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5古诗词鉴赏【含答案】.docx
-
资源ID:86579613
资源大小:34.6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5古诗词鉴赏【含答案】.docx
专题05古诗词鉴赏一、【2021 全国乙卷 T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鹊桥仙赠鹭鹭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蛇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莺去虾鳏;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鹭作为题赠对象,以“汝” “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鹭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D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D项,“听觉”是错误的。本词词末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 写,只是从视觉上书写了鹭鹭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故选D。15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浅近直白,通俗易懂。语言诙谐风趣,活动生动。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本词开篇就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作者边抚摸着鹭 鹭边同它谈话,并且话中称鹭鹭为“汝”“君”,告诉它要去鱼虾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鸿鹄之志。采用 这种对话式的描写,营造出了轻松亲切的氛围。本词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如“鱼儿”“堪数”“剩 有”“来”等,这些口语的运用,不加雕饰的语言,使语言更清新自然,表达更加的直白,描绘了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画面。二、12021 全国甲卷 T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释】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骨毛清: 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A. “寻找着可以寄身栖息的高木”错。“肯”相 当于“岂肯”,意为“哪里、怎么",表反问语气;雕鹦不愿依木而栖,表现了作者想要一展才华、积极 入世的人生态度。故选A。16 .七、八两句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运用比喻,将长河比作匹练,将太华山比作拳头,生动地写出了雕鹦眼中山河的渺小;运用衬托,以 山河的渺小衬托出雕鹦的飞翔之高、气魄之大;托物言志,借雕鹦的高飞秋汉、睥睨山河,寄寓了诗人 渴望在广阔天地施展抱负的远大志向。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长河”指黄河,“太华”指西 岳华山,本句的意思是雕鹦在空中盘旋的时候,黄河不过如匹练一样大小,华山就像一个拳头那么高。比 喻手法的运用。把“黄河”比作“匹练”,把“太华”比作“拳头”,生动的写出了即使是壮阔的山河在 雕鹦眼中也是如此的渺小。衬托手法的运用。以黄河小,华山低,来衬托突出雕鹦飞翔之高、气魄之大。 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本诗借雕鹦在极开阔的天空中飞翔,睥睨由河,以“雕鹦”写人,表现了诗人的雄 心壮志,寄寓了诗人渴望在广阔天地施展抱负的远大志向。十一、2021 安徽安庆一模 T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横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注】输横布:梓州汉水妇女织樟木花布纳税。讼芋田:梓州巴人常为争产芋的农田诉讼。文翁: 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杨文翁,建造学宫使巴蜀开化。翻:翻然改变。1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山万壑中古木参天,群峰叠翠里杜鹃啼叫,这鸟鸣声渲染了梓州山野的热闹。B. 一夜大雨后山中到处是飞瀑流泉,飞瀑流泉重重叠叠侧面表现了梓州山势险峻。C.汉水一带盛产樟花布,巴人常为芋田争讼,这物产风俗叙描为下文抒情作铺垫。I).此诗是一首送别诗,描写梓州山水大气磅礴,表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特点。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的能力。A项,“这鸟鸣声渲染了梓州山野的热闹”错误。应该是以动衬静手 法运用,表现梓州山野宁静。故选A。15.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杨文翁治蜀成就的崇敬;对李使君治梓再创佳绩的勉励;对李使君才比文翁的欣赏。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赠别诗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泛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 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末两句是说,望你发扬文翁政绩, 奋发有为不负先贤。由注释可知,“文翁”是汉景帝时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 是大化”(汉书循吏传)。故此句有对杨文翁治蜀成就的崇敬之情。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无所作为。自然 也是对李使君才比文翁的欣赏,相信他能有所作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如此之美,民情风土又 如此淳朴,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整首诗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 之时,委婉而得体。十二、【2021 北京房山一模 T14-1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经五丈原【唐】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注释:柳营:即细柳营,西汉治军有方的周亚夫屯兵之地。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 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中神龛里的摆设。谯周:曾任蜀汉光禄大夫, 魏入蜀时,劝刘禅降魏。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作者经过五丈原时举目而望所见到的雄壮铁骑逼近中原的场景。B. “下国卧龙空寤主”与“隔叶黄鹏空好音”中的“空”字均一字传神。C.这首诗尾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寓褒贬之意于历史事实之中,含蓄蕴藉。D.温庭筠这首诗寄情抒愤、感慨深切,诗风不同于其秣艳、华丽的词风。 A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A. “举目而望所见到场景”错误。本诗首联所写为诗人想象 中的景象,属于虚写,说“举目而望” “见到”不正确。故选A。15.古诗词经常使用“卧龙”典故,下列诗句中“卧龙”含义与本诗不同的一项是()A.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查德卿蟾宫曲怀古)B.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钱起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中词语含义的能力。本诗中,“卧龙”指代是诸葛亮。