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doc
-
资源ID:86552151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doc
20222022 年年-2023-2023 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土建+安装)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安装)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背景资料某建设单位拟建设一电视机生产厂,设计能力为每日生产 150台,建设期 2 年运营期 10 年。1.建设投资 50000 万元,其中贷款 20000 万元。贷款利率 10%,建设投资与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2.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 10 年,残值率:3%3.运营期第 1 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75%,以后各年达到设计能力。每年按 365 天计算。4.电视机售价为 2000 元/台(不含销项税)。5.运营期第 1 年的经营成本为 2000 万元(其中含进项税 500 万元),以后各年为 2500 万元(含进项税652 万元)。6.建设投资借款在运营期前 5 年内等额本金偿还。7.增值税率10%,增值税附加率 10%,所得税率为 25%。问题:1.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2.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第 2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利润总额及应纳所得税。【答案】问题 1:建设期贷款利息:20000/2=10000 万元建设期第一年利息:10000/210%=500 万元建设期第二年利息:(10000+10000/2+500)10%=1550万元合计:500+1550=2050 万元问题 2:第 1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本金=(20000+2050)/5=4410 万元利息=(20000+2050)10%=2205 万元第 2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本金=4410 万元利息=(20000+2050-4410)10%=1764 万元问题 3:二、背景材料:某公司拟承建一污水处理厂,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如下:1.该项目建设投资为 6000 万元,建设期 2 年,运营期 10 年。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 10 年,残值率 3%。2.政府为扶持环保企业,承诺运营期内运营方预期收益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3.建设投资中有 50%是自有资金,50%为银行贷款,贷款利率 10%(按年计息),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为项目投入使用后 5 年内等额本金偿还。建设投资与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4.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 4 万 t 污水,每年按 365 天计算,收费标准为 1 元t。5.投产即达产,年经营成本为770 万元。6.项目所得税税率为 25%,为简化计算不考虑销售环节相关税费。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第 2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 1 年的总成本费用、利润总额及应纳所得税。4.通过计算判别运营期第 1 年是否满足还款要求。为满足还款要求需政府方的补贴收入为多少万元?5.假定运营期第 1 年政府补贴 300 万元,该年固定成本 C1=1500 万元,可变成本 C2=0.15Q,其中 Q 为年产量,经营成本占该年总成本的 45%,其他资料同背景,列式计算分析运营期第 1 年需要日处理多少万 t 污水才能满足还款要求?【答案】问题 1:建设期利息第 1 年:1500210%75 万元第2 年:(15007515002)10%232.5 万元合计:75232.5307.5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000+307.5=6307.5 万元问题 2:运营期第 1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本金(3000307.5)5661.5 万元利息(3000307.5)10%330.75 万元运营期第2 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应支付的利息:本金(3000307.5)5661.5 万元利息(3000307.5-661.5)10%264.6 万元问题 3:三、试题一【背景材料】某业主拟建一年产 50 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建类似年产 25 万吨产品项目的工程费用为 2500 万元,生产能力指数为 0.8,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综合调整系数为 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00 万元。基本预备费率 10%。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 1 年,运营期为 6 年,项目建设投资包含500 万可抵扣进项税。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 10 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500 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产品不含税价格 60 元/吨,增值税率 17%。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为 800 万元,单位产品进项税额为 4 元/吨,增值税附加税率为 10%,所得税率为 25%。4投产第 1 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60%,经营成本为正常年份的 75%,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问题:1试计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2列式计算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3列式计算每年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增值税附加。4列式计算计算期第 2 年的调整所得税。【答案】问题 1:工程费用=2500(50/25)0.81.3=5658.58 万元建设投资=(5658.58+300)1.1=6554.44 万元问题 2: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6554.44-1000)(1-4%)10=533.23(万元)问题 3: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第 2 年:增值税=506060%17%-5060%4-500=-3140 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第 3 年:增值税=506017%-504-314=-40 不纳增值税增值税附加=0 第 4年:四、某国有企业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事务所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并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第45 天,与该事务所签订了委托合同。之后双方又另行签订了一份酬金比中标价降低 10%的协议。在施工公开招标中,业主代表为了更好控制招标结果,提出招标控制价要有浮动,以便更好的选择有实力的投标人。综合各种因素,最后招标人公布了招标控制价为 1500 万。有 A、B、C、D、E、F、G、H、J、K、M、N 等多家施工单位报名投标,经事务所资格预审均符合要求,但建设单位以 A施工单位是外地企业为由不同意其参加投标,而事务所坚持认为 A 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评标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其中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 1 人、建设单位代表 1 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库中抽取的技术经济专家 3 人。开标后评标前,J 单位提出为了不引起误解,要提交一个补充文件,说明在正副本投标文件上有个别文字描述在编辑时有丢落非关键的词语的地方,并保证不会影响实质性内容。业主代表表示可以递交,是否有效,待评标委员会审定后通知。评标时发现,B 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单位报价且未能合理说明理由;D 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大写金额小于小写金额;F 施工单位投标文件提供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H 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中某分项工程的报价有个别漏项;E 单位的投标报价为 1600 万元。其他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评标中,评标专家还发现K 单位在非关键问题的描述中模糊不清,向 K 单位提出要求澄清,K 单位认为已经描述清楚,不需要说明,故未答复。建设单位最终确定 G 施工单位中标,并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该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问题】1.指出建设单位在造价事务所招标和委托合同签订及确定投标控制价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2.在施工招标资格预审中,造价事务所认为 A 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指出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作法。4.判别 B、D、E、F、H 施工单位的投标是否为有效标?说明理由。5.对于 J 单位提出的要求,业主代表处理是否妥当?说明理由。【答案】问题 1:解:1.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第 45 天签订委托合同不妥,依照招标投标法,应于 30 天内签订合同。2.在签订委托合同后双方又另行签订了一份酬金比中标价降低 10的协议不妥。依照招投标法,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3.业主代表提出招标控制价要有浮动不妥,因为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013 版招标控制价要公布准确的数据,不得上下浮动。问题2:解:造价事务所认为 A 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是正确的。以所处地区作为确定投标资格的依据是一种歧视、排斥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的行为,这是招投标法明确禁止的。