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标准规范》GBT 2900.53-2001电工术语 风力发电机组.pdf
-
资源ID:86724768
资源大小:659.02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标准规范》GBT 2900.53-2001电工术语 风力发电机组.pdf
i c s 2 7.1 8 0F 1 1荡臀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T 2 9 0 0.5 3-2 0 0 1 i d t I E C 6 0 0 5 0-4 1 5:1 9 9 9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E l e c t r o t e c h n i c a l t e r m i n o l o g y-Wi n d 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 r s y s t e ms2 0 0 1 一 0 9 门 5 发布2 0 0 2 一 0 4 一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婿c B/T 2 9 0 0.5 3-2 0 0 1目次前 言 。皿I E C前言 。,。N引言 ,。V1 范围 。,12定义.I2.1 风力机和风力发电机组 。12.2 设计和安全参数 。22.3 风特性 。22.4 与电网的联接 ,42.5 功率特性测试技术 ,二52.6 噪声测试技术 价 。6附 录A(提 示 的 附 录)中 文 索引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8附录B(提示的附录)英文索引 .二 ”1 0G B/T 2 9 0 0.5 3-2 0 0 1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 E C 6 0 0 5 0-4 1 5:1 9 9 9 国际电工技术词汇4 1 5 部分:风力发电机组。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 G B/T 1.1-1 9 9 3 保留了I E C 6 0 0 5 0-4 1 5的前言和引言,同时增加了本标准的“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工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平、李秀荣、孙如林、祁和生。GB/T 2 9 0 0.5 3-2 0 0 1I E C前言 1)I E 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技术委员会(I E 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I E C的宗旨是促进电气及电子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全面的国际间合作。为此 目的和为其他业务,I E C发布国际标准。他们的准备工作委托给技术委员会;任何对涉及题目感性趣的国家委员会,都可参与它的工作。根据I E 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达成的协议,两个组织之间将紧密协作 2)I E C技术内容的正式决议尽可能地表达了相关问题上的一致意见,因为各技术委员会代表了所有这些国家委员会。3)产生的文件以推荐的形式提供给国际间使用,并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导性文件发布,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被各国家标准委员会认可。4)为促进国际间的统一,各 I E C国家委员会同意在它们的国家和地区明显地、最大限度的使用I E C国际标准。I E C标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标准间的任何差异,都应在后者明确说明。5)I E C不提供有关标准批文,也不对任何设备与某 I E C标准相一致的申报行使责任 6)应注意本国际标准的某部分是专利内容的可能性。I E C不负区分它们的责任。国际标准I E C 6 0 0 5 0-4 1 5 是由I E C技术委员会 1:术语与 I E C技术委员会8 8:风力机组联合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它形成了国际电工技术词汇(I E V)的 4 1 5 部分 本标准版本根据下列文件产生:F DI S投票通知1/1 6 6 0/FDI S1/1 6 6 6/RVD对本标准的投票情况,可在上面指定的投票报告中查询。c s/T 2 9 0 0.5 3-2 0 0 1引言总则 本文件包括I E C T C 8 8现行文件使用的术语定义。文件内容仅限于风力发电机组专有的某些概念。而T C 8 8 文件已有的和I E V在其他地方,如一般用途和相关电工技术方面定义过的术语,不包括在内。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 I E V定义过的某些术语在T C 8 8中有特定涵义,定义不完全相同即便稍有不同,此时,术语后面加注,(风力机)”。