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docx

    • 资源ID:86546570       资源大小:27.68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docx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摘要】 近十年国内外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诊疗新方法和 血糖监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持续丰富。中华医学会糖 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 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对2012版中国1型糖尿 病诊治指南修订更新,形成了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 本指南共20章,内容涵盖中国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分型、血糖 监测、教育与管理、胰岛素治疗、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胰腺与胰岛 移植、低血糖防治、急慢性并发症、特殊时期临床管理、社会心理问题及 对策、预测与预防等。本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促进行业水平提高和进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结局。、, 1 刖百1型糖尿病(T1 DM )是由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B细胞 破坏,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虽然我国T1 DM发病率 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及发病率逐年增加,加之其临床结局不良及疾病 负担严重,中国T1 DM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一、组织结构与注册二、内容与目标人群第3节鉴别诊断一、与T2DM的鉴别二、与单基因糖尿病鉴别三、未定型糖尿病第4节诊断流程第四章血糖监测要点提示:1 .血糖监测是1型糖尿病(T1 DM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 于评估患者的代谢紊乱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评价降糖治疗的效果 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A )2 .临床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测定、糖化白蛋白(GA )检测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3 .T1 DM患者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更可能从CGM中获益,推荐首选其进行CGM ( A)4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应纳入血糖控制目标,同时关注低血糖时间和血糖波动(B )第1节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第2节糖基化产物一、HbA1c二、GA三、1 , 5-脱水葡萄糖醇第3节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 )一、CGM的概念与适应证二、CGM的分类及特点三、CGM核心指标及图谱四、无创CGM监测技术第4节酮体监测酮体是反映严重糖代谢紊乱的重要监测指标。酮体的检测推荐采用血酮(B -羟丁酸),若不能检测血酮,尿酮(乙酰乙酸)检测可作为备用。血酮体 >3mmoL/L或尿酮体阳性(+以上)为DKA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血 酮体20.6mmol/L预示着代谢失代偿状态。第五章血糖控制目标第1节点血糖控制目标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T1 DM血糖控制的两大目标,因此,目前公认 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在发生低血糖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应使患者的血糖尽 可能接近正常水平。第2节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要点提示:1 .成人及有能力进行规律血糖监测的儿童或青少年1型糖尿病(T1 DM ) 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 ;对于不能准确识别低血糖及 低血糖发作较频繁,既往有严重低血糖或医疗资源落后地区的儿童或青少 年T1DM患者,建议HbA1c<7.5% ;对于老年T1DM 患者,建议 HbA1c<7.5%(C)2 .存在血糖波动大、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 的T1 DM患者,应进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 ( B )3 .对大多数T1 DM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 )应>70% , <3.9mmol/L的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 ) <4%o老年或高风险 T1 DM 患者<3.9mmol/L 的 TBR 应< 1 % ( B )第3节 持续葡萄糖监测控制目标第六章教育与管理要点提示:1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DSMES )可以提高1型糖尿病(T1 DM ) 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善代谢控制,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A )2 . 一经诊断,所有T1DM患者及其家庭均应接受适应其文化背景的DSMES项目不推荐没有经过系统DSMES的治疗方式(B )3 .T1DM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的实施需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团队成员需包 括经过T1 DM教育培训的医师、教育者和营养师等(B )4 .T1DM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的实施应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不同时期 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给予个体化的教育形式及内容(B )5 .结构化教育(SEP )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级别最高、最有效的T1DM自 我管理教育模式(A )6 .