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二O一一年九月乌苏里江冲积平原,低漫滩有旧河道与牛辗湖存在,微地形相对高差在1米以内,地势平坦。项目区内土壤有白浆土、草甸土与沼泽土。白浆土:要紧以草甸白浆土为主,要紧分布在上游坡平地上, 这种土壤项目区内占地不多,土壤水分含量多,怕旱又怕涝,需要 改土,增加耕层厚度。草甸土 :这种土壤分布在平地上,易涝,需排水。沼泽土:这种土壤分布在乌苏里江江边,地势低平,受江水泛 滥影响,地表经常积水,需排水。3. 1. 4水资源乌苏里江是本项目区要紧规划水源,水源非常丰富,水质优良 (农用水I级)。本项目区取水断面处乌苏里江75%枯水流量 1144m7so地下水及补给资源丰富,在三江平原水资源日益紧缺、地 下水下降的情况下,为保证地下水资源的生态平衡,本项目区优先 利用过境水,保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项目区地下补给有大 气降水、江河补给、侧向补给与田间入渗补给。根据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乌苏里江江水符合农田灌 溉用水要求,能够用于灌溉。3. 1.5耕地种类、数量,作物种植结构情况饶河县县域耕地面积380万亩,尚有可开垦荒地40万亩。饶河 县农业粮食作物种植以大豆为主,小麦、水果、蔬菜及其他经济作 物在种植面积中的比重较小,饶河县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80万亩。3. 1.6自然灾害本区要紧自然灾害为:洪涝灾害,乌苏里江堤防不完备,每年 洪水期,将有不一致范围被洪水淹没,由于江水顶托,内涝水排除 困难,更加重了涝灾形成。通过调查,五年一遇受淹面积0.4万亩。 从自然条件与灾害分析,制约农业进展的因素为洪涝、防洪、排涝, 这是项目区开发的首要任务。4. 2社会经济状况2.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内有1个乡镇,即饶河镇。项目区总人口 600人。劳力 407 人。5. 2. 2农业生产水平2010年,饶河县粮食总产量实现39. 5万吨,同比增长23. 8%; 农业总收入实现4. 8亿元,同比增长22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占 总播面积的65%o创建国家高产示范基地6个。完成了东北黑蜂养殖 加工基地、2个畜牧站、6个生态示范养殖场建设,畜牧业总产值实 现3亿元,同比增长15%。晋升市级龙头企业2户,新增规模以上龙 头企业5户。我县还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 未来三年每年增加投资1600万元。完成了 2个乡中低产田改造。新 增规模农业专业合作社5个,投资5400万兀建设4个现代农机专业 合作社。土地集约面积扩大到40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项目区现有水田1万亩,农业生产要紧以机械化为主,农机总动 力为7000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台,小型拖拉机80台,机引 农具31台套,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插秧机24台,动力脱粒机24 台。由于人少地多,耕作粗放,产量不高、不稳。3. 2. 3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26%;城镇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50%;财政通常预算收入实现 6678万元,同比增长27%;财政总收入完成7. 1亿元,同比增长3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360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实现2. 6亿元,同比增长16%;单位GDP能耗下降4. 4%; 人口自然增长率操纵在3%。以内。3. 2. 4基础设施项目区有抽水泵站1座,装机6台,总功率930千瓦,流量6. 87 立方米/秒,抽水泵站1座,总干渠1条长1800米,南干渠长7650 米等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完成了旱改水4万亩。现有县乡两级农 业技术服务体系,县有农业局,农业局下设种子站、农技推广推广 中心、农机总站等,乡镇有相应的配套系统,均有人员编制,形成 完整的服务体系,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3. 2. 5交通及电力项目区西侧有一条由饶河镇通往大通河乡的公路,其长度10.2 公里,为白色路面。另一条是由大通河经镇江至江口的村屯路,在 项目区内长18. 5公里,为白色路面,为项目区运送物资制造了条件。项目区西侧有一条由饶河镇经镇江至边防三团四连的输电线 路,输电电压为10千伏,在项目区内输电线路长8公里,为项目区 内用电制造了方便条件。4.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区水资源总量达1.7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量为9332. 