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科学量是科学中量度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下列科学量 中,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是()A.长度B.功率C.速度D.时间.长征五号系列新一级运载火箭发动机“液发77”是我国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 并且非常环保,因为其燃料的燃烧产物只有水。在物质分类上,水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因为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功能,所以吸毒极易导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B.因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腔进入人体的,所以佩戴口罩能阻止病原 体入侵C.因为酗酒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所以酗酒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D.因为香烟中含有焦油等致癌物质,所以吸烟会诱发癌症1 . 1997年2月23 H,英国自然杂志宣布世界上首例来源于哺乳动物体细胞的克 隆羊“多莉”问世。其过程是:将苏格兰黑面母羊的去核卵细胞和芬兰白色母羊乳腺上皮 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形成重组细胞并促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把胚胎植入另一只苏格兰 黑面母羊的子宫中,由它孕育并产下克隆羊“多莉克隆羊“多莉”的性状很像芬兰白色 母羊,这是因为芬兰白色母羊提供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 )A.基因B.蛋白质C.氨基酸D.脂肪2 .我国是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湿法炼铜涉及到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Fe + CuSO4=FeSO4+Cuo这一化学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 .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 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图示中的()现了同样的规律;(2) 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 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的原因。(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33 .有一天,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其过程是: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 少量凉开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 小华发现玻璃罐里的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 假设并进行实验求证。(1)假设:(2)主要实验步骤:在两片载玻片。上分别滴加0.9%和2%的氯化钠溶液,刮取口腔 上皮细胞并涂抹在溶液中,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3)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 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4)思考: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 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 移动。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 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 上皮细胞。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 34 .小越发现家里种的仙人球晚上开花了(如图所示),感到非常好奇。向经验丰富的 花农咨询后,她了解到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在夜间开花,而且花期很短。多数仙人掌科植 物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间开花,有什么意义呢?查阅资料后发现,植物花瓣也会进行蒸 腾作用,植物夜间开花能减少水分散失。为了验证花瓣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她设计了如 下实验:试卷第10页,共12页实验一:选取一片仙人球花瓣,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将A、8两张相 同的氯化钻试纸相对应地贴在花瓣的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固定。另取一张氯 化钻试纸C置于仙人球所处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三张氯化钻试纸的变色情况。 实验二:分别撕取花瓣的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寻找某 一种结构。(1)实验一中氯化钻试纸C的作用是为了排除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 o(3)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的意义:植物花瓣在夜间开花比白天开花能有效减少水分散失。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从而使 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35 .学习了“电生磁”的知识后,小柯在家里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器材主要有:全新干电 池若干节、铁钉3枚、大头针若干、长导线1根。实验过程:用细线把3枚铁钉捆绑在一起,再用长导线缠绕铁钉6圈,连接在1节全新干电池两 端(如图所示),制成简易的电磁铁。用电磁铁尖端去靠近大头针,观察吸引大头针的 数目(通电时间不超过10秒钟,下同)。将电磁铁连接在2节申联的全新干电池两端,重复实验。将电磁铁连接在3节串联的全新干电池两端,重复实验。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至9匝,连接在1节全新干电池两端,重复实验。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至12匝,连接在1节全新干电池两端,重复实验。(1) 1节全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伏。(2)小柯的实验想要探究的问题是:(3)本实验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此科学方法属于(选填“类比法”或“转换法”)。(4)请帮助小柯设计用于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试卷第12页,共12页参考答案:1. C【详解】ACD.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故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B.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不能用来描述运动的快慢,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BoA【详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A。2. C【分析】吸烟、酗酒、吸毒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大,特别是人们对吸烟、酗酒的危害认识 不足,吸烟、酗酒的人数逐年怎多,年龄呈下降趋势。在公共场合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 他自己还大;吸毒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 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毒 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 定带来巨大威胁。【详解】A.毒品主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可卡因等。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 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如杜冷丁等)被滥用时,也会成为毒品。吸毒会损害人 的大脑,降低人的免疫力,所以吸毒极易导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A正确。B.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鼻腔进入人体的,佩戴口罩能阻止病原体入侵,减少 感染机会,B正确。C.酗酒会使人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使酒精肝、肝硬化的患 病率增高,C错误。D.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降低 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害物质到达 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D正确。故选CoA【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 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详解】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答案第1页,共12页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克隆羊“多莉”的性状很像芬兰白色母羊,这是因为芬兰白色母羊提供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 核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故选AoC【详解】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符合题意;B、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不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符合题意;D、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oB【详解】潮汐现象是由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日、地、月三者一线时,引潮力叠 加,易形成大潮,故新月和满月时,易出现大潮。满月时地球位于月亮和太阳之间,位于图 中的地;新月时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位于图中的地,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3. A【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小肠E胃则则里.葡萄檐蛋白质脂所脂所旭汁牌液和药液中旃> 甘油+脂肪酸【详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裳,皱裳上 有很多小肠绒毛,增大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 内含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故选AoB【详解】A.