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告知书.docx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告知书被检查单位:地址:检查人员及执法证件名称、编号:1. 2.检查时间:年 月 日检查地点:告知事项:我们是 监督检查人员,现出示执法证件。我们依法对你(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请予配合。依照法律规定,监督检查人员少于两人或者所出示的执法证件与其身份不符的,你(单位)有权拒绝检查;对于监督检查人员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你(单位)有权申请回避:(1)系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2)与本人或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3)与当事 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问:你(单位)是否申请回避?答:被检查单位签字:检查人员签字:年 月日年 月日桐城市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表*4.7未发现使用药品、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生产品。生产车间现场以及进货记录、投料记录、产品料表中未发现药品 或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1.5*4.8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 和参数与企业申请许可 时提供的工艺流程一致。1 .生产现场工艺设备布局、工艺流程与申请许可时提交的一致;2.企业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和参数与申请许可时提交的一致。1.0*4.9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 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 况记录。1 .有关键控制点控制制度,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2 .有关键控制点控制记录,记录完整,与实际相符1.04.10生产现场未发现人流、物 流交叉污染。1 .工人不从物流通道进入生产车间;2 .原辅料成品等不从人流通道进入生产车间;3 .工人经过更衣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4 .低清洁区的工人经过更衣、洗手消毒、戴口罩后方可进入高清洁区;0.55 .产品经内包装后方可出生产车间。4.11未发现原辅料、半成品与 直接入口食品交叉污染。1.原料经过脱包或米用其他清洁外包处理,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2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分区域存放,明确标示。0.54.12有温、湿度等生产环境监 测要求的,定期进行监测 并记录。1.有必备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并有记录;2温、湿度控制设备运行正常;3.现场温、湿度达到要求。0.54.13生产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1主要生产设备、设施未发生变化,正常运转;2.生产设备、设施有维修保养制度,有维护、保养记录,记录项 目齐全、完整。0.5*4.14未发现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情况生产现场实际生产的食品品种在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许可范 围内。1.0*4.15未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产品标注的生产日期或批号与生产实际一致。1.0期或批号的情况。4.16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 生产车间内未发现与生 产无关的个人或者其他 与生产不相关物品,员工 洗手消毒后进入生产车 间。1 .进入作业区域应规范穿着清洁的工作衣、帽、鞋,头发未露出 帽外,并按要求洗手、消毒;2 .进入作业区域未配戴饰物、手表,未化妆、染指甲、喷酒香水; 未携带或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3 .生产车间内未发现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或其他与生产不相 关物品。0.55、产品检验结果注:采取抽查方式5.1企业自检的,应具备与所 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 检验能力,有检验相关设 备及化学试剂:检验仪器 设备按期检定。1 .检验室具备标准、审查细则所规定的出厂检验设备(包括相关 的辅助设施、试剂等),检验设备的精度满足出厂检验需要,检 验设备的数量与生产能力相适应:2 .出厂检验设备按期检定或校准;3 .检验试剂均在有效期内,有毒有害检验试剂专柜上锁存放,专 人保管,检验试剂的消耗量与使用记录相匹配。0.55.2不能自检的,应当委托有 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 验。1 ,被委托的检验机构具有法定检验资质:2委托检验协议在有效期内,委托检验项目、批次符合规定:3 ,有满足批批检验要求的委托检验报告。0.5*5.3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 食品安全标准文本,按照 食品安全标准规进行检 验。1 .检验室配备完整的食品安全标准文本,一般要有原辅材料标 准、企业产品标准、出厂检验方法标准;2 .成品须逐批随机抽取样品,出厂检验项目满足企业产品标准和 产品许可审查细则要求。1.0*5.4建立和保存原始检验数 据和检验报告记录,检验 记录真实、完整。1 .出厂检验报告与生产记录、产品入库记录的批次相一致;2 .出厂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果有相对应的原始检验记录;3 .记录和保存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对检验原始数据与对应 的检验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检验结果 等内容按规定进行记录,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 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1.05.5按规定时限保存检验留存样品并记录留样情况。按规定对检验的产品进行留样,留有记录。0.56 .贮存及*6.1原辅料的存有专人管理,1 .原辅料存放离墙、离地,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1.5交付控贮存条件符合要求。2.库房内存放的原辅料按品种分类贮存,有明显相小,未发现原制辅料互相污染的现象;注:采取3.原辅料仓库干净整洁,地面墙面平滑无裂缝、无积尘、无积水、抽查方无霉变,贮存条件符合原辅料的特点和质量安全要求;式,有冷4.