4万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532. 6万立方米/年。项目 区水田1万亩,毛灌溉定额900立方米/亩,需水量为900万立方米。珍宝岛灌区有抽水泵站1座,装机6台,总功率930千瓦,设 计流量6. 87立方米/秒,总干渠1条,长1800米,设计灌溉水田6 万亩,现灌溉水田4万亩,水量完全能够满足灌溉需要。5.项目建设内容及节水工程技术设计方案5.1 工程设计原则5. 1.1设计根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 M6453.6-1996);(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5. 1. 2工程布置原则项目布置的原则:以提升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水稻综合 生产能力为总体目标,按照“统一规划,明确标准,科学布局,先 行试点,创新机制,整合投入”的思路,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水 稻浸种催芽育秧基地建设。通过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的辐射带动, 全面提高我县水稻生产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水平,积 极发挥我县在巩固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 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水稻产业进展现状,结合产业进展规划,科学确定项 目地点、建设规模、资金投入等内容。项目布局选择在集中连片、 交通顺畅、辐射功能强的区域。优先安排基础好、进展潜力大、增 收效果显著、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区,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与整体效应。以中央现代农业生产进展资金为基础,通过政策导向,充分发 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构建财政、龙头企业、金 融部门、合作组织等多元投入格局。5. 2规划总体布局通过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治理 后项目区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节水灌 溉、改土增肥、习惯机械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种植示范基地为示范基地农作物、经济作物的先进种植技 术、先进的灌溉方式、先进的大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的集中表达区。 5.3项目建设内容3. 1 土建工程1、建设综合信息操纵车间,平面尺寸为长40米,宽9米,面 积360平方米。结构使用砖与彩钢瓦结构,投资72万元。2、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包含内容: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投资(万元)1标志物建设处11202展示场硬化平方米2000010003绿化(植云杉)株150010. 54围栏米60095大门座120为提高示范基地防风害、环境保护绿化美化档次,在项目区内 种植胸径35公分的云杉及绿化美化苗木,增加森林履盖率,使项 目区的环境得到改善,实现资源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效益。6. 3. 2农业工程1、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1) 90马力拖拉机2台,配套锌式犁2台,投资22万元。(2) 554拖拉机10台,配套农机具10套,投资90万元。(3)高速插秧机10台、手扶式插秧机5台,投资135万元。(4)水稻专业收割机10台,投资130万元。(5)激光平地仪2台,投资23万元。2、农业设施(1)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由自动化 生产管理温室、浸种催芽玻璃钢水箱、智能复用动态组合式电加热 设备、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系统等四部分构成。a.自动化生产管理温室。车间规模400吨,规格为80米X26 米X8米,面积2080 0)2。温室主体钢结构使用双面热镀锌冷轧管材 及型材,使用年限20年。顶部结构使用圆拱型屋顶结构形式,温室 顶部与四周墙体使用10mm厚聚碳酸酯板(阳光板)覆盖,使用自攻 钉及橡胶复合垫片固定,铝合金型材连接密封,两侧面设推拉窗。 温室四周使用条形基础,温室内基础使用独立基础,基础顶面与 ±0.000m标高齐平。温室配套设施有内遮阳系统、天窗通风系统、 电气操纵系统等。内遮阳幕能反射部分阳光,并使温室温度降3 50除节能及遮阳外,幕布还能够用来操纵湿度,在关闭遮阳幕时, 遮阳幕中的聚酯塑料膜及铝箔可阻止水蒸气无限制外溢,有效保持 空气湿度。