更改现有定义的建议 主要为T C 8 8 所用,属风力机范畴,经 I E V定义过,且为T C 8 8发现不妥的概念,T C 8 8 要求T C 1采取必要措施,修改 I E V的定义。例:风电场 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电站。T C 8 8建议用定义:风电场 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 B/T 2 9 0 0.5 3-2 0 0 1t a t I E C 6 0 0 5 0-4 1 5:1 9 9 9E l e c t r o t e c h n i c a l t e r mi n o l o g y-Wi n d 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 r s y s t e ms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常用基本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其他标准中的术语部分也应参照使用。2 定 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风力机和风力发电机组2.1.1 风力机 w i n d t u r b i n e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能的旋转机械。2.1.2 风力发电机组w i n d 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 r s y s t e m;WT G S(a b b r e v i a t i o n)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2.1.3 风电场w i n d p o w e r s t a t i o n;w i n d f a r m 由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或风力发电机组群组成的电站。2.1.4 水平轴风力机 h o r i z o n t a l a x i s w i n d t u r b i n e 风轮轴基本上平行于风向的风力机。2.1.5 垂直 轴风力 机 v e r t i c a l a x i s w i n d t u r b i n e 风轮轴垂直的风力机。2.1.6 轮毅(风力机)h u b(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将叶片或叶片组固定到转轴上的装置。2.1.7 机舱 n a c e l l e 设在水平轴风力机顶部包容电机、传动系统和其他装置的部件。2.1.8 支撑结构(风力机)s u p p o r t s t r u c t u r e(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由塔架和基础组成的风力机部分。2.1.9 关机(风力机)s h u t d o w n(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从发电到静止或空转之间的风力机过渡状态。2.1.1 0 正常关机(风)I 机)n o r m a l s h u t d o w n(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全过程都是在控制系统控制下进行的关机。2.1.1 1 紧急关机(风力 机)e m e r g e n c y s h u t d o w n(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保护装置系统触发或人工干预下,使风力机迅速关机。2.1.1 2 空转(风t机)i d l i n g(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风力机缓慢旋转但不发电的状态。2.1.1 3 锁定(风jJ机)b l o c k i n g(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 0 0 1-0 9-1 5 批准2 0 0 2 一 0 4 一 0 1 实施 IG s/T 2 9 0 0.5 3-2 0 0 1 利用机械销或其他装置,而不是通常的机械制动盘,防止风轮轴或偏航机构运动。2.1.1 4 停机p a r k i n g 风力机关机后的状态。2.1.1 5 静止s t a n d s t i l l 风力发电机组的停止状态。2.1.1 6 制动器(风力机)b r a k e(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能降低风轮转速或能停止风轮旋转的装置。2.1.1 7 停机制动(风力机)p a r k i n g b r a k e(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能够防止风轮转动的制动。2.1.1 8 风轮转速(风力机)r o t o r s p e e d(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风力机风轮绕其轴的旋转速度。2.1.1 9 控制系统(风力机)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接受风力机信息和/或环境信息,调节风力机,使其保持在工作要求范围内的 系统。