原辅料仓库未发现与生产无关的物品,未发现有毒有害及易爆链要求易燃等物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等分类的专贮存;产品必5.原料库(区)内未发现过期原料、回收食品、药品、仅用于保须检查健食品的原料等非法原料,未发现原料与成品、半成品混放的现冷链情象。况。*6.2食品添加剂应当专门贮存,明显标示,专人管理。1 .食品添加剂专库(区)存放:有明显标75;亚硝酸盐专柜保管;2.食品添加剂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1.06.3不合格品、召回食品、回 收食品应在划定区域存 放。不合格品、召回食品、回收食品单独存放、明显标不,并及时处 理。0.56.4根据产品特点建立和执 行相适应的仓储、运输及 交付控制制度和记录。1 .根据食品特点和卫生需要选择适宜的贮存和运输条件,建立和 执行相应的出入库管理、仓储、运输和交付控制制度,并如实记 录;2,仓储、运输有冷链要求的建立有相关制度并如实记录。0.56.5仓库温湿度应符合要求。1 .有特定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原料或产品,仓库设有温、湿度控 制设施,定期检查并如实记录;2 .冷库温度符合原料、产品贮存要求,并设有可正确指示库内温 度的指示设施及温度自动控制器。0.5*6.6生产的产品在许可范围 内。成品库中的产品在许可范围内C1.06.7有销售台账,记录应当真 实、完整。有销售记录,内容真实、完整,同批次产品的数量、生产日期或 生产批号信息与生产记录、检验报告、入库记录、出库记录相符, 购货者名称与销售发票、发货单名称一致。0.56.8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 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检 验合格证明、销售日期以 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 系方式等内容。销售记录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 批号、检验合格证明、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 式等内容。0.57 .食品标识标注7.1标签上标示的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符标签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里、生产日期,标注的内容符合 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0.5符合情况合要求。7.2标签上标示的成分或配 料表符合要求。标签标注成分或配料表,标注的内容符合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0.57.3标签上标示的生产者的 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符合要求。1 .标签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标注的内容符合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 .根据标准规定应当标注产地的,标识符合规定。0.57.4标签上标比的保质期符合要求。标签标注有保质期,保质期的标注符合标准规定。0.57.5标签上标示的产品标准 代号符合要求。标签上标注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代号。0.57.6标签上标示的贮存条件 符合要求。标签标注贮存条件,其内容符合标准规定。0.57.7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标签配料表中标注了生产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名称0.5剂名称符合要求。是国家标准规定的通用名称。7.8标签上标注生产许可证 编号。标签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标注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合法有效。0.57.9标签上标注的营养标签 符合要求。1 .标注的营养标签符合GB 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等标准规定;2,专供婴幼儿和其它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营养标签符合其产品 执行标准规定。0.57.10标签标注法律、法规或者 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 标明的其他事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符合规定。0.58 .不合格 品、回收 食品、废8.1建立和保存不合格品的 处置记录;不合格品的批 次、数量应与记录一致。1 .建立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2 .不合格品单独存放;3 .按照制度要求处置不合格品;0.5编号:弃物管理和食品召回注:采取 抽查方式4 .有小合格品的处置记录。*8.2建立和保存回收食品的处置记录。1 .建立回收食品登记处理制度;2 .对回收食品进行登记,单独存放,明确标示;3 .对回收食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予以记录,未发现将回收食 品用于食品生产。1.08.3建立和保存废弃物的处置记录。1 .建立废弃油脂等生产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病死动物无害化处 理制度;2 .对废弃油脂等生产废弃物、病死动物进行登记,合理放置,明 确标示;3对废弃油脂等废弃物的处置符合规定,对病死动物进行害化处 理,未发现将废弃油脂等废弃物、病死动物用于食品生产。.0.5*8.4实施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有召回计划、公告等相应1 .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2 .对销售的不安全食品,按规定实施召回,并有召回计划、召回1.0企业名称:产品类别: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社会信用代码:许可证编号:检查机关:检查类别:检查人:检查项目序号检查内容评分标准(检查方法)分值得分备注1 .企业1.1生产许可证与营业执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与工商营业执照一致。0.5资质变一致。化情况*1.2食品生产许可证在有效食品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1.5期内。1.3实际生产场所与食品生企业实际生产场所(含外设仓库)与食品生产许可证内容一致。0.5记录。公告、召回记录(含产品名称、商标、规格、生产日期、批次、数量等信息)等;3.召回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8.5召回食品有处置记录。召回食品有处置记录,能够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 召回记录和处理记录信息相符。