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docx
-
资源ID:86698576
资源大小:12.0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历史答案-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docx
济宁市2022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A 2. C 3. C 4. D 5. B 6. A 7. B 8. C 9. C 10. A 11. B 12. D 13. A 14. D 15. D 二、非选择题:此题共4题,共55分。16. (12 分)(1)本质特征:从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削弱地方财权的角度作答(2分)。(2)解释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从实行必要性的角度作答,如从北宋建立背景及建立方式的角度说明北宋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4分);从实行可能性的角度作答,如北宋建立后削弱节度使的军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的角度说明北宋具备了进 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可能(4分);从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从削弱地方经济割据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集权,利于巩固统一的角度作答(2分)。假设从其他角度作答,古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 (17 分)(1)从清实录为官修史料汇编具有较高权威性的角度作答(2分);从清实录时间跨度较长,能够从长时段观察,便于进行时代比拟的角度作答(2分);从清实稿内容涉及对外交往等事务,能够较完整地表达词义变化的角度作答(2分)。假设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作容许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变化:从嘉庆到道光年间两种含义的“外洋”使用频率都大幅度增多的角度作答(2分)。变化原因:从列强为翻开中国市场,对中国沿海地区骚扰的角度作答(2分);从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破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往增多的角度作答(2分)。(3)不充分(2分)。理由:从材料三的论断仅涉及海防近代化开展构成对海匪绝对优势,沿海各省关于“外洋”管理的奏报和批 示必然减少,对“外洋”指代外国为何增多的原因没有论及(3分)。假设回答“充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8. (12 分)评分说明:(1)评述内容(10分)评述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1页(共2页)“统包统配”制度实行的背景。如:国家计划经济建设增加了对劳动力需求等(3分)。“统包统配”制度的实施路径。如:涉及的领域逐步推进和拓展等(3分)。对“统包统配”制度的认识及评价。如“统包统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建设起过积极作用;但其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弊端在日后日益 显露等(4分)。(2)表述(2分)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0分)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表达不够完整;(1分)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表达完整、连贯、条理、语言流畅。(2分)19. (14 分)(1)第一周期:约1500-1800年(或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1分)。成因: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美洲等大片地区沦为西欧殖民地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6世纪初 到18世纪中期不断增长的原因(2分);从西葡殖民帝国衰落和关洲独立等角度说明18世纪中期后殖民地数量减少的原因(2分)。第二周期:1800-1950年(或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1分)成因: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角度说明殖民地数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不断增长的原 因(2分);从两次世界大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和殖民地人民日益觉醒及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的角度说明从20世纪初 到50年代殖民地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2分)。(2)能结合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史事,说明美国不是通过正式的政治(殖民)统治控制世界其他地 区,史事正确,表达清晰即可(4分)。如:在政治上,美国通过扶植韩国保持其在朝鲜地区的影响力;在军事 上,美国通过建立众多的海外军事基地增强其对全球的影响力;在经济上,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扩大其经济 霸权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