室内设配电柜及照明灯具,接地使用TN-S系统,温室内 部N线与PE线分开敷设。温室风载:0. 3KN/m2,雪载:0. 35KN/m2,恒载:15KG/m2,最大排雨量:140mm/h,吊挂载荷:15. 5Kg/m2,电参数:220/380V, 50Hz0钢骨架为拱型桁架,桁架间距为2.1米。桁架上弦管为方管60mmX40mmX2. 5mm,下弦管为方管40X40mmX2mm,中间支撑为圆管。底座加设环型方管(方管100X100)圈梁与墩基础预埋板焊接。两侧墙各设有1组电动带式通风窗,由塑钢窗与10mm阳光板 组合,分别由1台电机带动。由长轴带动齿轮、弧形齿条实现开闭。拱顶两侧各设有1组电动带式通风窗,由铝合金型材与lOmni 阳光板组合,分别由1台电机带动长轴、齿轮、齿条运动,并镶嵌 10mm厚阳光板。每扇天窗宽0. 8mX长2. 0m,共用传动机构。两山墙大门为3. 5x3. 5m钢管焊接制作大门。并镶嵌10mm厚 阳光板。圈梁底部用lOOnrni苯板隔热密封。温室所有焊接钢材、零部 件使用前均使用镀锌防腐处理,现场焊接完成后再喷涂银色防腐漆。内遮阳系统:使用电动拉幕式,每组遮阳网为宽4.2米,上 下托幕线选用温室专用托幕线,抗拉强度大于铁丝及电镀钢丝,最 大延长率仅为1 %,在一4070温度范围内其几何稳固性与力学 机械性均保持不变。防滴露系统:由露滴形成部分、露滴汇聚收集部分两部分构 成。b.浸种催芽玻璃钢水箱。催芽车间摆放数量不等的尺寸为6X4 XI. 5米(36立方米)的浸种催芽用玻璃钢箱。本次设计24个浸种 催芽玻璃钢水箱,催芽箱底部厚度12nlm,侧面厚度10mm,外侧覆盖 桔黄色彩钢,每个催芽箱单元一次可摆放水稻种子12. 5吨左右。可 实现低能耗下浸种箱在给排水、循环、喷淋等不一致生产阶段水温 的波段式恒定管理,满足浸种阶段11T3C、破胸阶段32-35、催 芽阶段25-28等恒温操纵与有氧催芽需求。c.智能复用动态组合式电加热设备。每个水箱单元配备1台电加热器、1台复用循环水泵、1台过 滤器、1套喷淋系统、多个水流方向操纵电磁阀门、自循环与大循环 复用管路。单箱电加热系统及循环部分:15kW小型电热锅炉,1. lkW循 环水泵。通过科学的管路与电磁阀门组合设计,动态调配加热设备与 管路水流方向,使得系统内的大循环、自循环有机结合,每个催芽 箱既是大循环中的集中加热温水储备水箱,同时又是小循环中的浸 种催芽水箱。每个水箱配备的电加热器及配套的自循环系统可为该水箱提 供保温功能的同时,所有水箱可将富裕的热量通过自循环与大循环 复用管路,集中为某个指定的加热温水储备水箱加热,热后根据需 求将一定温度的水注入需要的水箱。d.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使用分层构架,由现场监 控层、集中管理层、远程服务层、视频语音监控与防盗监控等部分 构成。现场监控层:每个单箱配备1台7寸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9 个温度传感器、1个水位传感器、复用管路及相应的电磁阀门、加热 器操纵柜,用以完成单体水箱的测控功能,并听从集中管理层的调.综合说明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性质与规划目标11.3 项目范围、规模与工期2L4投资估算21.5 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整个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1 .1实施此项目是可持续农业进展的需要42 . 2实施此项目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42. 3实施此项目是提高水稻种植技术的需要43. 4实施此项目是确保农民增收的需要44. 5农户进入市场参与农产品竞争的现实需求43.项目区概况63.1 自然概况65. 2社会经济状况8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86. 项目建设内容及节水工程技术设计方案126.1 工程设计原则125. 2规划总体布局 135.3项目建设内容12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66.1 投资估算26配以完成各水箱加热设备的集中动态调配。温度测量精度±0.2,控温精度±0. 5。集中管理层:每个水稻催芽车间配备一套智能程控系统,监 控主机通过现场总线与各水箱单元的触摸屏工业平板电脑组网,通 过立体动画方式实现各水箱工作流程的集中监控与统一管理,同时 通过复用管路完成自循环、大循环过程中的热量动态调配。配备1 台服务器,2台55寸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分别用来调控与显示现场 设备工作状况,与视频、语音、防盗系统工作状况,并提供远程服 务。远程服务层:监控主机可通过互联网、3G、GPRS、短信等多 种形式实现远程服务功能,用户可在异地动态监控现场设备的工作 情况。视频语音与防盗监控系统:使用可见/红外双CCD摄像机,实 现对催芽车间的24小时连续监测,并实现远程语音对讲功能;使用 红外对射防盗系统,实现催芽车间的安防。(2)日光节能温室温室使用砖混结构,脊高2. 8米以上,墙厚度在50厘米以上, 净面积达到420平方米以上,与自动化水稻育秧大棚间隔10米。含 通风、加热、降温等设备。本次设计50个。墙体。后墙与东西山墙为石专苯板填充物等构成的夹壁墙。骨架。