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pdf
解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简介:解读企业应当履行哪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回答网友所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主持人: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张戈。欢迎收看茂名安监局网在线访谈节目。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年初,省下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粤委办发电201815 号),要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茂名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倪壁盛来为我们解读企业应当履行哪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回答网友所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倪局长,您好!倪壁盛: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据我了解,今年我们“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能否落实到位,企业到底应当履行哪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请倪局长解读一下。倪壁盛:好的。下面由我来为大家具体解读企业应当履行哪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这是企业的法定职责。今年年初,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粤委办发电201815 号,以下简称通知)对此有具体规定,共有七个方面:第一、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亲自推动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监督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隐患问题。企业所有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承担综合监督管理职责,其他分管专项(部门)工作的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承担相应责任。各中央驻粤企业、省属企业等国有企业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本企业的安全管理职责,自觉接受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实行安全生产属地化管理。第二、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例会和例检等制度。坚持党政同责,企业党委会应每半年研究一次安全生产工作,董事会应每季度研究一次。企业总经理每月召开不少于一次由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例会。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深入车间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分管负责人每周要组织分析研究、部署解决安全生产具体问题。企业必须层层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和例检制度。要建立外包安全管理制度,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与员工绩效、晋级等挂钩。第三、强化企业安全风险排查管控。企业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落实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措施;要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突出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切实加强涉气作业、爆破、吊装、高空悬挂、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第四、强化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企业要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月安全生产检查、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复工复产前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制度,班组要建立班前、班中、班后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车间要建立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安全生产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要严格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并依法每季度向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信息。第五、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全员全岗位全覆盖。企业要明确细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包括管理科室、车间、分公司等)负责人、班组和班组长、具体岗位和从业人员(包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覆盖本企业所有组织、所有岗位、所有人员。企业生产车间、班组、一线从业人员等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突出落实关鍵岗位、高风险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严格依法持证上岗,对无证上岗的严肃追究管理责任。第六、强化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对从业人员(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等)进行深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 2 次的全员教育培训,对关键操作岗位员工要开展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第七、强化企业安全应急管理。企业要编制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上报备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尤其是注重演练实效,强化“双盲”演练,分析存在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加强应急保障。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釆取有效措施组织救援,并按规定如实报告事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置工作。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要结束这次访谈了。再次感谢倪局长通过详细的解读,让我们大家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回答了网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网络推动发展,问政惠及民生,朋友们,我们下次再会。(本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