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86715948       资源大小:47.8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docx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韩晓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的根源。(2)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及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2、能力目标:正确区别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3、情感目标:认识古代农业的地位。【自主预习】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生产力:刀耕火种一相耕(石器锄耕)一金石并用一一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社会早期)f 石器锄耕或朝耕(中晚期)生产工具:石器、骨器一耒、相(锄土工具)2、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金石并用。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传统耕作方式)(1)春秋战国:铁器农具使用、牛耕推广。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侬。(铁器 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汉代时期: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汉代: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 挽犁、铁锌犁等推广。)(3)唐代出现曲辕犁耦犁又称二牛抬杠(西汉) 一牛挽犁(东汉)一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唐朝适合水田)4、动力:人力一畜力一水力5、经营方式:群体简单协作到个体家庭农耕“男耕女织”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这里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和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 术的提高。耕作方式发展的影响: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使农业社会生产力提高,为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 也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即时点拨:L主要生产组织形式由简单协作到精耕细作。2.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这是牛耕长期没有得到突破性进步的原因。思考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生产关系)1、演变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制(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2、土地兼并出现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并的现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土地改革未成功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土地兼并的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减少;阶级矛盾激化,农民暴动起义。三、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大禹治水2、战国:都江堰(今四川成都平原岷江流域,“天府之国”,李冰主持)和郑国渠(郑国主持)3、汉代:关中地区“井渠”(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适用于干旱地带。)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4、唐代:设渠堰使官职管理水利工程。5、灌溉工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发明筒车;明清水力风车。6、农学著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朝宋应星天工开物。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2、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3、基本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生产模式(技术):精耕细作。5、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思考2:促进和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分别有哪些?【知识拓展】一、小农经济:1、产生的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主要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 态,具有落后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 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 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精耕细 作。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2)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 弱。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 产。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赋税沉重,甚至收泰半之赋;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严重的自然灾害。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二、自然经济含义及地位:相对与商品经济而言。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存在于原始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 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三、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1、表现特征不同: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2、出现时间不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J存在,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四、生产力含义: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五、生产关系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如何分配+人们的生产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决定作用。六、精耕细作含义:(1)借用牛力耕田。(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出 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 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4)自耕农(农民)经济:在小块土地 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预习检测】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下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2、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主要说明()A、传统农户男耕女织,基本可做到自给自足。B、家庭成员从事各行各业,一切生产生活所需均自己解决。C、农民思想保守、不愿外出 D、农村物质丰富、农民生活富足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馋。后来三国时蜀相诸 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垠 B.郑国渠 C.灵渠 I).芍陂4、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 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耕作技术的进步5、二郎神杨战,是关羽之前的“武圣人”,传说其原名李二郎,是秦国蜀守李冰之次子,从秦以后,人们 在全国各地为他广立庙宇,长年供奉香火,这是因为他协助其父()A.修建了都江堰 B.修建了郑国渠C.治理了黄河 D.发明了高转筒车6、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个体牛耕C.机械化生产 D.且渔且猎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