使用圆管双拱稳固结构顶梁,跨度为7米,拱间距为1 米,上圆管为1寸镀锌管,下圆管为6分镀锌管,顶部纵梁为6分 镀锌管,连接件使用热镀锌处理。覆盖材料。使用15丝高保温减雾塑料膜覆盖,利用卡簧、卡槽固定。保温材料。夜间保温覆盖材料使用棉布与棉絮缝制而成的棉被或者使用草帘。使用电动卷帘机实现自动卷帘。通风设备。顶端与前端设电动卷膜器实现自动卷膜通风。降温设备。使用湿帘风机强制降温方式。灌溉设备。使用倒挂式无滴漏微喷头进行灌溉,喷洒半径4米;使用32nllnPE管供水,微喷头单排间隔3米布置,无喷洒盲点与 死角。温室配电系统。温室系统配置强电操纵箱,按照操纵对象分 别按手动、停止操纵。配套房。面积为12平方米(4米X3米),墙体使用砖混结构, 顶部用彩钢板覆盖,南面设置一扇门及一扇窗户。(3)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由育秧大棚与自动化监控系统两部 分构成。a育秧大棚。本次设计大棚165栋,育秧大棚规格为长60米, 宽7米,拱高2. 6米,面积420 m2,每栋大棚间隔2米。两侧山墙 装有宽3米,高2米的大门。大棚骨架使用热镀锌方钢拱形结构, 拱间距为1米,连接件使用热镀锌处理。大棚为南北朝向,设置通 风口,周边挖出排水沟。大棚育苗要使用高台苗床,苗床高0.3米。覆盖材料:使用15丝高保温减雾塑料膜覆盖,利用卡簧、卡 槽固定,每间隔1米在塑料膜上加覆1寸防风带。通风设备:大棚两侧使用韩国进口电动卷膜器实现自动卷膜通风。灌溉设备:使用以色列进口倒挂式无滴漏微喷头进行灌溉, 喷洒半径4米;使用32nnnPE管供水,微喷头单排间隔3米布置,无 喷洒盲点与死角,实现秧苗均匀灌溉。b自动化监控设备。单棚自动化监控系统。由环境监测传感器、采集操纵器、环 境调控设备接口等部分构成。环境监测传感器包含空气温度、湿度 传感器等,用来监测育秧大棚内的温湿度环境;采集操纵器采集温 湿度数据后,根据育秧的需求,通过环境调控设备接口自动操纵卷 膜通风设备、微喷系统进行环境调控。系统留有手动电控柜,在不 配备自动化监控系统时可手动操纵所有设备。电动卷膜通风系统。育秧大棚侧面通风用019或者22 钢管做卷膜轴,用膜卡将轴与薄膜固定在一起,在大棚的一端安 装卷膜器,并用19或者22钢管做卷膜器的竖直导轨,将卷 膜器与卷膜轴用轴接头连接好。电动卷膜器需要配备行程开关以 保证系统不超限运行。电动卷膜系统可由自动化监控系统根据育秧 的温湿度需求自动操纵运行。恒压变频供水微喷系统。恒压变频供水设备要紧由水泵、 压力传感器、变频操纵柜等构成,不管系统中开启的灌溉阀门数 量是多少,能始终维持微喷系统该工作压力稳固。集中管理展示系统。通过集中管理展示系统将200个育秧大 棚的温湿度环境信息、通风换气状态、灌溉状态、视频语音监控 进行统一管理与展示,并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数据服务。C排水沟为了保证棚区排水,需新建排水斗沟与农沟。设计标准排水标准田间使用五年一遇,水田使用三日暴雨四日排至耐淹 水深。流量计算平原区水田设计排涝模数计算公式:Qw二(P-hE-F) /86. 4T式中:Qw水田设计排涝模数(立方米/秒/knC;T一排涝历时(天);P设计时段暴雨量(毫米);hl水田滞蓄水深(毫米);ET'一为排涝历时T的水田蒸发量(毫米);F一历时为T的水田渗漏量(毫米)。水田综合排水模数成果:水田综合排水模数P (%)1020q 粘壤(m、'/s/km2)0. 190. 14c排水沟断面设计根据沟道沿线地形、地质、土壤等条件,在保证不冲不淤与尽量满足上一级沟道排水要求水位的前提下,尽可能按原地形坡降设计,以节约土方。各级沟道设计比降为:1/3000。糙率n: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区支沟、斗沟设计流量均1.0 m'/s,因此n值均定为0.03。边坡m:斗沟、农沟边坡均取1:1。各级沟道横断面均使用梯形断面,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计算公式:Q=C=R1/6n式中:Q沟道设计流量(立方米/秒);W沟道过水断面面积(平方米);R 水力半径(米);i 水力比降,在均匀流中与沟底比降一致;c 谢才系数。排水沟道水利要素表名称流量比降底宽水深边坡糙率Q (m3/s)ib(m)h(m)mn斗沟0.61/30001.00.610. 03棚间沟0.21/30000.40. 2510. 03路边沟0. 351/30000.50.310. 03排水沟工程量表项长度(米)挖方(立方米)(8cm碎板) (立方米)砂垫(立方米)土工布 (平方米)备注底宽50cm沟4256. 62128. 3652814.88148大棚区底宽40cm沟10312.53300大棚区d道路田间路是满足农用机械的通行需要棚间路,路面宽5米,路基上铺15厘米水稳砂,垫层上铺设20厘米混凝土。道路工程量表项目长度(米)砂(立方米)水稳砂(立方米)5nl宽路1904. 81904. 81429e涵洞。在沟路交叉、渠路交叉处需设置涵洞,由于建筑物流量不大,均使用圆管涵洞。按五年一遇排水流量设计。涵洞水利要素表名称直径(m)数量(座)流量(/)沟深(m)水深(m)底宽(m)边坡圆涵1.080.61.00.61.01.0圆涵0.520. 350.50.30.51.0圆涵0.31650.20.50. 250.41.0涵洞过流能力计算涵洞设计为无压涵洞,使用下列计算过流能力。式中:6. -淹没系数,当6二1时为自由出流,当6 <1时为淹没出流;m-无坎宽顶堰流量系数,m=0. 320. 36;bk-一过流断面计算宽度,对矩形断面即为洞宽b;对非矩形断 面,bk=3k/hk。圆形断面的bk值可由附图查出。