1.0*8.6未发现使用召回食品重新加工食品情况(对因标 签存在瑕疵实施召回的 除外)。未发现使用召回食品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各类食品,或者经过改换 包装等方式以其他形式进行销售。1.09 从业人员管理9.1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 验人员、负责人。任命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负责人、检验人员,相关人员有在岗 履职记录。0.59.2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培训和考有培训和考核计划,保留有相关记录。0.5核记录。*9.3未发现聘用禁止从事食 品安全管理的人员。1 ,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 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 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2 .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 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 管理人员。1.09.4企'也负责人在企业内部 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 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食 品安全事件或事故调查 等环节履行了岗位职责企业负责人在企业内部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全培训、安全检 查以及食品安全事件或事故调查等环节履行了岗位职责并有记 录。0.5并有记录。*9.5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制度,接触直接入口食品 人员有健康证明,符合相 关规定。1 .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 作的生产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并获得健康证明;2 .健康证明应当为食品生产经营范围内适用;3 .未发现患有法律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 接入口食品的工作。1.59.6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并有相关培训记录。有培训制度、计划及相关培训内容记录。0.510.食品安全事10.1有定期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记录。收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定期排查本企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 有记录。0.5故处置10.2有按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定期演练,落实食品安有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有相关演练记录;有落实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记录。0.5全防范措施的记录。*10.3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有 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曾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能够根据预案进行报告、召回、处 置等,检查相关记录;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并有效防止 同类事件再次发生。1.0总计50总得分检查结论及处理意见(可另附表)检查结果:口符合 基本符合口不符合结果处理:口通过 口书面限期整改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被检查单位意见(可另附表)检查人员签名:企业法人代表或者授权人签名签名:说明:上表中打*号的为重点项,其他为一般项。每次检查抽查重点项不少于10个,总检查项目不少于20个。如果检查 项目存在合理缺项,该项不得分,并在备注中说明。手签名年 月日手签名年 月FI产许可证相符。2 .生产环境条件2.12.1厂区无扬尘、无积水,厂区、车间卫生整洁。1 .厂区路面硬化、保持平整,正常天气下无扬尘和积水等现象;2 .厂区内保持清洁卫生,无裸存的垃圾堆;无妨碍食品卫生的其 他物品;3 .生产车间地面无积水、无积尘、无破损,墙面、屋顶无污垢、 无霉变;4 .生产车间内无食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散落。0.5*2.2厂区、车间与有毒、有害 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 规定的距离。1 .厂区附近无对食品生产产生影响的有毒有害污染源,车间外废弃物放置场所与食品加工场所隔离防止污染;2 .生活区、生产区相互隔离;3 .生产区域未饲养家禽、家畜。1.0*2.3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应设置洗手设施,未与食品生1 .卫生间位置设置合理,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未直接连通;1.0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2.卫生间保持清洁,并设置洗手设施。2.4有更衣、洗手、干手、消 毒设备、设施,满足正常 使用。1 .有与生产量或工作人员数量相匹配的更衣、洗手、干手、消毒 设施,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2 .工作服、帽、鞋等经过清洗消毒、干净整洁,与个人服装及其 他物品分开放置。0.52.5通风、防尘、照明、存放 垃圾和废弃物等设备、设 施正常运行1 根据生产需要设置通风、防尘、照明、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等设 备、设施,运转正常;2 .室内排水由清洁程度高的区域流向清洁程度低的区域,且有防 止逆流的措施。排水系统出入口设计合理并有防护措施,防止污 染和虫害侵入;3 .配备适宜的通风、排气设施,避免空气从清洁程度要求低的作 业区域流向清洁程度要求高的作业区域,必要时安装有空气过0.5滤、净化或除尘设施。通风设施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并能防 止虫害侵入;4 .食品和原料的正上方安装的照明设施使用安全型照明设施或 采取防护措施;5 .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容器设计合理、防止渗漏、易于清洁、标 识清晰。2.6车间内使用的洗涤剂、消 毒剂等化学品应与原料、 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 等分隔放置,并有相应的 使用记录。