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2022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2分)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 揭牌。学校组织大家到那里开展研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你完成了一篇 研学日志。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结构三个方面检查和修改。1、你 用正楷字书写“国家植物园研学日志“九个字作为标题。(2分)级部分国家植物园概述国家植物园包括南园和北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 研究所(南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总 规 划面 积近600公顷。南北两园各有特色,功能互补。南园是按照植物分类来 布局的,建有展览温室和专类植物展览区。北园植被茂盛,植物种类烦 多,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错落有致。整个园区既有匠心设计,又有 天成之趣。2、检查文段,你发现了 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两园组合成一个整体”的 意思, 所以“整合”中有错字。B因为表达的是“制订全面、长远计划”的意 思,所以“规划”中有错字。C因为表达的是“全面安排结构、格局” 的意思,所以“布局”中有错字。D因为表达的是“园中的植物繁盛多 样”的意思,所以“烦多”中有 错字。3、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摘抄自园区 展板,你想弄明白"天成之趣"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天”的主要义项有: 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季节; 天然的,天生的。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天成之趣”的理解正确的一的"一挥“有哪些理解。(4分)21、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中"扑面而来” 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22、作者笔下的齐白石老师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精神品质?依据文章内容列举三点。(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 成23-25题。(共7分)©“日日行,不怕干万里;常常做,不怕干万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向前走,即便干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其道理质朴可见:。今天,在追求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持奋斗既是我们青年人的责任,也是磨舫我们品质的砾石。古人一直笃信凡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屈原矢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劝告”不积哇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郑板桥咏怀"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古语都告诉我 们:做事需要恒心,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 质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青年是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复兴坚持奋斗是我们青年人的 责任。五四运动,青年们振臂高呼;战争年月,青年们抛洒热血;建设新中国,青年们燃烧着奋斗的激情。今天,科技创新,青年们在攻坚克难;抗灾抢险,育年们在迎难逆行。青年的奋斗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坚持不懈的背后是对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求和担当,这担当源于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千百年浴血拼搏滓炼成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担当已熔铸成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青年只有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果敢地应对前进征程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坚持奋斗也能塑造我们百折不挠的品质。人生的奋斗中,一定会遇到各 种艰难困苦,妥协与逃避会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赞;面对困难迎 难而上,不言放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ZD同志从 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面对无数的坎诃与挑战,他从不动摇,在坚持 不喘的斗争中,磨炼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毅品质,最终成为人民 的领袖。今天,在冬奥竞技、扶贫攻坚、志愿服务的一次次挑战中,一代新育年也成长起来,他们的青春适燃生辉。告 败者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浅尝辄止,轻言放弃。成功者之所以 成功 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加坚定的恒心n更为顽强的毅力 始终持“日日行,不旧千万里;常常做,不旧干万事”的理念,并自觉付诸实 践。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人 类提出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面对风云变幻,我们青年人应当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矢志不移,坚持奋斗,不负韶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23、根据全文内容,结合上下文,在第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24、在第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2分)【用闻一多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饱含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做诗人,他用激 昂的诗句歌咏祖国,歌咏光明;做学者,他埋首典籍,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做斗士,他'拍案而起",伟岸形象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 神丰碑上。【乙】雷锋在新社会体会到人的尊严,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 深情,满怀对新生活的潼憬,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好事,平凡的人生有了 不平凡的意义。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丙】 袁隆平青年时代就立志解决粮食短缺问题,面对生活的磨难,他从不放 弃,坚持奋斗塑造了他不服输的意志品质。 “杂交水稻之父”做了一辈 子科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5、说出第段画线处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3分)五、作文(40分)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 文。(1 )运动赛场上,求学生涯中,每一项新纪录的诞生,都是对自己 的突破与超越。个人的生命历程里,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创造新 纪录,都翻开了发展和进步的新篇章。创造新纪录,一直是我们人类共 同的梦想与追求。以“我创造了新纪录”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 体验?在你的想象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证一个奇迹?以“那个星期天”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参考答案1、国家植物园研学日志2D3、丙4B5、我不但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 性,而且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6、植物除了可以让我。族 索飒,学习知识以外,还对净化空气有很大的贡献。保护好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7、衣冠简朴古风存。8、有仙则名。9、静以修身,俭以 养德。10、( 1 )车马喧(2)真意 11、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丛里,随 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12A13B14.见其 大而忘其小焉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5、示例:三 国演义中的曹操,恰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剿黄巾开始,讨董卓、 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平定北方,身居丞相之位,尊 极人臣之贵。他既有包举宇内的广阔胸襟,又有不能容纳贤才的狠毒残忍。我想用孟子的一句话评价他一一 “无伊尹之志则篡 。16、甲 17、 利用学科专业知识解决种植实践问题。