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1编 阶段1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资源ID:86563003
资源大小:480.6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1编 阶段1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第一编中国古代史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开展先秦、秦汉时期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一一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II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7000-5000年距今约5000年 神话传说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前771年元谋人北京人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江西万年 仙人洞一吊 桶环遗址 (水稻栽培)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三皇五帝禅让制友朝建立I世凌制商朝 西周建立 建立分封制西周灭亡宗法制I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列国纷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I东周建立 商鞅变法秦灭周王室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西汉建立王莽政权建立杰区“用梦”在学建立 屉乂 XL 原始民主传统封建政治制度产生封建国家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编制户籍 改革币制、平抑物价、提花机、尊崇焚书坑儒 儒术、丝绸之路、造纸术、佛教传入 -中华文明的开展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中 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 成,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八方雄起: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前770年前356年前256年前221年前209年前207年前202年公元9年会奉 篇聚220铁农具逐步推男耕女织、货币广、百家争鸣诗经、“楚辞”中华文明的奠基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II1I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华山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线为中轴的南方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 为中心的西南部以环太湖为中心 的东南部一以山东为中心 的东方图例山峦文化遗址斗以关中(陕西)、晋南、像西为中心的中原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空间分布多地并存,以中原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凸显中华文明起源由多元走向一体的特征。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角度内容多元 性的 表达从文化分期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 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从文明起源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从遗址分布看,有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山东 泰安大汶口遗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等多元 性的 特征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山西、陕西、辽宁、山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 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呈现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之势,但中原地区是中华 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核心结论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是近年来学术界比拟关注的问题。考古学传入中国后,人们打破了三皇五帝的古史体系,开始用考古学的方法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近百年来,中华文明起源的探寻获得较大进展。以上示意图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文明的分布普及全国大江南北,突破了“黄河一元中心论”的说法,印证了 “满天星斗说”的观点。这充分表达出中 国早期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史料实证一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史料一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河姆渡遗址木结构水井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邦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史料二 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共发现139座大浅口文化时期墓葬,根据随 葬品的数量差异,可分为三个等级。在前人的分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 期墓葬的等级分布、墓主性别和墓均随葬品数量进行比照分析可知,梁王城遗 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时出现了具有分层社会特征的社会分化现象,但明确的 社会阶级尚未形成;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已经出现。梁王城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相关问题探讨解读(D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水井(定居)、生产工具(开始农耕)、陶器 (早期的手工业)(2)梁王城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随葬品的数量”有差异,出现“等级分 布”。探究: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特征,并 分析成因。提示:特征:处于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人们开始 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阶级即将形成。成因:生产力(生 产工具)的开展,农耕经济的产生等。史论形成原始农业诞生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历史解释原生性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其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 形成的过程,夏、商、周时期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可信性我国考古学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 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整体性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元文明的融合,各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 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共研主题2“家国同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时空观念一一西周分封分布,核心结论(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姬姓(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唯物史观一一多角度认识古代早期国家的诞生(1)国家的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对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2)国家的基本特征:按地域划分居民和公共权力的建立。(3)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 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史料实证一一早期国家政治治理史料一 礼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 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史料二 青铜器克囊Q6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史料三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 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史料U!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 周之士,不显亦世。”史料五 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 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解读史料一反映的是西周贵族等级森严;史料二为考古开掘,反映了 西周的分封制;史料三中,“从纵剖面看几级的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从 横切面看宗族组织”指的是宗法制,表达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史料四中“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表达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与宗法制有关;史料五中,从夏朝到西周,统治者由 “盟主”变为“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表达了政治统治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探究:(1)史料一、二说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2)史料三、四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有什么特点?(3)史料五反映出从夏朝到西周的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提示:(1)西周地方上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并通过礼制来维持。(2)史料三表达了西周政治家国一体的特征;史料四表达了西周王权与神权 相结合,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特点。(3)史料五反映了西周的政治制度出现了宗法伦理化的变化。史论归纳评价早期国家政治治理1 .不断开展:建立了世袭王朝,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的基本架构,具备了职 官、军队等国家机器。2 .不完善之处(1)部族组织残留严重,国家内部结构往往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 理形式,比拟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2)职官选拔采取世卿世禄制度,固化了社会等级。