开关应与被控制的电路串联,所以,开关应与被控制的灯泡串联,故A正确,答案第2页,共12页不符合题意;B.插座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所以,插座并联在电路中,即灯泡与插座应并联,故B错 误,符合题意;C.当开关S断开时,d点与火线相连,用试电笔接触该点时速管发光;。与零线接通, 氮管不发光;开关断开时人点与零线相连,窗管不发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三孔插座中有一个孔是用来连接地线的,让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接地,可以防止 因漏电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oD【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 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牙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 为。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详解】A.昼夜长短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影响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的因素有昼长、地 势、天气状况,错误。B.鸟类的生殖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错误。C.鸟类的生殖行为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错误。D.从视网膜感受刺激到效应器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正确。故选D。4. D【详解】A、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故选 项说法正确;D、图中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助燃剂,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5. D【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 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答案第3页,共12页【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物质间转化能实现,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物质间转化能实现,故选项错误;C、铁和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物质间转化能实现,故选项错误;D、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该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故选项正确。故选DoC【详解】由图可知I,用老虎钳剪钢丝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老虎钳是省力杠杆; 把刀口制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6. D【详解】AB.已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u=5m/s,甲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 和支持力的作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题意可知,水平推力产 为6N,方向水平向右,则摩擦力也为6N,方向水平向左;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尸的大小为6N时,做功的功率w FvP = = = Fv = 6Nx5m/s=30W t t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无关,因此当月的大小 为10牛时,摩擦力不变,还是6N,则推力大于摩擦力,甲物体将做速度大于5米/秒的加 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oD【详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说法正确;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因此此温度下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 故说法正确;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故说法正确; 溶解度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二八岳累干:八八xlOO%,故80时,100g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 浴角牛度+ 100g和溶液中溶质质量都小于此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因此降温到20C时,氯化钠和硝酸钾析答案第4页,共12页 出的晶体分别小于2.4g和137.4g,故说法错误。故选DoB【详解】由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 由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1A,流经扁支 路的电流/尸0.1A,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 是0.3A,干路电流/=0.3A, Ro两端电压U 产/R尸0.1Ax20Q=2V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流经未知电阻凡的电流-=0.3A-0.1A=0.2A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都相等,则未知电阻L两端电压2=U/=2V心的阻值R =£=2_ = 10Qx I2 0.2A故选BoC【详解】A.甲和乙两个正方体边长相同,则根据体积公式可知其体积相等,两个正方体都 浸没在同一液体中,则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心尸"液gV族可知,甲受到的浮力等于 乙受到的浮力,故A不符合题意;B.把甲和乙作为一个整体,甲和乙在液体中静止时悬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甲和乙 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而甲和乙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密度不同,所以甲的密度与液体 的密度不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柱形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如果将细线剪 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内液体和物体的总重力不变,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 故C符合题意;D.根据题意可知,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甲将漂浮在 液面上,则甲和乙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变小,液体深度变小,根据彳液的分可知,容器底部 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第5页,共12页17.17.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详解】(1)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和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 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都是常温,因此都可以采用B作为发生装置;(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用C装置收集而不用D装置收集。18. 温室臭氧【分析】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详解】(1)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 断上升的现象。温室效应的减弱导致地球急剧变冷。(2)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图所示微观模型表示了臭氧层的形成过程,这一变化为生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创造了条件。19. 胎生狗和猫红细胞【分析】(1)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 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2)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大小、数量较大男性(5.0x1()12/l),女彳生(4.2x1()12/l)最大(4.0-10.0 ) 乂1。9个儿最小100 300x1()9个儿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详解】(1)狗、猫、兔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分类 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 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狗、猫、兔同纲, 狗和猫同目,因此同目的狗和猫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要多些。(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无细胞核,里 面含有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结合,在含 氧量低的地方,能与氧分离,有运输氧的功能。血小板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20. 2NaOH+CO2=Na2CO34-H2O 排除碳酸钠或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正确答案第6页,共12页【详解】(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2+2NaOH=Na2CO3+H2O ;(2)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的目的是排除碳酸钠的干扰;(3)取小越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 化钙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说明沉淀不是碳酸钙, 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是氢氧化钙,则小越的猜想经 检验是正确的。21. 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罩内空气气压, 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 肺泡数量多,肺 泡壁薄,肺泡壁上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等【分析】(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 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 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 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详解】(1)当用手拉下橡皮膜时,钟罩容积增大,气压变小,气球内气压低于大气压,空 气进入气球表示吸气过程。