B. “卧龙”在这里形容山势 绵延起伏。故选B。16.本诗是诗人经过五丈原时为怀念名相诸葛亮而作,诗中交织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 赏析诗中所蕴含的多种情感。首联以在想象中写诸葛亮所率领的蜀汉铁骑的威势及诸葛亮堪比周亚夫的治军才能,来抒发对诸葛亮的 敬慕与赞扬之情。颔联写诸葛亮猝然离世,表达了对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痛惜之情。颈联写诸葛 亮竭忠尽智,却无法使后主刘禅从昏庸中醒悟过来,表达了对诸葛亮最终无法改变蜀汉国势衰颓的叹惋之 情。尾联将谯周和诸葛亮做对比,抒发了对刘禅昏庸和谯周误国的讽刺、批判之情。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意思是:云旗飘战马 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首句写诸葛亮军队的气势,次句将诸葛亮比作西汉治军有方的周亚 夫,表现对诸葛亮的景仰与赞美之情。颔联“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意思是:函谷关西战鼓 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写将星陨落,暗指诸葛亮的离世,表达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的痛惜之情。颈联“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意思是: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 难以完成。一个“空”字,包蕴着无穷的感慨,诸葛亮空自忠心耿耿,可后主依然昏庸无能。诗人感慨诸 葛亮大业未竟身先死,无法改变蜀汉国势。尾联“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意思是:神龛里的 遗像默默无语,只好让那谯周随意而行。谯周是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老 臣”两字,本是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两朝开济老臣心。”用在这里形容谯周,讽刺性很强。同时丁诗 人暗把谯周误国降魏和诸葛亮匡世扶主做了比较,突出诸葛亮形象的高大和谯周的卑劣及后主的昏庸愚昧, 表现诗人对诸葛亮和谯周的态度,一个敬仰,一个痛恨。十三、【2021 北京密云一模 T14-16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各题。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板。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14 .电视台的诗词鉴赏栏目打算将这首词上阕的意境实景拍摄出来,第一个镜头脚本已经写出,请补写第 二个镜头的脚本。【地点】江西上饶带湖【时间】暮春时节【人物】辛弃疾镜头一:青年时期的辛弃疾风华正茂,头上插着春花,与朋友们饮酒作乐,趁着酒兴,策马游春。镜头二:示例:年老的辛弃疾十分慵懒,倚靠着窗户,喝着茶来消磨时光,案上香烟袅袅升起。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第二个镜头对应的诗句是“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板”,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 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据此内容,重点抓住“老”“茶瓯” “香篆”进行 概括,要有有画面感、形象感。15 .辛弃疾的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风格多样,从词作风格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这首定风 波最为相近的一项是()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B.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鹅鸠天)C.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养菜花。(鹅鸠天)D.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振英雄泪?(水龙吟)C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本首定风波中“休恨”“来时相遇夕阳中”启发读者追寻春 天的踪迹,有积极的情怀。C.笔调清新明快,描绘出一幅幅意象鲜活、生机盎然的图画,风格朴素清丽、 生机盎然,与本诗风格相似。其余选项为悲壮的风格。故选C。16.鉴赏栏目短片讲解本首词末两句时,引用了黄庭坚清平乐词中的名句:“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 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鹏。百唠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说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你 是如何理解的?示例:两首词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离开无迹可寻,顿生惜春之感;分别想象春天与飞燕和黄鹏 相逢,构思巧妙,给人以新奇的想象与启发,言虽尽而意未穷。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本诗末两句“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意思是: 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试问春归谁得见? ”有惜春之感,“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运用拟人手法,写离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词人却独辟蹊径,循循善诱,启发读者追寻春天的踪迹,角度独特。黄庭坚词中“唤取归来同 住”也表达了词人惜春之感,“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鹏”,作者不知春归何处,向鸟儿请教,然而 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运用拟人手法,想象黄鹏遇到春风,知道春风的去处,这番妙趣横 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两首词都构思巧妙,给人以新奇的想象与启发,言虽 尽而意未穷。十四、【2021 北京石景山一模T13-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不写“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C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 “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错 误,“乡泪客中尽”是说诗人自己客居他乡,因为思念家乡而留下思乡之泪,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故选Co14.“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写作者联想到远在楚地襄水之滨的家乡,以虚映实,抒发内心情感。以下 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C.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D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D.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意思是春风微 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这是实写眼前之景,没有以虚映实。故选D。 15.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孤,字和“归,字都能表达思乡之情。