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docx
-
资源ID:86536618
资源大小:14.2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 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2 .朗读课文,明白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3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 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 落。【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1 .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 .在厘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榕树的美 丽。2 .学习静态描写的方法。3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鸟的天堂。“天堂”是什么意 思?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中有的天堂加引号,有 的天堂不加引号?(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天堂”是指人们想象中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 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2 .出示课件: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代表作家春秋。1927 年,他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 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从1929 年到1937年,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 家。1933年,巴金到广东新会访友时,途经新会天马河,看到 一株500年树龄的大榕树,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设计意图:由题目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整体感知。1 .出示课件:生字词、学生读准这些词语。陆续白茫茫榕树纠正不可计数照耀涨潮 树梢画眉应接不暇2 .学生理解这些词语。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多。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 接待应付不过来。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留恋:舍不得离开。3 .出示课件,边读边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第二次,看到许多鸟。(2)哪些段落写的是第一次?哪些段落写的是第二次?课文第1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第1014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3)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 到的景色。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 堂”时看到的景象,以及对它的留恋和赞美。设计意图:厘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三、学习第一部分,感悟大榕树的奇特、美丽。1 .出示课件,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读第14自然段,从这一部分中,你能了解哪些内容?出发的人物都有谁?出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此时此刻文中人物的心情如何?2 .默读思考:(1)第59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 线画出来。课文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在书上标注出来。(2)用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3)有感情地读一读。3 .学生边读边画边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这一部分描写了榕树“大” “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那么多的绿叶 新的生命在颤动。(2)用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师相机提问:枝干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4 .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作者不由得 发出了什么感叹?5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么美的大榕树。6 .学生欣赏大榕树的大和茂盛。7 .小结: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根、叶、干、枝 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设计意图:抓住大榕树的美丽,学习静态描写的方法。四、课堂小结。作者在鸟的天堂里见到鸟了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板书设计】23鸟的天堂(静态)第一次:树 大 茂盛(动态)第二次: 鸟 多 欢快赞美【教学反思】.化繁为简,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上课伊始,简介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向往之情。字词归类 指导识记,教授方法。文本学习引导学生多层面整体感知文本主 要内容,再聚焦重点段落,落实语文要素,体会文本的动态描写 和静态描写,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1 .情景朗读,体会动静之美。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实践活动,它既是理解体会课文的方 法,也是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在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 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教师 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朗读的节奏和语气,借助音乐渲染 气氛,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享受动静之美,感悟语言之美。2 .迁移运用,习得动静描写之法。教学中教师做到了注意发挥课文的“例子”功能,在学生体 会了课文“写安静的榕树时,句子长短错落,深情舒展,令人陶 醉;写百鸟飞鸣、欢腾雀跃时多用短句,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 手法,欢快动感,让人回味”之后,创设语言表达情境,让学生 模仿“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的写 法,用一段话写写游乐园、操场、马路、菜市场等自己熟悉的场 景。创设的语境契合课文片段描写的语言句式,贴近学生生活实 际,这样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发,促进了学生自我语言的构 建。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有机结合,读中学写,让语文要素在语 言实践中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