2.1.2 0 保护系 统(风力发电机组)p r o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WT G S)确保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在设计范围内的系统。注:如果产生矛盾,保护系统应优先于控制系统起作用。2.1.2 1 偏航 y a w i n g 风轮轴绕垂直轴的旋转(仅适用于水平轴风力机)。2,2 设计和安全参数2.2.1 设计工况 d e s i g n s i t u a t i o n 风力机运行中的各种可能的状态,例如发电、停车等。2.2.2 载荷状况l o a d c a s e 设计状态与引起构件载荷的外部条件的组合。2.2.3 外部条件(风力机)e x t e r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影响风力机工作的诸因素,包括风况、其他气候因素(雪、冰等),地震和电网条件。2.2.4 设计极限 d e s i g n l i m i t s 设计中采用的最大值或最小值。2.2.5 极限状态l i m i t s t a t e 构件的一种受力状态,如果作用其上的力超出这一状态,则构件不再满足设计要求。2.2.6 使用极限状态 s e r v i c e a b i l i t y l i m i t s t a t e s 正常使用要求的边界条件。2.2.7 最大极限状态u l t i m a t e l i m i t s t a t e 与损坏危险和可能造成损坏的错位或变形对应的极限状态。2.2.8 安全寿命,a f e l i f e 严重失效前预期使用时间。2.2.9 严重故障(风力机)c a t a s t r o p h i c f a i l u r e(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零件或部件严重损坏,导致主要功能丧失,安全受损。2.2.1 0 潜伏故障l a t e n t f a u l t;d o r ma n t f a i l u r e 正常工作中零部件或系统存在的未被发现的故障。2.3 风特性2.3.1 风速 w i n d s p e e d 空间特定点的风速为该点周围气体微团的移动速度。注:风速为风矢量的数值。c l 3/T 2 9 0 0-5 3-2 0 0 12.3.22.3.3参见:风矢量(2.3.2)a风矢f w i n d v e l o c i t y标有被研究点周围气体微团运动方向,其值等于该气体微团运动速度(即该点风速)的矢量。注:空间任意一点的风矢量是气体微团通过该点位置的时间导数。旋转采样风矢f r o t a t i o n a l l y s a m p l e d w i n d v e l o c i t y旋转风轮上某固定点经受的风矢量。注:旋转采样风矢量湍流谱与正常湍流谱明显不同 风轮旋转时,叶片切人气流,流谱产生空间变化。最终的湍 流谱包括转动频率下的流谱变化和由此产生的谐量。额定风速(风力机)r a t e d w i n d s p e e d(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风力机达到额定功率输出时规定的风速。切入风速 c u t-i n w i n d s p e e d风力机开始发电时,轮毅高度处的最低风速。切出 风速 c u t-o u t w i n d s p e e d风力机达到设计功率时,轮毅高度处的最高风速。年平均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数量和持续时间足够充分的一组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供作估计期望值用。注:平均时间间隔应为整年,以便将不稳定因素如季节变化等平均在内.年平均风速 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 w i n d s p e e d按照年平均的定义确定的平均风速。平均 风速 m e a n w i n d s p e e d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给定时间从几秒到数年不等。极端风速 e x t r e m e w i n d s p e e dt 秒内平均最高风速,它很可能是特定周期(重现周期)T年一遇。注:参考重现周期T=5 0 年和T=1年,平均时间t=3 s 和t=1 0 s e极端风速即为俗称的“安全风速”安全风速(拒用)s u r v i v a l w i n d s p e e d(d e p r e c a t e d)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设计风速的俗称。注:I E C 6 1 4 0。系列标准中不采用这一术语。设计时可参考极端风速参见:极端风速(2-3.1 0).参考风速 r e f e r e n c e w i n d s p e e d用于确定风力机级别的基本极端风速参数。注 1 与气候有关的其他设计参数均可以从参考风速和其他基本等级参数中得到.2 对应参考风速级别的风力机设计,它在轮毅高度承受的5 0年一遇1 0 min平均最大风速,应小于或等于参 考 风 速风速分布 w i n d s p e e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用于描述连续时限内风速概率分布的分布函数。注:经常使用的分布函数是瑞利和威布尔分布函数.瑞利分布 R a y L e i g h d is t r i b u t i o n经常用于风速的概率分布函数,分布函数取决于一个调节参数尺度参数,它控制平均风速 的分布。