问题 3:解:评标委员会组成不妥,不应包括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评标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不妥,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正确组成应为: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以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问题 4:解:B、E、F 施工单位的投标不是有效标。五、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 2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500 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 200 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8%,预计未来 3 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 5%。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 1 年,建设期为 2 年,生产运营期为 8 年。3.项目建设期第 1 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 40%,第 2 年完成静态投资的 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240 万元。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 8年,残值率为 5%,采用直线法折旧。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 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 950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 550 元(无可抵扣的进项税),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 元/件(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 17%,增值税附加税税率为 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 1 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 70%,第 2 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100%。(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 1 年、第 2 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以件为单位)及单价盈亏平衡点(以元为单位)。【答案】【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 1 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 2 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00(万元)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3】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增值税附加-总成本费用=0.1410000-0.141000017%6%-950=435.72(万元)正常年份的所得税=435.7225%=108.93(万元)六、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 2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500 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 200 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8,预计未来 3 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 5。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 1 年,建设期为 2 年,生产运营期为 8 年。3项目建设期第 1 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 40,第 2 年完成静态投资的 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240 万元。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 8 年,残值率为 5,采用直线法折旧。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 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 950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 550 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 1400 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 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 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 70,第 2 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100。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 1 年、第2 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答案】问题(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 1 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 2 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问题(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O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问题(3):七、某国有资金投资办公楼建设项目,业主委托某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招标控制造价,并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招标投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 1 招标代理人确定的自招标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的时间为 10 个工作日;投标有效期自开始发售招标文件之日起计算,招标文件确定的投标有效期为 30 天。事件 2 为了加大竞争,以减少可能的围标而导致竞争不足,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对已根据计价规范、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造价信息或市场造价信息等资料编制好的招标控制价再下浮10%,并仅公布了招标控制价的总价。事件 3 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在编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时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以便减少未来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工程造价。事件 4 应潜在投标人的请求,招标人组织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并在现场口头解答了该潜在投标人提出的疑问。事件 5 评标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某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问题:1.指出事件 1 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2.指出事件 2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指出事件 3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4.指出事件 4 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5.针对事件 5,评标委员会应如何处理?【答案】1.答:事件 1 不妥之处:(l)投标有效期自开始发售招标文件之日起计算不妥。理由:投标有效期应从投标截止时间起开始计算。(2)投标有效期为30 天不妥。理由:因为评标委员会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后,招标人最迟应在有效期结束日 30 个工作日(至少 42 天)前确定中标人,这样规定就没有留出评标时间,且按有关规定:一般项目投标有效期为 6090 天,大型项目为 120 天左右。2.事件 2 不妥之处:(1)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依据不妥。理由: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依据不全面,还应有:国家或省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方法;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其他的相关资料。(2)招标人要求招标代理人下调招标控制价 10%不妥。理由:根据建设项目招标的规定,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不应上浮或下调。(3)仅公布招标控制价总价不妥。理由: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招标控制价的各组成部分详细内容,不得只公布招标控制价总价。3.事件 3 不妥之处:招标人要求招标代理人编制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时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不妥。理由: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应由业主和承包人共同承担。合同中应将承包人承担风险的范围和幅度予以明确约定,进行合理分摊,不得制定承包人承担全部风险(无限风险、所有风险或类似语句)的合同条款。4.事件 4 不妥之处:(1)招标人组织最具竞争力的潜在投标人踏勘现场不妥。理由:根据建设项目施工招标的规定,招标人不得单独或者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2)口头解答该潜在投标人提出的疑问不妥。理由:收到投标人提出的疑问后,应以书面形式进行解答,并将解答同时送达所有获得招标文件的投标人。5.评标委员会的做法: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应当要求该投标人做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应作废标处理。八、某政府投资项目,主要分为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三部分,项目投资为 5000 万元,其中,估价为 80 万元的设备由招标人采购。