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资源ID:86666741
资源大小:109.7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练习1 .考古学家发现在殷墟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了解()A.早期国家的特征 B.私有制的起源C.母系氏族的状况 D.分封制的瓦解2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 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材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被封予卫,都朝歌。这里原是商王国的中心地区,殷商残 余势力很大。封康叔于此,主要是为了()A.控制关中地区 B.缓和社会矛盾C.保障政局稳定 D.加强南北联系.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周武王的儿子)时的青铜器之一,内底铸铭文12行122 个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通过何尊铭文我们可以了解(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私有制的起源 C.西周初年的状况 D.战国诸侯纷争 5.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以下遗址最有可能的 是能表达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300年前的安徽凌家滩遗址,经过屡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开掘,发现了分布 密集的墓葬以及祭坛、祭祀坑、积石圈、房址等重要遗迹,出土有大量精美的玉器、 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由此判断,该遗址()A.处于原始人群的历史开展阶段B.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依据C.是新石器时代初期的聚落遗址D.表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6 .甲骨卜辞记载,“己酉贞,王其令山司我工“,卜辞中的“山”是人名,“我工”即王室 之工,意即王命令山去管理王室的手工业生产。这反映出商代时期()A.朝廷极力提高工匠地位C.天文历法体系相当完善A.朝廷极力提高工匠地位C.天文历法体系相当完善B.工商食官制度渐趋完善D.国家治理充满神权色彩.西周时期,通过封建,同姓(姬姓)子弟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成为周王朝的所谓“伯父”或“叔父”之国,至于同姓诸候之间,那么成为所谓“兄弟之国二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B.与宗法制之间联系紧密C.保障西周统治的长久性D.凝聚了族群间政治稳定.黄帝以后“帝王”世系表(局部),据表可知()“帝王”少昊颛顼帝善帝挚尧虐舜姒禹姒启世系右 IZ 黄'巾民子少吴侄儿颛顼堂侄帝辔长子帝挚弟颛项六世孙颛顼六世孙姒禹子A.世袭制优于禅让制B. “帝王”世系杂乱无章C.宗法观念源远流长心D.早期部落民主不断完善.商代的“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只是“诸侯之长:西周通 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形成“礼乐征 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由此可见,西周的分封制()A.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B.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政治认同C.标志着血缘宗法制的起源D.推动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1L ”和传说时代相比,早期国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世袭王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 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以部族联合或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进行国家管理。” 以下在商朝实施的制度有( )分封制内外服制井田制宗法制A. B. C. D. .诗经中有大量诗歌提到了商周时期人们普遍种植的作物,其中,麦主要在河 南、山西、陕西一带种植;黄河流域是适宜黍稷生长的好地方,在许多地域性诗歌中 可见种植黍稷的描述;稻在山西、陕西和长江及其以南的地区种植较多;菽在陕西比 较多见种植。这说明,商周时期()A.农业生产得到开展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B.区域农业特征显现D.重农政策得以贯彻12 .从以下商朝的青铜器中,推测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可能是妇好转四羊方摩妇好转四羊方摩春馨叔鼎曾蓟坟野饮酒口注重礼仪规范和身份等级 口农业生产开展且出现酿酒口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精良口中央与各方国的关系松散A. B. C. D. 13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分封制下诸侯和臣子的宫室、车骑、礼仪等存在很大差异,这被称为“命数”。“命数”基本上按爵位和职位区分,上公九命,三公为八命, 侯伯、王之卿、子男、王之大夫分别为七命、五命和四命。由此可见,周代的“命数”( )A.说明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C.削弱了贵族对地方的政治管控D.彰显了周天子的统治权威.仰韶文化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锄、石刀、石磨盘、骨铲等工 具,而且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陶质器皿,种类包括鼎、釜、灶、罐、钵、碗、盆、壶、瓶等。据此可知()A.手工业分工具有专业化的特征C.原始农业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A.手工业分工具有专业化的特征C.原始农业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B.剩余产品推动早期国家的出现D.黄河流域已具备农业生产能力15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 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 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核心是什么?两段材料反映的两种制 度的关系如何?1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 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 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拟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乱。面对众 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 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 A2. A3. C4. C5. B6. B7. D8. B9. CIO. Bll. C12. B13. A14. D15. D(1)分封制。积极作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 政治秩序;开发了遥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 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 民族的关系,推动了遥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开展。消极作用:后期周王室衰微,为诸 侯割据埋下了隐患。(2)宗法制。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达,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16. (1)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井田制的实施;宗法制的影响;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2)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 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答案第5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