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六上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638528
资源大小:153.0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小学语文六上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备课设计课题:宇宙生命之谜第1课时学习目标:1 .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起源、昼夜”等22个词语。2 .能根据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结合课文旁批选用“浏览、找中心句、画关 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查找资料”等阅读方法,解决疑惑。学习重点:能根据旁批了解作者的阅读思维过程。学习难点:能根据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并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师: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总会产生很多疑问,当你有了一个具体的疑 问后,你会怎么办?预设:可以请教他人,也可以找到相关的材料去读,读的时候一直带着这个疑 问,通过阅读文章解决自己的疑问。师:真实的阅读是有目的的,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疑问的。多年来,人们一直在 探索宇宙生命问题。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 也有生命存在?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读读这篇文章。二、学程设计第一学程:1 .学习任务/主问题除了地球,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2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结合课后第一个泡泡里的内容和课文旁批,浏览课文,判断哪些段落对 解决“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疑问有帮助,并作上记号。课后巩固运用本节课所学阅读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与天津的 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一起,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 术的代表,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开展成为民间 艺术流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桃花坞年画有400多年历史,现在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 画,是在日本刊行的古版画图录中收录的“寿星图”,画面上刻有“万历廿五年(1597 年)”的刊记。从其画面来看,作品的构图、刻工、印制均已到达了相当的水平。桃花坞木版年画用木版雕刻,采用一版一色的水色套印,画面宏大,构图饱满,色 彩明快,刻版精细,富有装饰性;作品题材丰富,能“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 并且“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内容有人情风俗、戏文故事、时事新闻、花鸟虫 鱼、美人娃娃、驱邪避鬼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节日气氛浓郁,表达了人们美好的 愿望。在自身历史开展的脉络上,桃花坞年画的题材、风格、色彩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早期的桃花坞年画,在处理仕女、花卉等题材时,风格较为雅致,色彩较为清秀。从现存 的作品来看,最典型的当推古代仕女图,表现出了桃花坞年画十分细腻的刻工技巧,其线 条为毛笔细描而成,但又不失木版画的刀味、木味。到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不少模仿 西洋铜版雕刻风格的作品,如苏州万年桥、西湖十景等。这类作品在画面上,采 用焦点透视,除人物面部外,衣纹、树石、房屋等均用明暗画法来表现。艺术风格上,画 面远近清楚、层次清楚但略显生硬。乾隆以后,这类作品已不多见,以传统技法为表现形 式的作品又成为主流。与早期的作品相比,画面构图简练大方,线条刚劲有力,色彩也开始鲜明起来。鸦片战争以后,因为销售重点转向农村,作品的题材除了原有的以外,增加 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及与农事有关的内容。在画面上,对形象多采用富有装饰性的夸张 手法来处理,线条简练刚挺,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上,以成块的大红、桃红、黄、绿、紫 和淡墨组成基本色调,使画面更为鲜艳明快,饱满热闹,富有装饰美和节奏感。桃花坞年画处处透露着民间艺人精巧的匠心,它生动传神地再现了苏州民间文化, 不仅与久负盛名的苏州园林、刺绣、评弹一样是吴文化的代表性资源,而且在世界文化领 域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民俗艺术样式。材料1:天津杨柳青年画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表 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形成了鲜明活泼、喜庆吉祥、题材感人的独 特风格。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式相互融 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材料2: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 山水花鸟、戏剧人物、故事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硬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 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它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气氛,深受人们喜爱。阅读材料:桃花坞木版年画+材料1、材料2(1)阅读任务一:了解桃花坞木版年画。选文着重从哪几个开展时期对桃花坞木版年画进行了介绍?(2)阅读任务二:进一步了解我国木版年画的特点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概述我国木版年画的特点。(2)根据相关表格自学,初步填写。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组长主持,交流每一段讲述的关键内容。(预设:关键句一般在开 头或结尾;没有关键句的找一个个并列的关键词或根据内容概括。)段落关键词23456789(2)读第三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圈画出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四个必备条件。适合的温度,-50至150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足够的光和热(3)看看其他星球是否具备这些条件,结合旁批提示默读第四自然段,提取 关键信息,完成“行星信息卡”。行星信息卡名称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什么不具备条件(4)默读五至八自然段,结合旁批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填写“火星”名片。“火星”名片和地球相似之处外表特征气候土壤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小循环方式展学。(2)组长做好分工,一人汇报每段的主要内容,一人汇报天体上有生命存 在的必备条件;一人汇报其他星球的情况,并详细汇报火星的情况;小组长总结。(3)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评价。3.教师导学预设预设1:旁批的作用:告诉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策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思 路;提醒我们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预设2:段落关键词句2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3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 和热4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L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6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想。