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活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docx
-
资源ID:86572598
资源大小:16.4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马说》活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docx
马说活动课教案【教学目标】1 .自学寻找资料,了解韩愈作品和写作特色。2 .通过课堂竞赛,疏通文句,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3 .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 .根据以卜论题搜集资料1)韩愈的生平2)韩愈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韩愈的文学主张4)韩柳的“古文运动”5)马说的注释翻译6)马说的时代背景7)韩愈的社会活动及影响2 .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3 .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4 .学生修改小论文。二、课堂活动(一)新课导入当今“韩流” 一词非常流行,现在指韩国的音乐、影视及文化影响,受到了大家的追 捧。其实早在唐代就有“韩流” 一说,当时称“韩潮。”1 .古人说“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这句话中的“韩”说的是谁呢?2 .所谓“韩文如潮”,是什么意思?明确:1.韩愈3 .指的就是韩愈的文章对那个时代文风的巨大影响。(二)作者简介1 .请优秀论文学牛.介绍关于韩愈生平,有疑问的同学向他提问。2 .学生之间相互问答,不足之处教师补充。3 .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以下内容,笔记加横线的内容:1)生平(突出要点)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2)现实主义源头诗经国风汉朝史书一一南北朝乐府民歌一一唐代-杜甫 一一A白居易(通俗易懂)/B韩愈(艰深冷涩)3) “韩柳”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文以明道”诗文上的知心朋友,政 治上的生死冤家4)主要作品:师说、杂说一 说龙、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三)文本竞赛阅读1 .马说朗读竞赛1)比谁读得快:要求:A)个别朗读 B)比赛速度 C)不错不漏2)比谁读得准:要求:A)全班齐读B)同桌相互监督没有错漏C)订正读错的字写标在书本上3)比谁读得响:要求:A)全班齐读 B)响亮准确C)读出句读4)表扬读得乂快乂准乂好的学生。2 .字词注释竞赛1)学生根据工具书或资料自己在书本上注释马说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可以和同桌讨论。2)教师巡视学生注释,解答疑难,发现问题。3)选择一个中等生的注释投影,全班逐字逐句一起批改,表扬正确,改正错误,在批改的过程中使学生分段正确掌握以卜.实词和虚词伯乐一一擅长相马之人辱辱没槽相一一喂牲口用的食器故一一所以,因此之结构助词,的拿马者一一通“饲”,喂才美一一才能,美好的素质伯乐一一擅长相马之人辱辱没槽相一一喂牲口用的食器故一一所以,因此之结构助词,的拿马者一一通“饲”,喂才美一一才能,美好的素质明确:第一段实词:千里马一一日行千里的马祗只是骈同称著称第一段虚词:而一一表转折,但是虽一一即使以一一凭借第二段实词:一食一一吃一顿千里之能一一能力 外见一一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一一等同,一样 常一一普通的第二段虚词:或一一有时其一一代“千里马”不知其他千里而食也一一能够是一一这种,作代词安怎么执球一一马鞭子食之通“饲”,喂材通“才”,才能通通晓临面对以一一按照鸣之一一助词,无意义。邪一一通“耶”,表疑问虽一一即使第三段实词:第之一一用鞭子打道方法,正确的方法。尽竭尽鸣呜叫执拿着知一一识别,了解 第三段虚词:策之一一作代词,代千里马耳道一一代词,代千里马 若真无马一一表语气,无义4)同桌交换批改,看看谁的正确率高,表扬优胜学生。3 .课文理解竞赛1)教师投影竞赛题。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3)以小组为单位抢答这些问题。4)课堂讨论得出答案。5)以回答问题的多彩和正确率评比优生组,表扬优胜组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A.千里马的处境怎样?B.千里马都受到哪些不公正的待遇?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什么地方?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D.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4 .辩论竞赛1)将学生按座位分为正方、反方2)教师组织辩论赛3)以发言的多寡评比优胜,表扬优胜组辩论题1.本文的论述中心是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2.作者要批判的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社会现象?明确1.马说开门点题: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 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无知 的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2.马说中,“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即人才;“伯乐”指识别、理解并能运用 人才的当政者;“奴隶人”指压制、摧残和扼杀人才的当政者。韩愈在马说中对人才被 压抑、摧残,甚至遭扼杀的社会悲剧表现了极大愤慨。5.教师小结三、课后活动1 .完成同步和课后练习2 .背诵课文,准备默写3 .以马的第一人称写一写自己的境遇和愤慨4 .通过马说及课前活动的材料分析韩愈文学创作的特色(可从取材、语言、内容、 修辞、文学主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任一角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