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docx
医院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有关医改精神,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根据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医 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精神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 方案。一、工作目标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构建 以医共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打破机制体制壁垒。 通过建设发展医共体,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 分工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运行效 率,合理分流患者,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 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二、重点任务(一) 推动建立区域医共体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区卫计局的指导、监督下, 中医院同辖区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共体 建设协议,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建立契约关系,明确各 自的权利与义务,落实功能、统筹发展。(二)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1 .探索医共体组织管理模式。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 式建立契约关系,医共体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来的 隶属关系与投入渠道保持不变。主要以合作为纽带,以章程 为规范,以管理为手段,以技术、人员、流程、信息方面的 业务整合为切入点,以点促面、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 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2 .明确功能定位、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下沉。为医共体 成员单位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定期派驻专家开展坐诊、 查房、讲课等,开展技术指导。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 筛选适宜基层的诊疗项目,指导实施并推广,促进医共体内 业务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强化协议履行。 逐步推进实现医共体内临床检验“一单通”。帮助基层完善 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诊疗制 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真正 实现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标准一体化。3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 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医共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在 医共体单位内公布相互转诊服务电话,设专人负责及转诊病 人绿色通道。医共体成员单位内,病人享有就诊、检查、住 院优先权,相互转诊无需办理转院、挂号等手续,开通转诊 绿色通道后,优先安排相关医疗服务,以确保被转诊病人的 安全。转诊患者住院期间费用,按照市、区医疗保险有关政 策予以结算、报销。4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内涵,形成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全程服务团队 为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协作 为支撑的三级联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 效、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加快推进和完善家庭 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医院抽调业务骨干成 立七组“1 + 3”组合签约服务团队,通过组织义诊、远程医 疗、即时通讯等方式为基层疾病复杂的患者和重点人群、个 性化需求较高的签约居民提供中、高级服务。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 要内容,也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整合医疗资源的 重要载体。为加强对医共体建设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医院成 立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附件1)。(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改 善服务态度,避免发生医共体垄断现象发生,杜绝大处方和 过度医疗,切实减轻医共体服务对象就医负担。严厉打击药 品回扣违法行为,净化医疗卫生环境。(三)加强宣传引导。宣传办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 宣传医共体相关政策,增强公众对医共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四)加强督导考核。医共体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工 作开展的督导考核,不断提高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和利 用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 方便、价廉、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