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8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外表没有生命存在。9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4.本学程设计意图本学程为达成学习目标2,把握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而综合整理,把握 全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旁批的作用,清楚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第二学程:1 .学习任务/主问题书写本课生字词2 .学法指导第一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组长主持,结合预习单,互相查看预学情况。(2) 了解“起源、能源、磁场”“沧海一粟”“猜想”等词语意思,指导“昼夜、抵御、考察”“温室效应”“臭氧层”等词语的书写。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小组小循环方式展学。先读词语,然后说词语的意思,兵指出书写需要注意的 点。3 .教师导学预设预设1:猜想: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抵御:抵挡、抗御。沧海一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昼夜":“昼”字上局部要扁平,撇和捺要舒展;“抵御”:“抵”字最后的点不能掉,“御”字共12画;“考察”:和“考查”不能混淆,“考察”注重实地观察。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 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 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 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 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局部位于2025 公里的高度处。假设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那么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 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向。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 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 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益处。4 .本学程设计意图本学程为达成学习目标1,既有对生字词掌握情况的检查又有对课文必要资料 的积累。三、检测练习1 .这篇文章中提供的材料只到1975年,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如果想了 解最新的研究,怎么办?2 .听写重点词语。四、教学总结借助目标总结自己的收获:1 .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起源、昼夜”等22个词语。2 .能根据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结合课文旁批选用“浏览、找中心 句、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查找资料”等阅读方法,解决疑惑。三、板书设计提出问题宇宙生命之谜分析问题存在条件教学反思:课题:宇宙生命之谜第2课时学习目标:学会根据自己要了解的问题关注相关的内容,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迁移 阅读,解决疑惑。学习重点:运用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进行阅读。学习难点: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从小养成热爱科学、 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教学导入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们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预设:先带着疑问浏览课文进行材料的筛选,然后运用旁批提示和学过的方 法,仔细阅读相关内容;接着找出关键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最后综合 信息作解答,完成阅读目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带着不同的疑问读这篇文章。二、学程设计第一学程:1 .学习任务/主问题默读课后思考题第二题,任选一个问题: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 生命的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2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再次浏览课文,找到和疑问相关的内容。(2)细读四至八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可画一个表格理清楚作者的推 理。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组长根据组员情况合理分工,有序交流。先读文章的相关局部然后提取 信息,最后理清楚科学家的判断。(2)按照顺序交流,不重复,注意补充和相互评价。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以小组小循环的方式进行展学。(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评价。先展示第一个问题: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在展不第二个问题: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3 .教师导学预设第一个问题预设:预设1:科学家先按照四个条件排除五大行星再根据理论猜想火星可能 有生命 接着对火星进行近距离观测然后根据因素推论和着陆取样分 析,得出火星也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的判断是一步步进行排除的,有先后顺序和 步骤的。预设2:回顾阅读过程,说说:为了完成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阅读文章的?先筛选材料(48自然段),然后以科学家为主体,重点阅读相关关键词句, 最后根据科学家的判断过程总结科学家的判断方法和特点。第二个问题预设:默读第五至八自然段,圈出关键句和关键词。必备条件火星情况是否具备合适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对火星考察的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外表取样中 未发现微生物。4.本学程设计意图本学程为达成学习目标2,本环节结合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选择任务、自 主阅读。意在对第一课时所学的方法迁移运用。师:这篇文章中提供的材料只到1975年,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如果想了解最新的研究,怎么办?预设:问老师、问家长有什么相关的书籍可以阅读;自主查找资料。结合课后思考题第一题第二个泡泡里的内容谈谈如何查找资料更有针对性。预设:核实材料中的数字是否准确;核实材料中的例子是否真实;比照材料 中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成果之间的异同。三、检测练习拓展阅读桃花坞木版年画四、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有目的地阅读这个策略解决了两个问题,明白了尽管是同一 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也需要选择不同局部的内容来阅读。”.四、板书设计一提出问题宇宙生命之谜分析问题存在条件浏览课文- 寻找中心句卜 圈画关键词上 提取关键信息上 I查找资料1探求结论未解之谜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学习单班级姓名课前预习L书读百遗二1 I请用心将古诗词朗读三遍,读完打“: 一遍两遍三遍2.字如其人3.我查阅的资料臭氧层温室效应现在的地球:课中学习1.提取关键词,每段讲了什么?段落关键词234567892.行星信息卡3 .“火星”名片行星信息卡名称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什么不具备条件“火星,名片和地球相似之处外表特征气候土壤4.火星为什么没有生命探索卡必备条件火星情况是否具备合适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