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学期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3-4单元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2年秋学期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3-4单元试题卷【总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与右面卡片记录的史实最为相关的是()A.基督教的兴起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B.伊斯兰教创立C.自治城市出现D.罗马帝国扩张.人类六千年一书中生关系。”以下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A.庄园与法庭B.富农与市民C.教会与大学D.封君与封臣2 .下面思维导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C.亚历山大帝国D.阿拉伯帝国.欧洲中世纪乡村是以庄园为基本单位的,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 中,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这表述的是西欧庄园的 ()A.成立背景B.建立过程C.本质特征D.积极作用.某中学九年级班的同学自编了一场小话剧来模拟西欧庄园法庭。以下情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德高望重的老佃户是法庭审判官B.处分没按时为领主提供劳役的佃户C.法庭临时设置在庄园里的大树下D.被审判者缴纳的罚款全部上缴领主3 .“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开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 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大学的兴起B.市民阶层开展壮大C.庄园的出现D.社会生产力的开展4 . 1266年,佛罗伦萨由工商业者组成的“市民大会”与贵族平权,拥有了立法和监督行政大权。1293年, 佛罗伦萨工商业者行会推翻封建贵族统治,取得城市共和国政权。13世纪末,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以法律 形式将贵族排斥出市议会。这一过程反映了该城市 ()A.资产阶级的形成B.争取自治的斗争C.封建势力的消亡 D.王权统治的强化.某同学在研究中世纪欧洲历史时做了如下笔记,其记录的内容可能是中世纪()11世纪,意大利博洛尼亚城12世纪,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A.城市的兴起B.基督教会的开展C.大学的兴起A庄园经济的兴起5 .查土丁尼承袭万民法,成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 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地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土丁尼 ()A.废除了奴隶制B.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C.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6 .该帝国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1204年,帝国的首都新罗马(君 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直到1261年才收复。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都城,帝国 正式灭亡。材料表达的“帝国”是()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法兰克王国7 .有学者认为,大化改新为日本历史开创了不发动大规模流血事件而进行社会改革的先例,并使日本从 东亚的后开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该学者认为大化改新()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改变了社会性质C.自上而下进行改革D.增强了日本国力8 .右图反映的是日本封建时代某一新生的社会阶层。这一阶层的兴起()A.导致庄园经济普遍衰落B.与庄园的开展壮大有密切关系C.巩固了天皇的专制统治D.强化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9 .地跨亚、欧、非三洲I,曾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帝国统治者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 大权,也是宗教的最高领袖。这里描述的“帝国”()A.由日耳曼人建立B.将基督教定为国教C.奠基者是穆罕默德D.被奥斯曼帝国所灭10 .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A.创新与交流B.冒险与挑战C.征服与重建D.统一与扩张11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其历史公众号上推送了探究性学习资源包,请你为该资源包命名()图片集:武士道的传承书籍:先知的故事汇编视频:孝德天皇的抉择论文:真假"阿拉伯数字”图片集:武士道的传承书籍:先知的故事汇编视频:孝德天皇的抉择论文:真假"阿拉伯数字”A.古代欧洲文明B.封建时代的欧洲C.古代亚非文明D.封建时代的亚洲二、非选择题(共55分)(17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克 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材料一中的克洛维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材料二 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附属关系,即 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附属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形成了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这才是真正意义上 的中世纪“封建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封君封臣制”是以什么为纽带形成的。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 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其基本内容是什么?(4分)材料三见右图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西欧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哪些特点。(3分)材料四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 之一。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查理政权为“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所采取的措施。查理曼帝国后来分裂 为哪三个国家的雏形?(6分)(18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几乎每一个村落里都有磨人们穿 的衣服由羊毛和大麻、亚麻制成庄园里通常都有酒坊,农民可以去酿酒当时存在的庄园法庭,审 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王斯德世界通史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庄园的特点。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庄园法庭的评价。(6分)材料二 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在封建主的领地内,形成了一批有 熟练手艺的铁匠、木匠、武器匠、皮革匠等。他们一般都渴望独立生产,脱离对封建主的依附聚居而 进行手工业的生产他们把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西欧的城市是工商业开展的结果。材料三 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 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许多学校摆脱教会控制,奠定了近代欧洲世俗教育的基 础。齐涛世界通史教程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欧手工业开展的基础和结果。(6分)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用示意图表达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并作出简要的说明。(6分)16. (20分)日本与阿拉伯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封建时代的状况。请你探究两国历史,回答以下问 题。【善于模仿的民族】.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那么)备定,珍国也,常须达。(1)日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何可取之处? (2分)材料二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 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 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4分)【谦虚好学的民族】材料三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依据材料三,概括当时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8分)材料四 统一阿拉伯半岛是一项艰巨的事业。由于麦加固守原有的宗教,他花了 8年时间,到630年才征 服麦加然而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就建立起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材料四中的“他"是谁?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6分)参考答案1.A 2. D 3. B 4.C5. A 6. D 7. B 8. C 9. B 10. C 11. D 12. B 13. C 14. A 15. D(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成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存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 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土地的封赐。土地不再无偿地进行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措施: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国家: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16. (1)特点: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评价: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领主的特权。基础:西欧庄园经济的开展。结果: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关系:西欧庄园一城市的兴起一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说明:西欧庄园的开展促使一局部人脱离庄 园从事手工业,推动了工商业的开展,城市开始兴起。城市兴起后,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城市开展的需要, 推动了世俗教育产生(大学兴起)。17. (1)日本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并将这一特性加以发挥,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开放性题目, 言之有理即可)大化改新。使日本开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经济衰退、外族入侵。穆罕默德。伊斯兰教有助于打破原有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促 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