“孤”字自况处境,突出作者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归” 字则想象家人盼望自己遥望天际归帆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归”是“归来”的意思,“归帆天际看”,意思是遥看天边的归来 孤帆。作者不仅自己思乡,而且说家人也在盼望着自己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想望,自然是假 托之词,然而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归”字含蓄地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孤”是“单 独”的意思,“孤帆天际看”,意思是遥看天际孤舟,作者以“孤帆”自况,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漂泊,就 像“孤帆” 一样,“孤”字突出作者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由此可见,无论是“归”字还是“孤” 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十五、【2021 福建漳州一模 T15-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山中唐方干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注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 中宰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四句抒写自己在山中率性而又自由的生活,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B.诗歌中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幽静的隐居环境,寄寓对山间生活的喜爱之情。C. “髭鬓”句内容丰富,不仅描绘了髭鬓苍白的衰老形象,也暗含了怀才不遇的感慨。D. “未知终久属谁家”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自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的忧虑。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情感的能力。D. “对自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的忧虑” 错误,结合“松月水烟千古在”理解可知,“松月水烟”这些自然景物历经千载,也不知道最终会“属谁 家”,逝者如斯,个人不能强求,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豁达、超脱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故选D。 16.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超脱,能否说明他真心愿意当一个隐士呢?请简要分析。不能。诗中“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既言明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隐士,又委婉地流露出自己 虽然有和姜子牙一样的“垂钓”思想,却没有等到“周文王”来访贤的失落。可见,诗人虽然有隐居之行 为和隐居之自得,但在隐居的同时,对仕途仍是有所期待的,并非真心要当一个隐士。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即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观点“不能”,然后要结合具体内容 分析出诗人并非真心要当一个隐士的理由。考生在分析理由时,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和诗人隐居生活、思 想相关的语句,从中分析出诗人虽然人在山中,却心在朝廷,对仕途仍有所期待。本诗前四句诗人写自己 爱山、嗜酒、痴迷渔钓的隐居生活,中间四句写山泉飞泻、小径曲折、窗前幽竹、庭院梅花,在营造幽静 隐居环境的同时,暗写山间岁月的更替,后四句诗人把自己和隐士陶弘景、姜子牙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 己怀才不遇的失落,既言明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隐士,又委婉地流露出自己虽然有和姜子牙一样的“垂钓” 思想,却没有等到“周文王”来访贤的失落。其中“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两句,表面写自 己的隐居之地不知以后会属于何人,深层中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豁达、超脱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两句用典,表明诗人虽有隐居之行为和隐居之自得,但在隐居的同 时,对仕途仍是有所期待的。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项,“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 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 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 在。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 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 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 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 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 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 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三、12021 新高考I卷 T15-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温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 经的集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第三句是说诗人曾经听说溢水萦绕像衣带,是对 此地景物的描绘,并未有表现朋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此项对用典解释有误。故选B。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劝诚”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信仰,消磨了志气,要对人 生充满信心;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诚做了铺垫。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的能力。题干中的“含委婉劝告之意”,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题的关键,诗 人采用哪些手法劝告了什么,既要对诗句的表现手法作出判断,又要体会出诗句中隐含的意思。诗中体现 劝告之意的是“惠远东林住得无? ”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两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 后者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两句诗,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第二句“惠远东林 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 ”以问句的形式,委婉 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尾联 中“莫谩”“青云依旧”等词语,直接劝告友人不要过度沉浸在佛法当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 表达前途无量的勉励之意。