3k为临界水深hk相应的过流断面面积。H()堰顶水头。 100圆涵进出口护砌使用20厘米碎板,下设15厘米砂砾石与 土工布一层,上、下游护砌长3. 4米。进出口挡土墙使用钢筋碎一 字墙。按防冻要求基础深L6米,基础下换砂0.5米,以防冻害。 洞身使用内径6 100圆涵,2米一节,厂家预制。0 50圆涵进出口护砌使用30厘米浆砌石,下设10厘米砂砾石, 上、下游护砌长2. 4米。进出口挡土墙使用浆砌石一字墙。按防冻 要求基础深1.5米,基础下换砂0.5米,以防冻害。洞身使用内径 山50圆涵,2米一节,厂家预制。30圆涵进出口护砌使用10厘米碎,下设10厘米砂砾石,上、 下游护砌长2. 4米。进出口挡土墙使用碎一字墙。按防冻要求基础 深1.5米,以防冻害。洞身使用内径630圆涵,2米一节,厂家预 制。3 100圆涵工程量表座数进出口碎板护 砌(m3)钢筋碎一字 墙钢筋碎 (D13)钢筋 (kg)碎基础(m3)水撼 砂 (m3)砂砾石 (m3)无纺布 (m2)涵管(2m/节)挖方(m3)填方(m3)护坡护底合计8751792158744554170694583211047236 50圆涵工程量表座数路面宽(m)挖方 (m3)填方 (m3)浆砌石 (m3)砂砾石 (m3)换砂 (m3)素很 (m3)碎管节长(2m/节)25151.0100.939.64.326.01.466 30圆涵工程量表座数挖方填方挡土墙混凝土护砌混凝土砂砾石换砂素碎碎管节(2m/节)(n/)(m;:)(m3)(m)(m3)(m3)(m3)16566005775617. 1143.715143. 715138.6129.36330f水泵与打井要紧用于水稻浸种、催芽、育秧。本次设计50台套,使用井深30米塑料管,进口为4寸水泵。3、土地整理本次设计项目区土地平整1万亩。土地平整方式:本项目土地平整使用局部平整方式,不搞统一 化,而是根据地形、面积、空间结构特点将项目区划分成区,每个 区内规划若干个田块,土地平整的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区内部, 追求区内土地平整的统一化;推高填低,近可能做到挖填平衡,相 邻区之间平整后的高差作为相邻区的高差。平整的方法:清理杂草一推高填低一使用一翻二耙二旋的措施 加速土壤的熟化。7. 3. 3科技推广项目1、引种为了改善品质,增强水稻的抗病、抗倒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引进优良品种龙粳25、龙粳31、黑粳8号、垦稻9、垦稻19、 三江2等。2、科技培训在作物不一致季节使用不一致方式进行培训每年至少培训3 4次。5. 3. 4植保预警监测站要紧仪器设备有:自动虫情观测灯5套,用于虫情调查;抱子 捕捉器2台;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1套,用于记录气象要素,如 温度、湿度等;病虫调查统计器4台。1、信息处理及培训设备信息处理及培训设备要紧用于农业有害生物观测数据、预测信 息的处理与防治技术培训,按项目建设通配标准,要紧仪器设备有: 移动数据采集设备(PDA联想XP618)及GPS5套,用于定位数据采 集分析;病虫图像图片采集用数码相机与数码摄相机各1套,用于 拍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病虫电视预报编辑制作设备1套, 用于制作病虫电视预报;台式电脑及有关外设4套;专业与移动培 训投影仪及手提电脑各1套,用于培训植保人员及农户,病虫预警 专用软件1套,分析处理病虫信息。2、应急防治设备应急防治设备要紧用于突发性、强扩散性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按项目建设的通配标准,要紧仪器设备有:应急防治大型施药专用 设备1套,应急防治;车载小型喷雾机1套;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 机300套;防护服300套;病虫系统调查专用摩托2辆,用于调查 病虫,特别是对病虫观测场与增设6个病虫观测点的调查;防控指 挥专用车1辆,用于突发性病虫害应急指挥防治。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1 投资估算8. 1.1估算根据1、水利部水总(2002) 116号文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 规定2、水利部水总2002 116号文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3、水利部水总2005 389号文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4、水利部水总2002 116号文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5、水建管(1993) 63号文中小型水利水电设备及安装概算定 额概算定额做投资估算,单价乘以10%扩大系数;估算水平年按2011年第二季度材料价格。6. 1.2基础单价1、人工费单价根据水利部2002U16号文,人工分为四种,其中:工长5. 73 元/工时、高级工5. 36元/工时、中级工4. 62元/工时、初级工2. 58 元/工时。2、材料预算价格根据市场调查价,加上运费构成材料预算价格。材料预算价与 按规定进入工程单价的价格之差,为材料价差。列入相应部分之后。要紧材料运输费:公路运输执行黑龙江省交通厅,黑龙江省物 价局,黑龙江省汽车运价规则黑交发1998280号黑龙江省汽 车运价规则。