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x
-
资源ID:86685007
资源大小:14.2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x
送元二使安西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目标3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预设过程:课前交流:1、在我国古代,当亲人远行朋友离别时,送行者总会到十里长亭给远行者敬酒,并折柳赠别。诗 人们以诗相赠,这些诗被称为送别诗。一、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送别的诗看老师写课题一一送元二使安西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板书:王维)1、自由读题:谁送谁?去哪里? “使” ?你怎么知道的?(真会学习!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2、师介绍“安西”及元二:安西是当时的朝廷在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设立的安西都护 府,来统领西域各国的,元二王维的好朋友,奉命出使安西,为国家守边重镇,在当时可是一大壮举啊!王维从长安赶到渭城。第二天为元二饯行,以酒相送。3、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齐读课题:送一一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4、你知道王维吗?生交流。总结出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音乐也很精通。王维大约在40岁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在山水田园之间弹 琴赋诗,过得悠闲自在。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中以五言律诗 和五言绝句成就最高。二、读1、一读: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古诗。同学们先来读诗,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2、指读,正音,通句课件出示:朝、舍、更(变红),注意:渭、泡的读音3、把生字、多音字放进诗文里再来读读看4、古诗除去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七言绝句的一般停顿是这样的,(出示节奏诗)自己打节奏 读读看,注意字断音连。5、指优生读(自打节奏)(有板有眼)6、我们合作读:一生读前四个字,余生读后三个字女读一句,男读一句。7带着这种感觉齐读全诗。三、释1、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这,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结 合注释和书上的插图,你对这首诗的意思了解了多少?(同桌交流)2、交流:你看到了哪些景物?(1) “雨”: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小,蒙蒙细雨)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理解“泡”、轻尘)这是一场湿润灰尘的小雨,让出行的路上一尘不染。读-渭城轻尘这不正是渭城的一幅朝雨图吗?(板书:朝雨)(2) “柳”:你还看到了什么景物?怎样的柳?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描绘吗?我在你们的描绘中仿佛看到了客舍青青、细雨霏霏、杨柳依依。一幅新柳图。板书:新柳平常这里是出塞要道,车水马龙,柳树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然而此时的柳和平常的柳有什么 不同?(焕然一新)朝雨的洗礼-一让这柳一-(更加翠绿)读吧-客舍青青柳色新幻:“雨柳图”A、拓展“柳文化”同学们,你想在客舍的周围不会只有“柳”这一种景物,可能还会有(花、草、树木)为什么在诗人 的眼里独独只看到这柳?自由读读折柳相送的资料。B、拓诗句难怪古人有这样的诗句。幻示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一雨霖铃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一一张籍风雨中的杨柳,万千绿丝绦,在微风吹拂下,经过细雨的洗涤,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千娇百媚。 善于发现的诗人们眼里和心中最美的风景,可入诗入画,亦如诗如画。(3) “劝酒”:除了这朝雨、新柳图,你的眼前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板书:劝酒师:同学们,你看-一读着读着,我们把这首诗读成了一幅幅的画,这叫一一“诗中有画”。四、悟这一幅幅的画卷中最能让你感受到王维送别好友元二,不忍相别的是哪幅?出示劝酒图看着这幅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两行诗(男)一-你读(女)一-你仿佛看到了哪两行诗(男)一-你们看 到了(齐)“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叫“画中有诗”。1、悟“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同学们,你可知元二此行西出阳关再到安西有多远吗?出示古地图,师:从渭城至阳关,到安西, 此行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一马车,要走半年多。你感受到什么?(远)你读出远来-西出阳关无故人横贯大半个中国的远啊,你读-一西出阳关无故人马车要走半年多的远呀,你读一-西出阳关无故人2、师:我听出了你们的惊叹!同学们,不仅仅是路程远啊,出阳关就是塞外,这是怎样的塞外哪一- 王维曾代表朝廷出使塞外去慰劳将士,沿途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那又是怎样的“安西”呀,看:安西地处荒远,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 烟稀少,是中原人眼中的蛮荒之地。元二孤身一人,在这样的路途上行走半年多,途中本来是晴空万里,忽然抗风大作,黄沙漫天,他 可能都会感到(孤独、危险、艰难)途中也许十天半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袋中的干粮吃完了,壶中的水喝干了,他可能会感到也许走在患无人烟的山间时,忽然又冒出一群强盗,他会感到2、悟“劝酒词”师:所以在饯行宴上,当王维想到渭城春雨绵绵,而安西黄沙漫天时,端起这杯酒深情地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离别的酒,喝一杯,够吗?(一生答)当王维想到渭城生机勃勃,而安西去满目荒凉时,他捧起酒杯,深情的说喝两杯,够吗?(一生答)不够当王维想到而去安西的元二举目无情乡音全无时,他深情的说一杯又一杯,一杯再一杯,一-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假如你就是王维,在这即将分别之时,你想对好朋友说什么?你呢?那就把它写出来吧。(生写师 巡视指导:你的话也许是祝福,也许是叮咛,也许是牵挂,也许是出示写话要求和资料再现以资写话。师:假如我就是元二,你是王维,端起这杯酒,你会怎样劝我?这是一杯()的酒。(干)师:王维,你说吧-这是一杯()的酒。(再尽一杯)师:王兄,今日一别,再见无期,这是一杯()的酒。(更尽一杯)师:此时的千言万语、千叮万嘱,都化作两行诗五、升华:四读全诗一读:望着元二的的马车渐行渐远,王维的内心盛满不舍。师:带着这份不舍的情齐读全诗二读:世事难料,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没想到此次离别竟成了诀别。(叠读全诗)三读:别离容易相见难,一段真挚的友情,成就了一首万古不朽的诗篇,让我们记下这段以酒相送 的千古佳话。全体起立,背诵全诗。(课件示劝酒图,配乐,生背)四、拓展送别诗山中送别、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结课:相信在这吟诵间,在这唱和里,这首送元二使安西的千古绝唱己深深地烙在同学们的脑 海中。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朝雨新柳劝酒 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