对T1 DM患者应提供持续的DSMES,并注重跟踪随访。在T1DM新 诊断、未达到控制目标、出现新的影响DSMES的因素或出现并发症等关 键时间点时,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C )第1节目标与原则第2节团队与资质第3节内容与实施第4节效果评价第七章胰岛素治疗要点提示:1 .推荐1型糖尿病(T1DM )患者优先使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 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 )方案进行治疗(A )2 .推荐T1 DM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以降低低血糖风险(A )3 .T1 DM患者的胰岛素剂量设定及调整应个体化(A )4 .推荐T1 DM患者应学会并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CC )法,灵活调整餐 时胰岛素剂量,以减少餐后血糖波动(A )5 .推荐T1DM患者在开始注射胰岛素时应接受有关胰岛素正确注射技术 的指导教育,包括定期的部位轮换和皮肤检查。临床医师应至少每年检查 胰岛素注射和输注部位(B )第1节胰岛素的种类和特点一、 餐时胰岛素1 .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2 .短效(常规)胰岛素:二、 基础胰岛素1 .中效胰岛素(如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简称NPH ):2 .长效/超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三、预混胰岛素及双胰岛素类似物第2节 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与选择一、MDI方案是T1DM患者最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进 餐前使用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或短效(常规)胰岛素,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或NPH (部分患者需要每日注射2次工二、CS方案也称胰岛素泵治疗,即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 下输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一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可最大程 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达到更好控制血糖的目的。与 MDI相比,CS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 血糖发生的风险,改善血糖波动。使用胰岛素泵的适应证包括:(1 ) MDI方案血糖控制不理想者;(2) 频发低血糖和(或)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者;(3)合并妊娠;(4 )对胰岛素 极度敏感者;(5)既往发生过黎明现象者;(6)因神经病变、肾脏病、视 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或根据病情需要加强血糖管理者;(7 )实施MDI 方案的患者有意愿且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者,包括频繁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 碳水化合物计数(CC 胰岛素剂量调整。对于老年T1 DM患者,CS同样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并能减少低血糖发生。儿童和青少年T1 DM患者,CS治疗除了在降糖方面具有优势外,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第3节 胰岛素的剂量设定与调整T1 DM患者日胰岛素总量(TDD )需求范围为每日0.4 1.0 U/kg ,基础 和餐时剂量各占约50% ,青春期、妊娠以及疾病状态下胰岛素需求量会相 应增加。一、MDI方案1 .初始剂量设定:TDD一般为每日0.40.5U/kg ,其中基础胰岛素占TDD的40% 50%(表12 1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一般每日注射1次, NPH可每日注射1或2次。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或短效胰岛素分配在早、 中、晚三餐前给药,初始时可以按照每餐1/3、1/3、1/3或40%、30%、 30%分配。2 .剂量调整:胰岛素调整顺序是先调空腹血糖,再调餐后血糖。如果发 生低血糖,先纠正低血糖。二、CS方案1 .初始剂量设定: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1 DM患者,初始CS方案推荐 TDD 一般为每日0.4 0.5U/kg起始,如已接受胰岛素治疗,可根据患者 血糖控制情况进行TDD设定(表13 I按照TDD的40% 50%设定胰 岛素基础量,基础输注率时间段应根据T1 DM患者胰岛功能状态、血糖波 动情况及生活状态来设置。全天餐前胰岛素剂量按照三餐1/3、1/3、1/3 分配或根据饮食成分(CC法)和血糖情况精准计算。2 .剂量调整:原则是先调整基础率,再调整餐前大剂量,具体见表13。三、CCCC是一种膳食管理工具,用于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替代治疗(包括MDI和CS )0勺T1 DM患者。证据表明,CC有助于代谢控制降低HbA1c ,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频率。止矽卜,在CC的帮助下,T1 DM患者膳食的灵活 性增加,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更有效地管理血糖。推荐T1DM患者应学 会并使用CC,灵活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以减少餐后血糖波动。四、特殊情况下胰岛素剂量设定与调整1 .儿童和青少年:2 .妊娠:第4节胰岛素的注射装置优良的注射装置可以保证一定的注射深度和剂量以及药效的稳定发挥,目 前常用的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注射笔和胰岛素泵等,详见表15。一、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二、胰岛素注射笔三、胰岛素泵第5节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新版指南适合全国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分泌科、儿科、营养 科、心理科、康复科等参与T1DM诊疗管理的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指 南推荐意见的目标人群为T1DM患者,既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T1DM 患者,亦包括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患者。