四、12021 新高考H卷T15-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C本题考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 状态”错误,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 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故选C。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诗人借助这两句对子孙提出要求:诗书无涯,发奋读书;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怀家国,永存社稷。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态和态度的能力。从题干来看,考生要理解“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 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的用意。首先分析诗歌的标题。诗歌标题是“示儿子”,可见这是一首教导 儿子的诗歌。然后理解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进一步分析诗人这样的用意。“道在六经宁有尽”意思是“天 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诗人在此指出六经 的意义,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能够熟读六经,发奋阅读,“宁有尽”是说没有尽头,这是让 儿孙不能停止不前,这是让儿孙不要自满,要谦虚以待。“熟读周公七月诗”意思是“切记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啊”,周公为国为家为民,鞠躬尽瘁,呕 心沥血,诗人要求儿孙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这是让儿孙学习先圣, 心怀国家。五、【2021 浙江卷 T19-2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意难忘山家清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衰翁健饭堪夸。把瘦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馒生涯。【注】瘦尊,即瘦樽用瘦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19 .词中“衰翁”的身份是 o下片中“” 一词点出山家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2分)隐士(农夫)(2)烂漫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诗眼的能力。上阕写衰翁的居住环境在山野,室内陈设着文木制作 的儿案,小巧的窗户饰着纱,说明主人虽在山野也十分讲究,让人感到他是个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故可 推知其为隐士;下阕写衰翁话桑麻、种柳浇地,也可理解是为农夫。下阙写衰翁待客,写了席间主客欢洽 之情,啜茶饮酒,高话桑麻,去年自己耕种的山田收成极好,可以无忧无虑乐陶陶地过舒心日子。生活丰 富多彩,状态极佳。故能表现这一状态的词应为“烂漫”。20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6分)写景艺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 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叙事艺术:对比 衬托。如“蓑翁”与“健饭”。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以农家话语写自适 情态。如“汲水自浇瓜”。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上阕写景。由步行向山家时沿途所见落笔。首句“村坞云遮” 写由下仰望山上,人家村落在白云缭绕中依约可见。渐行渐近,写看到一幢房子,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 最后再到室内的陈设。词的上片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房子依水傍石,稳稳地临溪 而立,小径生满青苔,接着两句是写稍近些看到的老树上缠绕着青青的藤蔓,翠绿的修竹映衬着溪边的白 沙,色彩鲜明可爱。用白描之笔富有层次地描绘了山家四周的环境和景物。描绘了隐士山家的幽静环境;“苔径逐篱斜”,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逐”字化静为动;“文木儿,小窗纱”“启北扉,移床待客” 动静结合,表现农家生活的意趣,衬托出主人潇洒出尘的品格。下片写席间主客欢洽之情。隐士是个苍老 体弱的衰翁,却出人意外地饮食健胜。作者用“衰翁健饭堪夸” 一句来表示自己的惊奇,“衰翁”与“健 饭”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老人十分健谈,边啜茶饮酒,边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农事。“把瘦尊茗碗,高话 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一一罗列叙写田家生活及农事,为铺 陈写实的手法。“穿池还种柳”是说在池边开沟引水,并种上柳树,与下面“汲水自浇瓜”都是老翁的农 活。这两句以农家话语写老农的悠游轻松,让人羡慕隐逸生活的闲适。“这风味清佳”!这一句赞语非常 口语化,老翁怡然而乐的神情跃然纸上。六、【2021 山东济宁一模 T15-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范仲淹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注】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 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从:同“纵”,放任。 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的内涵。B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鉴赏能力。B项,“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半佛宫”应该是指湖边 的建筑大半是佛宫。故选B。16.“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对 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 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即便如此,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为 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所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 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的能力。“湖上参差半佛宫”,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诗人借整修寺庙等 行为助饥民度荒,这是为百姓解“忧”。“万户千门尽郁葱”,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 的景象,作者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诗中的“乐”和忧是分不开的。“却惭何道继文翁”,诗人 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为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心生“忧”情。