(3)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历史解释一一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政治经济思想血缘亲族关系尚未被地 域关系取代,最高统治集 团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 较松散;维持着世官世禄 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族 贵族世代承袭;国家权力 与家族权力相结合;通过 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国 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工 具仍以木石为主;青铜铸 造处于繁荣时期,实行奴 隶主土地国有制,奴隶在 贵族封地上集体劳作呈现出浓厚的鬼神迷信 与原始宗教色彩;强调敬 天保民(民本思想);形成 礼乐文化 家国情怀一一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LIANSHENME真题研析支真题研析创新模拟强化应用性立足于方法、规律、例(2021 广东选择性考试)今河南平顶山应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1)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民族。命题溯源有章可循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 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通法悟咤情境创设:以北方地区出土了带有南方风格的青铜器为生活情境,考查西 周时期我国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核心价值:从西周时期南北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交融,认识中华文明多元 一体,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必备知识:商周时期的一些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题干材料的必备知识的外延是北方出土了具有南方风格的西周青铜器。关键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判断青铜器是周代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表现 形式。由于当时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存在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辐射 的现象,所以说西周时期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相互交流,D项正确。解题指津:材料表达的是南方文化向北方中原地区传播,而不是北方中原 文化向周边传播,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等级的制度,但材料没有表达这些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表达宗法制度分崩离析,排 除C项。.正确答案D4触类旁通立竿见影创新应用L(2021 湖北选择性考试)“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下列图),也是饮酒 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 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C.等级制度的开展爵B.铸造工艺的完善D.宗法体系的崩溃C “爵”从饮酒器具及象征尊卑关系到用来代表品位序列,且“五等爵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不断成熟,说明“爵”从饮酒礼器开展成 为身份等级制度,应选C项;冶炼技术的提高与“尊卑关系的象征代表品 位序列”无关,排除A项;“完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涉及铸造工艺, 排除B项;“五等爵”强调等级,与宗法体系的崩溃无关,排除D项。2.(2021 福建选择性考试)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屡次言及“夏”“有夏”; 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 这反映了()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C.考古开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D 根据材料“先秦文献屡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 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应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 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 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但并未强调考古发 掘的重要性,排除C项。3.(2021 辽宁选择性考试)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 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表达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确实立C 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表达了劳动过程中的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 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 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 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 排除D项。4 .(2021 山东泰安摸底)西周大克鼎内壁铸有铭文,前半局部是克用华美 的词语颂扬其祖父师华父的品行与功绩,后半局部是周天子对克的册命辞及赏 赐内容。克跪拜叩首,乃铸造大鼎以颂扬周天子,并祭祀祖父师华父在天之灵。 其铸鼎的目的表达了()A.王位传承B.宗法血缘C.中央集权D.权力更替B 材料信息“克用华美的词语颂扬其祖父师华父的品行与功绩” “祭祀 祖父师华父在天之灵”表达了铸鼎的目的是强调宗法血缘,故B项正确;王位 传承、权力更替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故A、D两项错误;此时中央集权还未建立, 故C项错误。5 . (2021 山东德州一模)西周武王封姜尚为齐侯,都营丘。姜尚率部“夜 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 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由此可知,分封齐侯()A.改变了西周血缘分封的原那么B.表达了官僚政治确立C.有利于巩固西周贵族的统治D.导致了地方争端加剧C 材料中姜尚赶往封地后,赶走来犯的莱人,稳固了边疆,加强了对这 一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说明分封齐侯有利于巩固西周贵族的统治,C项正确;西 周分封王族、功臣等,分封姜尚是按功臣分封的,属于正常分封的范畴,排除A 项;官僚政治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确实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有 利于边疆的稳定,排除D项。6.(2021 河南郑州三模)西周在婚姻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夏殷五世之后 那么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西周实行“同姓不婚"()A.利于保证各级贵族特权地位B.利于用血缘纽带巩固统治C.旨在重用王室加强中央集权D.D.目的是封邦建国扩大疆域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客观上促进了 与其他姓氏的联姻,从而通过婚姻和血缘纽带加强与其他姓氏的联系,这利于 巩固统治,B项正确;“同姓不婚”与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地位关系不大,排除 A项;西周时期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C项;“同姓不婚”与扩大疆域没 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流长,生生不息,具有自身特点与风格。家国同构:夏、商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开展时期;西周时期,宗法制度渗 透于社会整体,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和延伸。争霸变革: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 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泽被后世。(二)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开展国家治理:秦统一,确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推行郡县制,统一多民 族国家建立,汉承秦制,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力 强盛,东汉“光武中兴”,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田园风情:秦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展,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 的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促进了商业开展,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都表达了田 园风情。思想一统: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朝廷 设立五经博士,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灿烂:史记汉书是两汉史学代表作;汉赋、乐府诗是文学成就 的集中表达;两汉科技成就突出,造纸术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传播。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耍课程标准1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 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 的起源特征。3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 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XUESHENME必备知识教材融会落实基础性着眼于广度、深度、A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从打制方法到磨制的方法制作石器。1 .生活:从采集到从事原始农业。2 .文化遗存: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 元二体的开展基础。Zxzzzzszzzzxzzx>zz'*z>.二、原始社会的阶段及特征阶段特征原始人群群居生活母系氏族社 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社 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 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权贵阶层【链接选择性必修2P23三、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采集和渔猎(1)时间:远古时期特点2.