6. 2投资总估算287.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317.1 社会效益317. 2环境效益评价328.结论与建议338. 1结论338. 2建议33装卸、搬运费:执行黑价联字199679号、黑交1996326号黑龙江省交通厅、黑龙江省物价局“关于整顿装卸、搬运价格的通 知”。要紧材料价格包含原价(使用调查的出厂价格或者市场价格计 入)、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次要材料价格不计算,为当地市场价 格。设备原价根据厂家询价及参考已完工工程有关资料分析确定, 机电设备安装费按照设备价格的20%计算;金属结构设备安装费按照 设备安装定额进行单价计算。6. 1. 3示范基地前期费用1、占地160亩,占地费用266. 8万元。2、其他直接费:建筑工程取直接费的5. 5%,安装工程取直接费 的 6. 2%o3、现场经费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费率%1土方工程直接费42石方工程直接费63模板工程直接费64碎浇筑工程直接费65其他工程直接费54、间接费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费率%1土方工程直接工程费42石方工程直接工程费63模板工程直接工程费64砂浇筑工程直接工程费45其他工程直接工程费55、企业利润取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的7虬6、税金取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与的3. 22%。6.2投资总估算项目共需投资9561. 65万元。饶河县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总投资 (万元).土建工程亩100001231. 51综合信息操纵车间平方米360722示范基地基础设施1159. 5(1)标志物建设处1120(2)展示场硬化平方米200001000(3)绿化(植云杉)株150010. 5(4)围栏米6009(5)大门座120一农业工程3040. 051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400(1)90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台套222(2)554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台套1090(3)局速插秧机与手扶式插秧机台套15135(4)水稻专业收割机台10130(5)激光平地仪台套2232农业设施1840. 05(1)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座1500自动化生产管理温室300浸种催芽玻璃钢水箱个24140智能复用动态组合式电加热设备50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系统10(2)日光节能温室栋50750(3)智能化水稻育秧基地亩165590. 05育秧大棚及自动化操纵设备栋165247. 5排水沟米4256. 659道路米10312.5113. 94涵洞座175141.61水泵与打井套50283土地整理亩10000800科技推广项目2351引种302科技培训53集成组装配套栽培技术套1200四植保预警监测站376五水利工程39411建筑物514(1)干渠分水闸座242(2)分水闸座675(3)排水闸座7120(4)涵洞座8989(5)斗门座4336(6)渠首维修座180(7)桥座1722渠道工程1180(1)支渠km9.2480(2)斗渠km197003饶河口岸至高产示范基地公路km15. 79294农田路工程134(1)砂石农田路km210(2)生产路km311245植树亩1101506现代化自动系统项1034(1)配电系统245(2)数据采集系统390(3)光传输网络32(4)操纵中心50(5)系统软件73(6)多媒体会议室42(7)会议室装修10(8)操纵中心室装修10(9)综合布线8(10)渠首泵站自动化改造要紧电气 设备174六示范基地前期费用738. 1占地亩160266.8建设单位管理费110. 59建设监理费59. 55勘测设计费145. 84不可预见费155. 32合计9561.657.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7.1 社会效益7. 1.1技术奉献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实践证明,增产潜力很大。据 预测,我国人口高峰将出现在2030年,达16亿之多,被誉为“2116 吃饭工程”,要紧就是如何解决粮食供给问题,而水稻生产,通过高 新技术的推广,产量将成倍增长,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另外,已 树立了绿色水稻生产理念,在农产品品质上确保绿色、纯净、无公 害,以习惯食物结构变化的新要求。7. 1.2产品奉献全县将新增水稻1100万公斤,增加收入2860万元,增加了农 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7. 1. 3就业奉献因高新技术成果的运用,改变了以往的粗放性生产经营状态。 