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梳理人物履历,读懂文言文.docx
第一节梳理人物履历,读懂文言文N阅读方法.提一挈领.真了解传记类文言文的文体知识.选文特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基本上选自“二十四史”人物传记。从近几 年高考选文看,传主或为文臣,或为武将,大都身居高位,有不凡业绩, 而且贤良方正,道德品质堪称表率,他们大多有远见卓识,政绩卓越、 清正廉洁,是历史上有正能量的人物。节选的人物传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 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变动情况,传主的任职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 主要政绩、成就或特长,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1 .行文特点传记的结构一般头尾细,中间粗。开头很简短,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姓名、字 号、籍贯等。中间是传记的主体,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 迹;二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方 面的评价。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时间起始的词句, 这些词句有助于划分本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结尾一般是对传主的册封、奖赏或死后评价。这些内容有助于把握人 物品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观点态度。3.语言特点地。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 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 宁。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 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 病。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 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思路构建】【试题情境】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 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涉及母亲亲自教苏轼读书、苏轼议论王安 石新法的不当之处及利用新法便民、苏轼救济灾民和防备瘟疫、苏轼 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等事件、言行。【必备知识】读懂文言文的词法和句法等基本知识;根据语境分 析实词意义、虚词用法,判断文言句式的特点和用法;归纳内容要点 的方法,概括中心意思的技巧。【关键能力】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理解内容,把握文意的能 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审答题眼】审答题眼包括“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 “不正 确”。【思路分析】选项设计特点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 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答题时要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找到 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 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上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 等多种情况。C项说,“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而在文中这些工作是在“明年春”进行的。【解析】选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减价案常平米,多作僧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5分)译文: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5分)译文:.【思路构建】【试题情景】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句涉及救济灾 民和防疫抗疫的做法和行动,句涉及对苏轼散文创作的评价。【必备知识】理解和把握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辨别特 殊的文言句式并翻译;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关键能力】运用相关文言知识,理解文句;准确、通顺地翻译成 现代汉语的能力。【审答题眼】审答题眼包括“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ta 。【思路分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首先, 理解句中某些关键性词语,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句(1)中注意“象”, 出售;“活”,救活。句中注意“盖”,发语词,不翻译;“鲜”,少。 其次,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句法和 词法。最后,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答案:(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 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附【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 成败得失,他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 欧阳修很惊喜,殿试中了第二名。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 梅圣俞说:“我应当避开此人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苏洵去世,赠父 亲光禄丞官职。守孝期满,苏轼回到朝廷,以判官告院。王安石颁布新 法,苏轼上书议论新法的不当之处。当时新的法令纷纷颁布,苏轼在这 期间,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改任密州知 州。司农实行新法,不立即实行的按照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责,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服从?现在出于司农,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吃惊地说:“你慢一点推行新法。”不久, 朝廷了解到新法对老百姓不利,就废除了。元祐元年,苏轼以七品官服 入侍皇帝于延和殿,赐他银绯,升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 举。正逢大雪严寒,土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得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 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才能。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 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词语,诬陷为罪状,苏轼奏请驱逐这些宦官。 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 他们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 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 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 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 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1=;黄金五十两,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徽宗即位, 又经过三次大赦,就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 因每年考绩要求升迁,所以官职仅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 世。苏轼学他的父亲苏洵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曾经自称:“写文 章如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 说,该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话,都可以写成文章来诵读。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备考启示】1 .注意关心、关注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本题选文就紧密联系当 前新冠肺炎疫情,选择了宋史苏轼传中,苏轼勇于直面灾难和瘟 疫的片段,体现出他可贵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平时要多读此类文 早。2 .重视积累。要比较轻松地拿下高考文言文,首先得在积累上有 所突破。积累常见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常见常用的文言句式, 积累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一般而言,只要在这三个方面的积累上做 得扎实、厚实,那么在“浅易”的层面上读懂高考所给的文言文,就完 全能够做到。3 .适量多做题。多做题的过程既是积累文言字词句的过程,也是 锻炼、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答题能力的过程,因此,高考复习阶段中 一定不要忽略多做题。4 .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文言文阅读题中除了文化常识题外,答 好其他三道题,凭借的其实全是翻译能力。要想在高考复习中提高自 己的翻译能力,前面的三点启示是主要途径。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广 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高考文言文所选阅读材料的特点(全国卷均 为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出发来看,可从三个方面去拓展:相关的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相关的典章制度,相关的学术思想。在复习文言文的过 程中,如能在这三个方面走得远一些,相信文言文阅读的复习定会大 获全胜。古代人物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一般用最概括的几个字点到为止。因此,要细读文本, 不放过每一个字。传记中经常出现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号、谥 号等专有名词。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我们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尤其 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可以不必过分拘泥,翻译时可直接 用原词。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将“苏 轼”称为“轼”,将“王安中”称为“安中”,将“左光斗”称为“光 斗”。4.人物传记四大读点国解读人物传记“3步骤”人物传主为谁?哪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官职曾任何职?朝中官员还是地方官员?几度升黜?事件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共写了哪几件 事?品格传主多为正派人物,而试题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往 往是传主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第一步厘清文章脉络,抓住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是关键为了快速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 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 情。