威布尔分布We i b u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经常用于风速的概率分布函数,分布函数取决于两个参数,控制分布宽度的形状参数和控制平均风速分布的尺度参数。注:瑞利分布与威布尔分布区别在于瑞利分布形状参数 2。川23523.62372382.3.9231023.1123.122.3.1 32.3.1 4Gs/T 2 9 0 0.5 3-2 0 0 12.3.1 6 风切变w i n d s h e a r 风速在垂直于风向平面内的变化2.3.1 7 风廓线;风切变律w i n d p r o f i l e;w i n d s h e a r l a w 风速随离地面高度变化的数字表达式。注:常用剖面线是对数剖面线和幂律剖面线。2.3.1 8 风切变指数 w i n d s h e a r e x p o n e n t 通常用于描述风速剖面线形状的幂定律指数。参见:风廓线;风切变律(2.3.1 7)02.3.1 9 对数风切变律 l o g a r i t h m i c w i n d s h e a r l a w 表示风速随离地面高度以对数关系变化的数学式。2.3.2 0 风切变幕律 p o w e r l a w f o r w i n d s h e a r 表示风速随离地面高度以幂定律关系变化的数学式。2.3.2 1 T风向d o w n w i n d 主风方向。2.3.2 2 上风向u p w i n d 主风方向的相反方向。2.3.2 3 阵风 g u s t 超过平均风速的突然和短暂的风速变化。注:阵风可用上升一 时间,即幅度一 持续时间表达。2.3.2 4 粗糙长度 r o u g h n e s s l e n g t h 在假定垂直风廓线随离地面高度按对数关系变化情况下,平均风速变为。时算出的高度。2.3.2 5 湍流强度 t u r b u l e n c e i n t e n s i t y 标准风速偏差与平均风速的比率。用同一组测量数据和规定的周期进行计算。2.3.2 6 湍流尺度参数 t u r b u l e n c e s c a l e p a r a m e t e r 纵向功率谱密度等于 0.0 5时的波长 注:纵向功率谱密度是个无量纲的数,由GB 1 8 4 5 1.1-2 0 0 1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附录B确定。2.3.2 7 湍流惯性负区 i n e r t i a l s u b-r a n g e 风速湍流谱的频率区间,该区间内涡流经逐步破碎达到均质,能量损失乎略不计。注:在典型的 1 0./.风速,惯性负区的频率范围大致在。.0 2 H-2 k H z间。2.4 与电网的联接2.4.1 互联(风力发电机组)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f o r WT G S)风力发电机组与电网之间的电力联接,从而电能可从风力机输送给电网,反之亦然。2.4.2 输出功率(风力发电机组)o u t p u t p o w e r(f o r WT G S)风力发电机组随时输出的电功率。2.4.3 额定功率(风力发电机组)r a t e d p o w e r(f o r WT G S)正常工作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要达到的最大连续输出电功率。2.4.4 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m a x i m u m p o w e r(f o r W T G S)正常工作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最高净电功率。2.4.5 电网联接点(风力发电机组)n e t w o r k c o n n e c t i o n p o i n t(f o r W T G S)对单台风力发电机组是输出电缆终端,而对风电场是与电力汇集系统总线的联接点。2.4.6 电力汇集系统(风力 发电 机组)p o w e r c o l l e c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WT G S)汇集风力发电机组电能并输送给电网升压变压器或电负荷的电力联接系统。2.4.7 风场电气设备s i t e e l e c t r i c a l f a c i l i t i e sGB/T 2 9 0 0.5 3-2 0 0 1 风力发电机组电网联接点与电网间所有相关电气装备2.5 功率特性M 9 试技术2.5.1 功率特性 p o w e r p e r f o r m a n c e 风力发电机组发 电能力 的表述。2.5.2 净电功率输出 n e t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o u t p u t 风力发电机组输送给电网的电功率值。2.5.3 功率系 数 p o w e r c o e f f ic ie n t 净电功率输出与风轮扫掠面上从自由流得到的功率之比。2.5.4 自由 流风速 f r e e s t r e a m w i n d s p e e d 通常指轮毅高度处,未被扰动的自然空气流动速度。2,5.5 扫 掠面积 s w e p t a r e a 垂直于风矢量平面上的,风轮旋转时叶尖运动所生成圆的投影面积。2.5.6 轮毅高 度 h u b h e i g h t 从地面到风轮扫掠面中心的高度,对垂直轴风力机是赤道平面高处。