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86642253
资源大小:97.9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docx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一、建设的必要性1 .汽车后市场高速发展使得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人才仍然紧缺 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截至2019年,中国汽 车保有量达到2. 6亿辆,相比2014年翻了一番。全国有30多万户汽 车(包括摩托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0万,机动车维修从业人 员约400万人,汽车后市场的产值将突破万亿,其中中国汽车维修市 场规模将近7000亿元,年维修产值300亿。相比2014年,汽车后市 场投资增长10倍。这种高速发展,使得“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人 才仍属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2 .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逐渐向高技术专业人才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全 员比例为38. 5%,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文化水平层次的结构比 例为4: 5: 1。汽车维修技术由机械修理加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 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现有的汽车维修 技术及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知识老化,学习新技术能力弱,因此,优 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层次结构,培养符合行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新型技 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必要。二、建设思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 市实施精神,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在学校建 设高水平中职学校总体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在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的 基础上,把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人才仍属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 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的机会。当前区域内,已形成完整的(一)组织保障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建设,将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列为“一把手”工程及高水平学校建设中的关键任务。成立以学校校 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团队工作领导 小组,共同进行团队建设目标、任务、内容、资金筹措、经费分配及 人员调配等重大事项的审定和决策。负责团队建设的实施过程的指导、 监控和每半年一次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团队建设进展情况和建设成效 进行考核,为团队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成立团队建设工作小组,贯 彻执行、组织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和决定,组建若干工作室完成具体 建设任务;形成全校上下统一领导、联合推动、分工负责、协调有序、 运转高效的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创新团队建设任务得到具体落实。学校以“服务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建立教师发展中 心,以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制度、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 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着力营造促进教师发展的环境,构 建双师教师分类分层培养体系;着力实施专兼教师能力专项培训计划 和教师质量工程,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二)制度保障学校出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规范教学团队 的建设及管理,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完善 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的培养体系,包括专业群带头人、专业(学科) 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与管理、“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教师企 业实践管理等制度。建立分享共成长的培训反馈机制,扩展培训受益 面,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校”战略,紧紧围绕国家 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教师多元 化发展为基础,创新教师多渠道发展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研修体系、 开展精准化教师培养培训;构建差异化、分层化、递进式的双师型教 师发展标准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努力形成师德高尚、名师荟萃、人 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三)条件保障进一步完善以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分配制度,激发人才 队伍的内生动力和创业活力;为创新团队提供人力保障;拓展教师实 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基地定期开展实践实训、产学研项目,为提升 教师的双师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培养平台。将团队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设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专项 资金。完善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审批使用的规范 性,以保证创新团队建设使用经费落实到位;结合教学工作诊断与改 进,开展自主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 保障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质量,学校通过教研督导室、教务科、总务科、 财务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建设过程中所需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规范管理,确保建设所需软硬件设施落实到位,以保 障建设任务顺利推进。整车及零部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产业链,行业呈现出各环节人才层 次多样化、职业迁移面广、对“技能复合、技术交叉”型人才需求量 大等特点。绿色、节能、低碳生产生活出行方式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和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汽车售后服务技术进一步向新能源汽车维修、 智能网联汽车维修方向发展。