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发展和改革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度工作思路.docx
XX县发展和改革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度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县发改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贯彻落实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瞄准 “起航新时代,做强北大门,打响四大国家级品牌,建功思路 海港城”的目标,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 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2022年主要工作总结(一)做好经济指标运行监测工作。1-9月,全县GDP 为278.5亿元,同比增长6.9%,连续三季度居全市第二位。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10月比增22.9%,位居全市第 2,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二)全力奋进百强县。一是持续与百强县智库专家沟 通联系,及时了解评比规则的变化和掌握全国县域经济发展 最新动态。二是动态分析我县各项指标,根据县域高质量发 展评价体系的36项指标以及17项附加指标要求,紧盯8项 短板弱项(GDP、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金融 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存贷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新技 术企业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巩固8项优势指标 (人均GDP、规上工业总产值、二产占GDP比重、外贸进1 .提高科技创新力度。一是做好2023年度企业R&D统 计辅导工作,指导企业规范建立研发专账、正确填报统计相 关报表,做到步调统一,信息沟通流畅。二是加大高新技术 企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鼓励、 帮助企业积极申报,保持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数量的 良好增长。三是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完善科技特 派员政策保障,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赋能企业发展。四是抓 好科技项目实施与管理,争取更多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省市级 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支持。2 .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围绕医疗健康、政务服 务、智慧交通、城市管理等重点民生领域,积极推动应用场 景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福建)建 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工业融合,推动数字技术赋能 经济民生与社会发展。3 .严抓信用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 严格规范执行国家和省市信用修复相关文件规定,推动信用 修复程序化、透明化和便捷化。推进信用信息应用与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开展信用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强化 诚信宣传与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四)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业务水平,提升干事氛围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 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盯紧2023年全年经济 发展目标,以开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作 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抓手,做到“守初心、担 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履职尽责、敢于担当,扎扎实实推进投资和重大 项目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口总额、人口增长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建成区绿化覆盖 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加强分析、研判各项优劣势指标, 谋划2023年县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指标任务,理清下步 主攻方向,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四是强 化入库入统,1-10月,全县共新增“四上”企业和投资项目“入 库入统”331家,完成年任务数的93.5%。推动我县今年成功 跻身2022年“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和“2022年全国县域 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三)推动重点项目有序建设。推动122项省市重点项 目1-10月完成投资202亿元,占年度计划101%,超序时进 度17.7个百分点。开展季度集中开工活动,前三季度共开展 省、市季度集中开工活动项目35项,总投资300.6亿元,年 度计划投资66.6亿元;开展“喜迎二十大项目再提速”月度集 中开工活动项目37项,总投资14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8.6亿元,竣工项目15项,总投资140.7亿元。深入推动“五 个一批”项目建设,一季度“五个一批”项目综合考评位居全省 县(市、区)第一名。落实“一企一议”和重大项目要素保障 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企业走访力度,推进项目平稳有序建设。(四)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一是争取预算内投资资 金。根据中央、省市资金投向,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向上争取 中央预算内投资2758万元、省级预算内投资1180.23万元, 专项用于水利、社会事业等领域。二是争取专债资金。2022 年,共谋划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30个,总投资174.8亿 元,资金需求38.4468亿元,获得债券9.1883亿元。同时, 启动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谋划工作,建立专债项目 库,谋划生成2023年专项债券项目45个,总投资412.4亿 元,债券资金需求H4.01亿元,推动45项专债项目完成赋 码、审批及入库工作。三是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 金)资金。共梳理申报符合条件的基金项目6个,总投资67.08 亿元,申请资本金缺口 19.82亿元,其中福州台商投资区新 能源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XX湾开发区固废集中处置厂 配套道路工程、XX湾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获得 第二批次基金支持5.5328亿元。四是推动中长期贷款、更新 改造贷款项目申报工作。征集、筛选有贷款需求的企业谋划 生成8项符合条件的中长期贷款项目;推荐上报设备购置与 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项目7项,其中XX县中医院使用财 政贴息贷款设备项目获得贷款额度256万元,福建省XX县 高级职业中学加工制造类设备购置项目获得贷款额度2000 万元。(五)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建立健全全面预审查机 制、模拟审批、超时默认、延时追责制度。推进在线填报、 在线提交、在线审查。严格按照时限办理,实行“提前办”、 "马上办”,行政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 缩92%以上。以政策为指导,严把项目准入关,依法依规审 批。今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240项,总投资778.97亿元, 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审批75项,总投资313.13亿元,企业投 资项目备案165项,总投资465.84亿元。(六)扎实开展“项目攻坚落实年”专项行动。2022年 共139个项目列市攻坚项目,年计划投资200.17亿元,1-10 月完成投资209.82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04.82%,超序时 进度21.49个百分点。1-10月项目开工56项,完成率96.55%, 总投资443.08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开工32项,总投资201.02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工13项,总投资135.9元;民 生项目开工11个,总投资106.16亿元。1-10月竣工38项, 完成率97.4%,总投资75.33亿元。建立企业和项目服务机 制,1-10月累计上报协调解决项目问题数712条,已办结712 条,办结率100%。项目攻坚落实年专项行动10月排名全市 第三。(七)推动数字产业稳步发展。加快数字经济项目建设, 纳入福州市数字经济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221.57亿元, 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35.14亿元。加快推动5G网络覆盖, 2022年我县通信行业5G基站建设任务330个,目前已完成 270个。推动东恒机械项目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签约,总投 资30亿元。(八)扎实推进“千名干部进千企”专项行动。建立党 员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调整完善32家企业县 领导挂钩帮扶企业清单,组织干部深入企业纾难解困,确保 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前三季 度累计协调解决问题575个。