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docx
乡镇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 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全镇稳定和经济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 署,进一步量化细化闭环管控措施,全面做好镇疫情防控工 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目标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履行疫 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增强底线意识、强化风险担当,以对 办事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预 防为先的理念,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加强 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疫情信息 监测,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全力阻断疫情传播,切实做好镇 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二、加强组织协调1、建立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一办六组”。疫 情防控领导小组“一办六组”人员名单如下:(一)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二)管控组述场所的其他人员。7 .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以及校园内值守人员、清洁人员、 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8 .其他处于通风不良(如厢式电梯、公共厕所)或人员 密集场所(如旅游景区售票处、出入口等)的人员,以及按 照行业管理规范要求必须佩戴口罩的人员。另: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一般 情况下,3岁及以下婴幼儿不佩戴口罩。(二)其他个人防护措施。1 .外出时应随身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手消毒液, 在上下班(学)途中尽量采用步行、骑行、驾乘私家车等方 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2 .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尽量 缩短排队和购物时间。尽量使用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 触购票和支付方式,现场购票或者取票排队时保持1米以上 距离。3 .注意手卫生,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部位或外出返家后, 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必要时使用消毒湿巾或 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避 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4 .前往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厅、酒店、宾馆、影 剧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应尽量避开客流高峰期。尽可能选择10 - 通风良好、环境卫生整洁的公共服务场所。在公共场所优先 使用扶梯;若乘坐厢式电梯,应分散乘梯,与他人保持距离。5 .选购冷冻食品时,避免手直接触碰冷冻食品及其包装。 购买冷冻食品回家后,对冷冻食品包装表面进行消毒。储存 此类物品前,做好独立封闭包装。接触和处理完冷冻食品后, 立即洗手消毒。6 .进入餐厅、酒店、宾馆等场所后,及时开窗通风,对 公共接触物体表面等先用消毒湿纸巾消毒,并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提倡分餐制、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 感染。7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的,务必做 好个人防护。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后,严格执行我镇疫情防 控相关措施。六、加强干部职工就餐管理按照“少外出、不聚餐”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干部职 工食堂午餐实行取餐、窗口和办公室用餐。用餐时间调整为 11: 3012: 30,由各入驻窗口(单位)安排专人取餐。中 心大厅入口处设置垃圾分类集中回收点和废弃口罩专门回 收箱,统一收集处理。食堂采购人员和供货人员必须每日检 测和申报健康状况,食堂从业人员上班须穿戴工作衣帽并佩 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每天接受晨检、测体温,并要做 好记录,一旦发现有发热、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等11 -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在上班和每次加 工食品前应进行洗手,并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细化落实餐 具、食品安全等管理措施,要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 购原料,不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不经营野生动物、活体动 物;食品加工要做到生、熟分开,所有菜肴要烧熟煮透,确 保中心温度不低于70;所有食品加工工具要放入消毒柜消 毒1小时以上,确保用餐安全。七、加强上班人员的管理工作上班期间尽量减少窗口间、科室间非必要的活动或面对 面交流、沟通情况,建议通过网络、钉钉、电话等不接触方 式开展工作,推迟、减少会议、活动。八、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在中心大厅宣传屏设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 防控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及感染与预防等知识宣传,使干部职工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 要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 控制。各入驻窗口(单位)要督促干部职工认真按照省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要求,做好自我卫生防疫 管理,少外出、不聚集、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多人办 公应佩戴口罩。对安保人员、清洁人员等每天体温检测上岗。 后勤服务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保洁人员还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时洗手消毒,有12 -效防止病毒感染和传播。九、加强防疫物资储备根据县政府安排,防疫物资由卫健办负责采购并做好入 库及发放登记,确保物资充足、种类齐全,其他物资由物资 保障组协同采购。结合公共卫生响应措施合理使用防疫物资, 对防疫过程产生的废物进行规范、安全处理。疫情防控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在疫情防控 期间既让群众和企业舒心办成事,又让办事群众生命安全、 身体健康不受威胁,是我们当前最大的使命担当。各位领导 和各科室、各入驻窗口(单位)要按照疫情防控预案要求, 认真履行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强化领导,靠前指挥,通 力合作,不折不扣执行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真正做到守土 有责、为民负责、履职尽责,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作 出应有贡献。对责任不落实,执行不到位,出现问题的,按 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组长:副组长:成 员:经济办、社会事务办、农办、建设办、红旅办、 市监所、综合执法、综合信息指挥室、宣传办、水头所、交 通办、卫健办。(三)医疗卫生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卫健办、卫生院。(四)宣传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宣传办、卫健办。(五)物资保障组组长:副组长:成 员:经济办、财政办、市监所、交通办、卫健办。(六)进口冷链食品工作组组长:副组长:成 员:市监所、经济办、水头所、交通办、农办、卫 健办。(七)督查组组长:副组长:成 员:纪委、党建办、考绩办、卫健办。2、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建立每日分析研判会议, 压实防控工作责任,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确保责任明 确、反应及时、保障有力、预防到位、处置有效,打牢疫情 防控的工作基础。三、重点场所健康防护要求(一)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 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各岗位责任,加强人 员培训。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 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送医。规范做好从业人员防护。2 .在相关场所入口处对所有进入人员核验“健康码”、 测量体温。市场出入口处应当配备免洗手消毒液,张贴明显 的洗手提示,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备或其他洗手 设施,并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加强场所内通风换气。3 .市场内实行分区经营,做好重点经营区(如宰杀加工 区)的隔离防护,严禁贩卖野生动物。保持市场内清洁卫生, 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密闭化清运工作。4 .每天定时对门把手、电梯按键、扶梯把手、称量工具 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 壁等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拖布和抹布等保 洁用品应当专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定期消毒处理。