(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 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 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22. 群落 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为浮游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为分解者提供氧气,浮游动 物和分解者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浮游藻类利用,浮游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粪便被分解者利 用单向的【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 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详解】(1) 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生态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答案第7页,共12页A.B.C.D.7 .小肠是消化道中的主要消化器官,能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这是 因为小肠中有()A.多种消化酶B.盐酸C.小肠绒毛D.胆汁8 .图是小明家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8 .灯泡与插座串联C.当开关S断开时,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路中、b、c、。四处,能使窟管发光的是d 处D.该插座能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9 .春天日照时间逐渐变长,大多数鸟类进入生殖季节,其机制是:鸟类的视网膜感受 日照时间变长的刺激,通过神经将信息传给效应器,效应器分泌激素,最终引起卵巢分 泌性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地球自转造成的B.鸟类的生殖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C.鸟类的生殖行为仅受到激素的调节D.从视网膜感受刺激到效应器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10 .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试卷第2页,共12页 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2)该生态瓶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有: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为浮游动物提 供氧气和食物,为分解者提供氧气,浮游动物和分解者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浮游藻类利用,浮 游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粪便被分解者利用。(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 在环境中消失。23. 水分子间存在引力 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存在一种力,克服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详解】(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原子核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在一 起而不散开,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是:质子之间存在引力。24. B 2x 104t0.91A【详解】(1) 1A图中,闭合开关,导体中有电流通过,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 电动机的原理。B图中,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属于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可以演示风力发电机原理的是B。(2) 3发1度电需煤400g,需要煤的质量Z7t=IVx400g/kW-h=5xl07kW-hx400g/kW-h=2xl010g=2xl07kg=2xl04t(3) 4用电器的总功率为P=20xl0W=200W这20只灯泡全部正常工作(其他用电器不工作),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U 220V25. 无色酚献或紫色石蕊(指示剂)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H+OH=H2O )20克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NaOH +HC1 =NaCl+H2O36.558.520g x 7.3%x答案第8页,共12页X _58.520g x 7.3% 361x=2.34g,2 34。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小;/xl00%=5.2%25g+20g【详解】(1)由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所以滴加稀盐酸前,锥形瓶中还需 加入无色酚酸试液,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红色消失,说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2)酸碱中和的实质就是H+和OH结合生成H2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80.4-60.4=20;见答案。26. 朝南减小【详解】(1)该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见,冬至、夏至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低的 是冬至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高的是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所以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朝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所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27. 带火星的木条碱性 +4【详解】(1)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取少 量二氧化镒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该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锦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为了检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待不再产生 气泡时,得到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3)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 1) x2+x+ (-2) x3=0,尸+4。28. 形状弹性势能【详解】口2指甲被挤压后发生形变,此时指甲具有弹性势能,当指甲被指甲钳剪断后, 指甲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指甲的动能。29. 分解吸收【详解】(1)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熔化、蒸发和升华过程只是状态的 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航天器返回舱返回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熔化和汽化过程 中物质都需要吸收热量,使舱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保障了宇航员和设备的安全。答案第9页,共12页30.30.恒星 核聚变 耐高温、防辐射等【详解】(1)太阳是一颗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属于恒星。(2)太阳能内部是由于较轻的氢原子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核能。(3) “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距离太阳很近,所以需要 的考虑耐高温、防辐射等。31. 沙石比热容比水小,降温比水快,且对流层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反射【详解】(1)海陆性质: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沙石比热容比水小, 降温比水快,所以南极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地形角度:南极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在对流层内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 南极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2)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白色的冰雪反射更多的太阳光。32. 底面BC 会聚见解析【详解】(1) 1由图1、图2、图3分析可知,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都向底边BC偏折。(2) 2凸透镜可以看出是两个三棱镜,两个三棱镜底边8c重合,当光线传播到凸透镜上, 光线会向8C偏折,即起到会聚作用。(3) 3三棱镜还可以研究光的色散,研究白光是由哪些光组成的。33. 萝卜条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失水变小 右上方 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不能一次施肥过多【分析】(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 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 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一滴一撕一展一盖一染一吸,解答即可。【详解】(1)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少量凉开水的玻 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小华发现玻璃罐里的 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假设为:萝卜条在较高浓 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失水变小。