三、证据检索与系统评价四、利益冲突声明与管理五、指南发布形式与推广第一章流行病学第1节患病情况要点提示:1.1型糖尿病(T1 DM )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2017年全球T1DM 患病人数达900万,占全球糖尿病总数的2%(B)2. 2010至2013年 我国全年龄组人群T1 DM发病率为1.01/10万人年,发病率高峰为1014岁,但存在发病低年龄化的倾向(B)胰岛素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屈光不正 和过敏反应。低血糖是最常见的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胰 岛素用量过大,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或进食量太少,活动量过大或时 间过长等。局部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下脂肪增生、脂肪萎缩以及注射部位 疼痛。第6节胰岛素的贮存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藏在28的环境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反 复震荡。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药物效价 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尽量减少药液开启后的存放时间,一般建议初次胰 岛素使用后在室温下贮存不超过28 30d ,德谷胰岛素在低于30环境下 贮存不超过56d ,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U300不超过42d。第7节胰岛素治疗的进展第八章医学营养治疗第1节治疗原则与目标要点提示:1 .每个1型糖尿病(T1DM)患者均应接受由专科营养(医)师提供的个体化营养治疗(A )2 .尚无最理想的膳食模式以及最佳的宏量营养素摄入推荐,应充分考虑患 者的营养状态、饮食习惯以及代谢目标等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C)3 .成人T1DM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不少于2530g/d或14g/1 OOOkcaK C)建议达到35g/cK A1儿童青少年的推荐量为14g/1000 kcal(1岁)或(年龄+5)g/d(2 岁)(C)4 .依赖胰岛素治疗的T1 DM患者应学会使用碳水化合物计数(CC )法, 学会灵活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A ),并考虑蛋白质和脂肪的胰岛素需求量(B)5 .无充足证据证明常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膳食补充剂能改善代谢 指标,通常不推荐将其用于血糖控制(C)6 .儿童青少年和妊娠期妇女不宜饮酒(C1成人T1DM患者若饮酒, 需控制酒精摄入量,女性每日W1个酒精单位,男性每日W2个酒精单位(B )7 .不建议T1 DM患者长期食用非营养性甜味剂,鼓励饮水代替饮用含糖饮料和甜味剂饮料(B)一、概述型糖尿病(T1 DM )的医学营养治疗(MNT )是针对T1 DM患者的循证 营养原则与建议,包括全病程营养管理、个体化治疗方案等,以满足营养 需求,并达到最理想的代谢目标。二、T1 DM的营养治疗目标1 .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达到血糖、血压及血脂目标,保证患者的正常生 活和生长发育,维持健康体重,延缓并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 .注重个体化营养需求,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增加食物种类,维持健康 饮食模式并提高生活质量。3 .为T1DM患者提供有效的胰岛素剂量调整及血糖管理工具,减少血糖 波动,达到控糖目标。第2节治疗内容一、饮食模式与膳食计划三、碳水化合物四、蛋白质五、脂肪六、微量营养素七、饮酒八、T1 DM营养处方的内容及制定流程第3节 特殊情况时的营养治疗一、超重或肥胖合并T1 DM二、妊娠合并T1 DM三、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T1 DM第九章运动治疗要点提示:1 .运动对1型糖尿病(T1 DM )患者有益(A )2 .运动前需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合并症或并发症及相关疾病风险(B )3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4个部分。选 择何种形式的运动,取决于血糖水平及运动目的(B )4 .推荐中等或以上强度水平的有氧运动至少达150min/周(A )5 .运动中需注意预防低血糖、酮症、运动损伤等不良事件(B )第1节运动对患者的获益第2节 运动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第3节 运动前的准备和评估第4节运动处方第十章胰腺与胰岛移植1型糖尿病(T1 DM )是胰岛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外 源性胰岛素治疗。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是目前从根本上恢复T1DM患者 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唯一手段。要点提示:1 .胰腺(岛)移植是部分或完全恢复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A )2 .胰腺(岛)移植适用于合并肾功能受损、即将接受或已经完成肾移植术 的患者(B)3 .胰腺(岛)移植适用于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仍然血糖控制不佳,反复出 现酮症酸中毒或严重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T1 DM )患者(B )4 .胰腺(岛)移植可以改善T1 DM患者的糖代谢,稳定或逆转糖尿病慢 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B )第1节胰腺移植第2节胰岛移植第十一章辅助治疗要点提示:1 . 1型糖尿病(T1 DM )辅助治疗药物有效性的证据仍十分有限,且在儿童及青少年T1 DM患者存在药物使用的年龄限制(B )2 .非胰岛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并不作为普遍推荐,应在胰岛素优化治疗的 基础上,在充分考虑适应证及禁忌证并知情同意情况下,酌情个体化应用(B)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T1 DM )的核心治疗药物,但长期的胰岛素治疗过 程中伴随着低血糖、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加剧、心血管风险增加等问题。 部分非胰岛素类药物可辅助降血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拮抗上述作用并 可能具有心血管和肾脏获益。