18、积极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探索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19、 “一挥”题字;”将穿“石砚20、白石老师平时作画,从来不会一边执 笔,一边观看真实的对象或者草稿,而是胸罗万象,“一挥”而就,这体现白石老师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细致又深刻;白石老师的作品,精神 饱满,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总是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一挥, 是白石老师作品中的精神力呈的挥洒,是白石老师高超的艺术境界背后 对家乡、祖国 和平以及一切生命的热爱的清感的挥洒。21、扑面而 来“把臼石老师的作品中蕴含的气息和力量写活了,写出了我看到白石 老师作品后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一振的精神状态,表达了我对白石 老师及其作品的热爱。22、©对生活观察细致,认识深刻。臼石老师的 作品取法生活,但作画的时候是“凭空”作画。作画或者写字很认真, 很慎重。白石老师给别人写字的时候,前后打温斟酌,横温竖温。作 画勤劳,白石老师使用的砚台经过千万次研磨,都快要把砚底磨穿了。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白石老师把一个普通人对家乡、祖国、一切生命的热爱都画在画里、写在诗里。23、凡事要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 力,一着不落地坚持下去必成大器。24、丙25、第段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了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和成功者成功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日日行,不怕干万里;常常做,不怕干万事”理念的重要性,使该理念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26、作文略项是()(2分)【甲】空中景观的奇趣【乙】四季变换的异趣【丙】 天然生成的妙趣第二部分有特点的植物在国家植物园里能见到很多有特点的植物,我最喜 欢其中四种。沙漠玫瑰原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非洲沙漠地带,它的花 朵 就像玫瑰一样光彩夺目,“沙漠玫瑰”由此得名。芦至原本生长在热带干旱地区,它在容易保持土壤湿度的地方扎根生长,为扩大生存范围无所不 为。来自南美洲的王莲,翠绿的叶子平铺在水面上,直径可达2.5米,让 人叹为观止。牡丹为落叶灌木,花大而艳,花型花色众多,雍容 华贵, 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花王”之 称。4、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 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光称目 B.无所不为 C.叹为观止 D.瓣华贵第三部分植物多样性展览温室里生长着2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标本馆收截 着大量植物标本和化石标本。整个植物园真像一部“植物百科全书”。这 次研学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我明臼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5、你发现画线的句子 存在问题,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2分)第四部分结语国家植物园的标志,主体由两种植物的叶片图案构成,这两种植 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银杏和水杉。这一标志让我感受到植物的美丽、 优雅和不朽。植物就像朋友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6、你查到国家植物园的标志还包含着植物保护理念。依据这一理念,你在研 学日志的结尾处补充一句话,用上“学习” “探索” “贡献'三个词,向同学们发出倡议。(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4分)7、箫鼓追随春社近,o (陆游游山西村)(1分)8、山不在高,<(刘禹锡陋室铭)(1分)9、制作“立德修身”主 题班会宣传海报 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建议选用, " O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二)阅读饮酒(其五),完成10-1 1题。(共5分)饮酒(其 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10、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制开头,诗人虽然峰F在人质“,却感受不到' 诗的结尾,诗人已得“ ,却“欲辨已忘言”。11、 “心远地自 偏''一句中的“心远” t n ® o o. o I t o o ,你认为 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3分)(三)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完成12-14题。(共8分)子日:"贤 哉,回也!一第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眩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2、下列词语中加气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达官显贵B洛阳纸贵C物以稀为贵D春 雨贵如油13、对“饭疏食,饮水,曲眩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 的快乐是人生至乐。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 有乐趣。C健 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D.艰 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14、根据两则论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材料一颜子一箪食,一颗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 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 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 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材料二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 与之同其乐。(取材千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颜回箪食颗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 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Q "。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 " O他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名著阅读(5分)1 5、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为他写 一则简介。要求写出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你对他的评 价。(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面材料一完成16-1 8题。(共 7分)材料一 2015年,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 见,要求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 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教育部门 倡导下,北京市各中小学努力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校外 劳动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截至2019年12月,全市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大课堂”涉及的资源单 位已有120余家,市级学工学农基地开发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已有200 多门。例如,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作为北京市学农基地,以“农事教育,提升素养”为主线,开发了 58门探究体验类课程,分为走进田 间、走进智能化养殖中心、走进农产品实验室等八大系列,涉及“农林 牧副渔“五大行业。中小学校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紧密合作,校外资源 校内共享,校本课程校外实施,课外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蓬勃开展。材料二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北京市中小学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定位的 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例如,某校 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见表1)且的在于为学生 真正“走进田间'提供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种植实践中O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新途径。