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12《题临安邸》说课稿(部编版)第二课时.docx
-
资源ID:86565120
资源大小:14.2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12《题临安邸》说课稿(部编版)第二课时.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12题临安邸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题临安邸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南宋诗人林升看到中原 国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偷生,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怒, 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一首诗。二、说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 的大概意思。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 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受到心灵的熏陶。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三、说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望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难点: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 情感。四、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的背景资料理解古 诗内容。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爱国感情。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感受力不 强。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 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 知识的拓展,以情击情,引领学生在“动情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 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五、说教法学法1、感受古诗题临安邸的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2、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写作背景,知道“暖风” “熏” “醉”等词,体会 当时统治阶级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从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说教学过程步骤一、比照:生成情感。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陆游的示儿这首诗。谁还记得?请你背给大 家听听。(指名背诵)2、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3、是啊,在临终之际,陆游苦苦期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一天他盼 到了吗?(没有)没有盼到,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宋朝诗人林升(板书林升)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一一题临安邸(指板书),做了很好的回答。生齐读课题。理解“邸”。步骤二、品悟:走进诗文。(一)由题入手,读懂古诗。1、课题是什么意思,谁知道?(题写在临安旅店的诗)对。你是用什么方法理 解的,能说说吗?(看注释)结合注释来理解诗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大家再看 看注释,临安是什么地方?诗人林升就是在临安客店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出示题临 安邸)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看看是怎么写的。(学生齐读)2、交流反应,介绍背景。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象?诗中还出现了哪个地名?汴州又是什么地方?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你们知道吗?(简介历史背景)3、品析诗句师:是的,在我国历史上,南宋王朝是一个非常黑暗、非常腐败的朝代。人 们在战乱中痛苦生活,而当朝权贵们却不闻不问,不理朝政。诗人林升就是在悲 愤中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他究竟在临安城看到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 到了什么?我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这首诗,对照注释好好想一想。学生自读自悟。交流。(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 思?(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温暖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都 陶醉了,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在学生交流中随机点拨:你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的诗句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看 到了碧绿的青山一座连着一座,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南宋的权贵们整日游山观水、 饮酒作乐)你从诗句“几时休?”中体会到诗人是什么心情?(生充分讨论后交 流,师随机引导)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愤怒)是的,“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林升对权贵们 愤怒的质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问?同学们,这些贪图享乐的南宋统治者就在你们面前,请大家和诗人一起,指 着他们的鼻子,大声问一问:一一“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此刻的权贵们又是一幅怎样的神态?(“暖风熏得游 人醉”)这里的“暖风”指什么?仅仅指自然界的春风吗?这里的“游人”是些什 么人?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权贵醉”而称他们为“游人”呢?。透过这个“醉”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时啊,这真是一群烂醉如泥的家伙;他们真是纸醉金迷啊!他们简直是醉生梦 死!(板书“醉生梦死”)在这些权贵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直把杭州作 汴州” !)师: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已经沦陷的北宋都城一一汴州了。(二)资源整合,深刻领悟。1、了解汴州。同学们,昔日的汴州又是什么样子呢?想知道吗?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 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大家请看:出示清 明上河图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昔日的汴州?(生说)就是这样一个繁华的汴州,随着 北宋王朝的灭亡而被葬送了,此时,你心情如何?祖国的锦绣河山被葬送,怎不叫人悲哀呢?让我们带着悲哀,一起来读读这 首诗。(出示古诗)2、拓展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学们,汴州沦陷了,权贵们可以逃离战乱,来到南方的杭州,继续寻欢作 乐,可是,汴州的老百姓呢?他们的境况又如何?爱国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 门迎凉有感这首诗中是这样描写的:(课件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理解“遗民”、“胡尘”,体会百姓生活之苦。汴州的老百姓生活怎样,你们听出来了吗?是从哪一句听出来的?这里的“遗 民”指什么? “胡尘”又是指什么?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汴州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眼泪都哭干了。 请你们再用心听听一一(课件出示古代战争画面)透过这漫天飞扬的“胡尘”,你好像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理解“又一年”,体会等待时间之长。汴州的老百姓痛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南望王师又一年",你们可知道, 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你们知道吗?据资料介绍,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 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同学们,整整23739个日日夜夜呀!同学们,破 碎的山河在盼,流泪的遗民在盼,陆游在盼,林升在盼,他们盼到了吗?(没有) 你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生读)他读得怎么样?你们听出了什么?(悲愤,愤怒) 你想读吗?(生读)他读得怎么样?让我们带着无比的愤怒的心情,齐读题临安邸步骤三、拓展:升华诗情。1 .读着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爱国)他的爱国之心表达 在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老百姓痛苦生活的担忧。(板书:忧国忧民)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 年的老百姓,面对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畅谈体会,随机点评。)2 .面对国土的沦陷,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个又一个爱国志士站出来了:林升 愤怒的质问着;陆游悲伤的呼喊着;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更是为实现他精忠报国 的志向,带着将士们浴血奋战着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如同黑夜中一道犀利的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课件)来,让我们一起高声 诵读满江红!(师生齐声诵读)七、说板书设计题临安邸权贵醉生梦死忧国忧民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