打造以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职 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为专业和行业发展提供支撑,为本地区的汽车 后市场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创建科学团队建设机制,建立可测可行考评机制依托学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在学校现有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 础上,优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培养培 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围绕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立专门的领导小 组,建立团队运行机制和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为团队建设保驾 护航。(二)教学教研专业能力突出,创建双师双能名师团队一方面,派遣教师到国内外访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专业能力培训, 去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提升教学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教研能力。另 一方面,团队成员明确分工,围绕校企合作、技能竞赛、课程开发、 1+X课证融通等方面组建分团队,团队成员在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中, 提升教科研能力。通过3年的建设期,团队高级职称比例超过50%, 校企合作参与率100%,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100%,获得省级以上荣 誉、奖项的团队成员达到6人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团队。(三)培育丰硕教学教研成果,引领示范全国专业建设团队积极围绕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开展各类教学、教 研活动。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编制3-5门专业课程教材,开发3 门以上的在线精品课程,组织师生在省、全国技能竞赛和教学能力大 赛上获奖3项以上,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工学结合一 体化教学研究、1+X课证融通研究、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撰写教研 论文,引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规范化、 标准化、科学化建设。(四)建立分类分层培养模式,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以名师为引领,推进老中青结合的教师梯队培养。以团队教师成 长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分类分层的培训模式,构建青年教师职业能 力培养体系,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并形成 可以借鉴的模型,在国内推广应用。三、建设目标把握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战 略规划的机遇,精准对接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依托学校校企 深度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优势,以精准培育德技并修的新能源 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三教改革、1+X课证融通、课程思政、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等为任务载体,开展团队建设,打造出一支师德 高尚、名师引领、国内示范的“双师双能”教学创新团队。四、建设内容(一)建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1 .建立创新团队工作小组成立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与团队建设相配套保障制度等 政策的制定,项目预算及资金规划的审核和阶段性的验收等。组成团 队建设工作小组,统筹组织团队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师德师风培训, 推动各个项目建设,并监督实施。团队下设校企合作工作室、1+X课 证融通工作室、师生技能竞赛工作室、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工作室、 课程思政研究工作室等二级机构,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的展开。同时制 定团队管理制度,明确成员分工,确保团队各项工作有效开展。2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完善师德规范及其考评制度,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落实师德 “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宣传长效机制。3 .完善校企、校际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重新修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订单班组班及选拔机制、订单班教学管理制度、企业兼职教师标准、 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开展校际协 同机制的编制。4 .制定团队教师能力提升方案一是实施“校企双带头人”建设工程。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团 队核心成员为骨干,精准培育,制定一人一计划,通过交流培训、承 担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项目,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 团队管理能力。二是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在教学团队中选拔骨干 教师,根据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 力、项目实施与管理能力。三是校企共建“三实”基地,实施教师双 师素质提升工程。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教师实训实践实战基地,充 分利用基地定期开展实践实训、产学研项目,提升教师的双师能力。 四是实施青年教师“十个一 ”培训工程。以团队名师成长为研究对象, 建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十个一”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5 .完善团队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在学校开展教学诊改的基础上,建立“目标一标准一执行一考核 一改进”运行机制,围绕师德师风、教学成效、教研成果、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技能竞赛、学生德育管理等八个方面 制定教师能力标准量化指标,制定教师能力提升评测方案,并将考评 结果与学校的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发团队成员的内生动力和创业活力。(二)校企共建教师校内外教师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一是建设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依托 学校深度的校企合作基础,联合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经销商建设企业标 准与教学标准相结合、虚拟环境与实体环境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 教学为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基地既可以满足专业教学,又可以开展 职业培训,承担技能竞赛。教师在基地内可以实现不出校门完成基本 的新能源汽车维修生产实践。二是建设教师校外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 实践基地。随着城市公交电动化的推行,全市出租车电动化率非常高, 学校与市出租汽车集团的出租车维修厂合作建设教师实践基地,一方 面可以保证教师外出实践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符合我校重点培养新 能源乘用车维修技师的目标定位。三是依托汽车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公 司建成教师校外教学仪器设备创新研发实践基地。新能源汽车运用与 维修专业属于新兴专业,车型技术和教学仪器设备均属于开发成长期, 符合中职学校教学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极为缺乏。