(4)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 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 将临时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0.9%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答案第10页,共12页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细胞使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根据上述探究可知,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不能一次施肥过多,避免烧苗现象。34. 空气中水分 气孔#保卫细胞 传粉【分析】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 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据此解答。【详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次实验 探究的是花瓣的蒸腾作用。变量是上、下表皮;实验一中氯化钻试纸C的作用是为了排除 空气中水分,保证单一变量。(2)在使用显微镜时,最好用低倍物镜观察,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气孔是 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是植物体 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故实验二中小越在低倍显微 镜下想要寻找的结构是气孔或保卫细胞。(3)仙人掌是虫媒花,即靠昆虫、小型蜥蜴等小动物传粉。沙漠中的大多数动物昼伏夜出, 多数仙人掌科植物夜间开花,昆虫、小型蜥蜴等小动物在取食花蜜的同时帮助仙人掌传粉, 从而使仙人掌生命代代相传。35.1.5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否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有关 转换法实验次数线圈匝数电池节数吸引大头针数量12345【详解】川根据常识知道,1节全新干电池的电压为L5V。(2) 2由实验过程知道,小柯在实验中改变了电磁铁两端的电压和线圈的匝数,所以,小 柯的实验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两端的电压和线圈的匝数之间的关 系。答案第11页,共12页(3) 3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可以间接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此科学方法属于转 换法。(4) 4小柯在实验中改变了电磁铁两端的电压和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 目,因此需要记录电磁铁两端电压、线圈的匝数和吸引大头针的数目,设计表格如下表实验次数线圈匝数电池节数吸引大头针数量12345答案第12页,共12页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C.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D.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C02H2CO3B. Fe2Q3 g->FeC. S * >FeSD. CuO "h->Cu(OH)912.图为小明同学用老虎钳剪钢丝时的情景,该老虎钳()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 B.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 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 D.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把刀口制得很锋利, 13.甲物体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 做速度为5米/秒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为了增大压力是为了增大压力是为了增大压强是为了增大压强在大小为6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右 (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Z/Z/Z/Z/Z/ZA.甲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甲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6牛C.当厂的大小为6牛时,做功的功率为30瓦D.当厂的大小为10牛时,甲物体将做速度大于5米/秒的匀速直线运动14.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100氯化钠(克)35.736.036.637.338.439.8硝酸钾(克)13.331.663.9111169246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20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D.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克降温至20°C,析出晶 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15 .要测未知电阻的阻值,现提供电压未知的电源、2只电流表、阻值为20欧姆的定值电阻舄、未知电阻凡、开关。导线若干。小路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并据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则人的阻值为()值为()A. 5欧姆B. 10欧姆C.丙15欧姆D. 20欧姆16 .两个边长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用质量不计的细线连接,轻轻放入某液体中,静止后悬浮,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如图所示。则()A.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受到的浮力大B.甲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试卷第4页,共12页C.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D.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二、简答题17 .实验室常用分解高锌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常用大理石与稀盐 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图(填字母)装置既可作为制取氧气也可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 置。(2)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选用C装置而不用D装置的原因是 oABCDABCD18 . 25亿年前24亿年前,由于蓝细菌的光合作用,大气中氧气浓度急剧升高,称为“大 氧化事件”。大气中的甲烷被氧化,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到原来的1/3左右,导致 地球急剧变冷。(1) 效应的减弱导致地球急剧变冷。(2)下图所示微观模型表示了 层的形成过程,这一变化为生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创造了条件。紫外线o氧原子19 .狗、猫、兔是很多人喜爱的动物,它们的分类地位见下表。狗、猫、兔的分类地位表生物分类等级狗猫兔界动物界动物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哺乳纲哺乳纲目食肉目食肉目兔形目科犬科猫科兔科属犬属猫属兔属种灰狼猫兔(1)狗、猫、兔的生殖方式都是(选填“卵生”或“胎生”)。这三种动物中, 之间的共同特征要多些。(2)这三种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通过无细胞核的 (选填“红细胞”或“血 小板”)来运输氧的。20 .小越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有 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小陈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 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小越猜想:除了这种可能性外,还可能是氢 氧化钠与氯化钙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钙和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从溶液 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为了检验小越的猜想,小陈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小越实验所用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液体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了 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少许,加水后沉淀溶解,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 产生白色沉淀。(1)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小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钏溶液的目的是 o(3)小越的猜想经检验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1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的最重要部分。空气进入橡皮膜向下拉试卷第6页,共12页(1)图是肺从外界吸气的模型。请通过此模型阐述肺吸气的原理:(2)你认为肺有哪些结构特点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22 . 一个密闭的生态瓶,内含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泥沙(有微生物)、水等,放置在有 光照的环境中。(1)生态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选填“种群” 或,群落(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简要说明该生态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原因: (3)若缺乏光照,生态瓶中的生物最终都将死亡,这是因为生态瓶中的能量流动是的。23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例如:(1)构成水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开是因为 O(2)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氧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而不离开原子核是因为。(3)氧原子核中含有8个质子,每个质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为什么这些质子聚集 在一起而不散开,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测。24 .我国现在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湖州长兴弁山风力发电场是浙 江省首个低风速区域风电项目,已并网发电,一年可发电约5000万千瓦时。(1)下列装置可以演示风力发电机原理的是 (选填或"B”);AB(2)已知火力发电时,发1度电需煤400克,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