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演化过程(核心素养卷)(解析版).docx
-
资源ID:86633294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02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演化过程(核心素养卷)(解析版).docx
专题02地球的圈层结构与演化过程【练基础】.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B.C.D. 【答案】LA【解析】 本题考查地震波。地震波速度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 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若发现石油,则横波会消失,纵波波速下降。A正确。2019年1月20日在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北纬30.09度,东经87. 77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圈层B.圈层.本次地震波经过乙界面时()A.横波突然加快C.横波突然消失C.圈层D.圈层B.纵波突然加快D.纵波突然消失1 .受地震波影响,地震时该地空中飞行的小鸟()A.只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答案】2. B3. C4.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A.只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答案】2. B3. C4.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B.只左右晃动D.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2 .震源深度10km,位于地壳,属于图中的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3 .乙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经过该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4 .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中传播。因此天空中的飞鸟只能感受到纵波,只 感受到上下颠簸,A正确,BCD错误。故选A。巴厘岛阿贡火山自27日晚起持续喷发,喷发的火山烟尘高达1500米以上,形成壮观的火山烟柱。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A.B.C.D.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在0A.与交界处B.层内部C.与交界处D.与交界处.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气压升高B.地表气压降低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答案】5. B6. C7.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涉及到的知识主要有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需耍结合基础知识 进行答题。5 .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图中表示是地幔,故B项正确;表示的是地壳,故A 项错误;表示外核,故C项错误;表示内核,故D项错误。故选B。6 .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减速;图中与 交界处为古登堡面,故C项正确。7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表气温会下降,故C项 正确;地表气温的变化,导致气压的变化,A、B项的因果关系错误,故A、B项错误;地表气温下降,地表 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会减少,故D项错误。故选C。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B.四个圈层没有联系D.为生物圈,和水圈范围一致B.岩层越向下越新D.没有生命存在B.可以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D.包含了其他三个圈层A.为大气圈,使地球上温度变化和缓C.为水圈就是指地表水.有关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地壳和地幔C.位于软流层以上.有关圈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参与改变地表形态C.可以转化太阳能【答案】8. A9. CIO. D【解析】.图中位于最外层,为大气圈,能够使地球上温度变化和缓,A正确;地球上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 互渗透的,B错误;水圈指地壳表层、表面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存在着的各种形态的水,包括液态、气态 和固态的水,C错误;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错误;综上故选A。8 .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图中圈层为地壳,A错误;地壳中的不是所有的岩石都是下老上新的 结构,B错误;地壳位于上地幔(软流层)以上,C正确;地壳属于岩石圈的构成部分,而岩石圈的表面属 于生物圈的构成部分,存在生命,D错误,故选C。9 .圈层为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结合图不分析圈层为生物圈,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并没有包含了大气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全部,D错误,故选D。 而生物圈钟生物活动会改变地表影响,可以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ABC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10 .下列地球生物进化过程的一般序列,正确的是()A.先有两栖类动物后有鱼类B.先有被子植物后有狗子植物C.先有爬行动物后有哺乳动物D.先有裸子植物后有海生藻类【答案】11. Co【解析】根据生物进化史,鱼类出现于两栖类之前,A错;抱子植物在被子植物之前,B错;爬行动物在哺乳动物之 前,C正确;海生藻类比裸子植物出现早,D错。12.古生代末期,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全部灭绝,导致此次生 物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陆地消失【答案】12. Co【解析】古生代末期,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类全部灭绝,导致此次生物大 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变迁,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C对。生物进化、环境污染是逐渐变化,不会突然 灭绝,A、B错。与陆地消失无关,D错。【练综合】读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12题。速度/(慧)60|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B.横波D.无法判断B. 17 km 处D. 2 900 km 处A.纵波C.纵波和横波.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A. 5 km 处C. 33 km 处【答案】【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36 km/s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第2题,此地震波传播速度在5 km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5 km处。1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序号所代表的圈层正确的是()A.岩石圈B.大气圈C.生物圈D.水圈【答案】3.C【解析】直接根据图示的地理环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判断,为水圈,为生物圈提供水资源,下渗而形成岩石圈的水;降水主要来自大气圈。故C项正确。(2019 河北辛集月考)地质年龄的先后顺序,从古至今,依次是寒武纪一奥陶纪一志留纪一泥盆纪一石炭 纪一二叠纪一三叠纪一侏罗纪一白垩纪一古近纪一新近纪一第四纪。读图,回答45题。2 .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乙的末期0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B.恐龙灭绝C.出现被子植物D.爬行动物盛行【答案】【解析】第4题,读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为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为古生代,B对。第5题,乙的末期进入裸子植物时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A对;恐龙灭绝是 在甲末期,B错;没有出现被子植物,C错;爬行动物盛行是在甲时期,D错。(2019 湖北荆州中学期末)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 越多。读图回答67题。3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0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答案】6. D7. B【解析】第6题,图示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选项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鱼类,出现在古生代 早期,D对;爬行类、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晚期,A、C错;图示中,鸟类出现最晚,B错。故选D。第7题, 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哺乳动物时代,宽度最大,B对;爬行动物时代繁盛期在中生代,A错;图示不能体现海生藻类时代、裸子 植物时代信息,C、D错。故选B。欧泊是著名的六大宝石之一,以其特殊的变彩效应闻名于世,常含有动植物残留物,大部分分布于澳大利 亚大自流盆地的中生代白垩纪砂岩或泥岩中。据此回答第8题。4 .白垩纪时期是()A.山岳冰川海拔变低时期8 .被子植物时代C.古老两栖类灭绝时期D.爬行动物时代【答案】8. Do【解析】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白垩纪末期发生了动物大灭绝事件,白垩纪大灭绝又被称为恐龙大灭绝,故D正 确,C错误;白垩纪的气候相当暖和,因此山岳冰川应为海拔变高时期,故A错误;白垩纪早期,以裸子植 物为主的植物群落繁茂,到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迅速兴盛,代替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新生代又被称为 “被子植物时代”,故B错误。9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1日16时29分,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7. 7。N, 102. 08° E)发生 5. 1级地震,震源深度19 km。材料二 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0A.拉萨B.乌鲁木齐C.上海D.北京(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 是,材料二乙图中A为, B为,并写出其判断依据。(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 km表示(界面)。说出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 o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答案】A地震波 横波 纵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 播且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莫霍界面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地壳【解析】第题,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壳厚度大,故 地震波到达的晚。第题,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依靠地震波;乙图中A的传播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 固体传播,判断A为横波,B的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判断B为纵波。第题, 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故地壳厚度为0,表示位于莫霍界面上。甲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直接读 图即可得出。材料反映该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9 km,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 km,故判断地震震源位 于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