为此,让教师参与 汽车教学仪器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将教学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仪器设 备设计研发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 教学仪器设备对专业实践教学的满足率。(三)校企共建“共平台,多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国家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基础的定位,积极落实国 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精准对接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岗位群需求, 充分发挥校企双元育人优势,通过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课程体系、编制教学标准、创新教学组织和评价形式、建设工学一体实践教学基地等途径,探索创建多专业协同发展、多企业订单培养、 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共平台,多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所示。多途径订单培养高职高考“3+2”培养校企合作订单课程IMMMHiI 普适培养顶岗11实习顶岗11实习专业方向课程第二学年第一学年第三学年第2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共平台,多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四)参考1+X技能等级标准,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团队成员在编制教学标准时,充分调研,共调研中职学校H7家, 企业从业人员137人,涵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并参考智 能新能源汽车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能力点的要求,开展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 系,如图2所示。团队将以国家标准为依托,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验 证和修订,并反馈至下一次国家教学标准的修订中。专 业 课 程顶岗实习专 业 方 向 课新能源汽车修理方向新能源汽车检测方向专业选修课1 .就业指导2 .智能网 联汽车概论3 .汽车维修 接待实务4 .汽车维修 企业管理5 .汽车保险 与评估6 .汽车配件 及仓库管理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网络控制系统维修新能源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 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 维护汽车检测标准与法规个1专 业 核 心 课机械常识汽车电工电子基础低 压 电 工 作 业新能源汽车基本原理能汽电及电统修 新源车源充系检新能 源汽 车驱 动系 统维修合力车动机维 混动汽发机械修能汽悬转与动统修 新源车架向制系检能汽车电系检 新源车身气统修图2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五)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课证融通新路径在国家倡导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对 标智能新能源汽车技能等级标准,充分总结前期“1+X”证书试点经 验和基于职业基础能力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经验,通过校企协作,将 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需知识与技能融入课程教学,将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考核项目转化为课程考核项目,将课程考核标准对标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探索“1+X”证书课证融通路径。同时,依托校 企合作平台,针对优化“1+X”证书考评内容、考评方案等开展市级 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持续优化“1+X”证书课证融通效果。(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融合的育人模式教学团队以课程为载体,建构多维、协同、融合的课程平台,发 挥第一课堂是课程思政主渠道的作用,推动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实践 中感知职业风采,增强专业认同感。同时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生不 同的成长背景,让“课程思政”更有温度。(七)推进工学结合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已有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云、网、端”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试 点,形成适合工学结合课程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型,实现教学效果数 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内容丰富化、自主学 习便捷化。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 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五、建设计划本团队在2年的建设周期内,拟按三个阶段进行开展建设:(一)任务分解阶段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分解建设任务,成立各工作组, 明确建设任务,落实完成任务责任人。(二)任务实施阶段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组建各建设任务团队,由牵头负责 组织实施。建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保障机制;校企共建教师校内外教 师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研制专业群“共平台,多途径”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 探索专业课证融通新路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融合的育人 模式;推进工学结合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三)任务总结阶段2023年9月至12月,对项目进行总结和组织接受验收,对照建 设方案,梳理成果,撰写总结报告、整理佐证材料等。六、预期成效(一)标志性成果通过2年的努力,本团队将成为国内中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建设的引领者。团队成员高级职称比例超过50%,校企合作参与 率100%,专职教师“双师型”比例100%, 4名以上的团队成员获得 市级以上荣誉或奖项,编写专业核心课程教材2-3门,专业在线精品 课程2门,申报市级以上课题3项以上,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 2个以上,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教师参与教学能力竞 赛、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4项以上。学校新能源汽车运 用与维修专业学生1+X证书通过率97%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92% 以上,在汽车专业品牌经销店就业率65%以上,接受校企合作订单培 养的学生数占就业学生人数的40%以上。(二)成果转化及推广方案.推广范围和思路(1)校内应用2022年起将团队建设形成的模式、思路、方案等成果首先在汽 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推广,其次在校内其他专业推广、应用。(2)省内和本地区推广和应用2023年起将成果向省内兄弟院校推广,力求解决本区域内中职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共性问题。(3)国内交流和推广2023年起将成果向全国兄弟院校推广和交流,进行成果适应性 检验和修正。1 .依托平台和载体根据不同推广范围和任务,拟通过国家、省市各级汽车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协会、研究会、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举办培训班、校 级互访、境外交流、各级专题会议等载体和形式,进行推广和交流。七、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