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评论:震灾中“80后”“90后”是好样的!.docx
-
资源ID:86523523
资源大小:13.4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评论:震灾中“80后”“90后”是好样的!.docx
【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评论:震灾中,“80后”“90后”是好样的! 2023年6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一位少将的震区感言,高建国将军感慨:“多好的年轻人,多好的兵啊!”这只是一个缩影,灾情就是命令,子弟兵与武警战士冲锋在前。而在军装橄榄绿衬托下的,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坚决脸庞。在父母眼中,他们的确还是孩子。但头顶着庄重的国徽与八一军徽,他们已然成长为保家为民、勇敢无畏的“铁军”!他们继承了中国军人的优秀品行,他们全然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他们徒步长途翻山越岭,他们第一时间深化灾情最重的一线。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幕鱼水深情,早已无关是生于80或90年月!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些老辈人对于“独苗娇养”,喝可乐、听流行乐、看西洋动漫长大的“80后”乃至“90后”青年,有不少疑虑担忧。汶川大地震,灾情之重空前,“80后”有着怎样的表现?他们毕竟是不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能否耸起责任铁肩?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年轻人给出了答案。 不仅仅有我们的子弟兵战士,高校里,学子们快速挽起袖管,加入到无偿献血大军。各地的街道路边,献血车前排起长长的队伍,直至献血量饱和。在网络上,许多青年伴侣快速发起民间震灾募捐。很多人还通过网上银行,匿名向慈善总会等机构捐款。在各地红十字会与物资捐献点,青年白领用私家车拉着刚刚购买的、成箱的、崭新的捐赠品前往,不留下姓名,只求能为灾区同胞送去一分暖和。 除了有钱出钱,有血出血,很多青年还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要么参与.性组织,要么自发携带各类物资前往震区。从关心搬运伤员,到帮助分发救灾物资;从在医院志愿护理,到赐予伤员心理抚慰,到处都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还有众多青年记者、青年编辑大量撰写感人至深、鼓舞斗志的新闻报道。更多青年深受感召,主动请缨,盼望能为灾区重建添砖加瓦。此时,没有人计较利益得失,没有人表现自我个性,大家的思想是如此纯粹,大家的信念是如此统一,只为我们受难的同胞,只由于我们骨肉相连! 震灾中,“80后”迸发出如此“强音”并非偶然。的确,当代青年是更强调自我,是不回避对价值的诉求,平日里甚至显得有些桀骜,职场跳槽出乎“老人”意料。这是由于,当代青年成长的环境、面临的问题、经受的考验与父辈乃至祖辈大不相同,其思维方式、行为表达不行避开地有“突破传统”的一面。这或许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代沟”,但绝不意味着所谓的“跨掉”。相反,这恰恰是一种活力与.的表现.不断进展、人类不断进步的根本,正是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意,拥有挑战更高巅峰之士气。在思想不断解放,人文理念持续更新,个人践行更快、更高、更强的长久目标的同时,.各个层面与环节已在缓缓前进。“传统与现代”难免存在一些冲突,也必定具有相当的继承与交汇,此类“成长的苦恼”,信任父辈们也曾经受,当代青年渴望更多的理解与包涵。 有人说,苦难能够使人更加成熟。耳闻目睹,或是亲身经受此次饱含悲怆壮烈、博爱暖和的大灾,很多青年更会反思生命的意义、亲情的宝贵、人性的宏大;并于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中,升华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与骄傲感。5.19哀悼日,数以万计的青年在天安门广场,为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后,共同高喊“汶川加油”、“中国加油”的沸腾场景,更多青年在前方与后方为灾区全情奉献的朴实身影,已然恒久地印记在2023年历史的波澜画卷中。拥有许很多多敢爱、敢想、敢为、敢当的热血青年,中华民族何惧惊涛风雨,何愁没有更美妙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