1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由专人管理.,未与 食品原料、成品、半成品或包装料混放;有相应的使用记录;2 .除清洁消毒必需和工艺需要,未在生产场所使用和存放可能污 染食品的化学品。0.52.7定期检查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的使用情况并有1 .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安装到位、明显标示、及时清理;2 .定期检查上述设施的使用情况,并有检查记录;0.5相应检查记录,生产场所 无虫害迹象。3.现场无昆虫、鼠害侵入迹象。3 .进货查*3.1查验食品原辅料、食品添1 .企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向供货者索1.5验结果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供货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注:检者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2 .企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按照批次索查盛放明文件;供货者无法提供取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包括检验机构的捡验报告、企业的自检报主有效合格证明文件告或者合格证明等;要原辅的食品原料,有检验记3.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依照食品安料录。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的仓库;4.对肉类索取检疫证明,猪肉还应索取品质合格证明(如检验合原辅格证);采购的猪肉来源于定点屠宰厂(场);.料5.企业采购的进口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有中文标签,并向供货者品种随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文件,证明上载明的信息与货物标签一机致。抽查不*3.2进货查验记录及证明材1 .有对应的进货查验记录:1.0少料真实、完整,记录和凭2查验记录真实完整,能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于2种,证保存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不足2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联系方式等内容:种.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的全部期的,保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检存期限不少于二年。查。3.3建立和保存食品原料、食1 .原辅料有进库、贮存、出库和领用记录。0.5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2,仓库出货顺序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必要时可根据不同食品原的贮存、辅料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4、生产4.1有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文1 ,企业建立有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并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0.5过程控件,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查,留有自查记录。制进行自查并记录和处置。2 .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注:在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处置。成品库*4.2使用的原辅料、食品添加1.现场抽查的产品所使用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1.0至少抽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一致;取2批与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2 .现场抽查的产品所使用的原辅料、食品添加剂与产品标签的配次产品,录内容一致。料表一致。按生产*4.3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1 .建立有生产投料记录;1.0日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2.记录完整,包括有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期或批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童等。号追溯童等。生产过*4.4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1 .生产车间未发现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以外2.0程记录. 及控制 的全部 检查, 有专供 特定人 群的产 品至少 抽1种 查。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 外的化学物质、超过保质 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 加剂生产食品。的化学物质;2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专门存放,并及时处理;3 .投料记录中未发现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外的 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4.5未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1 .企业食品添加剂用记录、投料记录符合GB 2760食品添加剂 使用标准规定,未发现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2.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填报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科登记 表中。1.0*4.6生产或使用的新食品原 料,限定于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公告的新食品原 料范围内。使用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提取物或特定 部位的新原料,应在卫生部门公布的新资源食品名单中,或经过 卫生部门批准。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