2.5.7 测f 功率曲 线 m e a s u r e d p o w e r c u r v e 描绘用正确方法测得并经修正或标准化处理的风力发电机组净电功率输出的图和表。它是测量 风速的函数。2.5.8 外推功率曲 线 e x t r a p o l a t e d p o w e r c u r v e 用估计的方法对测量功率曲线从测量最大风速到切出风速的延伸。2.5.9 年发电 f a n n u a l e n e r g y p r o d u c t i o n 利用功率曲线和轮毅高不同风速频率分布估算得到的一台风力发电机组一年时间内生产的全 部电 能。计算中 假设可利用率为1 0 0 0 0 02.5.1 0 可利用率(风力发电 机组)a v a i l a b i l i t y(f o r W T G S)在某一期间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余下的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 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2.5.1 1 数据组(功率特性测试)d a t a s e t(f o r p o w e r p e r f o r m a n c e m e a s u r e m e n t)在规定的连续时段内采集的数据集合。2.5.1 2 精度(风力 发电 机组)a c c u r a c y(f o r WT G S)描绘测量误差用的规定的参数值。2.5.1 3 测A 误差 u n c e r t a i n t y i n m e a s u r e m e n t 关系到测量结果的,表征由测量造成的量值合理离散的参数。2.5.1 4 分组方法me t h o d o f b i n s 将实验数据按风速间隔分组的数据处理方法。注:在各组内,采样数与它们的和都被记录下来,并计算出组内平均参数值。2.5.1 5 测f 周期 m e a s u r e m e n t p e r i o d 收集功率特性试验中具有统计意义的基本数据的时段。2.5.1 6 测量扇区m e a s u r e me n t s e c t o r 测取测量功率曲线所需数据的风向扇区。2.5.1 7 日变化d i u r n a l v a r i a t i o n s 以日为基数发生的变化。2.5.1 8 桨距角 p i t c h a n g l e 在指定的叶片径向位置(通常为 1 0 0%叶片半径处)叶片弦线与风轮旋转面间的夹角2.5.1 9 距离常数d i s t a n c e c o n s t a n tG B/T 2 9 0 0.5 3-2 0 0 1 风速仪的时间响应指标。在阶梯变化的风速中,当风速仪的指示值达到稳定值的6 3%时,通过 风速仪的气流行程长度。2.5.2 0 试验场地 t e s t s i t e 风力发电机组试验地点及周围环境。2.5.2 1 气流畸变 f l o w d i s t o r t i o n 由障碍物、地形变化或其他风力机引起的气流改变,其结果是相对自由流产生了偏离,造成一 定程度的风速测量误差。2.5.2 2 障碍物 o b s t a c l e s 邻近风力发电机组能引起气流畸变的固定物体,如建筑物、树林。2.5.2 3 复杂地形带 c o m p l e x t e r r a i n 风电场场地周围属地形显著变化的地带或有能引起气流畸变的障碍物地带。2.5.2 4 风阵 w i n d b r e a k 相互距离小于 3 倍高度的一些高低不平的自然环境。2.6 噪声测试技术2.6.,声压级 s o u n d p r e s s u r e l e v e l 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 0 为底的对数乘以2 0,以分贝计。注:对风力发电机组,基准声压为2 0 tt P a2.6.2 声级 w e i g h t e d s o u n d p r e s s u r e l e v e l;s o u n d l e v e l 已知 声压与2 0 p P a 基准 声压比 值的 对数。声压是在标准计权频率和标准计权指数时获得。注:声级单位为分贝,它等于上述比值以1 0为底对数的2 0倍。2.6.3 视在声功 率级 a p p a r e n t s o u n d p o w e r l e v e l 在测声参考风速下,被测风力机风轮中心向下风向传播的大小为 1 P W 点辐射源的A计权声级 功率级。注:视在声功率级通常以分贝表示。2.6.4 指向性(风t发电机组)d i r e c t i v i t y(f o r WT G S)在风力机下风向与风轮中心等距离的各不同测量位置上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间的不同。注 1 指向性以分贝表示.2 测量位置由相关标准确定.2.6.5 音值t o n a l i t y 音值与靠近该音值临界波段的遮蔽噪音级间的区别。注:音值以分贝表示。2.6.6 声的基准 风速 a c o u s t i c r e f e r e n c e w i n d s p e e d 标准状态下(1 0 m高,粗糙长度等于 0.0 5 m)的8 m/s 风速。它为计算风力发电机组视在声功 率级提供统一的根据。注:测声参考风速以m/s 表示.2.6.7 标准风速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w i n d s p e e d 利用对数风廓线转换到标准状态(1 0 m高,粗糙长度。0 5 m)的风速。