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卷 (含答案).docx
-
资源ID:86621703
资源大小:63.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测试卷 (含答案).docx
第二单元测试题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 康。”这里“天下为家”的含义是()A.天下为大家所共有B.天下为一家所私有C.天下一家和睦团结D.天下处处可以成家店主1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乱。平叛后,成王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上述材料中的“殷民” 是指()A.夏人后裔B.商朝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 “立家”。这一背景下,对于土、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这说明分封制()A.容易导致分裂割据的局面B.强化了宗法体制C.促进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可D.巩固了西周统治.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 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那么是()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观察下列图,对其中文字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B.表达了最原始的造字法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2 .右图为青铜酒器牛尊。从牛尊来看,春秋后的牛已装有鼻环。据此可推断出()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7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 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说明当时周朝()A.民族矛盾日益尖锐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朝政腐败百姓对抗D.周王地位受到挑战8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 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A.晋 B.齐 C.楚 D.秦9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 兵等。这些成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开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鞍 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A.颂扬汤武功德B.批评商朝暴政C.强调以礼治国D.宣扬变法图强10 . “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依然生机勃勃的都江堰,其独特的光芒, 成了我心中最庄严的道场。我愿意对它,一拜再拜。”“我愿意对它, 一拜再拜”的主要原因是()A.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B.它发挥了防洪、灌溉和水运等作用C.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人民.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 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 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 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 说明孔子倡导的教学方法是()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C.态度老实D.学思结合.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 共同出发点是()A.弘扬社会正气B.寻求国家治理方案C.塑造理想人格D.建立中央集权统治12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 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 “友善”“法 治”等内容。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二、非选择题(此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第 18题15分,共55分)13 . (20分)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开展时期。这一 时期,青铜文明灿烂,社会剧烈变革,并给后世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 历史教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 字,是汉字长期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文明早期进程 的有力见证,更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明开展史上占据极 其重要的地位。(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 期开始(2分)材料二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 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昏德,最迁于商,戴祀六百。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左丘明王孙满对楚子(2)标志着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业到达高超水平的“鼎”是什 么材料二中的“鼎迁于商”“鼎迁于周”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6分)材料三鼎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 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铜度规定 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 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 纹饰明显增多。百家讲坛(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综合材料二、三,指出鼎在我国历 史上的象征意义。(6分)材料四(4)材料四中的国王是夏朝最后一个王,他是被谁推翻的从图中可 以看出他亡国的原因是什么(6分). (20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 求和行为准那么,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论语为政(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著名思想家的什么政治主张(4分)材料二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 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侧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全力开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摘编自中国通史(2)材料二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行?结合所 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主张。(6分)材料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十然。”“我无为而民 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材料三的观点出自哪家学派(4分)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 思想孕育了我国传触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那么法家思想中 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致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式器。它 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 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基础的思想文化繁 荣局面是什么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该局面出现的重要意义。(6分). (15分)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三晋(赵、魏、韩三国)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 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求贤令(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秦孝公公布求贤令的背景和目的。(4分)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 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为田开 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街丈尺。史记商君列传(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二涉及商鞍变法的哪些措施。(5 分) 材料三(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 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3)材料三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关系概括商鞍变法的作用。(6分)(2)1-5BBACB6-10BDADD11-15DAABC16.(1)“它”:(2)参考答案甲骨文。时期:商朝。“鼎”司母戊鼎。“鼎迁于商”夏朝灭亡,商朝建立。“鼎迁于周”商朝灭亡,西周建立。(3)史实:西周实行分封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象征意义:象征着国家政权。(4) “谁”商汤。原因他奢侈残暴,丧失民心。17. (1)著名思想家孔子。政治主张:以德治国(或“为政以德”) (2)道德品行仁、义、礼、智。政治主张:“仁政”。(3)学派:道家。(4)局面:百家争鸣。意义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 动了社会的开展。18. (1)背景:魏国攻占河西地区,诸侯看不起秦国。目的:使秦国富强。(2)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贵族的世 袭特权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 买卖统一度量衡。(3)关系:因果关系。作用:商鞍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