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
四年级上册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它写的是作者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的外婆家。在一个大雨滂 沱的傍晚,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坠入一口土井,被卡在井口,直到天黑。在危急中他冷静的 意识到不要乱挣扎,要保持体力,等待亲人救援。在黑暗、孤独、害怕中,他坚持着,坚信着,最 后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出来救助他,令他十分感动。第三单元以成长为主 题,课文通过优美、深蕴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同龄孩子一次惊险的童年生活中,激发了他 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在危难之中不仅要勇敢坚强,还要做到遇事冷静,学会动脑 筋想办法,能自我保护。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帮助从而深化了主题。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训练的重点 抓住课文讲述的事例,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四年级的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有 一定的基础,但在词意句意的理解上还有欠缺和学生思维情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 标:1、抓住课文讲述的事例,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段,品词析句,感受语言魅力;3、引导学生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感悟我在危急中勇敢地坚持着的情景和全村男女老少打着 灯笼火把救我的情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作者童年这件亲生经历,难以忘怀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课题导入,质疑导向一一读中体验,读中 感悟一一情感升华,拓展延伸。【一】课题导入,质疑导向。1、板书课题:满山的灯笼火把2、同学们在遇到危险时会如何做呢,激发学生兴趣?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提出今天的课题。复习生字词,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并造句!【根据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课文分段"起因一一经过一一结果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 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读中体验,读中感悟。1、学习课文2-5自然段,感悟我在危急中勇敢地坚持着的情景。课件出示:一天,我跟着大人们到田里去干杂活。傍晚,突然狂风骤起,乌云翻滚。大人们怕大雨 把我淋坏,让我先回家。我看了看茫茫雨幕中的田野,决定抄近路回家。因为舍不得穿鞋,就脱 下来拎着,光着小脚丫,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域上走着。又一阵疾风扑面而来, 我不由自主地侧身避风,不料,脚下一滑,一下坠入天边的土井中,幸亏那上大下小的背篓和我 瘦弱的身子恰恰能卡住井口。自由朗读课文,汇报交流发生了什么事,当时的环境怎样,我坠井的原因。(板书:坠井) 指名朗读感受环境的恶劣重读狂风骤起、乌云翻滚、茫茫雨幕、一阵疾风扑面而来及 作者行走的艰难句子光着小脚丫,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坡上走着。齐读体验当时的情景。课件出示: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井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 希望能爬上来。指名朗读,让学生结合画面,感受作者的困境和害怕。指导重读哭着、喊着、挣扎着、抠着 过渡:我多么希望能爬上来啊,接着师生轮读然而,(生接读:一番艰苦努力的结果却是又往下陷 了一点儿。)危急中,我突然明白,(生接读:不能再这样盲目胡乱挣扎了,乱挣扎的结果只会更 坏。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救。乂板书:坚持)课件出示:我不再哭,也不再喊,只是全力拽住井口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坠。指名朗读,读中感悟我的冷静,体会"拽和抠的不同。学生汇报交流中,教师相机点拨,引 导学生体会困境,感悟坚持。齐读再次体验感悟。课件出示:雨渐渐小了,停了,天色也渐渐暗了小来。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连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虽然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坚持着(),坚信着()。女生齐读,想像补白,深入理解坚持和“坚信。男生齐读,带着心底的感动用稍慢、沉重的 语气让孩子们陷入沉思悟出我的勇敢、坚强。小结:在大雨后泥泞的野外,在漆黑的夜晚,年幼的作者卡在井口无法摆脱困境,但是他的勇 敢,他的聪明,他的坚强,使他对于危险的环境毫不畏惧,他自救意识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作者是 了不起的人。过渡: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又会怎样呢?全班交流。是的,作者的亲人和 朋友同样非常担心,着急他们正在到处找他呢?串2、学习课文6-8自然段,感悟全村男女老少打着灯笼火把救我的情景。课件出示: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 而悠长的呼唤。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满山遍野 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一一顿时,我泪如泉涌。小组朗读,想象乡亲们找我的情景。(板书:得救)指名读第一二句,理解渴望的意思,用''渴望说一句话。感受焦急、亲切、悠长等词语 的含义,说说乡亲们会呼喊些什么?全班交流,感悟乡亲对我的爱。指名读第三四旬想象一线到一片到一大片到满山遍野都是灯笼火把的动人情景, 感受语言魅力,体会亲人对我的爱。齐读,幸福的深情的朗读。理解泪如泉涌的含义指名回答师生接读第6自然段,回味亲情带给我们的感动。还有哪些情景令你感动?同桌互相交流,指名一组同桌朗读第7自然段。齐读第7自然段,理解泪是热的所包含的意思。指名说感受。小结:是啊,我怎么能够不感动呢?当我看到我坚信的事实果然出现时,我感受到了周围人们 对我的关心、关怀和疼爱,我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热泪。虽然全身已经冻僵,但是那眼泪却是热 的。这是亲人、乡邻的关爱之情温暖了我,这是感动的眼泪,这是感动的热泪!请同学们用感激 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齐读第8自然段,注意标点符号,这是作者对这种浓浓亲情感动感激,这是在作者成长的过 程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感情。读出浓浓的深情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动和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设计理念和策略: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 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商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 朗读体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三】情感升华,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感受什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亲人朋友是怎么做的,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交流感想,写下感受。【设计理念和策略:新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 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板书设计:满山的灯笼火把坚持坠井援救小数除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 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 计算。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建议:1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2 .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一)商大于1教学内容: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的: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 的小数除法。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 + 4=4164-32=13804-15 =一-导入新课: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 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 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22.4 + 4)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三.教学新课: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 4 千米=22400 米22400 + 4=5600 米5600 米=5. 6 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 的?追问:24表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 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 些不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25.2 + 634.54-15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课后反思: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熊佳豪)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郑扬)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有研究的价值.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第二课时小数除以整数(二)商小于1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一11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 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 迁移。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复习题:(1) 22.44-4(2) 21.454-15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 完成。二、新课1、教学例2: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原来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 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2. 4/37. 2/9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2、教学例3: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 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 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该怎么办?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4、教学例4: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应 注意什么?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如果有余数怎么办?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 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 小数点再除;(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5、P18 做一做。三、课堂小结: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四、课堂作业:P19第4题,P20第8、11题。五、作业: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课后小记: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 课堂中张子钊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 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 ”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 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 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 确的知识体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 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 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 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 确有困难的同学建议用低段带方格的作业本打草稿,这样便于他们检查是否除到 哪一位就将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