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86609048
资源大小:32.3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052900)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3 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及对应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主要职业类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代码行业领域)制冷和空调设备加工制造空调器装配空调设备安装维修制冷空调系统安装运用与维修类制冷设备维修中央空调运行管理维修工(052900)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冷和空调行业及相关技术服务企业,培养从事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操作及产品销售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 具有创新精神、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12(3) 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4) 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5) 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6)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7) 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约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2、专业知识和技能(1) 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能进行钳工和焊工的基本操作。(2)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常见电工工具及仪表。(3) 掌握热工与传热、制冷原理与工艺、制冷压缩机、制冷与空调自动化等知识在制冷和空调设备中的应用。(4) 掌握制冷和空调设备常用测试仪表和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5) 能运用机械、电工电子知识识读制冷和空调设备相关图样和技术资料。(6) 掌握电冰箱等小型制冷设备的结构、原理,能维修电冰箱。(7) 掌握家用空调器等小型制冷设备的结构、原理,能安装、维修小型空调设备。(8) 具有安装、调试和维修冷库等制冷设备的能力。(9) 具有安装、调试和维修中央空调系统的能力。(10) 具有操作、管理和维护冷库等制冷设备的能力。(11) 具有操作、管理和维护中央空调系统的能力。(12) 掌握制冷操作的安全知识,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与规范。(13) 了解先进的制冷技术、制冷工艺和制冷设备。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一)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36361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美术艺术、音乐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36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362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144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3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144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4英语(含专业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5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144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6体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144行业发展密切结合7美术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54业发展密切结合8音乐依据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18业发展密切结合(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时间1、专业核心课机械制图与1CAD以实例的形式,学会运用CAD 绘制平面图形、零件图及尺寸72标注、轴测图及其尺寸标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2 电工基础 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包括电工基础和电气测量两部分,重点为电工基础部分,包括直流电路、电磁学、交流电路、非正弦电路及过渡过程基本概念,电工测量内容为常用电工仪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电类专业必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与生活中一般的电子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主要讲授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质量正确检3 电子线路 测、工作状态的判断;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质量检测,电子电路的安装、制作、检测、调试等技能训练;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常用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电路;高频信号处理电路; 晶闸体及其应用以及数字电路基础。1081084 电工技术实训掌握电工安全常识,会按照施工规范施工,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 掌握导线连接与绝缘恢复技能,能识读照明电路的原理图、平面布置图及安装图,能识别、选择常用照明器具的规格与型号,能72按图安装与调试照明控制线路、量电配电装置或小型配电箱,能观察照明线路运行状况、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会简单照明线路的设计和计算掌握电子元器件参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常用电子测试、测量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5 电子技术实训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基本焊接技术,能装配、调试简单的电子72装置,如万用表、收音机等,学会手工制作印制电路板,会排除简单电路故障。6 PLC熟知常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型号、结构、编程元件等,会连接相应外围电路,掌握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功能指令,72能熟练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与基本程序,能编制、调试一般应用程序,能安装、维护简单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装置电热电动器具7维修实训学会各种电路,掌握电饭锅、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热取暖器、电风扇、家用洗衣机、抽油烟机、电磁炉等常见电热电动器具的72原理与维修低压电气设备掌握维修电工上岗所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达到维修电工上872运行与维修岗证技能鉴定要求掌握工程热力学、热传学、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人工制9制冷原理冷方法及蒸汽压缩制冷原理,了解吸收式制冷原理,掌握制冷工36质的种类,特点及热力性质,掌握冷冻油的种类及性能特点掌握冷库冷量的计算方法,掌握冷库制冷系统和电控系统的组10冷库制冷工艺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冷库设备的匹配与选型,了解冷库安装维修36工艺,会安装中、小型活动冷库,能诊断和维修冷库常见故障2、专业(技能)方向课序号课程名称电冰箱原理与1维修空调原理与维2修制冷维修综合3技术4中央空调技术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电冰箱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知识,掌握电冰箱空调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维修知识,掌握电冰箱电控系统的原理, 能对冰箱电路进行连接,能诊断和维修电冰箱常见故障掌握家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家用空调电控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掌握家用空调的安装与调试流程,了解家用家用空调的生产工艺流程,会诊断和维修家用空调常见故障掌握制冷系统的安装维修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能检修制冷主要部件,掌握制冷管道加工和焊接方法,掌握制冷工具、设备和仪表的使用方法,能综合运用专业排除制冷系统常见故障掌握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央空调的分类,掌握集中式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组成、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方法,掌握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空气处理,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特性,了解中央空调系统冷湿负荷和送风量的估算方法,掌握中央空调系统日常维护知识,能管理和维护中央空调系统参考学时10836108363、专业选修课(1) 制冷与空调安全技术(2) AUTOCAD 软件应用(3)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4、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岗位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为 40 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 12 周, 周学时一般为 28 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 30 小时(1 小时折合 1 学时)安排, 3 年总学时数为 3000-3300。