农耕和畜牧食物来源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生产工具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妇女地位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1)时间:大约1万年前。(2)概况意义农业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分别是粟和水稻的发源地中美 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业西亚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中国距今约7000年前,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南美 rn距今约60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经济生活: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社会生活: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社会分工:一局部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 炼等手工业劳动。科技开展: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开展起来。A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一、部落联盟1 .三皇五帝: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 较为具体。2 .炎黄部落:处于黄河中上游一带,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3 .尧舜禅让: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4 . “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二、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年).国家建立 (1)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荥制国家。(2)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1 .国家治理中央中央地方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2 .文化遗存:河南偃师二B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链接选择性必修2P6】三、生产关系的变化1 .根本条件:随着农业产生,生产力开展,出现了剩余产品。2 .主要表现A知识点三商和西周社会结构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地位下降阶级关系剩余产品出现和私有制产生,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治理方式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了国家一、商朝兴衰(约前1600前1046年)二、西周统治(前1046前771年)都城商朝的都城屡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商朝也称殷朝文字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 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国家机构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影响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1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众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 周。2 .统治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政治 统治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 “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土”金字塔型的 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共和 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 “国人暴动”。周 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三、商周经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 具极少土地制度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便买卖,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 基本方式手工业壹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 烂的青铜文化【链接选择性必修1 P2-3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地位地位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形成与开展时期夏朝世袭取代禅让制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朝据记载,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表现表现的官吏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名师指津一一原始社会的分期及代表按社会组织划分: 原始人群: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母系氏族社会:山顶洞人、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2)按生产工具划分: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 化、良渚文化。1 .史学新论一一中国文明的多源性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是假设干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 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 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当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微点拨:从新石器晚期起,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为主干,周围环绕多个文化圈的“重瓣花朵”式结构,创造了中原核心、多元 一体的文化模式。2 .思维发散一一食物生产对人类的影响PhEL史密斯等人在农业起源与人类历史一文中指出:在食物生 产出现以前,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从自然中攫取食物,对自然状态并没有 多少改变。而食物生产导致了社会分工形态的变化,为阶级产生奠定了基础, 铺平了向国家开展的道路。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从采集、渔猎逐渐开展到农业生产。农业的出现有 何作用?提示: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比拟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 式,促进了文明出现。3 .史学新论一一中国史前农业的类型及特点中国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基础,南北形成稻作、粟作史前两大农业系 统的格局,这在世界史前农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 而言,中国无疑是自成完整体系的农业起源重要中心之一,也是史前农业地理 分布广阔、保持着持续性开展的一个国家。任式楠中国史前农业的产生与开展 微点拨:中国史前农业生产已到达较成熟水平,为原始文化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4 .构图解史一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关系 生产力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生产力开展生产力开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权贵阶层出现 (早期奴隶主)启继位(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5 .思维发散一一商朝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多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所获得的政权与君权的合理性与合法 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重要标尺。殷商时期,“率 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商朝为什么神权政治盛行?提示: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了人们的认知能力;统治者借迷信崇 拜,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统治。6 .图解历史一一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涵及关系长宗嫡大邕.长宗嫡大邕.余子小宗长一宗 嫡一大 青官“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 传“年均以德” 诸侯J “德均那么卜”余子小宗长二宗嫡大余子小宗权力分配:分封制一政治生活等级化一天下归周。权力继承:宗法制一家族生活政治化一天下归宗。权力认同:礼乐制一等级观念生活化一天下归心。宗法制是内核,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 分封制的工具。8.生活情境重男轻女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 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请用宗法制的相关知识解读这一现象。提示:材料说明贾母具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观念。表现在:以“贾母”为 代表的宗族内封建家长的权威。先给宗族内人员操办婚事,后给宗族外的人 员操办,表达了宗法制注重血缘亲疏的特点。9 .教材补遗一一国野制周初分封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本族人到达封地,先建 立一个军事据点,由点到面再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当时称以外的土地叫“野”。“国”是地方的政治中心,贵族及其同族成员居住其中,称为“国人居住在“野”的人叫“野人”亦称庶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原住民,包括殷商等部族的后裔和其他地方迁徙来的居民。在 平面上,西周国家管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政单元。国人的主要义务是当兵作战, 缴纳少量的产品作为军费。野人的主要义务是从事农业生产,以耕种公田的方 式为国家贡献劳役。10 .归纳总结一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开展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国家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夏、商、西周元谋人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经济走向繁荣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开展什 KA0SHENME行么关键能力命题探究提升综合性侧重于史料、史论、共研主题1多元一体一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 时空观念一一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