第1节二甲双服第2节普兰林肽第3节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第4节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第5节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第6节阿卡波糖第十二章低血糖防治要点提示:1 .低血糖分级:1级低血糖:血糖3.9mmol/L ,且23.0mmol/L ; 2 级低血糖:血糖3.0mmol/L ; 3级低血糖:无特定血糖界限,出现意识 障碍或抽搐等情况,需要他人帮助的低血糖(A )2 .对于血糖3.9mmol/L的意识清醒患者,口服葡萄糖(约1520g ) 是首选的治疗方法(B)3 .对于血糖3.9mmol/L的意识障碍患者,应避免经口给予任何食物或 液体(B )4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或1次3级低血糖或无诱因 的2级低血糖,应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在数周内严格避免低血糖,以部分 逆转无症状性低血糖并降低未来低血糖风险(B )5 .注意识别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B)第1节低血糖的分级及临床表现第2节低血糖的处理第3节 低血糖感知受损第4节 危险因素的识别及预防第十三章急性并发症要点提示: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 )均是1型糖 尿病(T1DM)的急性并发症,前者更常见(B )2 .高血糖症状明显加重,不恰当停用或减少胰岛素,出现感染、血糖控 制差、应激、使用影响糖代谢药物等情况下应进行血酮监测(B )3 .无论有无糖尿病史,若出现明显多饮、多尿,或进行性意识障碍伴明 显脱水,血糖显著升高,需要排除HHS(B)4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是导致DKA和HHS的原因,治疗包括补液、 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处理诱发病、防治并发症(B)5 .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减少及积极治疗诱因,可有效预防DKA和HHS的发生,并减少死亡(B )第1节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第2节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第十四章慢性并发症要点提示:1 .推荐病程35年的儿童1型糖尿病(T1 DM)患者,在年龄10岁或 青春期开始后(以较早者为准)进行微血管并发症初次筛查;成人T1 DM 患者在病程5年时,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建议在病程5年内,进 行微血管并发症的初次筛查(B )2 . DR的患者出现任何程度的黄斑水肿,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NPDR )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应请有经验的眼科医 师进行处置(A )3 .良好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改善微循环是控制TIDM慢性并发症的 主要有效措施(A )4 .强化降糖对大血管病变有积极效果(A )3 .就绝对患病人数而言,我国成年T1 DM患者的占比更大,年龄220岁者占新发T1 DM人群的65% ( B )4 .随着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推广,部分既往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 (T2DM )"的患者被重新诊断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在中国15-29 岁新发初诊"T2DM"患者中谷氨酸脱羚酶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比例为 11.7% , 30 岁以上为 5.9% ( B )第2节我国流行特点一、增长速度快,患病人数众多二、患病人群以成人居多三、各民族的T1 DM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四、LADA是我国成人T1 DM的主要亚型第3节患病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 T1 DM的发生发展。一、遗传易感性5.阿司匹林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可用于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和有症状患者的二级预防(A )第1节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第2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3节糖尿病肾脏病第4节 糖尿病神经病变第5节糖尿病足第6节 大血管并发症第十五章临床管理流程与治疗路径要点提示:1 .应建立多学科团队对1型糖尿病(T1 DM )患者进行综合管理(A )2 .参与T1 DM管理的医护人员应接受关于T1 DM教育的培训(C)3 .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年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 情况、合并症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及随访方案(c)第1节首诊管理第2节随访管理第3节住院管理第十六章伴发疾病要点提示:1.1型糖尿病(T1 DM )易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存在,其中常见 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和乳糜泻(A级)2 .建议T1 DM患者常规筛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和甲状腺 功能(A级)3 . T1 DM可作为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 )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常表现为伴发AITD的APS-型(B级) 第1节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第2节乳糜泻第3节Addison病第4节自身免疫性胃炎第5节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第十七章特殊时期的临床管理第1节生命周期特殊阶段要点提示:1 .儿童青少年在保障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标必须个体化,而且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重新评估。对大多数儿童来 说HbA1c<7%是合适的。推荐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优化血糖管 理(B)2 . 