实行学分制,原则上一般以 18 学时计 1 学分,入学教育(军训)、校外实习、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 周为 1 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为175 学分(含军训 1 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 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 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实习时间,行业认识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10%。(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录) 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 2 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 70%; 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二)校内设施1、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必须具备空调实训室、电冰箱实训室和气焊实训室,主要工具和设备的名称及数量见下表。序号实验室名称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名称数量(台/套)1空调实训室说明:主要工具和设备的数量按照标准班 40 人/班进行配置。2、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制冷和空调设备安装维修为主的实习基地,另一类是以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为主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应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训练,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数量宜多。(三)教学资源根据课程设计要求选择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鼓励与企业行业专家合作,依据课程的整体设计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如校本教材。遵循教学资源完整与有效的原则,配套课程标准、学习情境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配套教学课件、任务演示和教学微课等教学资资源。配套任务书、过程监控表等管理资源。配套任务指导、学习交流、在线自测、知识导航等网络学习资源。(四)教学方法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技能按照相应职位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组织,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贯彻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动手训练时间, 有意识地强化企业工作规范及安全生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服务精神、质量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依据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五)学习评价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爱护生产设备、节省材料、保护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评价方式采用典型职业活动完成过程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操作标准及规范评价,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现场操作、成果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安全意识等。考核方案确定后,应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安装维修后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制冷系统运行维护安全作业标准等制订详细的考核方式。逐步建立以能力为本体,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六)质量管理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可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制。要合理调配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九、毕业要求学生通过规定三年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为 175 学分(含军训 1 分),并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 具有创新精神、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3) 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4) 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5) 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6)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7) 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约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2、专业知识和技能(1) 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能进行钳工和焊工的基本操作。(2)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常见电工工具及仪表。(3) 掌握热工与传热、制冷原理与工艺、制冷压缩机、制冷与空调自动化等知识在制冷和空调设备中的应用。(4) 掌握制冷和空调设备常用测试仪表和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5) 能运用机械、电工电子知识识读制冷和空调设备相关图样和技术资料。(6) 掌握电冰箱等小型制冷设备的结构、原理,能维修电冰箱。(7) 掌握家用空调器等小型制冷设备的结构、原理,能安装、维修小型空调设备。(8) 具有安装、调试和维修冷库等制冷设备的能力。(9) 具有安装、调试和维修中央空调系统的能力。(10) 具有操作、管理和维护冷库等制冷设备的能力。(11) 具有操作、管理和维护中央空调系统的能力。(12) 掌握制冷操作的安全知识,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与规范。(13) 了解先进的制冷技术、制冷工艺和制冷设备。十、附录学期课程8 计算机应用基础814444公共基础课小计(占总学时 29.90%)52936专 专 业业 核 心课课电热电动器具维修实154724训教学进程安排表如下表所示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类别1234561德育814422222语文814422223数学814422224英语(含专业英语)81442222公共基础5体育81442222课6音乐11817美术艺术(书法)3541119 电工基础61084210 电子线路61082411 电工技术实训472412 电子技术实训472413 机械制图与CAD472414 PLC4724低压电气设备运行与164724维修17 制冷原理236218 冷库制冷工艺2362专业核心课小计(占总学时 22.99%)40756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小计(占总学时 9.95%)16288专 业 23 选 修81442222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小计(占总学时 4.60%)8144顶岗实习(占总学时 33.33%)5810442929专业课小计(占总学时 70.11%)122221419 电冰箱原理与维修6108620 空调原理与维修236221 制冷维修综合技术6108622 中央空调技术2362合计17431322929292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