实行技术、资金、劳动集约型经营方式,能够就地转移与消化农村 季节性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劳动力水平,增加了富余劳动力就业机 会,既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又可促进社会稳固。7. 1. 4改善生产条件及增加农民收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了农民收入。通过科技培训,现场观摩学习,提高了农民自身素养, 增强了战胜自然、改善生存条件、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勇气。广 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将进一步地得到很大地提高。估计农民人均将增收715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7.1. 5国家奉献除了为国家增加商品粮外,同时又可提高国内优质稻谷在国内 市场的供应比例,平议优质稻谷的价格,减少环境与食品污染,为 食品安全提供保障。7. 2环境效益评价本项目技术符合生态农业进展的要求,为全省进展绿色食品基地 建设制造条件,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项目实施后,不仅提高了 项目区的科技含量,而且保证了当地生产环境免受污染。通过培肥 地力,能够改善土壤理化,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提高有机质 含量,达到土壤生态培肥地力目的,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保 障,生态效益明显。绿色水稻生产能够大幅度降低化肥施用量,减 少食品与环境污染,为食品安全提供保证。8.结论与建议1、项目建设是饶河县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节约水资源,改 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建设与谐 社会的需要。2、项目实施后,可增强高新技术成果的运用,改变了以往的粗 放性生产经营状态。实行技术、资金、劳动集约型经营方式,增产效 益显著,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规定的社会折现率8%;经 济净现值大于零;EBCR大于国家规定的标准1,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良 好。项目实施可明显改善项目区灌溉条件,增加农作物单产,增加农 业生产效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 环境效益、社会效益。3、有多年水稻种植经验,技术成熟,农业基础条件好。项目建设在技术与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应尽早实施。8. 2建议项目实施后做好培训工作,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使水 稻秧苗素养更强,返青期缩短,提高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增加粮食产 量,关于项目区的农民来说,工厂化育秧、自动温控催芽技术还没有 全面推广,本项目正好对农民种植技术扩展与补充,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确保发挥最大效益,应做好培训、宣传、推广工作,使农民收入 有所增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2011年8月7日,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来饶河检查调研时明确 提出:饶河县要尽快建设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加快推动现代化 大农业进展。8月18日,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 所作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 推进农业“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 城镇化、生态化”建设,大力进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总体目标。实施 饶河县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吉炳轩 同志来饶河检查调研指示精神的具体步骤,示范基地将为饶河县与 所在区域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开发新途径、积存新经验,必将全 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成为引领饶河区域现代化大农业进展的典型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