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2023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
基层减负2023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XX市XX县聚焦基层工作堵点、难点,围绕 发文办会、考核督查、规范管理、队伍配备等方面,深 层优化各项举措,最大程度为基层减负松绑,最大力度 为基层添智助力。一,三个精减,减负松绑精减发文报文。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 基层减负的工作措施,明确发文数量压减30%以上,各 类简报、专报压减50%以上,严格控制发文和报文数量, 将白头文件、便函等纳入发文管控调度,规范发文管理。 上级未要求的,一律不得层层制定配套文件,落实上级 文件精神时制定配套措施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60%,综合 报告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专项报告原则上不超过3000 字。精减办会数量。从严控制会议召开次数,坚持“非必 要不召开、能合并不单开、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改 进会议方式,精简会议数量。严格执行年度会议计划, 严格会议报批程序,各部门召开的各类会议原则上只安 排任务承办单位1名熟悉业务的同志参会,严格控制参 会范围。倡导开短会、讲短话,一般不安排交流和表态 发言,确需发言的不超过5人,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8 分钟。精减线下业务。全面清理整治办公类、管理类、学习 类APP,严格控制县级开展网络投票、打卡、转发和网上 答题考试、学分排名通报等。同时探索建立统一数据库, 一次录入、多方共享,推进数据互通互用,减少同类数 据重复报送,推动实现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全覆盖。二、三个优化,去痕除冗优化考核形式。坚持“考日常、重实绩、看评价”的 督查检查考核原则,注重日常表现、工作实绩和干部群 众评价,不简单以“留痕”作为评估衡量工作的主要依 据。同时进一步突出重点、精简指标、简化程序,坚决 杜绝刚安排就督查、刚部署就考核、刚发文就要结果。优化督查调研。改进调查研究和规范陪同工作,注重 实际效果,多采取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调研,轻车简 从,简化陪同。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 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工 作方法,把暗访作为督查检查的主要方式,采取随机抽 查,直奔问题的方式,深入督查调研问题、找准问题根 源,减轻基层负担。优化事务准入。出台XX苗族自治县村级事务准入制 度,从源头优化村级事务设立,减轻村级负担。2023 年来,针对涉及7个方面55项村(社区)事务、23项创 建评比等事项进行删减、合并,严格准入要求,严禁以 各种名义将应当由机关部门(单位)承担的责任转嫁给 基层。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 委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 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梳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 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出具证明工作,切实减轻基层组织负担。三、三个统一,立标建准统一标识标牌。从规范机制牌子上入手,严格按照“4 块牌子+2处标识”的要求,即: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 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4块标牌和 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处标识,统一 标识标牌样式,全面清理规范,严格规范悬挂。统一功能布局。从村级事务准入上下手,科学合理规 划党员活动室上墙制度,制定村级事务准入制度,科学 设置村级准入事项和程序,严格执行张贴制度上报规定, 对于确需上墙的制度,合理确定上墙位置和上墙内容。统一管理标准。从建章立制上着手,印发XX苗族自 治县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XX苗族自治县党群服 务中心建设运行管理规范(试行),科学布置规划村 级活动场所,增强服务功能,明确村(社区)活动场所 经常性做好环境卫生清洁,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 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四、三个强化,添智提效强化人才配备。聚焦村级人才配备,深入实施“一村 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本村挖掘、跨村调配、定向招 聘等方式,选聘358名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 生到村工作,实现全县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极大充实 村干部队伍力量。强化能力提升。采取政校企联合办学方式,创建“产 业学院”,精心组织310名村干部、农村知识青年参加 学历、技能“双提升”,开办学历提升“大专班” “中 专班”,优化村干部学历结构;扎实开展村(社区)“两 委”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完成村(社区)“两委” 2666人培训全覆盖。强化干事激励。优化村干部待遇保障的同时增强干事 创业激励,在严格按照村(社区)干部“345”待遇保障 的基础上,将村干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 围,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机制,将村级集体 经济发展纯利润的20%作为村干部奖励,不断增强村干部 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