2.6.8 基准高度 r e f e r e n c e h e i g h t 用于转换风速到标准状态的约定高度。注:参考高度定为 1 0 m.2.6.9 基准粗糙长度 r e f e r e n c e r o u g h n e s s l e n g t h 用于转换风速到标准状态的粗糙长度。注:基准粗糙长度定为。.0 5 m,GB/T 2 9 0 0.5 3-2 0 0 12.6.1 02.6.1 1墓准距离r e f e r e n c e d i s t a n c e从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中心到指定的各麦克风位置中心的水平公称距离。注:基准距离以米表示。掠射角 g r a z i n g a n g l e麦克风盘面与麦克风到风轮中心连线间的夹角。注1 拒用“人射角”这一术语。2 掠射角以度表示GB/T 2 9 0 0.5 3-2 0 0 1 附录A(提示的附录)索引安全风速(拒用)中文2.3.1 1安全寿命 。2.2.8风切变律 ,.2.3.1 7风切变幕律 2.3.2 0风切变指数 2.3.1 8风 矢f.。2.3.2风速 。2.3.1口月乃,IOL内艺保护系统(风力发电机组).2.1.2 0标准风速 ,。267风速分布 。2.3风 障 25复杂地形带 。2.5 c参考风速 “2.3.1 2测旦功率曲线 一25.了测2扇区 ,、“2.5.1 6测f误差 2.5.1 3测f周期 .2.5.1 5粗糙长度 ,2.3.2 4垂直轴风力 机 。2.1.5 D电力汇集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卜 2.4.6电网联接点(风力发电机组).2.4.5对数风切变律 .2.3.1 9 E额定 风速(风力机).2.3.4额定功率(风力发电机组).。2.4.3 F分组 方法 2.5.1 4风场电气设备 2.4了风力发电机组 。2.1.2风 力机 。2.1.1风电场 、,.,.2.1.3风轮转速(风力机)2.1.1 8风切变 2.3.1 6风廓线 。2.3.1 7功率特性。2.5.1功率系数 。一2.5.3关机(风力机).2.1.9互联(风力发电机组卜 4 2.4机舱 一2 门.7极端风速 一2.3.1 0极限状态 。2.2.5荃准粗糙长度 2.6.9基准高度 。2.6.6墓准距离 。2.6.1 0桨距角 2.5.1 8紧急关机(风力机)。2.1.1 1净电功率输出 2.5.2精度(风 力发 电机组)2.5.1 2静止 2.1.1 5距离常数 2.5.1 9氏日OJCJ月.月IJwe K可利用率(风力发电 机组)2.5控制系统(风力机),2空转(风力 机)2G R/T 2 9 0 0-5 3-2 0 0 1掠射角 2.6.轮毅(风力机 2.1轮毅高度 。2.5输出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2.4.2数据组(功率特性测试)2.5.1 1水平轴风力机 2.1.4锁定(风力机)2.1.1 3,月砂U润卜U月.:1417262725停机 2年发电f.2.5.9年平均 2.3.了年平均风速 2.3.8停 机制动(风力机)一湍流尺度参数湍流惯性负区:.;湍流强度 ,2.3偏航 2.1.2 1平均风速.2.3.9 Q气流畸变 2.5.2 1潜伏故障 2.2 门0切出风速 2.3.6切入风速 23.5 R外部条件(风力机).2,2.3外推功率曲线 2.5.8威布尔分布 。2.3 门5下风向 2.3.2 1旋转采样风矢f.2.3.3日变化 2.5.1 7瑞利分布 2.3.1 4严 皿故障(风力机).2.2.9音值 2.6.5扫掠面积 2.5.5上风向 2.3.2 2设计工况 。2.2.1设计极限。2.2.4声 的基准风 速 2.6.6声 级 2.6.2声压级 2.6.1试验场地 2.5.2 0使用极限状态 2.2.6视在 声功率级 2.6.3载荷状况 2.2.2障碍物 2.5.2 2正常关机(风力机)2 门.1 0阵风 2.3.2 3支雄结构啄 风力机).2.1.8制动器(风力机)2.1.1 6指向性(风力发电机组.2.6.4自由流速度.25.4最大极 限状态 2.2.了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2.4.4G B/T 2 9 0 0.5 3-2 0 0 1 附录B (提示 的附录)英文索引Ac c u r a c y a c c u r a c y(f o r WT G S).2.5.1 2a c o u s t i c a c o u s t i c r e f e r e n c e w i n d s p e e d 。2.6.6a n g l eg r a z i n g a n g l e 。2p i t c h a n 川 e ,2:.;a n n u a l 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 2.3.7 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 w i n d s p e e d 2.3.8 a n n u a l e n e r g y p r o d u c t i o n 2.5.9a p p a r e n t a p p a r e n t s o u n d p o w e r l e v e l .。2.6.3a rea s we p t a r e aa v a i l a b i l i t y a v a i l a b i l i t ya v e r a 搜 e 2.5.5(f o r WT G S)。”