汉语中,“信使”意为使臣、使者,指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文中称神经递 质为“信使”也很恰当而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你的理解。(4分)21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到:“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犊,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 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其大意是:学诗之人初期不识好坏, 篇幅又长又累赘,放纵笔力写成;后来懂得羞愧,写诗开始畏畏缩缩,极难写出好诗;等到达写诗透彻的 境界,则纵横诗境,信手拈来。严羽的诗论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写一篇 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