1型糖尿病(T1 DM )妇女应计划妊娠,在糖尿病未得到满意控制之 前应采取避孕措施,孕前应尽量控制血糖使其接近正常范围,理想情况下 HbA1c应控制在<6.5%,以降低先天性畸形、子痫前期、巨大儿、早产及其他并发症风险(B )3 .妊娠期T1 DM患者HbA1 c尽可能控制在6.0%才隹荐使用CGM优化 血糖控制(B )4 .老年T1DM患者应特别注意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的风险,推荐使用 CGM ( B )5 .在急性疾病状态和围手术期,应加强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和酮症(C )6 .T1 DM患者血糖平稳,无急性并发症时,可正常进行长途旅行,需提前 准备足够物资,特别注意胰岛素正确储存(C )第1节生命周期特殊阶段第2节 特殊疾病阶段第3节长途旅行第十八章社会心理问题及对策要点提示:1. 1型糖尿病(T1 DM )患者的常见社会心理问题包括一般心理行为问 题、情绪问题、进食障碍、认知功能损伤、破坏性行为及品行障碍、不依 从(B)3 .社会心理问题的评估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结构式或半结构式访谈; 另一种是使用相关的问卷或量表进行检测。访谈方法获得的结果更加可靠, 但问卷或量表测量作为筛查更为简单,在临床上更为常用(B )4 .社会心理问题的对策包括:提高糖尿病工作者的认识、加强患者及家 属的糖尿病教育、专业的心理行为干预(B )第1节常见社会心理问题第2节 社会心理问题的评估与对策第十九章预测与预防第1节预测要点提示:1 .胰岛自身抗体、易感基因以及代谢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1型糖尿病(T1DM )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A )2 . 一级和二级预防的目标是防止或延缓高危人群发生糖尿病,目前尚无有 效的预防手段,抗CD3单抗在二级预防中可能有积极的影响(B )3 .三级预防的目标是保护残存的0细胞,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强化降糖可 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B)4 .多项针对新发患者的免疫学治疗研究表明了免疫干预治疗的应用前景(B)二、年龄和性别三、季节和纬度四、病毒感染五、饮食六、药物第二章自然病程与分期要点提示:1 .型糖尿病(T1DM )的自然病程分为遗传易感、环境触发、免疫应 答、胰岛损伤、糖代谢异常、胰岛功能衰竭6个阶段(C )2 .临床上T1 DM可分为3期:1期胰岛自身免疫紊乱期、2期血糖异 常期、3期临床症状期,部分患者存在临床缓解期(“蜜月期")(C)3 .对遗传易感个体进行胰岛自身抗体的定期检测,能够在自身免疫启动 之初发现疾病高危者;对存在胰岛自身免疫的个体进行血糖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血糖异常(B )第1节自然病程一、遗传易感二、环境触发三、免疫应答四、胰岛损伤五、糖代谢异常六、胰岛功能衰竭第2节临床分期一、基于自然病程的临床分期(表2 ,图1 )1.1期(多个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紊乱期):2.2期(血糖异常,糖尿病前期):3.3期(临床症状,糖尿病期):4.特殊时期(临床缓解期,T1 DM"蜜月期"):二、基于临床分期的高危人群筛查1.1期前进行T1DM的遗传易感性和遗传风险监测:2.1期进行遗传易感个体进展为胰岛自身免疫期的筛查:3.2期进行胰岛自身免疫期进展为血糖异常期的筛查:第三章诊断与分型要点提示:1 . 1型糖尿病(T1 DM )特指因胰岛0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具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A )2 .根据病因可将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T1 DM和特发性T1DM ( A)3 .年轻(20岁)起病、发病时'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或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起病时C肽水平低下并需要胰岛素治疗等临床表现是诊断T1 DM的主要依据(A )4 .所有疑诊患者均应给予胰岛素治疗,同时检测胰岛自身抗体和C肽水 平,并进行随访;根据胰岛自身免疫状态、胰岛素依赖与否、C肽的下降 速度和基因检测(必要时)进行分型诊断(A )5 .胰岛自身抗体或抗原特异性T细胞是胰岛0细胞遭受免疫破坏的标志 物,是诊断自身免疫性T1 DM的关键指标(B )6 .应对年龄6月龄的患儿,部分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的'特发性T1 DM患 者,有家族史或伴有如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等特殊症状的患者进行基 因检测,以排除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尿病(B )7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在病因上属于自身免疫性T1DM 的缓慢进展亚型,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具有特殊性(A )第1节定义与诊断依据一、1型糖尿病(T1DM)的定义特指因胰岛B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二、诊断依据(-)临床特征T1DM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而诊断,胰岛B细胞破坏所致的依赖胰岛素治疗 是诊断T1DM的"金标准"。T1DM目前尚无确切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 床特征来诊断。支持T1 DM诊断的临床特征包括:(1 )起病年龄:大多数患者20岁以 前起病,但也可以在任何年龄起病;20岁以前发病的患者中约80%是 T1 DM。( 2 )起病方式:起病较急,多数患者的口干、多饮和多尿、体重 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较为典型,有部分患者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 或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3 )治疗方式:依赖胰岛素治疗。一般在临 床上年轻起病、发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且伴有酮症或酮症酸中 毒者,应警惕T1DM的可能,先给予胰岛素治疗,定期观察患者对胰岛 素治疗的依赖程度及胰岛功能衰竭的速度,同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相鉴别,最终确定分型。(二)实验室检杳1 .起病初期患者的胰岛功能:2 .胰岛自身抗体:3 .基因检测:4 .其他:第2节分型诊断一、按病因分型1 .自身免疫性T1 DM :2 .特发性T1DM :二、按起病方式分型1 .经典性T1DM :2 . FT1D :3 .缓发性T1DM :以患者发病年龄18岁为界,分为LADA和LADY亚型。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