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教案 (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docx
-
资源ID:86625795
资源大小:21.2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庄子》二则教案 (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docx
庄子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 .把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入2 .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3 .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教学重难点重点1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 .理解文章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难点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北冥有鱼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庄子(人物)。有人说:“在诸子百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就是庄子。读庄子一书, 不仅因为他的文学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先生的大智与幽默,书中一个个风趣而富 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先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许多 的启迪”,今天我们学习庄子故事两则以“一斑窥豹”来感受庄子的大智与 幽默。二、整体感知1 .作者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 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 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 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 无功、无名的境界。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 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所著。庄子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它“其文汪洋辟阖,仪态 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也评价它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 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因而被人称之为“文学 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可参考【影音资源】庄子2 .读课文,初步感知。【精品课件】(1)先自读再播放【音频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参考北冥(ming) 鲸鹏(kiln) 按(tuan) 迁徙(xi) 齐谐(xi6),正色邪(y6)(2)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请同学们捧起课本,自主朗读文 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3)借助注释,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初知文章。.北冥:北海。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垂:悬挂。海运:海水运动。,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技:盘旋飞翔。扶摇:旋风。息:气息,这里指风。野马:山野中的雾气。苍苍:深蓝色。3 .概括主要内容。参考:文章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鲸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 画面及“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景象,表明万物皆所有凭借而不自由, 表达自己对绝对自由的渴望。可参考【知识总汇】三、局部探,究【精品课件】(一)翻译课文,梳理文言知识。1 .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2 .小组进行翻译接龙,一人一句,要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人翻译中出现的 问题。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鳏。鳏的体积,真不知 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 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 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 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 风离开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 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可参考【微课堂】如何翻译文言文参考(1)通假字北曷有鱼其正色邪(2)词类活用志怪者也 *南冥者,方池也3 .组内合作总结重要文言知识并展示,师生点拨补充。“冥”通“溟”,海。“邪”通“耶”,语气词,呢、吗。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天:名作形,天然的。(3)重点句子。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翻译: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翻译: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翻译: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乘着 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二)探究文章内容和蕴含的道理。播放【影视课文】,听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为什么写鹏鸟?参考:鹏鸟是由鲸鱼变化而来的。鲸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 不知有几千里。作者使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2 .鲤鹏的形象怎样?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交流参考答案:鲸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作者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 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鲸鹏形象磅礴壮观。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鲸鹏,“不知其 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 活动天地,极言龌叫3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想象雄奇魂 丽。3 .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交流参考: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鲸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 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技”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小结: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丰富,想象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这里,他在想象中夸张,极写鲸、鹏之大,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可参考【微教案】鲸鹏的形象4 .大鹏形体硕大,变化神奇,奋飞时气势壮美。它飞往南冥,需要什么条件? 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条件?参考:大鹏需要“海运”(六月息);野马、尘埃需要“以息相吹”。5 .本文借鳏鹏和野马、尘埃说明了什么道理?参考: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 说明万物皆有所凭借,都是不自由的。6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 限呢?参考:“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 是有局.限的。四、总结拓展学生个人梳理总结,小组交流。鲸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 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 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可参考【微教案】庄子的特色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和启示?和大家分享一下,欢迎有创意的 表达和展示。五、作业设计1 .翻译课文,准确解释重点字词。2 .背诵默写课文。可参考【背诵指导】六、板书设计北冥有鱼庄子追求自由鹏追求自由鹏n 形体巨大土、而 七始什小,T人士、气势壮观六月息4 1变化神奇 =»南海有所凭借(不自由)f第二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庄子和庄子的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 (指名 检查,学生回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庄子。二、整体感知1 .播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音频课文工听读感知。2 .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同桌互译,疏通文意。参考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修(tiao)鱼:一种白色小鱼。是:这。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肯定(是这样)。请:请允许我。循:追溯。本:最初,本原。参考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俺鱼在河水中游得多 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 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己经知道 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3 .仔细阅读课文,自主思考,回答以下问题(用原文)。(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明确: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2)辩论双方是谁?明确:庄子、惠子。(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明确正方(庄子):脩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惠子反驳庄子的观点后,庄子乂是如.何回答的?明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那惠子如何反击?明确: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6)庄子的最后结论是什么?明确: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己知吾知之而问我,我 知之濠上也。可参考【知识总汇】三、局部探究(-)理解双方观点。大家现在对文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不能只是把文意 搞懂,还要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品析课文。1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双方的语气。2 .小组探交流: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3 .每小组派一位代表阐述小组观点。4 .师生点评。学生思考,交流。答案预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 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 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 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 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庄子 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鱼之乐”,他回答“从濠桥上知道”,实际上是,答非所问, 偷换概念)板书:我知之濠上也(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问)安知:怎样 知道(庄子),怎能知道(惠子)庄子一一诡辩。(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 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 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 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里 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 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可参考【微教案】谁是胜者(二)探究文章内涵。1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参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因为庄子本来 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2 .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参考: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 义上的欣赏与观照。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 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四、总结拓展学生个人梳理总结,,小组交流。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窕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 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 术家的风貌。你更欣赏谁?为什么?五、作业设计,1 .完成【试题中心】“理解检测”一。2 .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补充情节。注意要对人物的 表情、动作、心理等有所提示。可参考【试题中心】【写作训练】六、板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辩论话题:鱼儿是否快乐. 庄子:认为鱼“出游从容”是快乐的艺术家论辩双方V惠子:庄子不是鱼,不知道鱼是否快乐 哲学家论辩结果:不分胜负智辩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