招标文件中,招标人对投标有关时限的规定如下:(1)投标截止时间为自招标文件停止出售之日起第 15 日上午 9 时整;(2)接受投标文件的最早时间为投标截止时间前口小时;(3)若投标人要修改、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须在投标截止时间 24 小时前提出;(4)投标有效期从发售投标文件之日开始计算,共 90 天。并规定,建筑工程应由具有一级以上资质的企业承包,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应由具有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承包,招标人鼓励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在参加投标的企业中,A、B、C、D、E、F 为建筑公司,G、H、J、K 为安装公司,L、N、P 为装修公司,除了 K 公司为二级企业外,其余均为一级企业,上述企业分别组成联合体投标,各联合体具体组成见表 3.5。在上述联合体中,某联合体协议中约定:若中标,由牵头人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然后将该联合体协议送交招标人;联合体所有与业主的联系工作以及内部协调工作均由牵头人负责;各成员单位按投入比例分享利润并向招标人承担责任,且需向牵头人支付各自所承担合同额部分的管理费。1.该项目估价为 80 万元的设备采购是否可以不招标?说明理由。2.分别指出招标人对投标有关时限的规定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按联合体的编号,判别各联合体的投标皇否有效。若无效,说明原因。4.指出上述联合体协议内容中的错误之处,说明理由或写出正确的做法。【答案】本案例主要考察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要求掌握以下知识要点:(1)需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 2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 1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 5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4)单项合同估算低于第 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的总投资在 30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本案例中,设备采购虽然低于 100 万元,但是项目的总投资却大于 3000 万元。(2)招投标中涉及到的时间规定。1)自招标文件出售之日起到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 5 个工作日。2)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 15 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3)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 20 日。4)投标有效期,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文件有效期,从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起算起。5)评标委员会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后,招标人一般在 15 日内确定中标人,但最迟应在投标有效期结束自 30 个工作日前确定。6)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 30 曰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九、某省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某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 2018 年 9 月 8 日开工,招标人拟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某具有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了招标文件,文件中允许联合体投标。招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 1:招标人规定 1 月 20-25 日为招标文件发售时间。2 月16 日下午 4 时为投标截止时间。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文件发售时间算起总计 60天。事件 2:2 月 10 日招标人书面通知各投标人:删除该项目所有房间精装修的内容,代之以水泥砂浆地面、抹灰墙及抹灰天棚,投标文件可顺延至 21 日提交。事件 3:投标人 A、B 组织了联合体,资格预审通过后,为提高中标概率,在编制投标时又邀请了比 A、B 企业资质高一级的企业 C 共同组织联合体。事件4:评标委员会于 4 月 29 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E、F 企业分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没有经过公示,4 月 30 日招标人向 E 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5月 2 日 E 企业收到中标通知书,双方于 6 月 1 日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工期为2 年。6 月 15 日,招标人向其他未中标企业退回了投标保证金。双方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及 2013 版合同示范文本采用了单价合同方式,承包商包工包料。其中专用条款的部分条款约定如下:1.开工前 7 天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签约合同价(扣除暂列金额)的 8%作为材料预付款。2.开工后的第 21 天内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当年文明施工费总额的 40%。3.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发包方按每次承包方应得工程款的 50%计。【问题】1.该项目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吗?招标控制价应根据哪些依据编制与复核?如投标人认为招标控制价编制过低,应在什么时间内向何机构提出投诉?2.请指出事件 1 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3.事件 2 中招标人做法妥否?说明理由。【答案】问题 1:1.因为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招标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所以该项目必须编制。2.招标控制价应根据下列依据编制与复核:(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相应计量规范;(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4)拟定的招标文件及招标工程量清单;(5)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6)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7)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当工程造价信息没有发布时,参照市场价;其他的相关资料。3.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未按照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制的,应在招标控制价公布后 5 天内向招投标监督机构和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投诉。问题 2: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文件发售时间算起总计 60 天的做法不妥当,按照有关规定:投标有效期应从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之日起算。一十、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 200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500 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 200 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 8,预计未来 3 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 5。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 1 年,建设期为 2 年,生产运营期为 8 年。3项目建设期第 1 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 40,第 2 年完成静态投资的 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 1 年投入流动资金 240 万元。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 年,残值率为 5,采用直线法折旧。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 10000 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 950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 550 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 1400 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 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 1 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 70,第 2 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100。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 1 年、第 2 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答案】问题(1):基本预备费=(2000+500)8=200(万元)静态投资额=2000+500+200=2700(万元)第 1 年价差预备费=270040(1+5)1.5-1=8200(万元)第 2 年价差预备费=270060(1+5)2.5-1=210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00+8200+21016=299216(万元)问题(2):固定资产折旧=(299216-200)(1-5)8=33157(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000055010000=55000(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00O0(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008=2500(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