(九)加强科技创新与培育力度。一是完善科技惠企政 策。紧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具体目标,编制XX 县“十四五”科技发展与创新驱动专项规划,出台XX县深 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进一 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二是推动研发 投入稳步增长,2021年(错年统计)我县规上企业研发投入 (R&D)归集入库9.13亿元,同比增长22.7%,占GDP比 重2.54%,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6.06%, 2021- 2022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审定补助金额2823.05万元。三是选 认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48人、省市科技特派员团队11 个,实现省、市级科技特派员乡镇全覆盖,县级科技特派员 行政村全覆盖,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四是实施高 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等培育力度。(十)抓好粮食储备,保障市场供应。一是有序推进储 备粮轮换工作,完成2022年储备粮2925.717吨轮换任务和 完成2500吨原粮、1100吨成品粮增储任务。二是加强粮食 质量安全监管,开展2022年全县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储备 粮出库质量检测2批次,库存质量检测8批次,结果全部合 格。三是强化应急网络建设,设立13个应急供应网点和1个 应急加工企业,覆盖11个乡镇。四是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粮油 商品保供工作,制定粮食应急预案,稳定市场供给。(十一)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一是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截止目前,累计上报 数据总量达约112万条。本年度将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 政裁决、行政奖励、行政监督检查等5类信息管理信息数据 纳入归集信用信息归集面进一步拓宽,目前已归集5类信息 管理信息数据8768条。二是落实信用惠民便企。推荐我县 6960家企业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走出融资难 融资贵经营困境提供途径。三是多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 管。在37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应用信用承诺 制度,上传信用承诺书约4.1万份;扎实开展严重违法失信 行为专项治理,7家治理对象名单企业实现全台账退出。(十二)加强价费管理工作。一是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 监管,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涉企不 合理收费,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及时了解市场价 格走势,做好价格监测分析,做好民生主副食品71种的市场 价格监测工作。三是做好价格认定工作,已办结涉案128件, 总金额135.9万元。四是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 格监测,维护市场稳定。(十三)有序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试点。根据省 里统一部署,我县作为试点县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 制改革工作,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设施管护、村庄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水利设施物业化管护等方面努力探索,大力提升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水平和质量,助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水利、电力、交通、教育卫生、 文化广电体育、民政、通讯通信、物流等九大领域的管护清 单共2945项、行业管护指南25份,及时总结农村小型水利 设施、电力基础设施等管护经验做法同兄弟县学习研究,在 全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推进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二、2023年工作思路今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更需乘势而上。接下来,县 发改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盯2023年全年 经济发展目标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强县”、"富民 两大目标,围绕以“双龙抱珠”打造有色金属、新能源两大千 亿产业集群,以“七彩XX”推动乡村振兴两大方向,提出发展 思路,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 以更强的信心与干劲谋划明年工作。(一)抓经济发展,抓项目建设,实现强县目标L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强化协调服务,加强要素保 障。充分发挥前期办、落地办的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机制, 全力做好钢铁产业链条项目服务保障,加快建设福蓉源铝精 深加工、宝太冷轧、欧特、叙佑等产业链项目;全力推进宁 德时代产业转移项目、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落地,加快东恒 机械、汇昇智造、东方电气等配套项目建设,实现新时代XX 产业“双龙抱珠”发展格局。二是在重点项目推进上持续发力。 坚持领导挂钩服务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协调服务, 加强要素保障,加快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2 .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强化指标调度工作。 根据全年目标任务,做好协调跟踪,精准调度,精准施策, 逐项抓好落实,并将2023年“开门红”工作提上议程,狠抓落 实,确保明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 排名争先进位。二是扎实推进全国百强县评比申报,加强百 强县指标体系研究,补短板弱项,巩固优势强项,以争创百 强县为抓手抓经济建设,查缺补漏,抓各项工作推进,确保 2023年跻入“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三是着力扩大有 效投资,加强投资项目入库指导,促进投资项目做到应统尽 统。3 .持续开展项目攻坚行动。全力扶引龙头壮大产业集群, 加大力度引进高质量大项目、好项目,促进已招商落地项目 开工。建立完善2023年项目库,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 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的梯次结构和良性发展格局。 继续落实“一企一议,和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统筹协调机制,建 立企业和项目稳定的联系服务,深入企业深入一线解决问题, 加快促进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在全市排名争先进 位。(二)补民生短板,办民生实事,做好富民文章L抓实民生项目谋划。一是项目谋划上持续发力。紧盯 国家战略方向、发展导向和资金投向,结合我县发展实际谋 划一批教育、卫健等社会事业项目,生成一批支撑“生态环境 三大战役''专项行动的生态环保补短板项目,谋实谋深重点民 生短板领域项目。二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深入研究国 家产业和投资政策,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的机 遇期,掌握“十四五”期间的资金投向,重点围绕老旧小区改 造、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改 善等方面,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在申报“窗口期”内 及时上报,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各类专项资金、债券 资金支持,增进民生福祉。2.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试点工作。在农村人居环 境治理设施管护、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利设施物业化 管护等方面加强探索,大力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水平 和质量,助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建立管护责任清 单制度,实行滚动式清单,实时动态调整管护清单,同步指 导乡镇进行设施管护;二是统筹资金保障和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资金筹措和管理,做好资金保 障工作;三是挖掘管护工作亮点。及时总结各部门、乡镇有 效的管护做法,推动各行业管护指南或管护办法的 制定和完善。3,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力度。一是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切实扛起粮食 安全政治责任。二是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下重要民生商品保供 力度,进一步完善保供应急预案,有序推进粮食储备轮换工 作,维护社会与市场稳定,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三是加大疫 情期间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切实防范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异动, 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稳定。(三)提升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培育,钾足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