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教学参考】.docx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商品的二因素、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理解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 的作用。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认同,同时正确认识其 历史价值和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学难点:劳动的二重性教学方法:例证法、谈话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资本论书影。教师: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内容起点部分涉及到的就是劳动价 值理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讲授新课一、商品、货币理论1 .商品的含义及其二因素探究活动1(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7页的探究活动材料,回答第一个问题一 一人们为什么要交换这些东西呢?它们之间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人们愿意交换是因为商品有使用价值即可 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不同的商品能用于交换是因为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都有价值。由于不同的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量有所不同,所以交换过程中要按 照一定的量的比例关系交换,体现了交换双方的公平。而这就叫作交换价值。四、课堂作业:P19第4题,P20第8、11题。五、作业:P19第3、5、6题,P20第7、9、10题。课后小记: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 课堂中张子钊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 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 ”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 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 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 确的知识体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 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 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 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 确有困难的同学建议用低段带方格的作业本打草稿,这样便于他们检查是否除到 哪一位就将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任何商品都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成其为商品,任何 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价值和使用价值被称之为商品的二因素。2 .劳动的二重性探究活动2 (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一一织布者和裁缝的劳动有什么 不同?他们的劳动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作答(略)教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劳动形式上不同,称为具体劳动,作用于物质材料生产出来的 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所以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而撇开这些外在形式则可发现不管 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人类劳动能力的表现,二者有共同的本质,这要靠抽象思维去 把握和理解,我们称之为抽象劳动。劳动过程结束后我们已无法看到劳动的具体形式,商品 在交换过程中不考虑是由什么形式的劳动创造的,人们只关心能够得到多少的交换价值。所 以抽象的劳动创造价值。因此,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劳动的二重性并非两次劳动或者两种劳动,而是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 面或称之为两个层面。这一理论为揭开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面纱奠定了理论基础。3 .商品的价值量教师:商品价值量的天然衡量尺度是劳动时间,而只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决定商品价值 量的大小。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缩短,商品的价值 量就变小,反之就变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在层次上发生了分化,产生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之分,通过阅读教材同学们可以看到在相同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多于简单劳动。4 .货币理论探究活动3 (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一一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 什么?学生回答: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 品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四个阶段。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货币就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教师: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产生,服务于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发展。二、价值规律理论.内容和表现形式学生:阅读教材第28页教师:规律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的稳定的一种联系,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只能通过价 格的上下波动感知它的存在,进而把握和认识规律的作用。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价值规律都 将在经济生活中存在,并发挥作用。1 .作用探究活动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9页的材料比思考给出来的三个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我们形象地比喻为“棒子”“鞭子”“筛子”。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同学们在学习理解时要坚持辩证地对待即既要看到价值规律积极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在特定 的社会制度下的消极影响。而这个观点恰恰是马克思在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理论的基础上对 价值规律作用的更全面、更科学的阐释,为我们自觉把握和利用价值规律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理论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价值体 现的是劳动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回答了古典经济学家无法 回答的问题,使劳动价值理论称为科学。社会历史意义: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雇佣工人的压榨和 剥削,促使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由自发状态到自觉状态的转变,预见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发 展趋势。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从商品、货币理论到价值规律理 论,比较初步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必 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板书设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一、商品、货币理论商品的含义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商品理论商品的二因素价值(社会属性)r具体劳动f 生产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f 生产价值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货币理论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二、价值规律理论.基本内容一棒子 1.作用鞭子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筛子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1 .理论意义.社会历史意义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概念的运用较难把握,鉴于必修一经济生活中对概念 有详细解释的不必重复,把重点放在新概念的理解上。内容方面有了更多的扩展和递进,可 以使学生加深对必修知识的理解,但同时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时间的局限,造成对部分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的详略处理不够合理。小数除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 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 计算。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一)商大于1教学内容: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的: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 的小数除法。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24 + 4=4164-32=13804-15 =二、导入新课: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 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 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22.4 + 4)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三.教学新课: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 4 千米=22400 米22400 + 4=5600 米5600 米=5. 6 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 的?追问:24表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 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 些不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25.24-634.54-15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课后反思: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熊佳豪)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郑扬)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有研究的价值.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第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二)商小于1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一11 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 数除法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 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 迁移。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复习题:(1) 22.4 + 4(2) 21.454-15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 完成。-新课1、教学例2: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 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 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2. 4/37. 2/9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2、教学例3: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 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 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该怎么办?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4、教学例4: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应 注意什么?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如果有余数怎么办?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 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 小数点再除;(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5、P18 做一做。三、课堂小结:1、说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被除数比除数小时,计算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