2.5.1 0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2.3.7a n n u a l a v e r a g e w i n d s p e e d 。2.3.8a xi s h o r i z o n t a l a x i s w i n d t u r b i n e ,2.,.4 v e r t i c a l a x i s w i n d t u r b i n e 。2.1.5 Bb i n s me t h o d o f b i n s 2.5.1 4b l o c k i n g b l o c k i n g(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 卜 。2 门.1 3b r a k e b r a k e(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2.1.1 6 p a r k i n g b r a k e(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2.1.1 7b r e a k wi n d b r e a k ,.2.5.2 4GB/T 2 9 0 0.5 3-2 0 0 1一 l o a d c a s ec a t a s t r o p h i c一 c a t a s t r o p h i c f a i l u r e(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c o e f f i c i e n t一 p o we r c o e f f i c i e n tc o l l e c t i o n一 p o w e r c o l l e c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WT G S)c o mp l e x c o m p l e x t e r r a i n ”2.5.2 3c o n d i t i o n s e x t e r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f o r wi n d t u r b i n e s)2.2.3c o n n e c t i o n n e t w o r k c o n n e c t i o n p o i n t(f o r WT G S),.2.4.5c o n s t a n t d i s t a n c e c o n s t a n t 2.5.1 9c o n t r o l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2.1.1 9cu rve e x t r a p o l a t e d p o w e r c u r v e 。2.5.8 me a s u r e d p o w e r c u r v e 。一2.5.7c u t-i n c u t-i n w i n d s p e e d 。一2.3.5c u t-o u t c u t-o u t w i n d s p e e d 。,2.3.6d a t a d a t a s e t(f o r p o w e r p e r f o r ma n c e me a s u r e m e n t)2.5.1 1d e s i g n d e s i g n l im i t s 。2.2.4 d e s i g n s i t u a t i o n “。2.2.1d i r e c t i v i t y d i r e c t i v it y(f o r W T G S),一2.6.4d i s t a n c e d i s t a n c e c o n s t a n t 。2.5.1 9 r e f e r e n c e d i s t a n c e 2.6.1 0d i s t o r t i o n f l o w d i s t o r t i o n 。2.5.2 1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a y l e i g h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2.3.1 4 1 1 G B/T 2 9 0 0-5 3-2 0 0 1 公 We i b u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2.3 门5 w i n d s p e e d d is t r i b u t i o n ,。,。一2.3.1 3d i u r n a l d i u r n a l v a r i a t i o n s “2.5.1 了d o r m a n t d o r ma n t f a i l u r e.0.0.0 2.2.1 0d o w n wi n d d o wn w i n d。“。”2.3.2 1e l e c t r i c n e t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o u t p u t 2.5.2e l e c t r i c a l s i t e e l e c t r i c a l f a c i l it i e s ,2.4.7e me r g e n c y e m e r g e n c y s h u t d o w n(f o r w i n d t u r b i n e s)”2.1.1 1e n e r g y a n n u a l e n e r g