5 .充分利用广播、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宣传疫情防控等 的健康知识,市场环境卫生制度上墙。倡导打喷嚏、咳嗽时 用纸巾或肘臂遮挡,以及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勤洗手、 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经营购物环境。(二)广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室外场所。L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 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 人员培训。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 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6 .做好公共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清洁卫生, 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密闭化清运工作。7 .工作人员做好手卫生,佩戴口罩,打喷嚏、咳嗽时用 纸巾或肘臂遮挡。8 .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或大 屏幕,提醒入园游客、工作人员遵守防疫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三)理发室、美容院等场所。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 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 人员培训。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 行登记,督促员工在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2 .在入口处对所有进入人员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门厅、收银台和顾客等候区等区域环境 整洁,及时清理垃圾。3 .做好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 清洁消毒。各类场所要做好日常消毒,顾客使用的工具(包 括理发器、话筒等)和公共用品(毛巾、围布等)做到“一 客一用一消毒”。4 .减少场所内人员密度,推广网络、电话等提前预约服 务,控制全天人流量和单场次人数;提醒顾客保持安全社交 距离,尽量采用非接触方式扫码付款。5 .要求工作人员保持工作服整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时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6 .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广播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等健康 知识宣传。(四)餐馆、民宿等服务场所。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 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督 促员工在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2 .定期对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加强对卫生间、 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用设施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有条件的配备免洗手消毒液、安装感应式手消毒设施。3 .对所有进入人员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排队等 候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五)医疗卫生机构。1 .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应急培 训和演练。设置应急处置区域,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 等防疫物资储备,定期进行重点场所巡查;建立员工健康监 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督促员工在身体不 适时应及时就医。2 .对进入医院的所有人员都要核验“健康码”、测量体 温。在服务台、就诊台等等候区设置“一米线”,提醒咨询 者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到一人一诊室就诊。3 .医院内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配备免 洗手消毒液,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手消毒。4 .所有人员应尽量避免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 物体表面,接触后及时洗手消毒。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 肘臂遮挡。5 .自医疗卫生机构返家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 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更换外衣并尽快清洗。(六)学校。1 .制定应急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在校门口 等处设立临时处置区。2 .定期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加强重点 场所重点部位的日常预防性消毒,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洗手 设施运行良好。做好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 通风换气工作。3 .教职员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保洁、保安和宿管等 后勤服务人员)和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发热、咳嗽等 异常症状的做好个人防护后及时就医。4 .合理安排集体活动。学生在校期间不串座、不串班、 不打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5 .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师生赴外地旅行应做好报备。(七)养老机构。1 .制定应急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单位主体责 任。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在入口处 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2 .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完善健康档案。每日对老年人及 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加强对老年人原有疾病及症状监测, 身体不适的做好防护后及时送医。3.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老年人在居室内不需要佩戴口罩。在户 外活动时应随身备用口罩,与他人难以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 离时及时佩戴。4 .控制探访人员数量、活动区域和探访频次,对探访人 员进行实名登记,亮码测温正常后方可进入。5 .定期对养老机构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加强 重点部位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加强居室、办公区域、食 堂、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等场所通风换气。6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卫生间应干净整洁,配备洗手设 施和洗手液。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做好密闭化清运工作。四、聚集性活动健康防护要求1 .严格控制活动人数,会议等室内聚集性活动人数原则 上应控制在100人以内。活动期间,参加人员保持安全社交 距离,严格落实佩戴口罩规定。2 .举办主体应在会议或活动开始2周前开展风险评估。 对风险评估提出的防范措施,应及时跟踪落实。3 .活动场所须提前配备必要的防疫设备和用品,包括消 毒药械、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以及足够 的洗手设施、免洗手消毒液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干手纸、 垃圾桶等。4 .所有人员进入会议或活动场所均须核验“健康码”、 “行程码”并测量体温,亮码测温正常者方可出入;根据具 体情况,可采取实名登记等措施。5 .会议或活动期间尽量保持自然空气流通,优先采用开 门、开窗等自然通风形式,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 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消毒和空调使用具体参照省人群 聚集性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规定执行。6 .落实错峰就餐、增设物理隔离、分餐等措施,控制就 餐时的人员聚集。7 .举办主体要宣传引导参加人员遵守“一米线”、勤洗 手、戴口罩、使用公筷公勺等卫生规范,打喷嚏、咳嗽时用 纸巾或肘臂遮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活动期间不扎 堆、减少聚集等。五、对个人的健康防护建议(一)必须规范佩戴口罩的人员。1 .到医疗机构就诊、探视、陪护的人员,或者其他有发 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者。2 .水产品、冷冻食品和农副产品仓库、农贸市场等场所 的工作人员,运输、选购上述产品的司乘人员、采购人员等。3 .在养老院等机构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和进入机构的 外来人员。4 .超市、宾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工作人员及进入上述场所 的其他人员。5 .银行及政府办事大厅等场所工作人员及进入上述场 所的其他人员。6 .药店、理发店、美容院等密闭场所工作人员及进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