综上可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 人心系百姓、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七、【2021 广东二模 T15-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杨亿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月上珠帘侵座白,霜飞碧瓦透衣寒。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的题目明确点出了写作这首诗的情境和原由,以及唱和酬赠的对象。B.在蜡烛上刻度数,烧烛以计时,诗中用“刻烛”来表现众人诗才之敏捷。C. “侵”和“透”两字含蓄地描绘了夜已渐深、曲终人散后诗人的清冷心境。D. “铜壶漏彻东方曙”与唐代诗人罗隐的诗句“铜壶漏报天将晓”意思相同。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人的清冷心境”与诗意不符。“侵”和“透”都 含蓄的描绘了夜深天冷,人们畅饮通宵的场景,并没有表现曲终人散的清冷心境。16.本诗是如何表现“欢”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首联叙述元宵佳节,休假饮宴的背景,“欣”字体现了参加夜宴之前的欢乐心情;颔联正面描绘了饮 酒歌舞、吟诗作赋的欢乐场景;最后两联描述宴会一直延续至天明,人们虽离去,但意犹未尽,侧面表 现了聚会之欢。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写放假碰上了元宵节,宴会持续了很久,叙述元宵佳节,休 假饮宴的背景,“欣”是高兴的意思,表达了参加夜宴之前的愉快心情。领联写了人们不停地跳舞,很多 人都已经醉了,众人才思敏捷吟诗到黑夜将尽,正面描绘了饮酒歌舞、吟诗作赋的欢乐场景;最后两联写 天都快亮了,回来的人都没有玩的尽兴,描述宴会一直延续至天明,人们虽离去,但意犹未尽,侧面表现 了聚会之欢。八、2021 山东潍坊一模 T15-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醉中出西门偶书【注】陆游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末路自悲终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注】本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作者免官闲居成都。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了作者赋闲、住在古寺里面无事可做、只能以酒来消解心中苦闷的生活状况。B.颔联中的青山、白发,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冲击,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C.颈联在今昔对比中叹时光流逝,诗人满怀悲伤遗憾,只能靠追忆少年时的抱负自我宽慰。D.同为出猎场景,“极目寒芜雉兔骄”与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所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C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项,“叹时光流逝”“自我安慰”错误。颈联“末路自悲终 老蜀,少年常愿从征辽”意思是人生仕途不顺悲伤自己孤独终老无所事事,从年少起便立志征战沙场可以 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背景是他本身就是在满怀壮志豪情之时 被从前线调往后方蜀地任职的,心中压抑不已,郁愤难平,而在蜀地为官这八年的时间里,也是频遭调动, 甚至几个月就调动一次。故选C。16.有人评价此诗:“愤懑却不消沉。”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耽酒之寂、蜀地之悲和郊外之芜表现了诗人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负于朝廷的愧疚感、为征战 的宏愿、不迎合世俗的操守则表明他依然有壮志豪情和高尚品格。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情感的能力。愤懑表现在首联、尾联,借酒浇愁、悲伤终老属地,极目寒芜凄 凉,凸显了诗人的逆境,诗人写自己四处奔波的时光,实在是令陆游心力交瘁,精疲力竭,他的命运也确 实称得上多舛,有才不得重用,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心情自是抑郁难平,所以说“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 向人羞折腰”。但是,意志并不消沉,虽然感觉有负圣朝,但未曾坠落青云之志,反倒是具有穷且益坚老 当益壮的心境,比如“雉兔骄”“挟箭西郊去”都可以见证。诗人饱经磨砺,游荡四方,却不颓废消极, 志向常在,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白发向人羞折腰”,一头白发了,要保住晚节,不要向人折腰!身怀 浩然正气,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唾弃 奴性、奴颜、媚骨,尤其是对于那些失去了人格、尊严和脊梁,最终沦为奴才的人,更是不屑一顾!他自 己又怎么会为了能够返回家乡,调离蜀地,而去低眉折腰,讨好朝中权贵呢?这句“青山是处可埋骨,白 发向人羞折腰”其实是他埋藏最深处的心声,是源自心底最彻底的自白。九、【2021 山东青岛一模 T15-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山房春事二首岑参其一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其二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蝶飞蜂忙的景象,表现了山房春日的勃勃生机。B.其一的三、四两句借柳枝与山花来写风,彰显出诗人观察的细微与笔力的不凡。C.其二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萧条的主画面背景上添上几笔艳丽的色彩,构思精巧。D.两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近于田园诗,迥异于岑参为人所熟知的边塞诗风。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风格近于田园诗”错,第一首是 语言明快,写了春日生机盎然的景象,而第二首是怀古感时之作,并非田园诗。故选D。16.两首诗均写了山房春光,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第一首诗,诗人写了春光,翩翩的蝴蝶和蜜蜂,最后以柳枝和山花展现了春风的柔和,写出了春天大道生 机,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第二首诗,诗人写了昔日繁华的梁园现在满目萧条,而 花朵依旧盛开。以乐景写哀情,诗人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一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选取了 “风恬日暖”“戏 蝶游蜂”“数枝门柳”“一片山花”等景物,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冲天塞地,不仅山野处处万紫千红,连山 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而第二首诗,诗 人从梁园写起,表现了梁园如今的萧条,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 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 怀才不遇的感慨。十、2021 山东青岛一模 T15-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雕鹦在秋天范仲淹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注】攀跻:攀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顶是()A.一、二两句写雕鹦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正满怀雄心寻找着可以寄身栖息的高木。B. “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调零的景象;只有天外才是展翅翱翔的广阔空间。C. “群毛遁” “百鸟睽”写了走兽飞愈对雕鹦躲避退让,衬托出雕鹦不可抵挡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