因此,可以圈点勾画有关时间、地点、官职等的词语,大体了解文表示时 间变动, 的词语表示时 间变动, 的词语表示官 职变动) 的荷语J章思路、人物经历及大概事件。这是正史人物传记的主要叙述线索,考生 应当知道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大致 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名称和职责y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是以年号纪年; 如陈涉世家中“元和卜年” “二世元 年七月”、张衡传中“阳嘉元年”,故 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 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崩. 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 代,往往表明传主在旧朝和新朝的地位有 所变化。J(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数日”“累 年”“既而” “向” “旋”等。此外,正 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 关事迹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 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第二步 借助概括分析题,筛选信息,以“题”悟意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 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在读文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生僻的、难懂的字词造成阅读障碍,从而造成阅读“卡壳”。此时可 先阅读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 对应内容,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梳通文意, 又为解答概括分析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 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 题,对于读懂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第三步 三读文本,梳理内容,以“文”会意在第二步的基础上,三读文本。力求做到对传记中人物各个时期 的生活和事件的大体脉络心中有数。具体需要:一、知人。史传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 写之人。具体地说,需要明确文章主要人物是谁,经历了哪些事件,有 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二、明事。史传文记叙人物,用笔简约,往往几句话就是一个事件、 一段经历。事件往往是随着其官职、时间、地点、与其交往的人的改 变而改变。因此,再次阅读时,结合第一步圈点勾画的地方,尤其要注 意官职名、年号名、地名、人名等的变化,厘清人物的活动脉络,掌握 人物所做事情。三、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做出 的评价,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或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工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 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 的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真题研唐 , 阅读 示范勿(2020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 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 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 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 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 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日:“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 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日:“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 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 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土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 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 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救常平米,多作僧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 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 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 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 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 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 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 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节选自宋史苏轼传)"人物履历"传主行状(生平、经历)影响评价品行概括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嘉祐二年,试礼部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 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 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徙知密州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为官宽容正“运用提升"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 中书舍人。三年四 年迁,故官止于此。直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 作活者甚众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 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 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 /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 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 /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 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 /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 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 /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思路构建】【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以“苏轼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寒冬放宽土子的禁约,奏请驱逐常侮辱应试土人的宦官”为微情境, 通过断句形式考查对文本关键信息的理解能力。【必备知识】文言文断句的知识;常见的断句方法或断句标志性 词语;“意义为先”的断句原则。【关键能力】能辨析文言文陈述性语句承前省略主语的特征;能 熟练运用常见的断句方法,对文言语句进行正确理解、断句;准确圈 定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并能辨别其在句中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审答题眼】审答题眼包括“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正确”,以 及各选项中断句位置的不同之处。【思路分析】标注题眼选项分析结果判断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 苦寒/土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 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 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 为罪/轼尽奏逐之/“轼使得尽技”与“巡铺 内侍每摧辱举子轼尽奏 逐之”是两件事,故中间断开。断句正确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 苦寒/土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选项断句,承前省略主语,意 思是“(士)未能言轼,(土)宽断句错误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 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 为罪/轼尽奏逐之/其禁约,”造成了语意错误。应是“轼宽其禁约”,而不是“(士)宽其禁约”。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 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 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 /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 奏逐之/选项断句,承前省略主语,意 思是“(士)未能言轼,(士)宽 其禁约,”造成了语意错误。应是“轼宽其禁约”,而不是 “(士)宽其禁约”。“内侍”是“每摧辱举子”的主语,不 能分开。断句错误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 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 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 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 为罪/轼尽奏逐之/“内侍”是“每摧辱举子”的 主语,不能分开。断句错误【解析】选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 指后者。B. “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 相主持。C. “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 事务。D. “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 当权官员。【思路构建】【试题情境】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主司” “司农”是官职名称,“殿 试”是科举考试,“当轴”是与官位相关的词语。【必备知识】官职科举、姓名称谓、天文地理、历法纪年、风俗礼 仪、饮食器用、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文化常识;依据文化常识 的积累和具体语境进行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的方法。【关键能力】凭借文化常识的积累,根据语境理解句中词语的传统文 化内涵。【审答题眼】审答题眼包括“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正确”。【思路分析】根据科举考试方面的文化常识积累可知,“殿试”是由皇帝主持, 所以B项“由丞相主持”的说法是错误的。【解析】选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 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