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试题(下)答案.docx
丰都县2006年春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说明:请各校学科组长研究并统一评分细则,主持好阅卷工作。注意尊重学生主观题回答的个体差异。一、1、C项,“驭”音yti, “强”音qiflngo 2、D项。A “俞”为揄、B “府”为俯、C “闲”为娴。3、B项“良”应为“实在”。4、A项 含贬义5、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土地,这永远汹涌 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 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一一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6、热爱诗画、 常以此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的生活情趣。7、过分追求物质财富,会毁掉人的一生,这 是我们每个现代人须时时警惕的。8、(1)该校八年级学生周末上网聊天与打电子游戏 的学生居多。(2)应对这些学生加强教育,让周末过得充实而有意义。9、关照课文“此联是关于读书的。意在:读,是重要的;悟,是更重要的。读而不悟,只能认识 表层;深层的底蕴,只有悟,才能获得。这是对'读死书,死读书'和'学而不思' 最好的批评能自由发挥更好;言之成理即可。关照课文“上联指明:读书,要 善于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不可让思想被栓进别人的马厩里去。而问题正出在 疑处。疑解开了,也就是有所悟了。下联指明:诗文的妙处,是不易获得的,只有不 遗余力地追捕,才能猎取豁然贯通的乐趣;半途而返者,无法享受其乐”,能自由发 挥更好;言之成理即可。关照课文“删简是一门艺术,隆冬的树木,堪作表率。不 同流俗而领异标新,是诗文发展的前提。这二月的花魂,足可让我们以为楷模”, 能自由发挥更好;言之成理即可。10、秋色人似画中游。11、(1)悬泉瀑布。清荣峻 茂。(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一)13、于是原来 只是14、月色洒满 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存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夜 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15、答案:寥寥数语,蕴含着作者种种难言的感情一有遭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 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16、B17、文中的“闲人”包含着复杂的意味,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又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 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俩个人都很“闲”;结尾 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俩人”的“闲(二)、18、第一 问:一是嫌冬菇的样子“丑”(或:把它比做“鬼”、“老鼠屎”、“巫婆身上诡瑞的袍子” 等),二是不喜欢吃(或:“筷子总绕道而逃”、“一见便皱眉”)(意思对即可)第二问: 采用欲扬先抑手法,与下文形成对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为下文写“我 们"喜欢吃冬菇作铺垫。为刻画善良聪明的母亲形象服务。(以上四点答到一点,意 思对即可)19、母亲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拥 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巧妙地改变了我们对冬菇的印象,让我们喜 欢吃冬菇。20、因为“我”听到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叫 人恶心的言谈。21、对善良聪明的母亲的钦佩、感激和赞美;对温馨的伦常亲情的 怀念;对快乐、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念。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 一句中,“黠”的本义是聪明而狡猾,这里 贬义褒用,赞叹了母亲的聪明机智。示例二:“哪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一句中, “无尘”这一比喻写出了童年生活的纯洁美好。22、C(三)、23、供休憩、眺望等用的 露天台榭。电脑操作系统。一切虚拟的为某项工作提供支持的系统或层面。24、是随 着电脑的普及而产生的。特点是形象简洁。25、时间顺序。运用了下定义和举例子的 说明方法。26、原诗以春景写冬景,形容万树挂雪好像梨花盛开的样子。本文形象比 喻“平台” 一词在众多领域中流行之快、运用之广。27、示例:师生交流的平台、军 民共建的平台、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境。有关语句: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四、作文 提示:根据命题要求,以及新课程作文评价理念,阅卷组自定评分细则进 行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