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86566457
资源大小:59.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宁远县2022年下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九年级历史O E11 酒盘求O世 阳题熙任邹时量60分钟 满分100 分题号.21222324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下表。本大 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法老作为古埃及最高的统治者,具有无上的权威。下列最能印证这一史实的是A.象形文字的发明B.木乃伊的制作C.太阳历的制定D.金字塔的修建.埃及考古学者在一次发掘金字塔时,发现了金字塔内壁上写了大量的文字,这种文字最有可能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阿拉伯文字D.希腊文字3 .以下是某同学为课本剧汉谟拉比所撰写的台词,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我是法老,太阳之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神授我权杖,制定法典.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 其原因,大河流域A.自然资源匮乏C.文化积淀厚重B.文明成果丰硬D.适合农业耕作5 .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A.古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6.这幅漫画反映了古代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A.古代雅典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 说明A.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交流7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8.元首是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世界上第一位创立元首制的人是A.伯里克利B.凯撒 C.屋大维 D.穆罕默德.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 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A.亚里士多德B.屋大维C.汉谟拉比D.凯撒.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与古代种姓制度的相同点是A.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地区A.印度B.罗马C.埃及D.巴勒斯坦.中世纪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A.万民法和经济法B.习惯法和村法C.查士丁尼法典D.十二铜表法. 12世纪,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大学兴起B.阿拉伯数字的发明C.城市的兴起D.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描述欧洲中世纪某历史事物时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征(见下图)。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特点:防御特征市场自己的法院,部分自治法律相关社团享有部分的公民自治权A.封建庄园B.大学C.新兴城市D.教会.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对于拜占庭帝国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国家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B.国王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后汇总编成罗马民法大全C. 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D.拜占庭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古典文化,对后来文艺复兴产生重大影响.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区域不断扩大B.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C.民主制度达到鼎盛D.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坨勺日本人,作为热情的 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作用重大包括主张实施变革提出效仿宋朝制度推动大化改新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A.B.c.D.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与阿拉伯人的口相关的史实是A.编制了医学集成和医典B.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C.创制了 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D.利用宗教实现统一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2分,第 24小题10分,共40分). (6分)古代亚非地区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请回答:(1)指出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发祥的大河流域。(2分)(2)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使用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2分)(3古代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被称为什么?古代印度诞生了什么宗教反对该制度? (2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文学、哲学、建筑等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成为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源 头。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 想十分活跃,思想家都开始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 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镌。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 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注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 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请列举古代希腊文学、建筑成果各一例。(4分)(2)公元前5、6世纪左右,中国进入思想繁荣时期的重要表现是什么?请列举这一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古希腊思想进入繁荣时期,哪位哲学家的主张对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6分)根据材料二,相对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中国哲学在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时呈现 出怎样的不同。(2分)17 . (12分)材料一:中国内地的铁器、钢器、漆器,经过新建地区西运。罗马和中国交易的种类包 括矿物、动物、珠宝、玻璃、织物和香料等,品种多达几十种。材料二: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在越南日南登陆后,前往洛阳进见汉桓帝,随身带有象牙、犀角、 玳瑁等珍贵礼品。这样中国与罗马两国“始乃一通焉”材料三:后汉书卷八十八是这样描述罗马帝国的:“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 里,有400余城。小国隶属者数十。”根据材料一判断中国与罗马之间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是什么? (3分)根据材料二分析,166年罗马是处于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时期?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 的成就之一,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欧洲法学的渊源指的是什么?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 帝国,其中哪个帝国延续下来了? (6分)根据材料三判断,当时我国对罗马称作什么? (3分)18 . (10分)材料论述 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 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在保留其本民族的神道教的同时,日 本人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做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回答:(1)发生在7世纪中期的哪一场改革是日本以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 (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8分)宁远县2022年下期期中质量监测参考答案九年级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8. C 9. A 10. A8. C 9. A 10. A17. A 18. C 19. D 20. BI. D 2. B 3. D 4. D 5. C 6. A 7. AC 12. D 13. B 14. A 15. C 16. 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6 分)(1)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2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2分)种姓制度。佛教。(2分)(12 分)举例: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4分)(2)表现:百家争鸣。举例:老子、孔子等。人物:苏格拉底。(6分)(3)不同: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 道主义”,它注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2分)21. (12 分)丝绸之路。(3分)罗马帝国;十二铜表法;东罗马帝国。(6分)大秦。(3分)22. (10 分)(1)大化改新。(2分)(2)示例一观点:只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取得进步。(2分)论述: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日本社会经 济的发展。当今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外资,从而促进 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之,只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 断地改革和创新,就能取得进步。(6分)示例二:观点: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民族。(2分)论述: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日本社会经 济的发展。借用汉字,借鉴儒家学说,接受佛教,但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变通, 改革创新,为己所用。所以说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又富于创新的民族。(6分)说明:其它观点和论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注:凡主观题可采意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