表1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学科学科知识“学科+劳动”实践活动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化学酸和碱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数学不规则图形面 积计算种植园各区域的面积统筹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区 域物理测量测量种植园的温度和湿度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生物学植物分类植株 的生长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 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制作植 物标识牌授粉、剪枝、间苗、 除草语文应用文写作撰写种植日志编辑种植园宣 传稿总结种植经验宣传种植知识材料三2022年4月,有关部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 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 性 劳动三大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汪与营 养、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 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 动包括现 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开设独立的 劳动必修课 程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还需要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倡导学生向劳动榜 样学习,引领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1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我国劳动教育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甲】北京市中小学建设智能化养殖中心开展体验类课程。【乙】“学科+劳动'实践活动既内容丰富,又形式多样。【丙】整理与收纳、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是日常生活劳动。17、根据材料二中表1的信息,在 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18、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实 施劳动教育有四个途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鳏限15字以内)(3分)(二)阅读我的老师齐白石,完成19-22题。(共12分)我的老师齐白石©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的对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样”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 但笔墨过处,花鸟鱼虫、山水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 到了 “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 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休息,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见 过。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叶及松塔的形态,原来就像一幅白石老 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入手,而且观察得是那样细 致,认识得是那样深刻。过去有人批评国画家的“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优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艺术修 养极其重要的部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 去。我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小鱼小虾。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一挥“两个字,不了解的人 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 时候作画都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 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 是把纸叠了又叠,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还要抽出笔筒里的 竹尺在纸上横呈竖晕,使我这在旁边帮忙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 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悬挂起来,这些字画马上又会使你惊叹, 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老师有句诗道”采 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的甜美成果分享 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臼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上下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铁忤磨成针”来作比也并不怎么过分。 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 画之勤,经过干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地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给他磨 墨时,他总是嘱咐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历代艺术大师的名,臼石老师就是身体力行的典范。老舍 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师的钓丝小鱼图。图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 风吹动的钓丝,下边是几条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墨色淡淡的。画面似 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眼前却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一晚风习 习,天边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边观看游鱼,闲适月豆意。画面上那 一根钓丝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觉。这张画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臼石 老师感觉的敏锐和感清的真挚。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 的思想感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膜。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诗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画面中的牵牛花 迎风向露,欣欣向荣。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停了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朵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在国际和平奖授奖仪式上, 艺术家郁风代臼石老师致答词:“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 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 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 才体会到,原来我追求的就是和平。“。)我很喜欢白石老师九十多岁时 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 扛鼎"。我不想说画里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说我感到 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传达出的中 华民族雄迈、昂扬、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谁,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 之前,都会感到清新蓬勃的气息、雄强健壮的力量扑面而来,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白石老师逝世前,还是经常不断地创作,这些作品精神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 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 命力。赏画思人,对白石老师”一挥”的题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取材于李可染的文章)19、文章先回忆了白石老师(1) "修”作 画、(2)、( 3)三个细节,然后谈到钓丝小鱼图、牵牛花图、棕树图等画作体现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佩和 怀念。(2分)20、作者认为白石老师的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白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